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基本内容探析

来源 :科协论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高校公共安全问题也随之突出。加强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建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的整体系统,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的整体功效,是实现高校稳定与科学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 公共安全教育 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5-173-02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高校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的整体功效,对于高校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内涵
  高校公共安全是公共安全理论与实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转化和表现。传统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主要是以唤醒大学生群体维护自身安全的意识、提高维护自身安全的技能为目的(即小安全观教育)。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应当与时俱进,实现由传统安全观向非传统安全观的转换,即开展大安全观教育,这是时代对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与新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高等学校已从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其管理方式也从单一的管理模式进入多元的社会化管理模式,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变得复杂而多变,校园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变得十分广泛,并且与高校的所有教育活动紧密相连。目前,“高校公共安全”仍是一个拥有多重涵义的范畴:既可以表征为一种教学、科研与管理等活动的良好秩序状态,也可以表征为一种安定有序、公平正义、稳定和谐的文化心理;既可以表征为良性的管理模式与制度机制,也可以表征为主体期望的正常的教学活动不受外力干扰的结果。
  2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加强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参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公共安全的实际状况,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命安全教育
  由于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家庭问题以及教育本身的问题,都可能导致部分高校大学生身心脆弱,他们在生命认识上的无知和淡漠导致了对生活、生命采取了极端态度与做法。究其原因,除了家庭、社会对生命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外,高校则存在着生命教育体系的缺失和极不完善的情况。根据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显示,45.7%的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缺失,44.7%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团学活动不能满足心理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单独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而是将其融入在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是纳入安全和法制教育课程之中。
  “生命安全教育”最早是由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设置了“生命教育委员会”。相比之下,中国大陆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就显得十分滞后。生命安全教育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健康等需的知识与技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养成安全、健康的生活习惯。结合时代的特征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与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挫折应对教育等内容,树立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理念,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通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真正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2.2 心理安全教育
  自1998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从2003年到2012年,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由212万激增到680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大幅上升。再加上历年来未能按时就业的大学生、农民工以及城市失业人员,需要就业的人数达两三千万以上。目前,大学生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考试失败以及恋爱受挫等问题,也极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各种问题。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求学期间最焦虑的问题:51.82%的学生认为是“学业问题”,71.34%的学生认为是“就业压力”,15.33% 的大学生认为是“人际关系问题”,14.99%的大学生认为是“情绪低落自己无法调整问题”,“对自己前途没有信心”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56.25%。这些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抑郁,嫉妒与排斥心理严重,在面临困难与矛盾时常常陷入钻牛角尖的死胡同而难以自拔,甚至有可能采取各种极端手段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针对大学生目前的种种不良思想情绪和心理障碍,高校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提高学校的凝聚力;要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来提高其自制力;要通过加强心理安全教育,来提高其免疫力;要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来提高其预防力;要通过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来提高其控制力。只有充分发挥与整合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优势,科学建构起了大学生心理安全的系统工作机制,我们才能防患于未然;也只有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才能提高其心理危机应对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保障其心理与生命安全。
  2.3 信息安全教育
  建设校园网络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校园网络的应用对高校提高教学科研、加速信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建立信息化校园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但同时,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存在诸多问题,和当前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局面产生不协调。根据 BISS公布的统计数据,造成信息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疏忽占57%;外部恶意攻击占24%,病毒是14%,两个相加占38%;用户误操作占5%。
  为了培养具有良好信息安全素养的数字公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多数高校已经在IT服务部门中设立了信息安全办公室,并通过开设课程、开发教学游戏、组织研讨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我国在信息安全教育方面起步较晚,目前主要还是针对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教学,注重的是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与目前紧迫的信息安全教育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既不是现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分支,也不应等同于我们所熟知的德育课程,而应是基于信息技术以及伦理道德、法律规范三者的有机整合。所以,高校应当采取以课程为主,以竞赛、游戏、研讨等非正式学习形式为辅的多元化的培养方案,把大力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其信息安全素养,当作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并用知行统一的标准来检验高校信息安全教育的成效。不仅要在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中开展信息安全教育,而且还要将这种教育推广到非计算机专业的所有大学生,甚至中小学之中去。   2.4 环境安全教育
  目前,我国的环境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据卫生部通报,2009年,全国新发各类职业病 共18128例,其中:尘肺病新病例14495,死亡748例;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职业性肿瘤、职业性声聋、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皮肤病共750例;生物因素、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共303例。实际上,我国有职业病症状而未被确诊的患者人数要远远大于已经被确诊的人数。这凸显了环境安全教育的急迫性与重要性。
  环境安全教育是帮助人们增强环境安全意识,掌握解决环境安全问题的知识和技能,预防和解决环境安全问题,提高人们应付和处理各种环境灾害能力的教育。目前,环境教育的内容已经写入我国中学各科教材,高校也已开始重视环境安全教育,除了讲授传统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相关知识外,也加强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但是,环境安全方面的内容却没得到加强与突出,更缺乏有效的针对环境安全防护的培训。
  实验室环境安全教育日益重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对实验室开放的需求日益增长,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越来越多。一些涉及化学试剂、放射源、生物及病原体、大型设备等的实验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对师生健康、公共安全乃至学校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实验室环境安全问题,成为了目前摆在高校面前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2.5 国家安全教育
  以社会主义国家利益为核心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要求与体现。把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到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是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选择,是一种政治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新时期的特点,高校要重点抓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把国防常识、国防技能与国防义务教育融入到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课程之中;用危机感来强化国民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利器。并且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规划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开展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践模式等。
  在国家安全中,文化安全则是伴随着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而凸现出来的、事关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我国来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点是维护我国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从而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以使其免受来自内部的或外部的渗透、侵袭和颠覆。高校是思想文化交融和传播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国家人才的摇篮。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思想、信念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文化安全。通过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将高校建设成为文化安全的示范区和辐射源,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后,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大学的第四大职能。因此,重视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就是要以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积极推动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突出民族精神,让高校大学生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而使其心灵上有一种归属感,这也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文化安全教育的重要方面。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FFB090600。)
  参考文献:
  [1] 秦琴,齐福荣.高等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3):154-157.
  [2] 王聪聪.大学校园生命教育调查[N].中国青年报,2008-11-13(7).
  [3] 杜月菊.就业视域下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构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18-120.
  [4] 李俊.高校信息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31.
  [5] 王万轩.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环境安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18):160.
其他文献
金属切削刀具的刃磨是刀具制造和重磨中的重要工序,它决定了刀具切削部分的形状及精度,是保证刀具切削性能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切削刀具因其结构复杂、角度较多,采用传统的万能
抓斗卸船机是一个独特的成套而且复杂的机械,在整机设计和组合过程中,即要考虑其技术参数和性能的科学合理性,还要考虑其经济性和机械、电气和结构方面配套的一致性.行星差动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全体起立,长时间的热烈鼓掌)从我们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十一年间,在全中国和全世界,为了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事
摘 要:旅游是人们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人们追求自然、解放身心、试图摆脱现代生活高压力下的不适之感的主观行为,是人们对于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人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异化体验。旅游对于现代社会的公民而言,意义、重要性和功能性逐渐得到加强。从社会学为旅游研究开辟新视角和旅游反映社会变迁两大方面,阐释现代旅游与社会学的关系。  关键词:现代旅游 社会学 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   
摘 要:安全文化体系和HSE管理体系都是安全管理行之有效的完整体系。两者之间既有一致性、相通性,也有一些具体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原则和思路是相同的,但管理内容、具体要素、实施要求有一定差异性。仔细对比分析具体的要素结构后,实际上在现场执行和落实安全文化体系的要素,就完全符合和满足了HSE管理体系中对安全管理部分的内容。将两者进行融合,建立“HSE文化”,对企业基层来
本文主要综述了Unipol工艺气相聚乙烯结片/结块前后对反应器的影响.并详述了结片/结块产生原因.
当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口聚集导致城市的土地资源紧缺,城市空间向高空发展,使得高层建筑不断涌出,电梯的出现使高层快速垂直交通成为可能,电梯的数量快速
摘 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在水利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着建筑产品的质量高低以及该工程项目能否为企业带来信誉和收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组织管理 问题 策略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5-16
一直以来车辆的振动和噪声分析都是使用传统的模态分析方法,这种研究动力学问题的方法只局限于低频,高频下由于复杂系统的模态密集,边界条件难以确定,因而该方法适用性差。传统方
摘 要:以系统观核心竞争力理论为主,建立了核心竞争力模型,并对模型中核心竞争力各构成要素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模型 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5-168-02  1 心竞争力模型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提出之后,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