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斌: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来源 :棋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两个看似弱智的家伙的问答成了中国哲学史上流传千古的经典话题。水中的鱼快乐吗?岸上观鱼的人快乐吗?


  鱼困于水中,人不也囿于身外这个世界吗?没有谁能真正遗世独立,也就没有人能真正超脱“快乐还是不快乐”的无聊问题。
  还是鱼儿幸福,它们没有岸边人那些复杂的思想,不管水是冷是暖,只是不知疲倦的游呀游,游到最后就真的游出了快乐。
  像鱼一样一天到晚游泳的人呢?他快不快乐?
  
  一
  
  围棋的比赛档期很有意思,最冷的季节战事最热。2002刚开始一月有余,数项大赛就已迫不及待的展尽风姿。国际的、国内的,预赛、决赛,群雄纷争中有一个身影反复穿梭。他先是在棋王赛决赛中2:1击退年青有为的孔杰保住头衔,接着在农心杯三国擂台赛上脆败于老而弥坚的曹薰铉。职业棋手与业余棋手的对抗他也不甘局外,坐镇第一台让先拿下了业余冠军李岱春。按这样的标准他该是中国棋界的领军人物了,但紧接着的天元预赛中他一出场便遭淘汰,负于名气不响的吴新宇,看不出一丝“舍我其谁”的霸气。这就是俞斌,一位让你难以给他一个准确定位的棋手。


  凡是“大牌”就要有“大牌”的派头。聂卫平、马晓春、常昊行事风格各异,身上“唯我独尊”的王者之气却如出一辙,所以他们成了中国围棋界的象征。俞斌不同,他头上的“棋圣”桂冠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项七番决战的大赛,加上“棋王”头衔,俞斌不能说是“中国第一人”,也该是能与常昊、马晓春并肩而立的“超级棋士”了。可事实上人们的感受不是这样,俞斌似乎只是一支“中坚力量”,他身上那种让人信赖的厚重感仿佛还比不上周鹤洋、刘小光,他注定不是那种偶像级的棋手。于是我们有了这样的感想:职业与业余的顶级对抗中,在聂卫平、马晓春参加的情况下,俞斌连续两年坐在第一台,这究竟是对俞斌的推崇呢还是对业余冠军李岱春的不敬?
  在每个领域都有些人成就很高,也有一些人留不下任何印痕。取得成就的人当中有一部分是“大师”,另外的则是“匠”。有趣的是,大师与匠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他们的成就高低,个人自身的气质更为重要。在NBA历史上,卡尔·马龙的总得分位列第三,还凌驾于乔丹之上,但站在天神般耀眼的乔丹面前,马龙怎么看怎么是个匹夫之勇的莽汉。文弱的玛格丽特虽然只有一部《乱世佳人》流传于世,但在那些著作等身的文学大师面前她仍可卓然而立,毫无愧色。从目前情况来看,俞斌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围棋大师的足够迹象,与前辈大师们相比,说不出他是缺了些还是多了些什么。


  对一般人来说,这样的评价显然会令他不快——太不给面子了。但俞斌应该不会,他大约将淡淡一笑,不争辩什么,继续在每一项大大小小的比赛中“赶场”,继续他那让人捉摸不定的胜负轨迹。这是俞斌的聪明之处,也是他的风格。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平凡的近乎平庸,巧妙地转移别人的视线,永远不把自己投入漩涡的中心地带,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多了几分安闲惬意。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小巧,也是缺乏大家风范的精明。
  但是有一点没有人否认:俞斌的敬业精神,他像一个称职的更夫,按时敲着清脆的铜锣。最好的例证就是他每年都参加强度极大的全国个人赛,和一帮小孩子共同去体验这项“杀人的比赛”的残酷与乐趣。俞斌自己的说法是为了多下几盘紧棋,不错过任何一个锻炼的机会,在外人看来,这实在很没有必要。马晓春不会来,常昊也不来,全国个人赛留给冠亚军的参加世界大赛的名额对他们毫无意义——他们是中国当然的代表。俞斌也是有这样的资本的,他犯不着为了争这个名额去累死累活,可他仍义无返顾地年复一年投身其中。究竟是俞斌的参与给个人赛增添了光彩呢?还是愈来愈没意思的个人赛掉了俞斌的身价?拥有“五连亚”的幽默纪录,俞斌成了个人赛一道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拉不开与常人的距离,俞斌让人感觉很亲切,俞斌不须仰视才见,他脸上似乎永远都有浅浅的笑意,就像一个随和的邻家大男孩。对这样的人你是不忍苛求的,而且俞斌的形象让你很难把他与肩负家国重托的仁人志士联系到一起,所以俞斌就赢得了许多宽容。农心杯上他连胜刘昌赫与加藤正夫后仍显不出霸气,被曹薰铉杀得找不着北倒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大家都在等待常昊、周鹤洋与曹李师徒的大战,似乎俞斌本来就只是走个过场,他要赢了曹薰铉倒像是破坏了“演出程序”。
  有一点无奈吧?俞斌成不了聂卫平那样万众瞩目的英雄,要做他也只能做个平民英雄。他不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也不能豪气冲天地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个人有一个人表达自我的方式,有些是天生的性格,有些则是环境决定。俞斌的世界就该精致一些,太粗豪就不像他了。于是他就默默地走着自己的路,从不停歇,目光也从不放过路边的风景,就像鱼儿水中游,水的冷暖自己感受。
  这样的俞斌让我们想起一个词——人淡如菊,这样的俞斌让我们闻到一缕香——淡雅的幽香。
  
  二
  
  决不能说俞斌最初的理想就是超越胜负,追求平淡。任何人起初都会有一个英雄梦,任何人都想象过把自己置于刀尖浪口之上,然后大显身手,力挽狂澜,以此赢得世人的景仰。俞斌不是例外,置身于围棋这个外柔内刚的胜负世界,他只有比普通人更渴望得到认可。


  幼时随父亲学弈只是一个极寻常的开端,一旦义无返顾地决定投身于这黑白两色之中才是给自己的一生定下了基调。俞斌是个才子,这一点世人公认,但俞斌是不是天才呢?好像提到的人并不多。其实单独来看,俞斌当然可以算得上天才——与这世上太多的被称为“天才”的下围棋或不下围棋的人相比。只不过珠玉在前,他的光彩无法显示。这夺目的“珠玉”当然就是马晓春,同为浙江籍,同样幼时就崭露头角,马晓春的才气显然比俞斌更胜一筹。三岁的年龄差距算不了什么,两人还是属于同一辈的棋手,俞斌给不了马晓春足够的威胁。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可有谁知道在汹涌的前浪身后又有多少细小的浪根本无法在世界上露一下头?没有被湮没已经是俞斌的幸运了,他全力跟在马晓春身后,有时差五步,有时差三步,虽然从没有超越的时候,但总算没有被甩得看不见踪影。这一跟就是二十余年,去年的棋王战决赛上俞斌终于以2:1从马晓春手里夺过了桂冠,但此时他俩都已经“老了”,胜与负早已失去了当初的深层意味。
  并不是有了个难以超越的对手就只能心灰意冷,西门吹雪的剑法无人可及,但天下练剑的少年仍然不计其数。俞斌的弈路走得很扎实,他9岁获浙江省儿童冠军,11岁进浙江省队,15岁便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这样的道路怎么说都算得上一帆风顺了,如果不遇到什么重大的挫折,俞斌的光芒即使永远比不上马晓春,他也会拥有足够的荣光。桑普拉斯一统网坛之时,阿加西、伊万尼塞维奇不也照样各领风骚吗?


  可是挫折终于来了,1987年俞斌代表中国出征第九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第二轮就输给了日本的业余棋手今村文明,最终屈居亚军。职业棋手拿不了业余比赛的冠军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就像若干年后业余棋手刘钧在职业棋战“新人王”战中夺魁一样让人回味。人们并不怎么责怪俞斌,这个无情的胜负世界里总得有些花絮才好。俞斌内心所受的冲击也未必就有多大,毕竟那时中国围棋还没有真正职业化,输给今村文明这样的老牌业余强豪也算不上是太大的意外,他想不到的是这个亚军给他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马晓春、刘昌赫都在同样的赛事中得过亚军,而他们今日的成就有目共睹,俞斌也糊里糊涂地加入了他们的阵营——他后来也成了世界冠军。
  一次失败当然阻止不了有志者的脚步,何况这样的失败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俞斌的心气仍然很高。世界业余锦标赛之后不久他就从当时国内最重要的赛事——新体育杯循环圈中脱颖而出,更在决赛中3:2挫败上届冠军曹大元成为新盟主。说来巧合,俞斌与马晓春首夺新体育杯时都是二十岁,看来潜意识里俞斌从未放弃过追赶这匹骏马的希望。这一场胜利无疑让人陶醉,转年中国名人战创办,俞斌又出人意料地杀进五番棋决赛,“第一流高手”的面目已渐清晰。但祸福相倚,真正的失败打击也从这一刻开始了。
  首届名人决战的结果是俞斌1:3不敌刘小光,既失去了荣衔也失去了直面当时天下第一的日本名人小林光一的机会。同年的新体育杯防卫战上,在聂卫平“最后的颠峰”爆发之中,俞斌二连胜后三连败,继天元战输给刘小光的马晓春之后,成为中国棋界第二个被大逆转的棋手——连失败的形式都要学,看来俞斌是摆不脱马晓春的阴影了。后来在第三届名人战上挑战马晓春时俞斌又一次品尝了被大逆转的苦果,从围棋史的角度里讲,俞斌增添的精彩章节真是不少。


  在峰巅决战中失利的终究还是顶尖高手,可一而再再而三的受挫难免会使人萌生倦意,俞斌的淡然可能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逐渐加强则应该是在出征国际棋战以后。
  俞斌第一次有分量的国际任务是在第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担纲中方先锋。结果在凶悍的老虎依田纪基面前,优势下的俞斌不会走棋了,中盘败退后使依田攒足了气势,一口气连下中方六城。按说俞斌与依田年纪相仿,在各自国内棋坛的地位也差不多,应该成为一对好对手,可在依田宽大的身影面前,俞斌总显得单薄。现在依田已经是日本棋界的“名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棋士,虽然论战绩俞斌也许并不逊色,但两人似乎总让人感觉不在同一档次。
  然后就是遇到赵治勋,这个“耽误了自己青春”的苦手。俞斌在与赵的对阵中曾有过一开局就将定式走错,以后再无机会的情况,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有意思的是,让俞斌感觉“很受伤”的都是些可以彪炳棋史的大家,他初次面对曹薰铉时,曹还只是“南朝鲜棋王”,俞斌就已支撑不住,被快枪刺得遍体鳞伤。中日擂台赛上面对“最好对付的超一流”大竹英雄,俞斌又因时间恐慌把握不了胜局。输给大师总比输给无名小卒好,俞斌的失利从未引起过轩然大波,但他与大师之间的微妙差距也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中定格。


  就这样带着无奈的心情“淡泊”起来,俞斌的“看的开”开始为人称道。他输棋后不会像钱宇平一样扯掉自己的纽扣,也不像马晓春似的拂袖而去,最多也就是一脸的苦笑。俞斌的谦逊与自嘲使他少了许多霸气,但也使他多了几分“平常心”。奇怪的是,淡泊的俞斌战绩竟然大胜从前,这是道之必然吗?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经历了一个心之旅程的轮回的俞斌再回首时是恍然如梦呢还是我心依旧?
  
  三
  
  英雄的含义可能只有一种,但做英雄的方法有很多种,俞斌的选择是在不经意间给世人惊奇与惊喜。
  俞斌的最经典表演当然是2000年的第四届LG世界棋王赛,在排名世界前三位的“韩国三大天王”的合围之下脱困而出,抢得权杖。不过他避开了最强的李昌镐,有“偷机取巧”之嫌,但这或许正是“俞式风格”的体现。从结果来看,俞斌的胜利远不如当年聂卫平横扫擂台赛和马晓春两夺世界冠军造成的轰动大,对于深陷低谷多年的中国围棋来讲,俞斌的那座金杯与其说是一针强心剂不如说是一块遮羞布,它对俞斌个人的意义要比对中国围棋界的意义大得多。如果是换一个人,比如常昊,去拿这个世界冠军,那效果肯定会不一样,也许中国围棋一跃而居韩国之上亦未可知。俞斌不是中国围棋的象征,所以他的胜利只能是给我们带来惊喜却不能改变什么本质的东西。


  换句话说,很多时候俞斌的战争是他“一个人的战争”,没有人喝彩也没有人起哄,这就注定了他的战绩只能在峰顶与谷底极突然地作神经质般地跳动。第五届LG杯上俞斌首战即溃,而此时人们似乎已经忘了他是卫冕冠军,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意外。
  那就只有把每一项比赛当作一个个简单的个体而非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了。所幸现在的比赛很多,这个没下完那个又开始了。忙碌的人们只关注最后的决赛是谁赢了谁,至于此前有谁被淘汰了就顾不上了。这种无意识造成的宽松环境其实挺适合俞斌这样的棋手,他可以在十项比赛中的九项中不进八强名单,只在一项上夺冠就会得到赞扬——俞斌不错,又拿了个冠军。常昊、马晓春没这么幸运,一提下围棋的,人们马上想到他们——常昊呢?怎么四强里没有?他让谁给干了?实际上人家常昊是卫冕冠军,在决赛里等着呢。
  既然是证明给自己看,俞斌的力量一旦爆发就无人可挡。1997年的亚洲杯快棋赛上俞斌如神魔附体,连着将小林光一、李昌镐、王立诚挑落马下,笑捧桂冠。这是俞斌的另一次经典,某种意义上这次胜利比夺取LG杯更具价值。亚洲杯本身的含金量并不高,虽然一直有人将它也列入世界冠军排行榜,但无论从奖金还是规模还是比赛规则来看,它都只能算是一项星级不高的赛事。俞斌捧杯的意义不在于他多了个好听的头衔——亚洲快棋王,而在于他赢的几盘棋极有内涵也极有说服力。能在一项比赛中不间歇地击败这三个人,即使凭的是运气,那也是强者的运气,这表明世界上已没有任何一个高手能让俞斌束手无策。


  俞斌的战绩很有趣,不是大起就是大落,但总体上又巧妙地保持着平衡。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棋战,俞斌几乎从未连续在两项赛事上有上佳表演,但他也没有整个赛季一败涂地的现象发生,这倒是给马晓春的“平衡论”作了恰当的注角。有人说这是“付出总有回报”——俞斌那么勤勉,什么比赛都肯参加,当然会有打出好成绩的时候。本来以才气著称的俞斌现在需要“勤能补拙”了,岁月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
  2001年的中国棋圣战改变赛制,俞斌与张文东打入决赛。在言必称“小龙、小虎”的今日中国围棋界,这被称为是两员“老将”间的决斗。俞斌先是二连败,然后四连胜,以这样的进程夺冠颇有些赵治勋的风格。不过从棋局的内容上看,称这项棋战为“中国第一棋战”实在是有失面子,都让人不好意思用“争棋无名局”来掩饰。但俞斌是现实主义者,他不在乎形式与过程,结局才是最重要的。尽管没有亲手制服马晓春、常昊,但能当上“棋圣”还是非常惬意。也正是这种“迂回登顶”的战术让人们感觉不到俞斌的厚重。
  每每在个人性质的大赛上出人意料地强袭得手,而在团体性质的比赛中却难稳定军心,这也正是俞斌缺乏领袖气质的一种体现。中韩对抗赛上他曾在开局即白吃对方一个大角的情况下被刘昌赫反歼一条大龙告负,农心杯三国擂台赛更是连续两年在曹薰铉面前愁眉不展。这既有实力因素——曹、刘之强世人共知,又有心理因素——面对赌徒一般的韩国棋手俞斌难免心中有点发憷。类似的情况马晓春身上也有,他在三国擂台赛上只赢过一盘棋,比俞斌还要惨得多。但马晓春能调节自己,至少表面上看不出他的懊恼,很淡然的样子。要是换成老聂就会嘴上永不服输,气势绝不能低。这两种气质俞斌都不具备,所以他不是帅才,只能是员大将,一员于无声处忽响惊雷的大将。
  除了拿过一次LG杯冠军,俞斌还曾在世界大赛中三次杀进过四强,在半决赛中分别负于李昌镐、马晓春、李昌镐。在与李昌镐的交锋中,除了亚洲杯上的那次快心之胜,其他场次尽管都绞杀得很激烈,据说也都有取胜的机会,但最终结果都是中盘大败。与超一流棋士的那一张薄纸的差距似乎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看来以后也难以超越了。尽管王立诚到了40岁以后才成大器,可那是在日本,中国围棋没有这样的传统。俞斌不是能改变规矩的人,他不能,也无意去做那标新立异的第一个人。
  
  四
  
  一般一般,天下第三。十几年前藤泽秀行评论中国棋手时说:“在中国,聂卫平当然是第一,第二是马晓春,排第三位的大约就是刘小光、俞斌、张文东这三人了。秀行先生一向以赏识新秀著称,他这么说肯定有提携后进之意,好在俞斌挺争气,今日的成就足以对得起老先生的赞誉。
  要说现在俞斌在中国围棋界的地位大约就是第三位,这个位置挺适合他。前面有马晓春、常昊顶着责任,后面有王磊、周鹤洋护着后院。说他在夹缝中艰难求生也行,说他有福之人不用操心也行,反正这个位置只有他坐最合适。
  俞斌的棋风很独特,被称为“洗衣机风格”,喜欢“先捞后洗”,也就是抢完空再治孤。表面上看这与赵治勋的棋风类似,实际上有很大区别。赵治勋的棋霸气十足,他对破空与治孤怀有极度的自信,往往在实空已大幅领先时还要不依不饶地侵占对手最后一片绿洲。赵治勋作为依凭的是他超强的计算力和对棋形动物直觉般的敏感。俞斌身上没有这种王者之风,也就不能给对手造成透不过气来的压力。他的棋实际上很注重均衡,为了达到目的不顾棋形,这又与韩国流相似。所以俞斌是“实战型”的棋手,不论输赢,他很少下出极精彩的棋谱。有时他能把很难看的棋下赢,有时输掉的棋简直让人看不出是出自职业高手之手。不过俞斌的棋虽不起眼,却令各路高手头疼,这世界上的顶尖高手几乎全曾在他手上吃过苦头,因为俞斌的棋透着股邪气。这“邪”和马晓春的“妖”不同。马晓春玩的是意境,出人意料之外,细品却妙味无穷;俞斌的招没那么高深,他善于在相同局面下对不同的对手采用不同的着法。俞斌很鬼,他的很多棋抓住了对手的实战心理,用看起来不好的着法诱出对手更臭的棋来。第六届擂台赛上迎战淡路修三之时,俞斌序盘本已走出失着,淡路简单应对即可占优,但淡路显然被迷惑了,他长考了很久后居然走出二路跳的大恶手,反让俞斌一举击溃。
  不怕俞斌“投机取巧”的是那些棋风正统的高手。小林觉是至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与俞斌交手两次以上而无败绩的一流高手,他那堂堂正正的大将风格似乎专克俞斌,擂台赛上两次交手俞斌都输得没有脾气。年事已高但棋风稳健厚重如昔的林海峰也曾在富士通杯上令俞斌束手无策,莫非真的是“邪”不胜“正”吗?不能像李昌镐那样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俞斌的棋士生涯显然不能说是完满。可是俞斌的缺憾是绝大多数棋士的缺憾。表面上看来俞斌挺知足的,他似乎没有要做“天下第一人”的野心。事实上他的内心必定充满了不为外人所知的抱负。因为俞斌对自己的弱点很了解,他也了解每一个强劲的对手。他明知自己很难超越他们,但他不能不去努力。
  做第一还是第二还是第三,这个问题很多人很在乎,当惯了亚军,被戏称为“万年第二”的俞斌却很无所谓。也许这是一种无奈的淡泊,也许他真的已看开了尘世中的胜负分合。“岂能善尽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句话俞斌没说出口,但他一定这么想了。所以他的努力让你看不出有多辛苦。他不光下棋,还玩电脑,一不留神玩成了电脑高手,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软件,放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可能会觉得这是不务正业,但俞斌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点好成绩来,让别人说不出指责的话。
  渐渐地世人被俞斌迷惑了,俞斌也被自己迷惑了。就像水里的那条鱼,岸上的人对着它指指点点,它觉得好笑,但它自己就真的说得清自己的感受吗?还是默默地游吧。感觉好时就游得快点,累了就游得慢点,只是它不能停,一停岸上人的争论就没了意义,一停故事就再也写不下去。
  所有的追求都只是一种形式。俞斌在擂台赛上输给大竹英雄时说过:“只要再给我五分钟……”五分钟后会怎样呢?围棋史不会改变,俞斌的地位不会改变,改变的只能是人们口中流传的一个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定位,俞斌的生命中注定不会有改变自己和他人历史的重大契机,即使他成了世界冠军而聂卫平不是,他们也还是无法相提并论。
  这不是俞斌的不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泛舟湖上的范蠡与血溅楼头的伍子胥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对幸福都有自己的理解。天下第一的李昌镐和对棋艺不求甚解的梅泽由香里都是围棋界不可缺少的人物。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所以他们都是快乐的。
  涸泽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与其纠缠于是否快乐的问题,不如尽情的向前游,看前方的水中是否有更广阔的空间。一天到晚游泳的俞斌与其靠赢棋去寻求快乐,不如把围棋本身就当成最大的快乐。
  
其他文献
逝者已安息,生者自奋起。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罹难的同胞和牺牲的烈士,献给矢志重建家园的灾区人民,献给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
本刊讯5月9日上午,天津市召开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观摩推动会,观摩西青区基层应急管理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作法,总结交流经验,部署安排工作,全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
21世纪的第一年是在动荡不安中度过的,世界舞台上重大事件迭出——阿富汗被战火包围,巴以之间战事连绵……在日本国内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事件发生,但是不振的经济环境依然没什
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黑刺等,属胡颓子科,学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分布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地区,垂直分布可达5000米。适应性很强,在石质山地
印第安那波利斯,中国篮球的失意之地。1胜7负,第12名,如果就是中国男篮实力的全部反映,则不免让人担忧这支球队的未来。正处在换代期的中国男篮,收获了诸多教训后,该怎样踏上
2015年3月,在全国反腐浪潮下,又一个爆炸性新闻震惊了全国,身为市委书记的姜晓强,竟然从悬崖跳下,自杀身亡。堂堂的厅级干部,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他走上这条不归路?在他身上,
在给棋手排名的时候,有一个群体被我们忽略了,这就是那些不让须眉的女棋手。那就让我们及时填补这项“空白”吧。 In the rankings to the players, there is a group we ha
生命如歌。不是只有一首歌反复地唱,是许许多多不同风格的歌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陪你一一走过。年青人有年青人倾心的旋律,年长者有年长者热爱的歌词,但他们内心的感触同样的有激昂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A1标段涵洞防水层施工情况 ,详细介绍了FYTⅠ型阳离子氯丁胶乳沥青这种新型防水材料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