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走进“神系”世界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ivo X60 Pro 拍摄的青铜大立人像。

  2020年,对全球所有博物馆来说都是历劫与新生的一年。4月,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闭馆数月的三星堆博物馆,别开生面地举办了全国第一个“云上开幕式”。改造提升后的综合馆,以沉浸感十足的VR“云展厅”的形式开放,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云逛三星堆、梦回古蜀国”。
  《环球人物》记者对三星堆的探访,就从文物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开始。2021年1月下旬,记者和几位资深摄影师一道,午夜步入三星堆博物馆,在神秘暗夜中领略文物之美,用Vivo X60 Pro 拍摄下国宝的图像。这场数字与文物的跨时空交流,标志着Vivo发起的“数字国宝助力计划” 的正式启动,亦是Vivo运用数字化手段为文物注入新生的生动实践。
  “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三星堆博物馆的展陈改造与新馆建设、三星堆文化阐释推广与文创开发,现在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我们将运用新的数字技术展示三星堆文化,描绘一个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图景。”三星堆博物馆党组书记、常务副馆长朱家可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它从天上来


  1929年春季,四川广汉南兴镇,燕道诚老人正与儿孙在门前不远处清理水沟。突然,锄头好像撞到了什么硬物,他们查视一番,发现了一个直径半米多长的“大石环”,挖开后,里面竟有一大批玉石器。
  燕道诚知道这些玉石器来历不凡,不动声色地以原土掩埋,待夜深人静时,才和家人一起搬回家中。在微弱的油灯下,清理出的400多件玉石器,开启了一道历史的大门。人们以此为线索寻找、发掘,“三星堆”这个名字渐渐为世人所知。
  从燕道诚的锄头挖出玉石器至今,92年过去,中外考古学家一直致力探索这里的秘密。1986年,三星堆遗址展开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1、2号“祭祀坑”的出土,让三星堆迅速进入大众视野。
  作家余秋雨曾说过:“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三星堆的神秘,在国内乃至世界的考古遗址中独树一帜。
  它年代久远。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把古蜀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
  它造型独特。在三星堆发现的人物造型,宽眼、纵目,貌若外星人,辫子奇特,身穿薄衣。他们从哪里来?又为何消失?古史里的蚕丛氏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感慨:“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蚕丛“纵目”,《蜀王本纪》说他“椎髻”(头发在脑后梳成髻)、“左衽”(衣服向左交叉),最初居住在岷山石室中。三星堆的纵目人是蚕丛部族吗?和鱼凫氏又有什么关系?
  2020年9月,时隔34年,三星堆“祭祀坑”再次启动考古发掘。面对与1、2号坑同样朝向的3—8号坑,人们不禁想象3000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什么?先民们为何要将如此巨大体量的青铜器、金器、玉器埋入土里?
  种种谜题,還待进一步揭开。

神秘的国宝


  “三星堆遗址与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王国、玛雅文化同处北纬30度线上,是世界级的古老文明和文化遗产。” 朱家可说,“文物本身蕴含的文化是‘魂’,我们要给这些故事插上现代化的‘翅膀’。”
  一部优秀的拍摄机器,能将文物的每一处细节完美复刻,从青铜的质感到黄金的色泽,从雕像嘴边的一丝笑纹到衣服的一处褶皱。Vivo X60 Pro 在狭小机身内搭载了双主摄影像系统,5000万像素超大底传感器加4800万像素超广角微云台的双主摄组合,让三星堆国宝在暗光中留下最美好的状态:
  青铜纵目大面具,眉间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双耳充分展开,短鼻梁,口阔而深,露出神秘的微笑,充满超现实主义的神秘色彩。
  金杖,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上面雕刻的人像笑容可掬,鸟和鱼被箭所串。关于图案的内容,有人认为代表着崇鸟和崇鱼的两个部族联盟,形成了鱼凫王朝;有人认为鱼能潜渊、鸟能飞天,象征着上天入地的功能,是蜀王借之通神的法器。关于它的用途,有王杖、法杖、祭杖多种说法,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根“王者之器”,象征着王权与神权。
  青铜大立人像,是目前发现的同时期形体最大的单体青铜人像,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大眼、直鼻、方颐、大耳,头戴高冠,衣饰繁复。他的两臂环抱胸前,像拿着某种法器,脚戴足镯,站在方形怪兽座上,就像一代蜀王或群巫之长。
  青铜神树,高3.96米,树分3层,每层3枝,每条枝上都站着一只鸟,树干上还盘踞着一条龙。有人推测它是传说中的扶桑树,10只太阳神鸟栖息其上,轮流起飞又落下,构成白日与黑夜。
Vivo X60 Pro 拍摄的青铜纵目大面具。

它到人间去


  从1997年正式开放,三星堆博物馆就致力于吸引年轻人,做好历史与现代的“对话窗”。它的官方微博粉丝数多达395万,是博物馆界绝对的“流量担当”,近些年来,更是在《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开讲了》《极限挑战》等文化综艺类节目中频频亮相,从动漫、电影到小说、网游,三星堆“出圈”的方式越来越多。
  “故宫是‘宫系’,我们就是‘神系’。三星堆神秘、神奇又神圣,这是古蜀文明最突出的风格。”朱家可说。去年9月,三星堆被国家文物局纳入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当下,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概念设计方案正在进行全球征集,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修复中心也正在建设中。未来,示范区将围绕广汉区域的“一江两岸三镇一廊”展开,文物 旅游 科技 观光农业 湿地景观……构建出三星堆示范区的景象。
  以青铜铸就神秘,以黄金刻画谜题,三星堆博物馆的方所之间,是一个遥远的人与神的世界。这个处于长江上游的古文明,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祭祀、自然崇拜与生活的想象;而在未来,它将续写传奇,成为长江文明之源、连接世界之窗、文化创意之魂。
其他文献
惊险科幻小说质疑      惊险科学幻想小说近年颇为风行,文艺界和科技界有各种不同看法。为了引起讨论,使科学文艺作品写得更好,我们发表赵世洲同志的有关评论文章。欢迎同志。们看后发表意见。——编者    一九八○年七月,叶永烈同志出版了一本小书:《神秘衣》。他说:“在这本书里,我尝试着把科学幻想小说和惊险小说结合起来,创作科学幻想小说中的新品种,即惊险科学幻想小说”。此后,叶永烈同志集中力量创作这个
曾一度担心老爸老妈退休后在家闲得无聊,殊不知现实让我啪啪打脸,不论是看视频、查资料,甚至是薅羊毛,他们都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据说,现在五成以上的老年人都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三成以上的老年人对于网上冲浪的专业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以前,老妈总唠叨我:“少玩点手机,对眼睛不好。”现在,我得每天跟我妈絮叨:“别玩手机了,对颈椎不好!”因为他们就连做饭的时候,边上都要摆着手机,不停刷着短视频或者直播。
一九四六年,我在琉璃厂通学斋古书店工作,那年我二十四岁。那时书店经常向各大学求售书籍,我每周都要到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去送几次书。有一次我挟着书来到清华大学国文系,碰见一位身材不高、目光炯炯的中年人,他微笑着对我说:“你送书来了?”接着他翻看我送去的那些书,随手挑出一册问我:  “这书是干什么用的?”  “这书的作家是哪一朝代人?”  “这个作家还写过哪些书?”  “这本书有几个版本?哪个本子比较好
埃隆·马斯克 企业家、工程师、慈 善家。1971年出生 于南非,拥有加拿大 和 美 国 双 重 国 籍 , 现任美国太空探索技 术公司CEO兼CTO、 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 官、太阳城公司董事 会主席。  2019年元旦刚过,特斯拉就宣布向中国大陆地区开放旗下纯电动中型车Model3的选配预订。没过几天,CEO埃隆·马斯克亲自飞到中国,参加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开工仪式。  该项目总投资达500亿元
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注册心理咨询师。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代表作《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等。近日,其与抗击病毒相关的小说《花冠病毒》再版。  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注册心理咨询师。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
前段时间,北京野生动物园火了。有两拨游客在动物园打架,北京野生動物园随即发布了一则声明:“双方撕打地点附近的动物们是第一次看到人类之间的打斗场面,令它们印象深刻,当晚部分动物家庭在兽舍内纷纷效仿,场面一度失控,在饲养员的耐心教育下动物们知道了打架不好,特别不好。”  很快,这份声明被网友疯转,点击量瞬间达到10万 ,引发热议。  自古以来,人会模仿动物,吸取经验,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人类模仿动物
天道无常,造化弄人,真是一点也不假。今年62岁的斯托尔滕贝格父亲当过挪威外交大臣,是个官二代。年轻时的他曾接近反对北约和欧共体的团体,还在参与反越战示威时拿石块砸了美国驻挪威大使馆。2014年10月他出任北约秘书长。自那以后,他就必须跟着北约老大走了。   斯托尔滕贝格是位经济学家。当挪威首相时,他常常悠然地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奥斯陆的大街上,或假扮出租车司机了解民情,因此口碑不错。当上北约秘书长后,
本书是日本中国文学研究者伊藤虎丸编的资料汇编(第一至十卷),别卷是编者撰写的“解说”,还包括创造社年表、创造社杂志总目和著者索引等。  创造社是二十年代的文学团体,由郭沫若、成仿吾、田汉、郁达夫、张资平等人发起的,先后发行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A11》、《幻洲》、《文化批判》等刊物以及创造社丛书多种。由于该社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提出了“革命文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于听、周艾文两位同志编订的《郁达夫诗词抄》,其中有《赠山本初枝氏》一诗:“隐隐江城玉漏催,劝君且尽掌中杯。高楼明月笙歌夜,知是人生第几回?”下面还附有编者按:“此诗手迹影印见伊藤虎丸等辑《郁达夫资料补篇》,无写作年月,姑列入一九二○年作品中。”但查此诗非郁达夫诗,而是明人张灵所作。张灵字梦晋,吴中诗人,并擅绘画,与唐寅为莫逆交。早年功名未就,落魄不羁,寄情诗酒。曾写《对酒》一诗
初读《书海夜航》,我就十分吃惊于作者外国文学知识的淹博,信手拈来,信口开讲,没有规矩而自成方圆。尤其难得的是,这不是一般的读书记,而是掌故史乘的漫谈,谈的是成书的经过,版本的优劣,插图的变易,观点的沿革,作者的遭遇,……一句话,不限于书里的故事,多的是书外的见闻。这样,属于知识范围的纵笔所之的放谈不必说了,便是就书论书,也要有独具的识见,精当的材料,那就完全依靠作者平日的修养和积累,不是可以侥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