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存亡在人等

来源 :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质文化遗产只要不丢失不损坏就可以长期存在,而非物质文化是依附在人身上文化形式,人在则在,人亡则亡。保护人和观念,要比保护简单的物质更伤脑筋。要知道仅《故宫》一部纪录片的拍摄经费,虽然超过了浙江省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总和,但其唤起的社会认同是无法用价格来衡量。
  非遗要借助传媒的力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传媒的力量,通过现代传媒面向大众,与大众沟通。传媒与其连篇累牍地报道某位歌星结婚、离婚、生子,还不如发现某个剧种的新星。艺术需要明星,明星是自成的,要靠自己的天分和勤奋;也要他成,有环境使其玉汝于成,得到社会的承认,殊不知,再好的演员和角色也怕巷子深。对歌星经常奉以天王、天后,弄得称王称后满天飞,而对戏剧演员却那么吝啬。演员也要有这自信,剧团要捧出自己的名角,一个演员能光大甚至救活一个剧种,一个小小的黄梅戏能唱响全国,当初就是靠严凤英。二人转从农村小戏风行到都市,靠的是赵本山。
  莫将非遗引入歧途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一样,与其所处的地方经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下一些旅游景点将少数民族风俗作为噱头,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歧途。能否传承并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重新获得生命力,关键要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的努力。
  文化可以拿来赚钱 但不能糟蹋文化来赚钱
  那些在城市改造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已经拆掉的无法复原,没拆的也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实际上是风情商业街)。更糟糕的是很多古村古镇正被“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然后大举招商,一个个被改造成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天堂”。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文化可以拿来赚钱,但不能靠糟蹋文化来赚钱。
  究竟谁是传承人,评选标准亟待统一
  现在各省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在操作,有的省把国家级工艺大师评为传承人,有的省则把省级工艺大师评为传承人,因此在省际之间出现了矛盾。江玉祥说:“不是工艺大师就一定是传承人,传承人和继承人不一样,和学术带头人不一样,你不分青红皂白把这些人都评成是传承人怎么行?”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评选传承人,只能令许多地方发出“究竟谁是传承人”的疑惑。
其他文献
黎锦图案是穿在黎族人民身上的史书,是民族历史的探源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体现。她采用传统的款式、鲜明的色彩、民间的纹样、手工的深情,给人以视觉强烈的感受。在历史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与人的大部分交流通过这种身体语言来完成。  历史以来黎族织锦的图案繁多,尚有传承的织锦图案有:  作为拓荒先躯的黎族祖先,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勤劳顽强的性格艰苦创业,
期刊
1956年好莱坞影后格蕾丝·凯丽与摩纳哥大公兰尼埃联姻轰动了全世界,被称为世纪婚姻。1982年格蕾丝不幸死于车祸。但此后她家的新闻和绯闻仍不断地出现子媒体。2005年4月8日,81岁的兰尼埃大公去世,格蕾丝全家终于陨落了——    这次婚姻被称为世纪婚姻。它使小小的摩纳哥公国名声大霞。女方是美国宾州一个砖瓦工的女儿,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受人崇拜的好莱坞影后,男方则是欧洲最耀眼的钻石王老五,位于法国南部
期刊
对于黎锦的进一步研究,必须要求更多的研究者走向世界,把黎锦放在世界的平台上以更纵深的角度去进行探索,发掘各民族织品的艺术精华所在,才能将这门古老的艺术传统永远承传下去,发挥民族精品的光辉。  海南黎族织锦的图案,丰富多彩,与东南亚群岛一带的织锦图案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各自不同的地方特色。由于海南岛与东南亚群岛各岛屿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各自的特色,所以在织锦中所呈现的图案也各具特色。在马
期刊
1961年,有一位法兰西人科拉因,怀着献身艺术的憧憬,张开双臂,从高楼上自由落体。据说,此君便是行为艺术的鼻祖。且不说这种象征自我毁灭的起始之步不吉,单论种子里已蕴藏了自杀因素的艺术之花,它们是否就能悦人心目?  会有人来反驳我的疑惑,因为我提到了心目。艺术当然是要用眼睛来观看的,但是愉悦的难道不是心灵?如果没有观者的参与,行为艺术再怎么行为,也只是一种自说自话。我不是反对行为艺术,而是对这几年在
期刊
国内外收藏家和研究家们之所以对黎锦情有独钟,一个重要原因,海南黎族的纺织至今还保留着几千年的、原始的、世代相传的技艺,被人形象地比喻为“原始纺织的活化石”。  自从2009年10月海南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对黎锦的收藏炙手可热,不少来自欧美的收藏大家也不远万里深入海南黎族山区调查和购买。国内外收藏家和研究家们之所以对黎锦情有独钟,
期刊
在黎村里,你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图景,在房前屋后、树荫下,妇女们坐在草席上,脚蹬绕线木棍,微躬着腰在飞快地穿梭着织布。一幅幅令人惊叹的、绚丽多彩的黎锦就从此诞生。  黎族妇女自七八岁开始学习纺织,人人都擅长纺织,每个妇女都有一套加工棉花、纺纱、染色、织布工具。纺纱织布是妇女从事家庭手工业的主业之一,白天除了田间劳动、家务之外,主要从事纺纱织布。在黎村里,你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图景,在房前屋后、树荫下,妇女
期刊
作为传承人,她崇高的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令人动容。她用双手编织着属于黎族人民的“民族魂”;用她的坚守告诉我们黎锦技艺在走过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后,仍将生生不息。  她用双手织出的黎锦承载着一个不朽的民族精神;她用对黎锦的执着和挚爱抒写着她的织锦人生;她用黎锦技艺传承属于黎族人民的特有文化内涵。她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容亚美。  乐东县千家镇永益村,这里农田肥沃
期刊
远远的,看见她们有的手拿针线,有的拿布料,聚精会神地在布料上来回的绣着。走近一看,只见一缕缕色彩斑斓的棉线,如同一道七色的彩虹,在黎族姑娘手中变得灵动。  在亭亭屹立的槟榔树下,有一群穿着贯头上衣和短式筒裙的黎家姑娘,三五成群席地而坐。远远的,看见她们有的手拿针线,有的拿布料,聚精会神地在布料上来回的绣着。走近一看,只见一缕缕色彩斑斓的棉线,如同一道七色的彩虹,在黎族姑娘手中变得灵动。自古以来纺纱
期刊
黎锦植物染料的制作技艺,是我国保留沿用至今最为原始的染料制作技艺。造靛法制作染料,揭示了印染的起源,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信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对民族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黎族是海南岛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她们逐渐掌握了各种植物染料的制作技艺。她们制作的染料,以植物为主,矿物为铺,多数为野生,少数为人工栽培。制作染料的植物可利用的部分包括心材、树皮、茎块、枝叶、花、果等,其中心材、树皮
期刊
作为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高规格文化产业展会,深圳文博会渐渐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风向标。本届文博会主展馆设八大专业展馆,分别是文化产业综合馆、创意生活馆、影视动漫游戏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设计精品馆、新闻出版馆、美术馆及工艺美术馆;另外在深圳保利剧院设置一个特色馆——演艺产业馆。  2010年,深圳文博会2号馆创意生活馆首次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这是文博会创立以来首次设立“非遗展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