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学历史教学问题三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科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历史是一个人人文素质的体现,历史水平直接显现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以素质教育为背景下的中学教育中历史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历史教学。当前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在历史教学目标上,教学方法以及历史与实际相结合这三个问题上还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将主要围绕着这三个问题结合人教版的实际案例来进行深入论述。
  【关键词】中学历史 教学目标 社会实际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8-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历史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历史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做好历史教学工作不仅对于学生的成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现代文明的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变化,初中历史教育取得了明显成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最为典型:一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二是历史教学方法;三是历史教学与社会实际的关系。正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历史教学只有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历史的社会功能。
  一、历史的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教育理念的变化。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对于历史思维能力与历史基础知识两者的关系出现了不同看法。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而不单纯是知识的积累。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一些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轻视基础知识教学的现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片面强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诚然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可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没有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也就谈不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人们对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历史思维能力又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态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包含三个部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中国古代史是初中历史的基础。在初中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不仅仅是记忆背诵,同时还要求领会贯通。只有真正把握住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教授中国古代历史就非常容易。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中华文明的发展,民族关系的演变,政治制度的嬗变,经济重心的转移,这些角度来进行讲解。把握主线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二、历史教学方法的思考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教学方法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技巧有许多,”[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一)讲故事。初中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故事性很强。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语言,通过设计一个个小故事来进行讲解。应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例如,在讲解“秦王扫六合”的时候,学生大多对秦王嬴政的身世,个人经历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通过参考《史记》中关于秦王嬴政的记载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二)知识串联法。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都是依据不同的线索串联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知识串联法来进行讲解。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掌握历史知识点。例如,在讲解科举制的创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与前朝选人用人制度对比起来进行讲解。汉朝的征辟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等都可以串联起来尽享讲解。这对于掌握我国历代的用人制度很有帮助。又例如,在讲解明朝君权的加强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到中国历代君主专制制度来进行对比,从中就可以发现君主专制制度是一个不断集权的过程。
  (三)以点带面。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各个知识点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点可以结合多个面来进行讲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坚持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例如,在讲解贞观之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寒门这个概念来牵涉出贞观时期的用人制度。
  (四)用语文教学方法来教授历史。文史不分家,中国古代的历史历来是文史不分家的。我们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学会运用语文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秦王朝的暴政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读贾谊的《过秦论》,苏辙的《六国论》来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读这些古文会让学生对秦王朝的暴政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下初中历史考试中有许多都是材料题,此时语文能力不够就无法考出好成绩,此时就需要提高语文能力。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实际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实际有密切的联系,考察历史有助于我们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历史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初中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对于中国当下的改革开放有着重要意义。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的有效教学对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学会结合当下热点来进行讲解。要“将历史教育与社会现实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精神,理解历史的现实意义”[2]。例如,在讲解三反五反运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来进行讲解。又例如,在讲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时候,教师就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人们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方法和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历史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这两类矛盾,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杨立坤.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效率之我见[J].民风,2013(2).
  [2]刘进军.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探讨[J].科学资讯,2011(4).
其他文献
5月24日,河南省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表彰大会在郑州市召开.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孔昌生,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河南省科
期刊
【摘要】由于社会上各种思潮日趋复杂,使本科学生思想、心理问题增多,恶性事件增多,而专职辅导员配比偏低,很多思想问题、心理问题难以及时了解解决。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设置班主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机械学院经过一年聘用优秀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对本科生学风建设和管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21-01  校本课程被“课改纲要”规定为必修课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在精心研究,努力开发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可是,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起步缓慢,好像找不到有什么可以开发的课程。其实,校本课的研修是极为广泛的。在这里,笔者要说的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学校应该怎样提高认识,结合家乡的现状,因
在查阅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现状,列举了我国煤矿瓦斯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存在着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学”的现象,为转变这种教学方式,变要“我为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我们进行“先学后教”的实践探索,采用多种激趣方
5月26日上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浙江主场活动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科协名誉主席李兰娟,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郑金平,浙江省教育厅
期刊
【摘要】面对课程改革,作为教师我们要利用课堂主渠道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 激发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0-01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看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层次上深浅不同,在当今的教育中学生厌学的很多,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孩子们就会被投入到垃圾箱里,所以根
【摘要】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国家对中职学校入学及升学政策的调整,学生学习的目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势必给理论课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增强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一些提高中职生学习效果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基础现状 营造和谐 发挥优势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28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讨论怎样开发教材内外资源,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师情感 解读文本 朗读教学 阅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1-01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
【摘要】思考是思维内心的活动,是认识世界、学习知识活动的开始。教学活动必须紧紧的抓住学习思考这个关键环节做文章,来处理好教学的关系,进而实现二者互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效果良好。本文作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对此加以探究。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实效性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4-02  我们生活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