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52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措施,掌握正确的护理及观察要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19例患者抢救成功,其中1例死亡。结论:护理人员应具有恶性心律失常的紧急判断能力,娴熟掌握各种心律失常的抢救程序及用药特点,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及时反馈信息予医师,配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梗;恶性心律失常;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16-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心律失常尤为多见[1]。恶性心律失常即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一旦发生,猝死率高达75%-95%,抢救成功率低。为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愈后,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20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50-84岁,平均67岁。其中急性下壁梗死7例,前间壁梗死5例,前壁梗死4例,广泛前壁梗死4例。发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8例,室性心动过速4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室颤2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
  2 护理与观察
  2.1做好基础护理,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立即静卧、禁止一切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休息对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性;对于便秘的患者可视情况应用缓泻剂,并尽力协助患者床上排便,不怕脏,不怕累;每天定时给患者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严格控制患者治疗期间的饮食,以低盐、低脂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避免过饱,并注意补充维生素。
  2.2监测生命体征,迅速做出判断。
  病人入院后立即吸氧,氧流量为4-6L/min。立即予以心电图、心电监护,以利于做出初步诊断,判断梗死部位、程度,及早确定治疗方案。心电监护是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后的必备措施,梗死后48小时内是心律失常发作的高峰期,故心电监护及心电图的检查对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监护机上的心电图及血压变化,维持心率在60~100次/min,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要按医嘱予镇静、止痛、使用血管扩张剂。还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及胸痛症状的改变,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并做好各项记录。
  2.3备齐抢救药物及抢救仪器,随时准备抢救。
  凡是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不论是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还是缓慢型心律失常,均应提前备好抢救药物及抢救仪器,急救车内备好各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利多卡因、阿托品、心得安、普罗帕酮、胺碘酮、异丙基肾上腺素、多巴胺及肾上腺素等药物,另外抢救仪器有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临时起搏器等设备,确保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以备急用。
  2.4正确选择血管,准确掌握用药方法。
  应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道,一路静脉输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同时另一路输注营养心肌等药物;选择血管尽量选择上肢较粗大的静脉给药,如肘正中静脉,选择较细的导管进行留置,避免选择下肢远端静脉。抢救能否成功,正确用药至关重要。对于胺碘酮的静脉给药方式,以选择肘静脉为主,推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速度不宜过快,边推注药物还要边观察心律变化。
  2.5对不同的心律失常,分别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
  不同的心律失常类型救护方法不同:①对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可用阿托品1mg静脉输注,维持心率60-80次/min为宜,以免增加心肌耗氧量。②对窦性心动过速患者,主要是祛除病因、止痛、缓解紧张情绪、纠正低血压、改善心功能等。③对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或连发室性期前收缩常预示着心室颤动,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发现异常迅速报告,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抢救。④对出现心室颤动患者,应立即采取非同步直流电复律,即行200-300J非同步电击除颤,一次未成功可再次除颤,最高可达360J,同时纠正酸中毒、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若出现细颤应先用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变成粗颤后再行除颤,以利于除颤成功。⑤对出现Ⅱ度Ⅱ型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应迅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及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起搏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2]。
  2.6加强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心肌梗塞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时,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因此在患者病情平稳时,应允许家属陪伴以激励患者的求生欲,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使患者注意休息,堅持治疗,减轻思想负担。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不良刺激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保持安静,避免家属的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加重病情。
  3 讨论
  心肌梗塞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由于心肌供血中断,缺血坏死的心肌组织引起心房心室肌内受体的激活,增加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液循环及心脏内末梢局部儿茶酚胺浓度升高,缺血心肌发生过敏反应,同时心脏的交感神经刺激增加了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儿茶酚胺加快了由钙介导的慢离子流的反应传导,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在4-6min就会出现不可逆性脑损害[3]。心肌梗塞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输出量明显下降,重者可危及生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具有恶性心律失常的紧急判断能力,精湛的护理技术和娴熟掌握各种心律失常的抢救程序及用药特点,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确保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救治,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9-226.
  [2] 刘桂芳.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急救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6,26(4):67-69.
  [3] EngeneBraunwald.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内分泌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内分泌科护理人员30名(观察组),经深入学习研究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目标与标准、优化排班设计、设置特色岗位、开展健康教育等系列活动后,对比与优质护理服务前(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成就感、工作积极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成就感较强率分别为70.0%、90.0%,工作积极率为分别76.7%、93.3%;对照组
期刊
目的 克隆表达日本血吸虫体表蛋白Sj29基因,分析其表达特性和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体表蛋白Sj29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814537)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 基因,
期刊
目的 探讨早期程序化活动在ICU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6月入住ICU的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活动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活动组患者实施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时间、监护室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活动组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时间为(2.4±0.3)d,低于对照组的(3.2±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2,P〈0.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IMT、hs-CRP的效果。方法将180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人。对干预组入组患者社区干预2年以上,分别对两组患者测定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儿科静脉输液的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7月于我院儿科病房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中顺从性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46.00%(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1.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后椎体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胸腰椎椎弓根解剖特点自行设计了Jack椎体扩张器,并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2
目的了解长沙市城区职业人群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调查该城区来湖南省马王堆医院体检的公务员、公司职员、教科卫生人员共9 88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