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忘记一个人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qcd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森林里有条神秘的路名为“句号”,这条道路在很久以前被施了咒语,要是有人在“句号”上跑一圈,就能忘掉他跑时想着的人或事。 没人知道那条道路是怎么样的,如果真的存在, 也许已经被杂草覆盖了吧,路上长出棵大树也不一定, 那就永远没人可以找到了。
  忘不掉一个人真的会痛苦得难以自拔,因此每天都有人在寻找这条道路,他们专门成立了小组,每个人分享自己跑过的路线,然后排除。小组的名字没人知道,可能是叫作“一群可怜的蠢货”吧。也许这群蠢货阴差阳错地获得一种救赎——流了那么多汗,就再也不用流泪了。
  如果你不喜欢跑步的话,酒也可以忘记一个人,至少暂时可以,所以狐狸阿北的酒馆每晚都不缺光顾的人。
  猎豹先生最近每天晚上都会尝试不同的酒,“跑得快有什么用!能把记忆甩在身后吗?”他趴在吧台上问阿北。“不能,但是肯定可以把我甩在身后,所以你不要逃单。” 但是这天晚上猎豹先生没有尝试新的酒,他说,“调昨晚一样的,也是五杯。”
  “因为今晚的心情和昨晚一样吗?”
  “因为昨晚的醉意刚好可以梦到她,我喜欢那个梦。”猎豹先生的眼神有些迷离,仿佛还沉醉在那个梦里没有醒来。
  所以也没有很想忘掉啊,狐狸阿北边调酒边想。
  当然吃也可以暂时地忘记一个人。长颈鹿目里曾经找到过一种花粉,如果加在蛋糕里,可以让人忘掉一些难过的回忆。
  但是这种蛋糕开卖的第一天就有一個女孩子哭惨了。“这个味道,让我想起我们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女孩子说。
  当时开心的事情,却成了现在最难过的记忆,而且花粉无能为力。目里从此再没有做过那种蛋糕。所以目前只有松鼠一灰找到了可以忘记一个人的方法。
  他说:“很简单啊,多爬树就行了。”
  “可我不会爬树啊。”
  “所以有机会从树上摔下来,从此失忆。”
其他文献
写作乃一项古老的活計,但对任何一个初试写作的人来说,它就是一项新鲜的活计。我少年时的生活太过匮乏,独对文字的奥秘充满了强烈的兴趣,仅仅读过几部烧脑之著就暗暗下了决心,我也要写出那样好看的书来。读书本来是解惑的,却给我带来无穷的疑惑。  年轻时写作全无章法,喜用无所不知的上帝视角,难免露丑。清人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总觉得有失写作的庄重;也有人说“我手写我心”,我视之言过其实。我个人认为,真正的
常常聽到诸如药物过期、食品过期之类的词,可我觉得情感也是能过期的。药物过期就失效了,食品过期就变质了,情感过期则是变味儿了!  其实这一点儿也不难理解:曾经爱过一个人,那人甚至是你情窦初开时第一个喜欢上的,一直那么默默地恋着,即使后来分开了也不改痴恋的心。为了她你可以抛弃一切,为了她你甚至可以连生命都不要,那时的誓言能填满整个秋天!  曾对着鲜花痴痴地等待,曾靠在石桥边低低地说着那些只有两个人懂得
01  “非得搬走呀?”母亲这样问道,“四年都搬了两次家了,这两个破柜橱子都要散架了。”  “工作需要,还有上级组织的指示,你让我能咋办?!”  “不行咱就不干这工作了,去乡下放牧得了。再不行就回到夏巴嘎图去,那样省心!”  “那哪行呀。”  ……  母亲在外屋里这样生气地埋怨着,父亲在一旁手里不闲地包裹着什么。我的两个姐姐都已经上学去了。  妹妹和我是最自在的,整天都在里屋炕上玩沙嘎(羊拐)。马
【植物篇】·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事物篇】·苏堤杂花  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未散,杂花生树。【天文地理篇】·雨  天气郁蒸。少顷,大风陡起。黑云自西北来,电光四射,雷声隆隆,大雨骤至。未几,雨霁,夕阳返照墙隅,豁然开爽,暑热尽退。【读书篇】·铁杵磨针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
天下牡丹,洛阳姚黄,姚黄之贵,重在其色。  那黄是天然沁出来的一段风流,正如不朽的音乐是从心底发出。那黄浸透了忧郁与明媚,轻亮与厚重,缓缓释放着太平之美,尤其暗处观之,那一团金黄更是端庄无比,光明祥瑞,竟无一物可独自比拟。  先以为是月,清澈的黄,仙气离离。才生得饱满且绿衣紧裹的姚黄骨朵,是“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代赵嘏涂出的小娇娥,那沉酣之美,正如醇酒尚未启封,静等出尘时刻,勾了多
一  1420年四月初八,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笼罩了大明王朝的京城。漆黑的天幕中,一道又一道的闪电在照亮天空的同时,就像鞭子一样,不停地抽打着大地。  就连新落成的紫禁城,天子威仪的最高象征,也只得匍匐在这大自然的莫测之力下,期待雷雨尽快过去。  震耳欲聋的雷声中,一道无情的闪电不偏不倚地击中奉天殿,熊熊的雷火顷刻间燃起,那些花费无数代价才从深山采回的楠木,瞬间成为巨大的火把,又一根接一根地倾颓。原
摘 要:现今,导师制已成为各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以实际导师工作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前期、中期、后期各环节工作,提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可行方法,并为导师自身能力提升指明方向,以期提升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切实推动导师制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导师制;案例分析;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9-10 文章编号:
对我来说,旅行途中忽然胃口不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尽管它很少发生。  一个连看见食物模型都会流口水的姑娘,在过街时看见对面大屏幕里的牛排下锅嗞嗞冒肉汁的画面,走过的女孩身上残留着烧烤的气息,风吹过转角处烤红薯的味道……可是这些忽然都激发不了我任何欲望。  我唯一想吃的东西,居然是泡饭。  泡饭泡饭,不过就是拿水泡剩下来的米饭,讲究一点的在炉子上烧一烧,不讲究的直接用开水泡,谓之“淘饭”,在南京也叫
瑤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李商隐《瑶池》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韩愈《谁氏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游子吟》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黄景仁《别老母》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蒋士铨《岁暮到家》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王冕《墨萱图·其一》
我是在金庄的村亭下长起来的。  金庄有两座亭。一个叫金冠亭,随了金庄姓。村人都金冠金冠地叫,外来的人听不懂,以为是在唤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另一个是廊亭,漆红的柱,金黄的顶,是人人熟悉的无名氏。金庄人都叫它亭子,可我更喜欢叫它红亭,唇红齿白,像个美人。红亭和金冠相視而坐,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相望,却不得相依。  红亭无墙无窗,金色的顶像伞,在亭的石凳上撑开,庇佑那些在亭里休息或说笑的人。  当清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