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工作的“人生三境”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nvenx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今,导师制已成为各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以实际导师工作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前期、中期、后期各环节工作,提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可行方法,并为导师自身能力提升指明方向,以期提升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切实推动导师制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导师制;案例分析;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9-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0-0112-0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此语不仅适用于人生,在导师制的多彩画卷中同样是“浓妆淡抹总相宜”。
  一、导师工作第一境界——立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全员育人的导师制,作为一名新教师,笔者对导师这份工作有期待也有焦虑。从对导师制度一无所知到运用自如,期间有领导的指点,有同事的帮助,有导生的配合,也有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在本届导师制师生互选中,有70多名学生选择笔者作为她们的导师,这是对笔者工作的肯定,也是对笔者的信任。根据导师则要求,第一步是制订导师工作计划和目标。依照学校的育人理念与人才培养计划,笔者期待能为每一名导生创造主动发展的空间,让每一名导生都体会到被关爱的感觉,促进每一名导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导生选择
  导师制在大一新生的第一学期末开启,因为有人数限制,每位导师最多选择十名导生,所以,在导生选择上,应以熟知最佳,了解次之,未知最末。导师制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首先学生选择导师,然后导师选择学生。普遍情况下,选任课教师的学生多,选行政教辅人员的少。问卷调查显示,“是否熟悉”是影响学生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或因有过课上、课下的交流,或因对某一门课的喜爱而“爱屋及乌”,或因被某位教师的授课方式折服。综合以上因素,对大一新生来说,“熟悉程度”与“喜好”是选择的依据。而导师选择导生时,则难取舍得多。对“求大于供”的情况,要明确选择策略,是掌握主动权的随机盲选型、先到先得型、情感主导型,还是放弃主动权的等待随机分配型。当备选学生多于限制人数时,无论哪种选择都会让一部分学生失望,所以要及时安抚落选学生的情绪。经问卷调查及辅导成效分析,导师在选择导生时宜选择熟悉的学生,这会为未来的辅导提供便利,对提高辅导成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计划制订
  “一人一策”是体现差异化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最好形式。每位导师最多选十名导生,学校在制度方面已为导师提供时间与精力的保障。在制度的引领下,导师各自发挥所长,与导生一起开启遇见之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制订辅导计划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导师与导生的专业、学科优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为目标。对辅导形式、主题、次数要有预设,但不可生搬硬套,计划只是一个总纲,具体事宜应因时、因事而做出调整。在活动设计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沟通,有助于达到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目的。
  制订辅导计划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导师与导生互选后,导生信息会发送到导师手中,包括姓名、专业、辅导员、地址、联系电话。导师要有效利用名单信息,可先发布一份针对学生辅导需求的调查问卷,了解导生个人期望、家庭基本情况、在校期间的基本情况,根据不同期望制订个性化辅导计划。例如,对高职学生,专升本是导生在学历提升方面非常关注的点,导师在获悉导生这一需求时,要在计划中着重突出专升本的指导要求,如信息收集、报考指导、复习指导、心理疏导等。在活动次数设计上,导师应保证每月至少1次与导生的互动,形式可采用见面、电话、短信、QQ、微信等。导师与导生的活动记录要及时整理成册,为每名导生制定活动记录卡。在活动记录中,除记录基本信息如活动名称、活动地点、活动时间、参加人员、活动内容外,还应加入活动评价、是否存在急需解決的困难等栏目,为后续辅导提供参考。
  二、导师工作第二境界——守
  经历了导师与导生的互选,导生与导师已有了美好的交集,希望的风帆已经扬起,“望尽天涯路”的焦虑也已在导师与导生的第一次见面中悄然消逝,那么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的过程需要付出努力与汗水,每一位导生的成长都有导师“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悔。在与导生相处的一年中,关爱是核心,教育智慧是方法。例如,本届笔者所指导的学生都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且都是女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笔者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她们成为更优秀的人,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一个远大的理想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成长起点。
  (一)三导一疏
  思想上主要教导导生遵纪守法,培养导生的规则意识、自律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正面引导、平等接触等方式发现和了解导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并帮助导生正确认识自己,对其优点予以表扬和鼓励,对其缺点给以及时诊断和纠正。学业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导生学习、参加活动、探究钻研,端正导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导生的学习动机;并充分帮助导生了解自身潜力和特点,排除不良的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生活上让导生真切感受到导师的关爱,帮助导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心理上以疏导为主,关心导生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开导导生,帮助导生克服和消除心理障碍,使导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大学生。导师通过沟通、倾听等方式,指导导生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增强导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在实际工作指导中,每个部分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融会贯通的。以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为例,在2019年年末,笔者与十名导生已有一次集体会面,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并创建了QQ群和微信群,为疫情期间的沟通提供了便捷。当这场无声的战役突然来临时,笔者第一时间与导生取得联系,询问她们的情况。在疫情前期如何面对恐慌是我们讨论最多的事情,排解紧张情绪是重点。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导生状况,并给出具体建议。“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出台,如何引导导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不荒废学业又成为导师的指导重点。面对这个超长“假期”,如何居家生活、如何与父母相处同样是导师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途径拓展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导师应努力探究教育方法,拓宽导育途径。导师要注重和导生沟通,增进导师与导生之间的了解,为每一名导生的健康发展助力。导师采用平等沟通、真诚倾听的方式可促使导生向自己敞开心扉,真正把自己当作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好伙伴。
  (三)资源利用
  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网络、微信、校园公众号、实践活动等,这也是导师不可缺少的智慧。导师要鼓励导生参加社团、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对自然、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例如,在本届笔者指导的学生中有一名学生对文学创作非常热爱,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每次有征文活动笔者都鼓励她参加,并细心为她指导、修改文章,我们的努力也收获了可喜成绩,她的征文每次都有获奖,每次获奖后她都会第一时间和笔者分享喜悦。她的真诚感谢,是对笔者导师工作的最美赞语。
  三、导师工作第三境界——得
  和导生的每一次交集,每一次关爱的传递,都有涟漪在心头荡漾。蓦然回首,所得颇丰。导师这份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责任心是基础,学习是途径。不断学习、探究、摸索,常思常新,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领路人、陪伴者。
  (一)教育理念得到加强
  在指导学生的同时,笔者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有所增进,深刻认识到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仅要发挥主导作用,也要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关爱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与特长,并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充分、全面的引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二)教书育人素养得到提高
  认识到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升教师教育素养的重要性。“三人行,必有我师”,既要主动学习,又要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总结经验与不足,促进自身能力提升。学生的行为有向师性,教师要发挥榜样的力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管理学生水平得到提升
  教师要在与导生的接触中,贯彻教育改革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为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大学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引导学生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校园生活,走进学生内心,構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结语
  教育活动的设立,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导师制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助力,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缕艳阳,也是导生与导师共同成长的纽带。导师与导生相处的时间虽短,但可受益终生。唯愿“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不是过往,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起点。
  参考文献:
  [1]张 雨.道尔顿制视域下“全程导师制”教育模式优化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3):40-41.
  [2]朱丽花.现代书院制下本科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9):64-65.
  [3]张 璐.导师制在成人教育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20(2):19-21.
  [4]卢若蒙.论柔性管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8(18):172-174.
  [5]斯日古楞.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动态分析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54-256.
  [6] Shikha Jain Goodwi,倪伟波.导师制的经验教训[J].科学新闻,2020(1):63-64.
  作者简介:杨金鑫(198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以食物、网络游戏、电视剧各种声色娱乐等麻醉自身是无益处的。人需要去直面一切问题,加以自省并克服,以实践去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意识级别,才有可能生长。真正生长着的人,从来不消极与回避,也不沉溺于任何物质或妄念。相反,他们逆大流而行,有叛逆的勇气,也有温柔的接納。
据说,拥有全套色系的口红是每个女生的梦想,这句话,放之古今皆准。虽然没有上百个色号的小黑管,也没有价值上千的整套彩妆,但古代女子化起妆来一点不含糊,如温庭筠所写:“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整头发、敷水粉、抹腮红、画蛾眉、贴花钿,一步都不能少。  化妆有多复杂?看看现代人的口红包就知道了。芳华颜色,取于自然  胭脂是古人妆镜匣中绝对的主角
海明威是一位很有特点的作家。他提出“冰山原则”,认为“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个短篇小说里,大量的日常原生态式对话,让一群人浮现在生活的水面之上。小说有两条线索写出来,一条线索是明线,写少年尼莫初恋的破灭;另一条线索是暗线,写了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作家写作时,就好像是用一个“切片机”,把那一小段时光“切”了出来,而这一小段时光实则交代了人物、事件的全部信息。
一位穿着汉服、手持望远镜的中国古代女子,刷屏了INS等一系列国外社交网络,以她为内容的人物插画也十分火爆,深受年轻人喜爱。  没有清晰的照片,艺术家们就纷纷拿起画笔、佐以想象,用一张张画作表达对她的敬意。汉服与望远镜,看上去似乎并不搭调,却是她最著名的特点。  兒童科普读物《STEM界的女超人》中,她的出生和死亡,成了重点标注的“大事件”;美国畅销书《勇往直前:50 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
写作乃一项古老的活計,但对任何一个初试写作的人来说,它就是一项新鲜的活计。我少年时的生活太过匮乏,独对文字的奥秘充满了强烈的兴趣,仅仅读过几部烧脑之著就暗暗下了决心,我也要写出那样好看的书来。读书本来是解惑的,却给我带来无穷的疑惑。  年轻时写作全无章法,喜用无所不知的上帝视角,难免露丑。清人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总觉得有失写作的庄重;也有人说“我手写我心”,我视之言过其实。我个人认为,真正的
常常聽到诸如药物过期、食品过期之类的词,可我觉得情感也是能过期的。药物过期就失效了,食品过期就变质了,情感过期则是变味儿了!  其实这一点儿也不难理解:曾经爱过一个人,那人甚至是你情窦初开时第一个喜欢上的,一直那么默默地恋着,即使后来分开了也不改痴恋的心。为了她你可以抛弃一切,为了她你甚至可以连生命都不要,那时的誓言能填满整个秋天!  曾对着鲜花痴痴地等待,曾靠在石桥边低低地说着那些只有两个人懂得
01  “非得搬走呀?”母亲这样问道,“四年都搬了两次家了,这两个破柜橱子都要散架了。”  “工作需要,还有上级组织的指示,你让我能咋办?!”  “不行咱就不干这工作了,去乡下放牧得了。再不行就回到夏巴嘎图去,那样省心!”  “那哪行呀。”  ……  母亲在外屋里这样生气地埋怨着,父亲在一旁手里不闲地包裹着什么。我的两个姐姐都已经上学去了。  妹妹和我是最自在的,整天都在里屋炕上玩沙嘎(羊拐)。马
【植物篇】·芦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事物篇】·苏堤杂花  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未散,杂花生树。【天文地理篇】·雨  天气郁蒸。少顷,大风陡起。黑云自西北来,电光四射,雷声隆隆,大雨骤至。未几,雨霁,夕阳返照墙隅,豁然开爽,暑热尽退。【读书篇】·铁杵磨针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
天下牡丹,洛阳姚黄,姚黄之贵,重在其色。  那黄是天然沁出来的一段风流,正如不朽的音乐是从心底发出。那黄浸透了忧郁与明媚,轻亮与厚重,缓缓释放着太平之美,尤其暗处观之,那一团金黄更是端庄无比,光明祥瑞,竟无一物可独自比拟。  先以为是月,清澈的黄,仙气离离。才生得饱满且绿衣紧裹的姚黄骨朵,是“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代赵嘏涂出的小娇娥,那沉酣之美,正如醇酒尚未启封,静等出尘时刻,勾了多
一  1420年四月初八,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笼罩了大明王朝的京城。漆黑的天幕中,一道又一道的闪电在照亮天空的同时,就像鞭子一样,不停地抽打着大地。  就连新落成的紫禁城,天子威仪的最高象征,也只得匍匐在这大自然的莫测之力下,期待雷雨尽快过去。  震耳欲聋的雷声中,一道无情的闪电不偏不倚地击中奉天殿,熊熊的雷火顷刻间燃起,那些花费无数代价才从深山采回的楠木,瞬间成为巨大的火把,又一根接一根地倾颓。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