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 好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ingze2631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思考和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
  问题在教学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1、指引课堂的方向。一堂课的教学,我们要把学生引向何方?希望学生到达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样的风景、经历什么样的情感历程?这一切只能依赖问题的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寻觅自己的路径,自主地向着目标攀登。
  2、“愤悱”时的点拨。学生走不出困境的事常会发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此时,教师要凭借问题启发他、点拨他,把学生引向那“柳暗花明”处,让学生体会“别有洞天”的情趣。
  3、“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激励。我们总希望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上路,到达更远的地方,登上更高的山峰,发现更美的风景,听到更美的声音。
  陈景润是个了不起的大数学家,是他破解了哥德巴赫猜想,把“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摘到了手。是谁把他引向了数学的“珠穆朗玛峰”?是谁让他知道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是沈元先生,他的中学数学老师。一天,沈先生给学生讲中国古代对数学的贡献: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比意大利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沈老师接着鼓励学生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得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就这样,沈老师把一个美丽而伟大的梦想植入陈景润内心的深处,演绎了一段数学史上的佳话。
  可以这样说,好的教学缘于好的问题。那么好问题有哪些特点呢?
  1、好问题具有战略性。这里所谓的战略性,是指问题的指向不是某一点、某一部分、某一细节,而是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整体;不只是指向具体的结论,而是着眼于结论产生的过程;不只是指向具体的知识,而是着眼于能力和智慧;不只是着眼于当下,更是着眼于未来。比如《七律·长征》,今天的孩子学习这首诗的意义何在?了解一段历史,感受毛主席诗词的特点,这当然是必要的,更重要的呢?我认为是体会长征的精神并继承它。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出示后人重走长征路和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大会图片,引导学生质疑:后人为什么要重走长征路?人们在寻找什么?为什么要隆重举行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大会?学生说是在寻找长征的灵魂,是在纪念长征的精神。此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呈现在学生面前:长征的精神和灵魂到底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课文,学生经历的是难忘的精神之旅和心灵之旅,他们得到的是富有生命活力的知识。
  2、好问题具有开放性。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教学《将相和》一文,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中写到的几位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有学生说最喜欢蔺相如,有学生说最喜欢廉颇,也有学生说最喜欢赵王。喜欢赵王的学生从好几方面谈了自己的理由:赵王很谦虚,遇到难事能认真听取大臣的意见;赵王不软弱,甚至还有点硬骨头,明知自己的国家小、国力弱,但不向强大的秦国屈服称臣;赵王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他让蔺相如当宰相,让廉颇当大将军,充分说明他珍惜人才、尊重人才。显然这样的题极具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的个性阅读提供了空间,为学生的相互启发提供了时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舞台。
  3、好问题具有创新性。所谓问题的创新性,是指见他人所未见、想他所未想、疑他人所未疑的问题。创新性的问题能够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课堂教学因为有了创新性的问题而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以《再见了,亲人》一课为例,教师通常把“为什么说朝鲜人民是志愿军战士的亲人”作为重点,特级教师张伟教学本文时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难道仅仅是朝鲜人民是我们志愿军的亲人吗?我们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证据是什么?正是有了这样创新性的问题,才有了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创造性表达。
  4、好问题具有生成性。提出并解决问题是我们的目的,但不是我们目的的全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所追求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伴随着新的问题的产生,这就是所谓问题的生成性。问题的生成性有利于我们培养学生敏锐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我们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教学《麻雀》一课,当下课的铃声敲响的时候,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猎人带着他的狗走了,谁还在?学生说老麻雀和小麻雀还在。
  “此时,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教师引导学生。
  “老麻雀怎么带走小麻雀?”
  “它们会不会遇到新的危险?”
  “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
  课堂结束了,但学生的思考并没有结束,他们的想象并没有结束,他们将继续编写麻雀的故事。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不只是数学,问题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心脏,也是一切学科教学的心脏。
其他文献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李清照作为著名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成一家。她多才多艺,在各方面均有建树,不过最能体现她创作成就的,当属她的词。在她的词中,倾诉真挚情,熔炼寻常语,讲求韵律美,是她感情生活的生动反映,使她的词自成一家。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李清照词“易安体”的艺术特色。  一、以寻常语度入音律  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把
期刊
一、语文教育面临的尴尬  当大众文化已经越过了这样那样的樊篱和障碍,闯入了宁静的校园和神圣的课堂时,我们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却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更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1、面对大众文化,语文教师们观点不一  有的学校教师对大众文化持认可的态度,他们从尊重多元化、丰富语文课程内容的角度出发,组织起来共同开发大众文化专题的校本教材,引导学生认识、鉴赏优质的大众文化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
期刊
一年级的计算教学是分为三部分由浅入深进行的,分别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依然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面对新课改对于计算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面对今天的孩子,我们应如何进行教学呢?以下是我在一年级计算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让不让学生掰手指?  进入一年级后到底要不要让学生掰手指头计算呢?我的观点是可以掰,但是不允许学生“低级地”掰,因为“低
期刊
创造学的创始者奥斯本曾脱:“人人都有创造性。”小学生也充满了创造力,各种创新思维特征也大多表现得十分突出。只有认识、尊重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能使思维更深入,理解更透彻,运用更灵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从无疑之处生疑,从看似平常之处见奇,从微小之处发散。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期刊
依据《语文课标》,要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如何利用好短短的50分钟尽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中要有“以读为主”的意识,加强朗读训练   《语文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即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朗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期刊
数学教学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仅仅依靠教师枯燥的讲解、机械的板书是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因此数学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和需要,而这种享受和需要不是依靠说教就能产生的,更主要的是依靠数学本身的魅力。要更好地体现这种魅力,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花很多的精力去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艺术加工,把课堂教学转化为适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课题,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
期刊
板书设计包括版面布局、采用字体、色彩配置等方面的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与讲课同步进行,一般不进行花边装饰,没有尾花及插图。它也不同于教案或提纲,内容简练,注重直观和形式美感。板书的形式可以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条件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板书形式。有多媒体的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优美的字体、亮丽的色彩、适应的背景和丰富的显现形式,可以突出重点,使形象更加直观;条件较差的教师,也
期刊
最近,全国各地各学校都在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和讨论,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推进高中生物课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有效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为此,笔者认为,搞好高中生物课的有
期刊
近几年高考对三角函数部分的考查保持了三个稳定(内容、题量、分值),难度适中,其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三角函数的变换,二是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解题过程一般是先进行恒等变换,再利用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解题。  对能力的考查主要是演绎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的数学思想有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思想等。  考查的知识点有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奇偶性、单调性、图像对称性,二倍
期刊
中学课本选入莫泊桑的《项链》是由来已久的事了,但对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思想意义争论颇多。传统的看法认为,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也有一种看法是作者无意对人物做明显的价值判断,他注重的是发生在人物身上的这种戏剧性变化引起的心灵震撼与深思,是人自身对于这种变化的无能为力。这是评论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作品作出的不同的判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议者都是在用孤立的静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