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探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生成性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勇于表达自己对文本进行理解时的感受和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往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创设”、“课堂对话”、“拓展探究”等生成性的、多样性的教学活动中产生,是教与学的有机互动、综合生成的过程。当前,在关注学生情感和个性发展的教学实践中,探索高中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方面较为缺乏:很多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较大,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教学结果,注重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疏理
  1.教师对课堂生成问题的关注和利用不够,课堂缺乏机动
  受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往往主要考虑教师的课堂意志,而忽视了学生的真实课堂需求。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过于局限教材和教参,课堂教学活动也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环节展开,特别是在师生的课堂问答中,一些教师也只顾追求和预设时一致的“标准答案”,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笔者曾在听课时,发现当学生问及“老师,《品质》这篇文章是不是有点假,格斯拉怎么会饿死”时,教师只是以“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们留到课后讨论”之类的搪塞过去,导致课堂生成的问题白白流失,使得学生失去了对文本进一步深入研读和领悟的机会。教师对课堂生成的问题关注度不够,不难发现,这样的课堂,往往显得枯燥,缺乏语文教学的机动性。
  2.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的“对话”时空不够,课堂缺乏互动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统一过程,因此,课堂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对话,在学生的课堂对话过程,往往容易产生课堂认知的矛盾冲突,生成问题。但是在现实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因为赶教学进度,往往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的时间不多,甚至还出现“一言堂”的现象,变成教师的单项教学,即教师按照教案机械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和记,整个课堂缺乏有效的互动,生成性教学资源呈现较少,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笔者在听某老师讲授《品质》一课时,紧紧围绕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结合课文进行讲授,但停留的层面始终是“技艺精湛、善良、诚信、坚守理想”等等品质的表面,对文中语言具体而深入的揣摩较少。如“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或者说,像一只在日光中受了惊动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他回答说:‘这是一种手艺。’从他的含讽带刺的红胡根上,突然露出了一丝的微笑。”文中类似这样的语言都值得深入揣摩,都可以让学生很好的进行课堂互动。
  3.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激励性评价不够,课堂缺乏灵动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在语文课堂上,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不够,一般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往往难以让学生独立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接纳和辨析。语文课堂缺乏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教师往往将教学内容封闭在课堂的单位时间里,一堂课将教学目标完成就结束,但是这样的课堂,初看完整,实际上缺乏学生的课堂“反馈”,因而并没有根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生成,无法唤起学生对语文探究学习的热情,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构建语文生成性教学课堂,即在语文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的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强调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流,实现生命意义的获得和提升,是一种动态的、多样化的、提升的课堂教学。
  二、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探索
  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在师生、生生等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偶发情境和突发性问题,常常表现为不同观点的碰撞,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学生提出的不同的问题,甚至是课堂上发生的错误回答等。这些生成性的课堂资源的捕捉和利用是开展生成性教学的关键。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课前的充分预设促进课堂生成
  课前预设是指教师面对教材、面对学生应考虑的两个问题:学什么与怎样学是最有效的基本定位和假设路径,并有机整合学习目标的“理想意图”和操作思想。而生成则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它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来看教师是怎样教的。两者并不是矛盾的,课前的充分预设往往要求教师对学情和文本要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促进课堂的生成。
  1.课前预设要关注“学情”
  教师在课前预设的时候不仅要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研究,更要特别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如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和生活积累等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和设计教学的板块,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思维品质,让它们融入课堂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认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展现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整合知识。如《品质》一课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阅读语气和情感体悟进行指导:
  在教学《品质》一文,为了让学生更立体地体会格斯拉的制靴技艺高超以及对靴子的热爱之情,考虑到文章对话较多以及学生已有的体验能力,笔者预设了个性化朗读环节。
  预设:“这是一种手艺!”怎么朗读?读出点什么?
  带有自豪的、骄傲的、又有一些神秘的感觉,把重音放在“手艺”上并适当拖长“手艺”的语调。为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笔者还举类似于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例子:“这是一个秘密。”类似于这个秘密只有一个人知道时的骄傲、神秘之情。   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立体、鲜明地感受人物的形象,并能够引导学生将语文课堂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有助于活跃课堂,为生成性课堂奠基。
  2.课前预设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由此可见,预设是生成的重要载体,课堂的生成离不开教师课前的充分预设,教师在课前预设越周密详尽,那么在课堂上的教学针对性也就越强,课堂上生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笔者在执教《品质》一文时,初读文本发现《品质》一文语言平平、人物形象塑造平平、情节张力平平,难以发现文本的亮点;但经沈坤林老师特级教师工作室引领研读之后,终于发现经典的价值,于是笔者作出如下课堂预设:“格斯拉最终的结局是饿死的,可见是一个悲剧,如果你是格斯拉,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介绍工业革命背景),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学生有比较广的思考和回答空间,诸如恪守职业品质、因时而化……
  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突出学生主体意识,为生成性课堂进一步提供可能。
  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教师就不会在课堂上手足无措。即使在课堂上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及时化解,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
  (二)生成性课堂需要教师把握时机,权变调整
  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预设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能提前预设,还需要教师把握时机,对课堂进行调整。
  1.课堂上要把握时机,善于捕捉生成性资源
  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情感体验不同,课堂上很有可能出现教师课前考虑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警觉的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把握时机,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预设以外的问题时,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和语文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积极捕捉问题并使之成为课堂的生成性资源,突出教学效果。
  如笔者在执教《品质》一文时,和学生一起讨论“年轻人的话”:
  师:格斯拉是个“怪”人,怪在何处?
  生1:不肯顺应工业革命的潮流,转变商业模式。
  生2:做了顶好的靴子,却饿死了。
  生3:没娶老婆,也没有徒弟。
  学生3的回答引来哄堂大笑,笔者进一步追问:从“没娶老婆,也没有徒弟”这两个方面看,这又进一步反映了什么?
  生4:没娶老婆也间接反映了格斯拉过于执着制靴子,简直到了痴迷的境地,想必没有人能受得了。而没有徒弟导致手艺失传一方面传达出来手工业没落的一个事实,可能没人愿意来学习,因为都机器生产了。但即使有人想学,文中也交代了“除了自己以外,他(格斯拉)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也说明了他对靴子的专注,凸显他的理想品质。
  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如果能够进行把握和引导,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氛围,而且能够将课堂引向深处。
  2.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意外情况”权变调整
  在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中,课堂的意外生成有时候会“打乱”教师原本的教学计划,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的情况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适当的权变调整,即课堂要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促进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中增长知识,生成智慧。
  如在《品质》一文教学过程中,针对文章当中“格斯拉,死掉了……慢性饥饿,医生这样说的!”有学生认为:“饿死的,感觉很不真实,一个人怎么会饿死呢?”这让笔者瞬间想到,这么一个经典文本,设置格斯拉最终是饿死的,为什么不是穷死的?冻死的呢?存在一定的讨论价值。这节课笔者就进行了调整,根据这个“意外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讨论。
  师:刚才同学说“饿死的,很假”,言外之意就是有些不合理,那格斯拉最终的结局是如何死亡才符合作品呢?冻死?穷死?
  生1:我觉得这是一个文学作品,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结局的交代主要是为主题服务的,也带有作者主观的倾向,因而格斯拉是饿死的,完全符合文章的主旨,展现其品质。
  生2:尽管饿死看上去有些不合理,好像一个大活人就这样饿死了,太让人不能接受,但是结局是饿死,显然比“冻死”、“穷死”显得更能突出人物的光辉形象。
  生3:我觉得格斯拉最终饿死,更体现了主动性,可以看出他对死亡的无所畏惧,因为他有着自己的信仰,就是做顶好的靴子,而正是这份信仰,进一步展现了他所有高贵的品质。
  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尽管课堂的原定计划没有完成,需要进行调整,但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格斯拉人物品质的思考更加深入了。
  (三)激励性评价导向生成性教学
  语文生成性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对知识探索的精神。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来促进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的落实。
  1.激励性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往往能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品质》一文执教过程中,笔者向学生提问:“格斯拉最后的悲惨结局,是通过年轻人的口说出来的,文章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笔者予以充分肯定后,学生也提出一个问题:那么,这个年轻人最后的结局会如何呢?
  针对这位学生的提问,笔者进一步面向全体同学进行激励评价:这位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给了我们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还有同学有疑问要提出来吗?
  生1:格斯拉饿死了,挺可怜的,文中的“我”为什么不去帮帮他呢?
  生2:假如格斯拉没有饿死,至今还活着呢?
  ……
  且不说问题质量的高低,但是通过教师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以及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兴趣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也更加突出。   2.激励性评价能够调动学生深入钻研文本的积极性
  在语文生成性教学开展过程中,课堂生成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或者争议性,这个时候,就需要能够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一步进行激励性评价。面对教师的肯定,学生往往会因受到鼓励而信心倍增,对课文知识的联想也会更加丰富,他们的回答往往也会更加发散,学生的参与面会更加广泛,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
  如在面对上述问题时,笔者充分肯定问题的质量高,增强了大家探究的欲望,引导大家讨论:在工业革命时期,这个年轻人的命运到底如何呢?
  生1:相比格斯拉,年轻人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能够利用各类“广告”来进行营销,应该能够跟上当时的潮流。
  生2:我觉得年轻人的结局也未必好,因为当时的行业竞争还是挺激烈的,除了格斯拉不打广告,大家都打广告,而且还有大公司的存在,年轻人毕竟也只是个手工业者。
  师:针对这两种观点,我们能否从文中找找依据呢?请大家读第一段。
  生3:第一段中说:“这是一条新式的街,但是现在整条街也没有了,说明工业革命的推进实在太快了,可以想象,机器大生产完全取代了手工业者,所以作为手工业,命运肯定是不好的。
  师:我也觉得年轻人尽管有可以搬家或者转行的可能,但最终来说还是逃脱不了被机器化生产吞没的结局,因此文章的作者想说,在工业化革命的生产过程中,底层人物不断逝去,格斯拉能坚守品质实属难能可贵,而在这逝去的底层人物中,年轻人和格斯拉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通过年轻人反衬出格斯拉的美好品质。
  当然,生成性教学也需要教师时刻把握教学的方向,不能无原则的胡乱生成,如笔者曾听某老师在《品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回答的启发下,将文本主旨引向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把一篇小说经典,上成关于非物质文化的实用文,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总之,在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兼顾预设和生成,在课堂上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未知的文本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敏,陆少明主编.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戴园.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科研论坛,2015,(41):108-110.
  [3]郝文霞.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具有生成性[J].学周刊,2014,(2):133.
  王斌刚,教师,现居浙江桐乡。
其他文献
20世紀以来,林徽因以其才华、美貌以及传奇的爱情故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也逐渐被标签化、简单化。历年来,对其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研究思路,几乎笼罩在她的感情故事背景下,探究此诗的创作意图成为热点话题。一般认为,此诗是林徽因对逝去爱情的追怀,又或是源自母子亲情的告白,对此诗的文本分析也多在此基础上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其文学作品的表达可能性。本文将在综合的视角下,从林徽因的个人性格
在二十一世纪的最初二年中,海峡两岸几乎同时出版了两本有关抗战时期战国策派问题的专著——南开大学江沛教授的《战国策派思潮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和台湾大仁技术学院冯启宏教授的《战国策派之研究》(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一个在中国现代史上贴着负面定性的思潮,再次放上了历史学家的案前,而且得到了与前不同的充分的肯定。正如冯启宏教授所感叹的:“战国策派在中国现代史的洪流中,被误
道咸以降,由于外患日亟,内政窳败,凡关心时事者,莫不痛心,国人对政治的态度日趋急躁,改良政治的方法与手段也日趋激烈。由龚自珍、魏源的改革论到曾国藩的自强求富论、李鸿章的缝补论再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论,进一步发展到孙中山的反清革命论,历史的发展就像从山上滚下的石头,速度越来越快,力量越来越大,势头越来越猛,以至一发而不可收,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到了甲午以后,由于社会各界普遍地流露出对清政府的失望,
孙海麟主编的《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一书(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全面阐述了张伯苓在中国推进奥林匹克精神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指出,每个人“看了这本书后会感到鼓舞,从中感受到一个充满激情和信念的人所传递出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竞技体育,更是一种思想境界”。笔者在通读此书之后发现,此书在论述中国与奥运会关系史上存在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在中国发行的出版物中,何时最早
此前有人对批评《曾经风雅》书中存在史实错误不满,认为那些错误都“或可接受”,因为“萧乾老不也在张昌华《书香人和》序中记错了苏雪林的年龄吗”?一副人人有错不必追究的玩世态度。对史实既是这样混淆不辨,当然无须与之再作“商榷”。然而该书作者见有人帮腔便气壮,对待批评作“震惊”和“不安”状,忙不迭回应“四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自输襟度与涵养。  一本书的好坏,当然不能由作者自己定优劣。倘使遇见批评便腹生荆棘
1925年,丰子恺作了一幅画,《世上如侬有几人》。一船一翁一壶一钓竿,寥寥数笔,有如刀刻,让人回味无穷。事有凑巧,近八十年后,有人约请写意花鸟画家张斌为丰先生作人物肖像。她也模作了这幅画,一猫一人一椅一本书而已。世上如侬有几人?但世上知侬又有几人呢?张斌的《丰子恺诗画》一书,是本解读丰子恺绘画的专著。选择丰子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都是诗人,还又都是画家?  记得那一年,当时的民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在阅读教学如何塑造人的探寻中,笔者发现,布莱希特“陌生化”戏剧理论的目标定位与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上存在重合的轨迹,它以对观众的革新为核心,将“人的认知”作为基本功能定位,强调基于艺术特性的教化功能。语文教学能在通过探寻其运用陌生化形式,从而达到教育和启迪观众的目的的具体方式和作用机制中,获得启示与革新。  一、“陌生点”的解构  布莱希特认为,要使戏剧真正发挥其批判与反思的社会功能,有效地反映或揭
我和翟华从未谋面,但神交已久。最早关注他的博客,是从偶然看到他对当时国家交通部英文译名的质疑开始。翟华在那篇博文中指出交通部译为“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与国际惯例不符,应该译为“Ministry of Transport”。由于我过去也曾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与他持同样看法,所以干脆下功夫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证明,翟华的意见完全正确。我把关于这个调查的文章发给翟华,他全
近些年来,关于民族国家是如何建立的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从近五百年西方历史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当出现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形态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与促进,所以民族国家的建立问题同“崛起”与“富强”的世界近现代史主题紧密相关。就这一点而言,近代国家形成问题便具有了较强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郭方研究员的《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
读《金山》犹如爬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山势峭拔,扑面而来,有时我会感到气氛凝重得使人透不过气来。我多么希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恰如“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啊!但是没有,这样的景致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出现。在作者的引领下我终于攀上顶峰,在这里,我惊讶地看到,作者用她如刀如凿的笔,在群山之巅雕凿出一座山一样的群像:  “放开她,金器在我这里。”  墨斗大吼了一声,眼眶裂了,眼白流了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