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物理图像巧妙解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a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法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这是因为它具有如下优点:能够直观、形象、简洁地展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展示物理情景,清晰地表达物理过程,正确地反映实验规律。
  物理图像中的截距、斜率、图线所围面积、两图线交点等都是描述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若巧妙运用,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使解题过程得到简化,起到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的独特效果。
  一、利用图像v-t处理运动学问题
  【例1】如图1所示,物体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第一次经光滑斜面AB滑到底端时间为;第二次经光滑斜面ACD下滑,滑到底端时间为t,已知AC+CD=AB,在各斜面的等高处物体的速率相等,试判断()。
  A.t>t B.t=t C.t<t D.不确定p
  【解析】在分析运动的全过程中,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判定出两球落地时的速率相等。因为b球运动时间无法用运动学公式求得,所以不能直接比较两球落地时间的大小。但因为两球从顶端到落地过程运动位移相等,根据v-t图中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可以作出两次运动的v-t图像(见图2),由图可知t>t,b球用时比a球用时少,故正确答案为A。
  二、利用-L图像求解时间
  【例2】部队集合后开发沿直线前进,已知部队前进的速度与到出发点的距离成反比,当部队行进到距出发点距离为L的A位置时速度为v,求:
  (1)部队行进到距出发点距离为L的B位置时,速度v是多大?
  (2)部队从A位置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t为多大?
  【解析】此题中,部队行进时速度的变化既不是匀速运动,又不是匀变速运动,很难直接用运动学规律进行求解。本题若巧妙地采用-L图像解答,不仅仅可以使它的“面积”能够表示运动的时间,同时还能把速度与距离成反比(图线为曲线)转化为速度的倒数与距离成正比(图线为直线),使原来较复杂的运动求解变得很容易。
  (1)已知部队前进的速度与到出发点的距离成反比,即有公式V=k/L(L为部队距出发点的距离,V为部队在此位置的瞬时速度),
  根据题意有V=k/L,V=k/L
  所以V=LV/L
  (2)如图3所示,作出部队行进时的-L图像,可知图像中直线下画有斜线部分的梯形“面积”在数值上就等于所求的时间,
  即t=(L-L)
  又因为=
  故t=
  三、利用F-L图像求做功大小
  【例3】用锤子把铁钉入木块中,设每次打击时,锤子给予铁钉的动能相同,铁钉进入木块所受的阻力跟钉入钉子的深度成正比,如果钉子第一次被击人木块的深度为2厘米,求第二次打击后,钉子再进入几厘米?
  解:进入木块所受的阻力f跟钉子进入的深度x的大小关系为
  f=kx
  显然,阻力做功的过程是变力做功的问题,作出f=kx的图像,如图4所示,第一次钉子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OAC的面积W,第二次钉子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梯形ABCD的面积W,因为每次打击时给予钉子的动能相等。故有W=W。
  设第二次打击钉子进入木块的深度为x,由图4可知。
  △OAC~△OBD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所以=,
  得x=2-2(cm)
  故在第二次打击后,钉子再进入木块的深度为2-2(cm)。
  四、利用F-t图像求冲量大小
  【例4】如图5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竖直向下(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s的区域内,一个边长为L(L<s)的正方形闭合线圈以初速度v垂直磁场的边界穿过磁场后速度变为v,设线圈完全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则()。
  A.v′>B.v′=
  C.v′<D.A、C均有可能,B不可能
  【解析】线圈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穿过它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受安培力作用,而且随着速度减小,安培力逐渐减小,线圈做变减速运动;线圈完全进入磁场后,不再有感应电流,做匀速运动;在线圈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又做变减速运动,可以做出v-t图像如图6所示,由于线圈长度一定,因此图中两条曲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是相等的,而其它关系则不能确定。
  用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能量关系都不能解决此题,故考虑采用动量定理,线圈运动过程中只受安培力F=BLv=,由此可以看出,F与v的变化规律。
  相对应,即F-t图应与v-t图一致,因此F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即冲量I也应相等,如图7所示。由以上分析可得:
  故选项B正确。
  五、利用U-Q图像求电容的电能
  【例5】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量为C,当两端电压为U时,具有多少电能?
  【解析】由C=Q/U可知,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两板电压成正比,我们可以得到一条U-Q曲线,且为一条直线,如图8给电容器充电过程,可以设想为将电荷从一板迁移到另一板,由于两极间有电压,因此外力必须做功,以反抗在迁移+△q时负极对它的吸引力和正极对它的排斥力。外力做功的大小计算如下:
  设某一时刻,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为,当迁移+△q时,外力做功为
  △W=△q·u
  从图可看出,△W的大小恰为画阴影的小矩形面积,若迁移电荷总值为Q,而此时两极间电压为U,则整个过程外力所做功为图中△OAQ的面积。
  即W=UQ/2
  外力所做功转化为电容器的能量,故
  W=UQ=CU=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物理图像的教学功能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延伸,它还贯穿着对思想方法的教学。学生理解图像的功能和特点,就能利用图像“多、快、好、省”地解决问题,用直观、简练的手段从另一角度深刻地表达物理内涵,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其他文献
一、听课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  本课学习任务是:复习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  (二)复习内容。  1.出示课本中图8—3,使塑料尺弯曲,讨论从本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复习弹力、力的作用效果、测量力的工具等)出示两条选择题加强巩固。  2.出示课本图片图8—13瀑布。(引导学生复习了重力、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示意图的画法)  3.出示课本中图8—26拉木块。(引导学生
最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的思想、教育的观念都在改变和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公民的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将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改善初中物理教学,发挥物理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即“为理解而学习”。  这就要求,
会议
摘 要: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断,是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作者概述了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化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以更好地指导化学教学。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化学课堂教学 培养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显著特点是富含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宏观和微观相融合。因此化学
【摘要】微课和翻转课堂,作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学产物,以其特有的优势和特色,深受外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以微课和翻转课堂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阐述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深刻影响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 独立学院  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较单一。独立学院外语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
有种说法:“平时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那什么是复习呢?我认为复习是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课程的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