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实主义倾向性与真实性的问题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y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当代文坛现状入手,结合马恩关于真实性与倾向性关系的观点,分析中国当下文坛存在真实性与倾向性脱节的问题。认为真实性与倾向性结合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亦是其审美的基本需求。
  【关键词】:现实主义;真实性;倾向性
  现实主义历来都是被关注的问题之一,这是一个很古老也很传统的话题,却也表明了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旺盛的生命力和重要价值。尽管当代文坛强调主体多元化和风格多样性,但我认为现实主义的审美倾向不应该被当前的作家所遗忘。关于文学的倾向性,马克思则认为“文学倾向是文艺现象的一种客观存在,并且认为这种客观存在体现了文艺发展的规律,对文艺创作与重要作用”。[1]并且提出了用“美学的觀点和历史的观点”去衡量作品的倾向性。在一八五一年,恩格斯写作,马克思署名发表的文章《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文中,他们针对“青年德意志”文学忽视艺术形象的精心塑造和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单纯借助政治图解概念,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也曾批评这种“倾向文学”说:“(这些文学派别惯于)用一些定能引起公众注意的政治暗喻来弥补自己作品中才华的不足,……在诗歌、小说、评论、戏剧中,在一切文学作品中,都充满所谓的‘倾向’,即反对政府情绪羞羞答答的表露”。[2]但恩格斯并不反对文学倾向,正如他在《致敏娜·考茨基》的信中写到的那样:“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所以,面对中国现在的文坛异象纷呈的状况,现实主义作品更要处理好现实性和倾向性的关系。
  一、当代文学所处环境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物质产品丰富的同时,带来的是精神产品的极大丰富,信息的迅速传播。文学市场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经济联系得如此紧密。市场同时也带来负面效应就是一次性消费和泡沫文化的泛滥,导致大众审美低俗化。
  买书难已经成为一个大难题,是没有书可买吗?不是。而是由于书太多太杂,找不到想要的东西。繁荣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样的问题?这大概就是文学所要找的根源问题所在吧。《红楼梦》中评价贾宝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想借用这句话来评价现在的书籍最合适不过。精美的包装下掩盖的是大量重复、低俗的东西,许多书不是对时尚风轻快的描述和赞美,就是对大事或高官的黑幕予以暴露,或者就是对时尚明星的吹捧和新人的传记。我们的文化市场通常给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感觉。很多的东西看完之后再难有回味的欲望,长此以往便会使民众的审美低俗化、情感冷漠化,漠视真正美的东西。
  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方面与现代社会人们的快节奏、高压力有关,人们需要娱乐性、休闲性的东西来调节人们疲惫的身心,缓解面临的压力和困境,书市的繁荣与一部分作家迎合人们的这种需求心理有很大的关系,但反过来也说明作家创作出的真正艺术性和思想性完美结合的优秀的作品太少了。当代文学在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后,已摆脱了过去的历史语境,进入到一个空旷的、轻快的失去了历史重压的一种境地,在这个境地中,文学越来越像消费产品和娱乐形式。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学艺术这种文化形式,在任何时候总是隐含着意识形态,但像过去那样明确而固定的意识形态显然是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轻松更隐蔽的消费主义的时尚意识。
  二、当代文学创作的现状
  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笔下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从这实实在在之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个人倾向也是清清楚楚的。马恩都非常推崇巴尔扎克的创作,说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可巴尔扎克的创作事实上透露出的是巴尔扎克对贵族是非常留恋的,但是他所处的历史时代,看到的是资产阶级的崛起,其势力越来越强大,巴尔扎克看不惯资产阶级就好像在中国看不惯暴发户一样,而对于贵族,他則认为是这些“不肖子孙”毁灭了这个制度,所以巴尔扎克的这种伤感意识可以说是“落后”的。但是巴尔扎克并没有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写,而是将这种已经发生的事情带着留恋的心情来写,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既美好又堕落。巴尔扎克将这个事情如实地反映出来,也随即将自己的这种伤感意识排遣出来。想到巴尔扎克,也想起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曹雪芹和巴尔扎克一样对旧制度充满着留恋,他本人是不愿意这个旧制度灭亡的,但是美好的事物就是在堕落中显示其魅力,从《红楼梦》中我们看到了封建制度衰败的必然性。
  但当下的文坛,文学热更多的是持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或者包含了更多的商业操作的成分,像流行时装那样换来换去。仔细阅读作品,全无内容,大部分作品是在有意识地消解人们的审美心理,迎合一部分人歪曲的消费心理。文学的消费就被框定在特定阶层的特定人群,广大的人民群众被排斥在外,或被有意误导和迎合。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为什么文学作品的现实主义审美性在下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作家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应该具有清醒的头脑,强烈的责任感,应该认识到文学不仅有娱乐和消费的功能,更应该有对审美有追求,可以引发人们的本位思考与对当今现实的反思。从古到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真正的美的优秀的作品的渴望是从来都没有停顿和间歇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新潮迭起”带来的现代主义的艺术压力,另一方面,从现实主义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更主要的原因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传达出一种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作为文艺学上的概念,首先不是看其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而是着眼于某一个国家民族在特定时代里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面貌的主导方面,即那个时代的主导思想潮流,社会风气、精神状态所标志的典型特征”[3],而“时代精神主要表现为时代的革命精神,但又不限于革命精神,包含着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精神”。[4]写出这样作品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关注我们的时代,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才能代表和体现我们的时代精神。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农民、农村问题的凸现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阶段,也是我们势必要面临的一个历史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广大农村的农民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进城的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追求又是怎样的,向城市转移、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他们又面临怎样的生存压力、生活考验,他们的奋斗历程是怎样的等等,列举这些绝不是说我们要把这些问题当作新闻热点去追踪去报道,也绝不是说我们的文学只能反映这些,也绝不是说只有反映这些才能凸显时代精神,主要表达的是我们的当代文坛可以将这些真实的生活反映出来,让人们去思考时代精神下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提供一个反思的角度而已。事实上文坛上也已经出现了关于此类题材的小说,但若以现实主义的标准去衡量,这类作品最大的问题是平面描摹社会现象,对种种现象背后隐藏的生活本质的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批判性的揭示,以至于作品中只强调“真实性”而忽略了“倾向性”。马恩在谈到他们的哲学出发点时说“我们的出发点是实际活动的人”。[5]   三、现实主义的现状——真实性与倾向性的严重脱节
  好的文学作品在形象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深深地渗透着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态度。“文学的审美属性的最根本来源是文学作品中内容与形式辨证统一所造成的既源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为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提供一種其他意识形态不能替代的处所。”[6]在阅读文学作品的瞬间,读者既可以由于沉浸到虚构的文学世界中而忘怀现实,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解放感,同时也可由于意识到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某中差异而震惊、而警醒,从而产生一种振聋发聩、耳目一新的情感体验。因此相对来说,优秀的严肃的文艺作品,可以唤醒人们对美的追求;而品位层次较低的某些作品,只是迎合迁就读者虚假的消极的心理欲望,因而有可能钝化读者的审美感受力。现实主义文学以其全面地深入现实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有进行精细入微的刻画,又有历史长卷式的宏观展示,并且赋予人物性格以极大的丰富性和历史感。在多重社会关系中塑造典型,更重要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表现出对现实的富有理智的暴露和批判。
  生活本身就是兼有倾向性的,不排除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倾向性,但是这种倾向性应当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不应该超脱于真实性之外。作品的真实性体现在对读者、对人物的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上,体现在对自己的倾向性充满自信、充满负责精神的从容风度上,其次才是精确的描述,细腻的刻画等技巧方面。还应该指出,真实性并不排斥夸张讽刺和抒情象征,因为塑造人物需要这样的手段。在风格上,真实性是具有宽容精神的,并不是扳起脸孔来一丝不苟地写社会调查报告。因为我们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品尝到的不是白开水的寡味,而是可乐的愉悦感。
  四、结论
  作家的现实主义审美倾向,要求作家以自己的真诚和良知去关注和审视生活,发现和赞扬他们中坚韧的、顽强的、积极的东西,揭露和批判生活的黑暗面。从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中提取审美的、能满足人们需求、有品位的东西,而不是简单模仿,更不是为了利益和名誉而主观编造。
  注釋:
  [1]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主编.马列文论研究·第七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P124.
  [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1995年第2版.P492.
  [3]陆贵山、周忠厚主编.马列文论导读[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P434.
  [4]陆贵山、周忠厚主编.马列文论导读[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P435.
  [5]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P243.
  [6]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P409.
其他文献
【摘要】:法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春秋霸主的崛起及战国七雄的鼎立与法家严刑峻法、重农、变革等思想密切相关。秦朝因法家思想而迅速称霸于诸侯,最终统一六国,因法家思想而二世而亡。汉朝在法家思想的影响与实施下而江山稳固,因而法家思想在秦汉的变化与发展是值得探究与解读的。  【关键词】:法家思想;秦汉;流变  法家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法家人物及思想在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
期刊
当今,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国际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全球科技创新进程的加速不仅使我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重要核心内容组成部分。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的发展战略,推动全面创新的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对于中国特色
期刊
【摘要】:在四川近现代史上,刘湘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四川王”之称。他从1921年担任川军总司令兼省长起,历任四川善后督办、川康边务督办、川康绥靖主任及四川省主席,有将近二十年的生涯是作为川省统治阶级的当权人物而活跃在四川的政治舞台上,对四川近代政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刘湘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川实际的掌权者,四川在“中央化”过程中,与蒋介石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民族危亡之际,又毅然投身战场,一
期刊
【摘要】:孟子是儒家美学思想的主要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的美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创新,是中国后世美学思想的奠基石,在美学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许多美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都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孟子的美学理论出发,浅谈他对艺术家修养,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美学思想;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发展  一.艺术家养气修德的“充实之美”  孟子授业于子思
期刊
【摘要】:中国儒学的发展历程贯彻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始末。作为在中国影响范围最巨大、理论水平最丰富、受众群体最广大的思想,儒学的每一步发展与创新无疑大大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变化,同时又受到中国社会变化的影响。提到宋明理学,又不能不提到张载的气本论思想对宋明儒学的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张载气本论的思想体系对于儒学思想的创新延伸,开辟了儒学多重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儒家思想;张载;气本论  从先秦儒
期刊
【摘要】:朝贡体系,亦称东亚封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1]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然而进入清朝以后,朝贡制度出现了严重的衰落,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破坏了东方传统的华夷秩序。朝贡制度之所以拥有数百年的生命力,与其制度本身、
期刊
【摘要】:贵州省是我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也是最艰难的省份之一。随着贵定县的扶贫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党和政府的精心规划和准确的布局,贵定县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通过对贵州省贵定县的实地调查,本文将对贵定县精准扶贫政策开展的实施现状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提出完善贵定县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精准识别;精准帮扶  一、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的概念是在我国扶贫实践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以观察、访谈等方式,通过对丽江宝山石头城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及旅游开发的考察。研究发现,宝山石头城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交通闭塞、资金不足以及村民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与资源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等问题。继而提出在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应采取什么样的开发方式,才能实现资源的保护及旅游共同发展。  【关键词】:丽江石头城;民族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资源保护  一 、丽江石头城
期刊
【摘要】:本文就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热,搜寻了一些最新文献,以国内公司为代表、其面临的风险以及发展前景三方面做了综述。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综述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借助于互联网、移动通信应运而生。其形式多样,有P2P、众筹、第三方支付等。因p2p是更新的事物,故选其为例来阐述。  一、国内互联网金融及其模式  谢平、邹传伟(2012)在正式文献中提到这一概念,认为其是直接
期刊
自古以来,儒家对社会政治有两个理想目标: 一个是最高理想目标,即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以实行王位禅让贤能的尧舜之世为代表;一个是最低理想目标,即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以实行王位家族继承的夏、商、周三代六位圣王统治的时代为代表。这两种理想的社会模式是当时孔子作为来宾,参加完蜡祭而对鲁君失礼的感叹。也是儒家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目标。在数千年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从周代到民国,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