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周作人与中国抒情传统论

来源 :文化与诗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始的抒情传统论脱胎于现代文学革命的现场,正是西方文艺现代性思潮的输入,导引甚至塑造了关于中国文学史中存在有连续的抒情传统之说.胡适的文学正统论和周作人的“诗言志”源流说拓出了一个文学史的研究方向,其后朱自清、闻一多、林庚,乃至陈世骧对抒情传统的越来越清晰的阐说,或多或少以西方现代文学——主要是浪漫主义——的标准反向构建中国古代文学史,使之呈现出单向度的历史轨迹.而其思想方法的源头,应该从胡适与周作人这里寻找.
其他文献
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核心任务在于意义的阐释,因此意义论乃是文学理论的中心。古典时代的文学意义论规定文学的意义在于言说总体性真理,近代表现论认为文学的意义在于个人情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从人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对体育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运动成绩和专长成长,更应关注他们终身体育精神的培养,让弥足珍贵的体育精神伴随激励他们的一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关键词 体育院校 终身体育 体育精神 终身体育精神   “一所合格的大学,是把教
林同济的《寄语中国艺术人——恐怖·狂欢·虔恪》(1942)模仿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行文风格,借取尼采《悲剧的诞生》的思想框架,敦促中国的艺术人,尤其是画家走一条
嵇康是在礼乐分离、诗乐分离、主客分离的情境下辨正乐之名实,提出“声无哀乐论”的.其论一方面透视音乐自身规律,讲音乐的“自然之和”“体之自若”“音声之无常”“和声无
郝经之学以性理而非所谓“实学”为基本取向,绍述程朱,而非泛取北宋诸家。虽然立论大都依据朱学而未能有大的突破,但郝经刻意抹去这层关系,通过家学叙述把自己的学术渊源向上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因捕捞过多、繁殖率低、成熟期长、水利工程建设,曾经兴旺的中华鲟自然种群日趋衰退.1981
期刊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现代化学课堂要以新课改思想为指导,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启发创新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我国正在加大力度实施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经济成分逐渐增多,组织形式越来越丰富,各方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现象严重,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各
胡应麟的《诗薮》,在总结明初以来格调论诗变观的基础上,吸收性灵论诗变观的有益成果,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关于“诗变”的理论。一是溯源别流,勾勒唐诗发展的完整历程;二是分辨
罗著文学批评史代表了异乎郭著的古代文论研究的新理念.较之郭著的观念史演绎倾向与西学指导下的批判立场,罗著对古代文论持有一种同情的态度,注重发掘古人“意识的隐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