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创新能力培养环境,从课程设置、导师制度、教学方法和考核等方面分析创新环境的营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分析了日本研究班讨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我国可从中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日本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培 养分析与借鉴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国防、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随之带来的是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研究生教育在社会教育体系中是最高等的教育,它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因此,研究生教育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普遍重视。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仍是“以教学为本”,以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主要任务,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目的。而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不仅需要学习基础课程知识,参加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需要在过程中掌握方法,掌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本领,最大限度发挥个人创造性。所以努力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在日本京都大学的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的经历,分析了日本在课程设置、导师制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面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有利的方面,探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氛围的改革。
一、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主要手段,在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中占重要地位。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与专业相关和不相关的各类课程设置较多,研究生院又主要抓课程的规范化管理,形式上做到了规范,但却难以创设潜力课堂,教师仍多采取“满堂灌”的讲授方式。结果是毕业生不知道怎样做课题研究,也不会写科研论文,创造性更难以说起。
日本各大学在硕士生阶段对素质类课程的设置较多,如开设科技人员编程、自然、社会、环境等课程;同时对学生的实际认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研究生有一定学分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此外,日本为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积极发展新兴专业,各大学都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课程改革措施,例如:给研究生院的课程以更大的独立性,允许独立开设研究生课程;对博士课程的年限进行了灵活调整,准许成绩优异的研究生提前毕业;新设一种综合性博士学位,称“学术博士”,课程以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为主,以适应现代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这里重点指出的是课程设置中广泛开展学生报告会的形式,课程不止是教师讲授过程,学生可通过开会、做报告的形式取得学分。这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因为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创造性也得到激发。
二、导师制度
在我国,无论是在教师的资格要求上,还是从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上来看,都没有明文规定。一个导师带6-7個硕士研究生的现象并不鲜见。随着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递增,导师的队伍也在壮大,但对导师资格并不严格要求。教研室硬件设施也严重缺乏。有的导师没有精力指导太多的研究生,有的是导师没有实际能力指导研究生,有的导师处理行政等事务费时太多,没有时间指导研究生。总之最终的结果是部分研究生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有的自我成才了,有的就是混个文凭。
日本研究生院的教师,是指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研究生院的教师资格及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严格按《研究生院设置标准》或其他标准执行。日本国立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一般每年都招收2-3名硕士研究生和1-2名博士研究生。一个由教授、副教授和助教组成的研究室,所管理的研究生数量一般在15人左右,如果再加上4年级就进入研究室学习和从事研究的本科生,学生数量就有了一定的规模。另外,很多年轻的教授、副教授自己独立组建研究室,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一般也在7-10人左右,而且一个研究室同时开展多个方向的研究。教授和副教授等几乎每天都呆在研究室里,以教授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关系密切的团体,导师可以随时随地地指导研究生们的学习和科研活动,研究生们也对导师的科研比较熟悉,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环境基础。
另外是讲座制度的实行,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和博士生的研究工作都是在讲座里进行。讲座是日本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基本组织。讲座的正式人员,由1名教授主持,1名助理教授和两名助教组成。在一个讲座里,一般培养3个博士生、8名硕士生(分两个年级),7-8名学部(本科)四年级学生。如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生科,下有化学工学专攻,专攻内有7个讲座,每个讲座约有6-7个研究题目。日本讲座式的制度是法定的,教授负责一个讲座到退休为止,讲座中的下级教学人员无论多有才能,一个职称在没有空缺时,都不准予以提升。讲座制有两个优点:一是每个教授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和实验室,有助手和学生;二是有明确层次,各自完成规定的工作,同时也减少实验室工作人员。
相对于国内的研究生导师,日本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要重视得多。导师不仅鼓励学生参加国内相关会议,对于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会议,只要经费允许,也都鼓励学生前往,以让学生可以面对面地同本行业的著名专家进行交流,得到他们的指导,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科学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良好的科学研究作风。
三、监督与考核
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导师对研究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与考核缺乏力度,主要是课程的成绩考核,而对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缺乏监督。在日本的大学里,研究室每周有例行的研究会议,这无疑对及时地掌握学生所做研究的进展情况,监督学生的研究,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这种研究会议每周一次,全研究室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进入研究室的本科生都必须参加;它和学生的必修课一样重要,被安排在学生的教学课程表中。会上,研究生们要向研究室的每一位指导教师和其他学生提交自己的书面研究报告,并进行10分钟左右的汇报,主要讲述自己上一周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之后,研究室其他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提问,阐述相互之间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这种研究会实际上是一种课题研究的交流和促进会,通过这种会议,导师掌握了学生的最新研究动态,系统解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指导;对于学生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扩大了彼此的研究视野。而且这种形式的研究会议会让学生感到有压力,这对学生所做的研究工作也具有很好的督促作用,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会议,每个人的研究过程和成果都在研究室内部系列化和公开化了,因此对于一项研究,不会因为研究生的毕业、研究人员的高速流动而影响其连续性。而新研究人员的到来,只会给研究注入更新鲜的血液,更换了新的推进器。
本文介绍了日本大学在研究生培养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从各类制度的制定上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许多地方可以为我国研究生培养借鉴。我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他国的优秀之处,大力推动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使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宗绪,李奇,日本工科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及其经验借鉴,中国科技博览,2010(18):214
[关键词]日本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培 养分析与借鉴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国防、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随之带来的是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研究生教育在社会教育体系中是最高等的教育,它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因此,研究生教育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普遍重视。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仍是“以教学为本”,以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主要任务,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目的。而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不仅需要学习基础课程知识,参加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需要在过程中掌握方法,掌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本领,最大限度发挥个人创造性。所以努力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在日本京都大学的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的经历,分析了日本在课程设置、导师制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面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有利的方面,探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氛围的改革。
一、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主要手段,在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中占重要地位。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与专业相关和不相关的各类课程设置较多,研究生院又主要抓课程的规范化管理,形式上做到了规范,但却难以创设潜力课堂,教师仍多采取“满堂灌”的讲授方式。结果是毕业生不知道怎样做课题研究,也不会写科研论文,创造性更难以说起。
日本各大学在硕士生阶段对素质类课程的设置较多,如开设科技人员编程、自然、社会、环境等课程;同时对学生的实际认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研究生有一定学分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此外,日本为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积极发展新兴专业,各大学都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课程改革措施,例如:给研究生院的课程以更大的独立性,允许独立开设研究生课程;对博士课程的年限进行了灵活调整,准许成绩优异的研究生提前毕业;新设一种综合性博士学位,称“学术博士”,课程以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为主,以适应现代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这里重点指出的是课程设置中广泛开展学生报告会的形式,课程不止是教师讲授过程,学生可通过开会、做报告的形式取得学分。这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因为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创造性也得到激发。
二、导师制度
在我国,无论是在教师的资格要求上,还是从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上来看,都没有明文规定。一个导师带6-7個硕士研究生的现象并不鲜见。随着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递增,导师的队伍也在壮大,但对导师资格并不严格要求。教研室硬件设施也严重缺乏。有的导师没有精力指导太多的研究生,有的是导师没有实际能力指导研究生,有的导师处理行政等事务费时太多,没有时间指导研究生。总之最终的结果是部分研究生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有的自我成才了,有的就是混个文凭。
日本研究生院的教师,是指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研究生院的教师资格及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严格按《研究生院设置标准》或其他标准执行。日本国立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一般每年都招收2-3名硕士研究生和1-2名博士研究生。一个由教授、副教授和助教组成的研究室,所管理的研究生数量一般在15人左右,如果再加上4年级就进入研究室学习和从事研究的本科生,学生数量就有了一定的规模。另外,很多年轻的教授、副教授自己独立组建研究室,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一般也在7-10人左右,而且一个研究室同时开展多个方向的研究。教授和副教授等几乎每天都呆在研究室里,以教授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关系密切的团体,导师可以随时随地地指导研究生们的学习和科研活动,研究生们也对导师的科研比较熟悉,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环境基础。
另外是讲座制度的实行,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和博士生的研究工作都是在讲座里进行。讲座是日本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基本组织。讲座的正式人员,由1名教授主持,1名助理教授和两名助教组成。在一个讲座里,一般培养3个博士生、8名硕士生(分两个年级),7-8名学部(本科)四年级学生。如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生科,下有化学工学专攻,专攻内有7个讲座,每个讲座约有6-7个研究题目。日本讲座式的制度是法定的,教授负责一个讲座到退休为止,讲座中的下级教学人员无论多有才能,一个职称在没有空缺时,都不准予以提升。讲座制有两个优点:一是每个教授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和实验室,有助手和学生;二是有明确层次,各自完成规定的工作,同时也减少实验室工作人员。
相对于国内的研究生导师,日本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要重视得多。导师不仅鼓励学生参加国内相关会议,对于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会议,只要经费允许,也都鼓励学生前往,以让学生可以面对面地同本行业的著名专家进行交流,得到他们的指导,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科学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良好的科学研究作风。
三、监督与考核
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导师对研究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与考核缺乏力度,主要是课程的成绩考核,而对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缺乏监督。在日本的大学里,研究室每周有例行的研究会议,这无疑对及时地掌握学生所做研究的进展情况,监督学生的研究,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这种研究会议每周一次,全研究室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进入研究室的本科生都必须参加;它和学生的必修课一样重要,被安排在学生的教学课程表中。会上,研究生们要向研究室的每一位指导教师和其他学生提交自己的书面研究报告,并进行10分钟左右的汇报,主要讲述自己上一周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之后,研究室其他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提问,阐述相互之间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这种研究会实际上是一种课题研究的交流和促进会,通过这种会议,导师掌握了学生的最新研究动态,系统解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指导;对于学生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扩大了彼此的研究视野。而且这种形式的研究会议会让学生感到有压力,这对学生所做的研究工作也具有很好的督促作用,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会议,每个人的研究过程和成果都在研究室内部系列化和公开化了,因此对于一项研究,不会因为研究生的毕业、研究人员的高速流动而影响其连续性。而新研究人员的到来,只会给研究注入更新鲜的血液,更换了新的推进器。
本文介绍了日本大学在研究生培养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从各类制度的制定上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许多地方可以为我国研究生培养借鉴。我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他国的优秀之处,大力推动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使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宗绪,李奇,日本工科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及其经验借鉴,中国科技博览,2010(1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