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理”因何而“妙”?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ly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值得咀嚼涵泳的佳句数不胜数。其中,一些看似反话、错话的诗句,带给读者惊诧感觉之余,更引
  人深思,从而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如韦庄《菩萨蛮》中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王昌龄《闺怨》中的名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看似不合常理,细细思索,又别有深味,正是“无理而妙”。
  【关键词】诗词;无理;反常;妙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宋代词人秦观《踏莎行》最后两句诗:“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词人好像在说:“郴江啊,你本该绕着郴山流动,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这话问得毫无道理,江水流向和天要下雨、草木生长一样,本是自然现象,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最后两句诗的蕴意,向来说法不一。胡云翼《宋词选》中认为:“郴江耐不住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诗人却不能离开,还得待在这里,得不到自由。”《唐宋词鉴赏辞典》中认为这两句是词人反躬自问,“我读书本想为朝廷做一番事业,就像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转那样,谁会想到如今竟卷入一场政治斗争,落得如此下场?”苏东坡绝爱这两句,秦观贬谪而亡后,曾痛心感叹:“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并且,将这两句诗写在扇面上,永志不忘。可见,这两句无理却有情,无理而精妙。
  此外,李白《春思》里的“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金昌绪《春怨》中特别口语化生活化的句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韩愈《春雪》里“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中“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等等。不一而足,都带给读者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台湾诗人洛夫曾说:有些诗是不讲理的,当理性从诗人的前门进来,灵感则悄悄地从他窗口溜走。这些诗句的表述都有悖于事理,不符合常识,而它们却常被历代诗评家们津津乐道,因为它们“无理而妙”。“无理而妙”一词,最早见于清人贺裳的《皱水轩词筌》,贺裳称赞唐代诗人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和宋代词人张子野的“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说“此皆无理而妙”。苏轼在评价柳宗元的《渔翁》时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见宋代释惠洪《冷斋夜话》)所谓“反常合道为趣”,其实也就是“无理而妙”,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反常合道”“无理而妙”现象在古诗词中非常普遍。
  所谓“无理”,是指语言表达打破了习惯的思维逻辑,违反常情,不合常理;而所谓“妙”,是指读者在品读诗句,鉴赏诗情时,所产生的独特深刻的审美快感。这些诗句有的描写事物时用一种反常规的词语搭配,或者反常规的句法结构;有的表达情意时有悖常识,或者不合情理,但表达出来的却是极为引人入胜的审美效果。诗歌若是写,新颖且别有滋味。而个中韵味,则有待我们细咂慢品。
  以下,试着分析一二。
  苏教版课文《西厢记》中有一句经典唱词:“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初读,便觉不合常理,一个人的眼泪,如何能染红枫树的叶子?显然违反自然规律,也违反了生活常识,是为“反常”,但细细品味,读者却能理解,莺莺不忍心上人离开,一路上悲伤哀泣,作者这样说无非是要强调她缠绵悱恻的离别愁绪,虽夸张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感情。
  蘇东坡在《水调歌头》中有“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句子。苏轼责怪月亮:你为什么偏偏要在我和家人离别的时候又大又圆呢?月亮时圆时缺是自然现象,亘古不变,这种责备实在奇怪,毫无道理,但是,离别过的人却对此句深有感触,它正表达出了词人怀念弟弟之情深,是为“无理有情”,是为“反常合道”。
  苏教版必修一《乡土情结》一文引用了唐代诗人宋之问《渡 汉江》中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个“怯”字有点“反常”,回乡不应该是兴奋的,迫不及待的吗?怎么会“怯”呢?细细思索,它正道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一方面日夜思念急于回家;另一方面时刻担心,担心家人遇到意外事故,忧心他们受到牵连而遭不幸。所以,最后两句“看似无理却有情”。
  再则,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李煜《浪淘沙》一词,该词是李煜降宋后被软禁在汴京时所作。曾经的帝王,如今的阶下囚,曾经的“车如流水马如龙”,如今的“罗衾不耐五更寒”,巨大的落差使词人痛苦不堪,他凭栏远眺,一抒故国之思自在情理之中。然而,词人竟说“独自莫凭栏”,这就不合情理了,词人为什么会这样劝自己呢?原来,凭栏南望,更加牵动内心的无限痛楚,除此之外,别无他用。“莫凭栏”这一看似“无理”“反常”之语,却是无奈之语,恰恰道出了词人亡国之恨,处境之惨。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情感达到一定强度,理性的认识和判断便会减弱。当情感进一步加强,达到临界点时,人便进入一种物我融合、主客一体、亦真亦幻、不辨真假、美丑不分的心理状态。这大概就是“无理”产生的心理原因。“反常”是诗的魅力所在,“合道”是一种理解方式,而不同的读者会根据自身的经验阅历,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尽管“道”不尽相同,“合道”却是公认的。
  符合“无理而妙”特征的诗句往往摆脱了浅显直白的通常情理,体现出一种深沉婉曲的奇妙情理,它们带给读者鲜活生动而又新奇特别的感受,创造出一种令人惊艳的艺术情境,促使读者不断探寻挖掘其内在的深层意蕴。它不但表现出古人思维之美,也是古诗表现方法之美,表达技巧之美,更是古代诗词的情理意义之美,令人涵泳不尽,韵味绵长。
  参考文献
  [1] 潘琳.浅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J].安徽文学,2011(8).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她没有文化,经人介绍入香港电影片场谋得一份差事,负责给明星们端茶送水。  其貌不扬的她,起早贪黑,工作比谁都辛苦,只要一到场,她总会像“救星”一般,把各大明星照顾得舒舒服服。端茶送饭、嘘寒问暖、解片场燃眉之急,她无所不做,俨然就是一个后勤总指挥。  有一次,成龙在拍摄《警察故事》时,一连数天,工作人员都走光了,她还通宵达旦待在剧组忙活。在她看来,片场的工作没做好,她都有责任负责到底,只有把大家照顾
【摘要】本文就部编本语文教学的开发进行了一次大胆思考,从老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对课后习题进行了分析,就课后习题的开发进行了师生互动式样的挖掘,教师“小题”深挖大作用,学生“大题”从小处入手,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作业互动圈。  【关键词】语文课后习题部;编本;小题大做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由于部编本教材的下发,所有的一线语文老师都面临要使用新教材的苦恼,就新的教材而言,有新的文章
奥斯卡,谁的星光最闪亮?是美国本土的独立电影导演?还是来自英国的影帝影后?  美国《时代》周刊在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后感叹,看看最佳男女主角和配角的提名,只有乔治克鲁尼、凯特布兰切特和约翰德普是好莱坞举足若轻的大腕嘛。本来大家以为安吉丽娜茱莉去年的《坚强的心》能给这位全球偶像带来奇迹,最后时刻茱莉还是被黑马劳拉琳妮(《萨维奇一家》)从最佳女主角提名名单中踢走了。  奥斯卡是美国电影人的年度总结大会,
在昔日的达姆施塔特一柯拉尼希施泰因铁路编组站的调车场里,有这样一群痴迷机车的爱好者,至今仍对老旧的蒸汽机车痴情不改。他们的世界虽然冒着滚滚煤烟,却满含浓浓的爱意。  光线从机车库的窗口照进来,昏暗,迷离,空气里弥漫着煤烟、粉尘和润滑油的昧道,一个略显瘦削的男人身着蓝色工装,站在一辆有着亮红色辐条的机车车轮旁,亲昵地抚摸着这重达58吨的至爱。“这就是美因茨G8-4981型机车。”他郑重说道。  关于
【摘要】本文旨在提醒广大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要求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既要教学生作文,更要教学生做人。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鼓励学生讲真话;从生活中的平凡素材开发,培养学生写真事;从调动学生的情感入手,激发学生表真情;从表述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教育学生做真人。  【关键词】新理念;真事;真话;真情;真人;快乐童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崔峦在“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质量也在逐渐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内化的成果体现,更是学生文字表达的彰显,因此教师在作文能力锻炼过程中还需要使用更多的经典美文支撑,让学生吸收经典美文中的精华,经典美文鉴赏和高中语文写作能力融会贯通,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關键词】经典美文;鉴赏;高中语文写作;融会贯通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是语文学习中掌握难度较大的内容。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能够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以下综述。  【关键词】作文先导式;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为使高中语文学习与提高语文素养更好地交融,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高中语文学习指导可分为五大方面: 一、持之积累,恒以运用(可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生活体验中行之); 二、能力训练,展中示情(让语文训练形成一个整体,给足时间空间);三、兴趣激发,常得灵动;四、方法引导,反馈完善;五、检验提升,脱颖而出。几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键词】语文;阅读;积累;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用精练的语言加以点拨,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点拨;启发;突破难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令学生运其才智,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导者也。”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善导者”,应相机点拨诱导,启迪学生思维。
【摘要】经典古诗文是古人的思想与智慧结晶,是对古代的山河以及人文情感的重要描述,也是我国现代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均具有较好的培养效果,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古诗文;小学;经典;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古代经典诗文诵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