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秋时节为何要吃芋儿?
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都有中秋时节吃芋儿的习俗,但其含义却不尽相同。古时,中秋时节对北方人来说是个重大的时节,是秋季收获一次稻黍时节,且八月十五正是土地神的生日。他们以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的“保佑”才有的收获,于是就在这天用芋头作供品祭祀神灵,表达谢意。而南方据说是源自元末的一次汉人起义,推翻了元朝暴虐统治的历史故事,这天也是八月十五,为了纪念这次事件,便以其芋头祭月。
其实,每年到了秋季,中国各地都有吃芋儿源远流长的习俗,基本一致的是相传因芋儿老小同生,母子同窝,有团圆欢聚的吉祥寓意,所以一到中秋节就开始吃食芋儿,预示或盼望家人团聚。后来每到中秋时节,家人团聚,亲友往还时,吃月饼,喝桂酒,食芋头,渐渐地也就成了大家欢度佳节的一种传统习俗,沿用至今。
春天,芋儿抽出新芽,芽色淡紫,像少女纤纤细手,手指甲上涂了层薄薄的胭脂。若将这些生命种植在土里或泥里,过不了多久,田地里一簇簇小绿伞,慢慢地撑开,随风摇曳。清晨,芋叶上积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迎着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芋,为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为盾形,互生,叶柄长短、叶片大小可随栽培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变化较大,一般高度为100厘米左右,呈紫色,叶脉为绿色;几株或连片的田田芋叶,随风吹过,摇曳生姿,煞是好看。其茎根即为“芋儿”,形状近似圆形或椭园形,身上穿有一件褐色的“棕衣”,切开肉质为淡白色;如果将它进行烹制,就是一道非常可口的美味。
明代人黄省曾在《种芋法》中说:“十月收芋子,不必芋魁,恐妨鬻食。”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引用寇宗奭的话:“当心出苗者为芋头,四边附之而生者为芋子。”因而球茎的芋,包括芋母和芋子,或母芋和子芋,人们亲昵称它们为“芋儿”,一般统称它们则为“芋头”。而在不同的地方又分别叫它是蹲鸱、毛芋、家芋、野芋、香芋、芋奶、芋艿、芋魁、芋鬼、芋荷、芋栗、芋妳、芋渠、芋根、芋仔、芋尹、芋火、芋郎、芋郎君、芋魁饭豆、芋魁豆饭,或叫乌芋、鹯芋、土芋、栗芋、竹芋、鬼芋、青芋、芋、雀芋、番芋、芒芋、煨芋、冻芋、轩芋、里芋、紫芋、真芋、白芋、连禅芋、槟榔芋、岷下芋、君子芋、大头芋艿等。当然,也有将母芋专称为“芋头”,而将子芋专称为“芋儿”的,不同的习惯罢了。
有资料显示,芋儿起源于亚洲东南部,栽培于中国南部、印度和马来西亚等温带和热带地区,后被传入太平洋、西印度群岛及世界各地栽培。
中国栽培芋儿的历史非常悠久。二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就有“君子攸芋”的诗句。战国时期的《管子》篇中就有芋的记载。西汉农书《汜胜之书》也有芋头的记载。《史记》中说:“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有人解释说:“蔷芋魁之状,若鸱之蹲坐故也。”现在中国是世界上芋儿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及台湾省,以及长江和淮河流域。
芋儿有春、秋之分,人们通常见到的是春芋儿。芋儿还有水、旱之别,大约有100多种不同的品种,如红芽芋、白芽芋等。其中,以旱芋栽培面积较广,水芋品质较好。宋代苏颂说:“今处处有之,闽、蜀、淮、楚尤多植之。种类虽多,大抵性效相近。彼人种以当粮食而度饥年。”明代李时珍也说:“芋属虽多,有水、旱二种:旱芋山地可种,水芋水田莳之”。
中国南方盛产芋儿,有名的如广西荔浦芋头。荔浦芋头曾作为广西的首选贡品在岁末进贡皇家大典,尤其是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了极盛。近年来,随着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播出,荔浦芋头更是家喻户晓,各地的芋头也借机有了出头之日,而成为许多城里人的食物新宠。
芋儿不可生吃。传说当年日本鬼子误认为芋儿可以像地瓜一样生吃,啃后嘴巴被“麻”得难受,哇哇乱叫。但是将它煮熟后却独具风味:与鸡、鱼、肉同做而肉嫩滑口;粘白糖吃则味道甘香软甜;和冬笋、香菇等烹制,更是香滑爽口。
在一般人的眼里,芋儿只是用蒸或煮来食用,再不就烧、烤着吃。其实,芋儿有很多种吃法,可蒸、煮、烧、炖、煎、炸、煲、烤、泡等,还可做糊、烧汤、煮冻、制汁等,美不胜收。其制成美味后,口感滑软酥糯,美味清香,粘嫩爽口,入荤入素,雅俗共赏,无不相宜。因而全国也就出现了很多芋儿名菜名点,如“芋饼”、“芋子包”、“芋子饺”、“甜芋羹”、“香芋奶”、“芋粉团”、“芋儿鸡”、“黄鳅芋”、“荔浦芋头”、“葱油芋头”、“椒盐芋头”、“芋泥金爪”、“柿霜芋泥”、“椒麻芋头”、“香芋扣肉”、“荔浦芋角”、“香炸芋泥”、“桂花芋泥”、“芋子肉丸”、“芋头鸡汁”、“排骨芋头汤”等,这都是金秋季节的美味佳肴。
芋儿不仅是一道难得的好菜,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保健营养品。据测定,每百克芋儿中含碳水化合物15.30克、蛋白质2.4克、脂肪0.2克、膳食纤维1.1克、灰分0.8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6毫克、抗坏血酸2毫克、维生素E0.4毫克、钾366毫克、钙53毫克、镁22毫克、铁0.8毫克、锰0.42毫克、锌0.24毫克、磷47微克、铜0.2毫克、硒1.6微克。
中医认为:芋儿性味甘、平、辛,有小毒;入脾胃二经;具有益脾胃、补肝肾、调中气、解毒消肿等功效;以芋儿水煎或煅末内服,治胃痛、痢疾和慢性肾炎等病症,外用消炎、消肿、止痛;食滞胃痛和肠胃湿热患者忌食。生芋儿有毒,麻口,刺激咽喉,一般情况下不可服食。
由此可见,芋儿不但是中秋时节传统习俗的美食,也是春秋季节常见的食物。它宜点宜菜宜粮,也可荤可素可烹。既美食美味,又保健营养。在中秋赏月时,在清风明月下,在亲朋漫话家常中,闲散随意的剥几个煮熟的小芋儿,粘点糖或酱油,一口月饼一口芋,甜润适口,香糯软滑,十分惬意……
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都有中秋时节吃芋儿的习俗,但其含义却不尽相同。古时,中秋时节对北方人来说是个重大的时节,是秋季收获一次稻黍时节,且八月十五正是土地神的生日。他们以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的“保佑”才有的收获,于是就在这天用芋头作供品祭祀神灵,表达谢意。而南方据说是源自元末的一次汉人起义,推翻了元朝暴虐统治的历史故事,这天也是八月十五,为了纪念这次事件,便以其芋头祭月。
其实,每年到了秋季,中国各地都有吃芋儿源远流长的习俗,基本一致的是相传因芋儿老小同生,母子同窝,有团圆欢聚的吉祥寓意,所以一到中秋节就开始吃食芋儿,预示或盼望家人团聚。后来每到中秋时节,家人团聚,亲友往还时,吃月饼,喝桂酒,食芋头,渐渐地也就成了大家欢度佳节的一种传统习俗,沿用至今。
春天,芋儿抽出新芽,芽色淡紫,像少女纤纤细手,手指甲上涂了层薄薄的胭脂。若将这些生命种植在土里或泥里,过不了多久,田地里一簇簇小绿伞,慢慢地撑开,随风摇曳。清晨,芋叶上积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迎着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芋,为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为盾形,互生,叶柄长短、叶片大小可随栽培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变化较大,一般高度为100厘米左右,呈紫色,叶脉为绿色;几株或连片的田田芋叶,随风吹过,摇曳生姿,煞是好看。其茎根即为“芋儿”,形状近似圆形或椭园形,身上穿有一件褐色的“棕衣”,切开肉质为淡白色;如果将它进行烹制,就是一道非常可口的美味。
明代人黄省曾在《种芋法》中说:“十月收芋子,不必芋魁,恐妨鬻食。”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引用寇宗奭的话:“当心出苗者为芋头,四边附之而生者为芋子。”因而球茎的芋,包括芋母和芋子,或母芋和子芋,人们亲昵称它们为“芋儿”,一般统称它们则为“芋头”。而在不同的地方又分别叫它是蹲鸱、毛芋、家芋、野芋、香芋、芋奶、芋艿、芋魁、芋鬼、芋荷、芋栗、芋妳、芋渠、芋根、芋仔、芋尹、芋火、芋郎、芋郎君、芋魁饭豆、芋魁豆饭,或叫乌芋、鹯芋、土芋、栗芋、竹芋、鬼芋、青芋、芋、雀芋、番芋、芒芋、煨芋、冻芋、轩芋、里芋、紫芋、真芋、白芋、连禅芋、槟榔芋、岷下芋、君子芋、大头芋艿等。当然,也有将母芋专称为“芋头”,而将子芋专称为“芋儿”的,不同的习惯罢了。
有资料显示,芋儿起源于亚洲东南部,栽培于中国南部、印度和马来西亚等温带和热带地区,后被传入太平洋、西印度群岛及世界各地栽培。
中国栽培芋儿的历史非常悠久。二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就有“君子攸芋”的诗句。战国时期的《管子》篇中就有芋的记载。西汉农书《汜胜之书》也有芋头的记载。《史记》中说:“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有人解释说:“蔷芋魁之状,若鸱之蹲坐故也。”现在中国是世界上芋儿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及台湾省,以及长江和淮河流域。
芋儿有春、秋之分,人们通常见到的是春芋儿。芋儿还有水、旱之别,大约有100多种不同的品种,如红芽芋、白芽芋等。其中,以旱芋栽培面积较广,水芋品质较好。宋代苏颂说:“今处处有之,闽、蜀、淮、楚尤多植之。种类虽多,大抵性效相近。彼人种以当粮食而度饥年。”明代李时珍也说:“芋属虽多,有水、旱二种:旱芋山地可种,水芋水田莳之”。
中国南方盛产芋儿,有名的如广西荔浦芋头。荔浦芋头曾作为广西的首选贡品在岁末进贡皇家大典,尤其是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了极盛。近年来,随着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播出,荔浦芋头更是家喻户晓,各地的芋头也借机有了出头之日,而成为许多城里人的食物新宠。
芋儿不可生吃。传说当年日本鬼子误认为芋儿可以像地瓜一样生吃,啃后嘴巴被“麻”得难受,哇哇乱叫。但是将它煮熟后却独具风味:与鸡、鱼、肉同做而肉嫩滑口;粘白糖吃则味道甘香软甜;和冬笋、香菇等烹制,更是香滑爽口。
在一般人的眼里,芋儿只是用蒸或煮来食用,再不就烧、烤着吃。其实,芋儿有很多种吃法,可蒸、煮、烧、炖、煎、炸、煲、烤、泡等,还可做糊、烧汤、煮冻、制汁等,美不胜收。其制成美味后,口感滑软酥糯,美味清香,粘嫩爽口,入荤入素,雅俗共赏,无不相宜。因而全国也就出现了很多芋儿名菜名点,如“芋饼”、“芋子包”、“芋子饺”、“甜芋羹”、“香芋奶”、“芋粉团”、“芋儿鸡”、“黄鳅芋”、“荔浦芋头”、“葱油芋头”、“椒盐芋头”、“芋泥金爪”、“柿霜芋泥”、“椒麻芋头”、“香芋扣肉”、“荔浦芋角”、“香炸芋泥”、“桂花芋泥”、“芋子肉丸”、“芋头鸡汁”、“排骨芋头汤”等,这都是金秋季节的美味佳肴。
芋儿不仅是一道难得的好菜,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保健营养品。据测定,每百克芋儿中含碳水化合物15.30克、蛋白质2.4克、脂肪0.2克、膳食纤维1.1克、灰分0.8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6毫克、抗坏血酸2毫克、维生素E0.4毫克、钾366毫克、钙53毫克、镁22毫克、铁0.8毫克、锰0.42毫克、锌0.24毫克、磷47微克、铜0.2毫克、硒1.6微克。
中医认为:芋儿性味甘、平、辛,有小毒;入脾胃二经;具有益脾胃、补肝肾、调中气、解毒消肿等功效;以芋儿水煎或煅末内服,治胃痛、痢疾和慢性肾炎等病症,外用消炎、消肿、止痛;食滞胃痛和肠胃湿热患者忌食。生芋儿有毒,麻口,刺激咽喉,一般情况下不可服食。
由此可见,芋儿不但是中秋时节传统习俗的美食,也是春秋季节常见的食物。它宜点宜菜宜粮,也可荤可素可烹。既美食美味,又保健营养。在中秋赏月时,在清风明月下,在亲朋漫话家常中,闲散随意的剥几个煮熟的小芋儿,粘点糖或酱油,一口月饼一口芋,甜润适口,香糯软滑,十分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