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款权与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特别提款权的创立特别提款权的创立有一个不短的过程,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经过几年的激烈争论,于1968年在十国集团斯德哥尔摩会议上达成协议,1969年国际货币基金第24届年会通过协议,1970年开始第一个基本期的分配。特别提款权的创立之日,正是布雷顿森林制度风雨飘搖之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曾指望它挽救布雷顿森林制度。但是,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开始分配特别提款权的第二年,美国突然宣布停止外国官方以美元向其兌換黄金,随后西方各国纷纷实行浮动汇率,战后实行了二十多年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了。无怪乎亲身经历了特
其他文献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科学技术革命,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过去不能比的高水平。于是有人问,列宁不是说,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吗?而其腐朽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不正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停滞吗?既然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有了如此巨大的发展,那么,应该怎样来理解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腐朽性的原理呢? 列宁主义认为,在帝国主义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产生停滞的趋向,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垄断。因为垄断在经济上“有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但另一方面,“
本文将殷商时代已识的一千零甲骨金文摆进周秦音系中,观察它的分布特点,从而上推殷商音系。初步结论是:殷商音系有19个声母;韵部应分阴、阳、入三大类,暂定29部,每部只能分开
<正> 先秦诸子的富国富民思想,是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激烈变动中产生的,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富国,在先秦诸子那里,一般指的是国家财政的丰裕。富民,则是指人民物质财富的充足。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国贫民穷的局面。“庶民罢敝”,“道殣相望”(《左传·昭公二年》),“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墨子·辞过》)。如何摆脱这种严重的危机,是一个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的
<正> 本书收集了黄枬森教授1978年以来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历史的三十多篇论文,共约四十万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些文章按内容编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第三部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理论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其他问题的。内容涉及国内近六年来争论的部分问题,诸如哲学基本问题和党性原则,真理标准和真理的阶级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人道主义和异化,马克思的某些早期哲学思想,对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一个完整的经济增长理论必须包括人力资源的有效增长和合理配置的理论在内;一个完整的经济发展理论必须包括关于劳动者全面的、综合的发展理论在内。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于它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以促进入力资源的有效增长和合理配置,促进劳动者的全面的、综合的发展;而社会就业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如何有效地、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以及如何使劳动者全面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的问题。因此教育和就业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然,教育和就业之间虽有密切的关系,但它们毕竟
<正> 李少一同志: 接到来信及《关于郑圃隐》一文,也看到郭沫若为郑圃隐问题回你的信。你向我打听郑圃隐其人的历史,我和郭一样也不清楚。经请教我校东方史专家周一良教授,知此人在《高丽史》中有传(见《高丽史》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三十)。经检阅《高丽史》本传,知道郑原名梦兰,字达可,九岁改名梦龙,旣冠,又改名梦周。他著有《圃隐集》,圃隐是他的笔名或别号。
<正> 鸡林类事》是我国北宋时代孙穆撰写的一部有关朝鲜风土、朝制、语言的著作,原作还附有《表文集》。遗憾的是,这部著作没能全文流传下来。元代陶宗仪编纂的《说郛》收录了很少一部分风土、朝制内容,全文保留下来了有关语言的《方言》一卷。这里,用汉字写音的办法记录了当时高丽语的356个单词的读音,不仅为研究十二世纪朝鲜语言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为研究我国宋代的汉语语音提供了难得的语言学资料。因而,《鸡林类事》
<正> 由彭松建同志编著的《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和评论西方人口经济学的专著。全书共五篇、十七章,洋洋四十余万言,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西方人口经济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作了全面的介绍、叙述和评论。这对于我们了解西方人口经济学的历史和现状,对于研究西方人口学界和经济学界在人口经济问题上的思想动向,对于分析西方人口经济学的长处和短
<正> 由北京大学发起并与美国国家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美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下旬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从酝酿筹备到正式召开,历经两年多时间,期间曾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会议的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在中美关系史研究中较为成功的尝试。中美关系史是一个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现象的历史过程。这次会议所重点讨论的阶段是1945年至1955年间的中美关系,它涉及不少重大而又敏感的历史问题。近年来,中美两国学者已就这些问题作过不少探索。但是,就对两国关系的研究而言,任何一方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我国哲学界所广泛注意并作了多方面探讨的一个问题。一九八二年以前的讨论情况,有的报刊已经作过一些报道(见《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二年第九期),近几年来,讨论更向纵深发展,就如何建立比较科学、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新体系,提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现将近年来讨论情况简介如下: 一、哲学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 一种意见认为,目前的讨论是为了“体系”的需要而任意构造体系,是将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