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认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kai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以往《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注重知识点的传授不同,将儿童生活作为课程的基础正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个鲜明的亮点,他打破了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知识原有的科学逻辑。换句话说,它不再像语文,数学课那样,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由浅入深的编排内容,而是将知识分散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追求知识的系统与全面,只追求与生活得连接,这与以往的德育课程有着显著的区别,如《我们都有发言权》、《我不耍赖》、《欢欢喜喜过春节》等这些内容正是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正是儿童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能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活动。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体现了新的教育观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感悟和体验”,这句话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二是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的。
  教育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大家都很清楚,儿童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生活,儿童有着他们自己的特点。作为教育者,如果不从儿童的生活需要和特点出发,教育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必要前提,教育无可否认的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孩子们的今天正是在为未来作准备、打基础,如果没有孩子的今天,就没有孩子的明天,我们强调关心儿童的未来,而忽视对孩子当前的教育,就无法为孩子们今后的生活打好基础。因此,教育不仅仅只是关注孩子们的未来,它更要关注、重视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必须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儿童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解决孩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发展。
  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品德与社会》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社会品德。而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记录在课本上的道德知识,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比如,学生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果我们只单纯地要求学生将有关与人交往的知识记忆下来,也就是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不参与到实际生活中,不亲身参与到与人交往的实际过程,是无法真正培养起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的。所以,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尤其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品德与社会》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儿童的社会生活,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在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的,如:“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针,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通过不断的生活积累而逐步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称,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团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自己,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然而,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同时又要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就必须与本地区、本校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不断关注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及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儿童是在不断的发展的,一天一天长大的,社会的发展也是永不停步的,但是教材的编写总有个过程,教材的内容总是相对滞后的,这样就必须积极的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与时俱进。同样,教学的空间也不能只局限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相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道德情感会不断加深,各种能力会不断提高,社会知识会不断积累,从而会加强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着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把职业教育多年来探索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向社会和公众进行展示,同时以引领整个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  【关键词】技能大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近几年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的推进,各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都纷纷重视起来,组织各地市职业院校积极响应,校级、市级、省级的技能比赛络绎不绝。在这些大赛的背后有一个无形的推动力,那就是生产行业的人力资源匮乏与职业学校教育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提高民族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任。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理念  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不仅要学习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要学文章的其他形式。语文的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场所,一个班级应该拥有它的班级文化,它能够深刻地教育人、指引人、塑造人。一个成功的班级文化好比一艘扬帆的航船,载着我们的学生乘风破浪、快乐幸福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如何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此,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氛围,让班级焕发生命活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运用“合作”的手段,体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就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操作谈几点思考。  一、复习中培养情感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知活动,学习者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参与率比较低,兴趣也不浓的现象,对旧知与即将学习的新知之间的联系
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因此而成为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热点话题。“师生互動”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复合互动观来改革教学方法,以完整心理活动为基础来改革教学方法,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实践从以下几方面略作管述。  一、兴趣是人们进行创新发明的直接动力,也是进行创新思维的首决条件。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为此,树立“以学生及其发展为本”的发展意识,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抓好课程实施,实现课改目标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设计,给学生创设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愉快地学习。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设计的真正优化要注意以下几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指导阅读,注重讲究指导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在一般智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殊心理活动系统,它包括了阅读的认识、理解、记忆、速度、技能这五种因素。同时,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能自觉地、灵活地运用旧知识去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认为阅读课是讲读课的补充,便不
【摘 要】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是当代小学数学教育的重点课题,学校的教育工作除了教授小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外,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小学生能够主动活泼学习亦是重点。本文拟通过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及合作学习方法的探讨,阐述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思维 合作学习  1、引言  数学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核心是在
由于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的提高,而在我们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往往只把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当作一堆现成的知识成果传授,片面注重了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不自觉中排斥了学生思考和个性,这样一来剥夺了课堂上学生思考时间,以及充分思考的权力,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不敢创新知识的“好学生”。因而使课堂气氛陷于沉闷,久而久之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失去了激情、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