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蓝的天空下,一顶白色的蒙古包外,一个脸上泛着红润光泽的孩子在草原上和他的狗儿抱在一起打着滚儿,突然看见牧羊的父亲正在宰杀一头羊,他满眼含着泪,小嘴唇颤巍巍地带着些许怨气问道:“我们为什么要杀它?”牧人平静地答道:“因为我们要吃它,等我们老了死去的时候,就会化成土,在这块土上又会长出草来,而羊过来吃掉这些草。”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每每想起这个情节,总被孩子那未蒙尘垢天然至真的慈悲心打动,但记忆更深的似乎是那父亲,对生死的一种淡定。在人和羊这两种有情物种之间,生与死如四季轮回一般轻巧,顺畅。对于谈死色变的我们来说,只有对新生的喜悦,永生的贪望,很难做到像那牧人一般对老死没有惊惧,没有拒斥,更没有禁忌。原来生死并不是我们身处其中的文化所一贯渲染的那样,如同隔绝着壁立千仞,只能两茫茫。生与死似乎都是自然的一种恩宠,在向死而生的坦然中,那牧人对自然的运转有着一种通透。在他那朴拙的智慧里,所有庞然如蓝鲸,毫末如细菌,灵智如人类,凡此种种皆不过是自然界里最微渺的存在,在一个无法触摸甚至也很难感知的莫大循环里,人——土——草——羊——人,生命不息,循环不已。万物生死流转,相互寄存,竟已然很难分清彼此的边界了。
我们活在自己精心编织的偌大的一张意义之网里,以为凭着自欺和他欺,就能区隔生死、颠倒黑白,辨别善恶、遴选真假。我们以为自己就像石猴出世,破空而来,殊不知那也不过是天地日月的自然造化而已。所以,诸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祸兮福所倚”恰恰说明了这种相濡以沫的依存,转换。
当这样一想,看见衰败的蒿草,也不会感到颓败枯萎,也许它就寄生在春天那一抹刚刚吐露的新绿里,随时迎风舒展。想起那逝去的人们,也便没有那样黯然神伤,生命从不曾停息,在那蹒跚学步的稚子身上,不正在灿烂流转吗?
(编辑:关晓星)
每每想起这个情节,总被孩子那未蒙尘垢天然至真的慈悲心打动,但记忆更深的似乎是那父亲,对生死的一种淡定。在人和羊这两种有情物种之间,生与死如四季轮回一般轻巧,顺畅。对于谈死色变的我们来说,只有对新生的喜悦,永生的贪望,很难做到像那牧人一般对老死没有惊惧,没有拒斥,更没有禁忌。原来生死并不是我们身处其中的文化所一贯渲染的那样,如同隔绝着壁立千仞,只能两茫茫。生与死似乎都是自然的一种恩宠,在向死而生的坦然中,那牧人对自然的运转有着一种通透。在他那朴拙的智慧里,所有庞然如蓝鲸,毫末如细菌,灵智如人类,凡此种种皆不过是自然界里最微渺的存在,在一个无法触摸甚至也很难感知的莫大循环里,人——土——草——羊——人,生命不息,循环不已。万物生死流转,相互寄存,竟已然很难分清彼此的边界了。
我们活在自己精心编织的偌大的一张意义之网里,以为凭着自欺和他欺,就能区隔生死、颠倒黑白,辨别善恶、遴选真假。我们以为自己就像石猴出世,破空而来,殊不知那也不过是天地日月的自然造化而已。所以,诸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祸兮福所倚”恰恰说明了这种相濡以沫的依存,转换。
当这样一想,看见衰败的蒿草,也不会感到颓败枯萎,也许它就寄生在春天那一抹刚刚吐露的新绿里,随时迎风舒展。想起那逝去的人们,也便没有那样黯然神伤,生命从不曾停息,在那蹒跚学步的稚子身上,不正在灿烂流转吗?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