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需要技巧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m_7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写作技巧,写作技巧都真实、鲜活地存在于文章之中,一篇佳作往往就是一个妙用写作技巧的范本。我们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并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以命题作文《少年当识愁滋味》为例,有同学是这样开篇的:
  我记得辛弃疾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我现在却要说:少年当识愁滋味!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当识愁滋味”十分重要,我們的成长需要“愁滋味”。
  这样开篇究竟好不好呢?还能不能写得好一些呢?我们不妨在比较中鉴别优劣。另一位学生开篇是这样写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的诗句固然有自我解嘲之意,但我要说,“少年当识愁滋味”!只有在成长中真正体会到愁,体会到生活的坎坷,才能做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
  这两段文字用了差不多的字数,但表达效果却是天壤之别。前者空泛无物,不痛不痒;后者具体明确,铿锵有力。
  可见,写法不同,效果迥异。
  就一般要求而言,后者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这段文字显得过于理性了,如果顺着这样的文字走下去,恐怕文章就没有了生活的气息和行文的灵性,而这又是当前许多同学写作议论性文章的通病。其实,我们写文章完全可以将思路拓展得更宽一些,将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引入文章,使文章具有独到的个性特征,富有生活的气息和文化的意蕴。
  面对《少年当识愁滋味》这个题目,如果我们适当地展开联想,我们笔下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语言就会更加生动。下面就是借助联想而生发出来的文字:
  经营人生好比掌勺烹饪,酸甜苦辣,喜乐哀愁,百味俱全才能成就美味人生,乐,固然甜美,而愁之苦涩,亦别有一番滋味。
  可以说,没有联想就没有这样的一段鲜活生动的文字。
  说到写作技巧,我们容易忽略这种能够使我们的文章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联想和想象,容易忽略这种能给我们的文章以生命与个性的生活素材。我认为,广义的写作技巧还应包含这种对写作素材合理而巧妙的运用,这种写作素材可以取自阅读,可以取自自然,也可以取自对生活的感悟——一旦选用好了,就带动了全篇,我们的文章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系湖北省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同学们可能发现了,近两年在大家使用的新教材内容里没有河流补给的知识点,但是在新教材必修一“陆地水”章节部分做题训练或考试的过程中会常常见到河流的补给类型练习题,有点棘手,不用紧张,下面我们就河流补给类型的有关内容一起来总结,并探讨下做此类型题目的规律和方法。  河流水是地球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水体的相互关系如下:  常见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如下几种方式:  [流量][月份][雨量][0][
期刊
语言作为文本的载体,是最直观也是最丰富的呈现。纵观近几年高涉及外国小说阅读的考题,我们发现,针对语言的考查,多借助小说人物语言或作家语言来解读人物形象、分析心理活动和挖掘主题思想等,将语言与小说的这些要素熔于一炉综合考查。  看下面的题干:  ①(病人)“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试做补充。  ②分析X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③小说开头/结尾/第X段xxx的话有哪些作用?  分
期刊
高考政治试题的设问中多数都有明确的主体要求,这类试题常见的设问有两种情况,一是从“为什么”角度考查某一主体做某件事情的原因;二是从怎么办角度考查某一或某些主体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等。因此,“主体分析法”是应对该类试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主体分析法,首先要明确行为主体是什么,解题时结合设问要求、材料信息,把行为主体作为切入点,然后分层分义作答。  
期刊
有些图表型主观题,材料内容比较抽象、离同学们实际有点远,设问大多为“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政治现象或道理”“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政治信息如何理解或看待这一现象或问题”等。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深入分析现象背后隐藏的实质性问题,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总结性、归类性、表面性表述,更要运用教材理论进行表达。   [ 由表及里
期刊
近几年来,图形题已在新课标高考文综政治题目的各种题型中广泛运用,特别是在经济生活领域。图形题以严谨、科学的方式,以数据和图形为载体来表现环境、资源、产业以及热点问题发展过程等信息,可全面考查同学们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综合的能力。因此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总喜欢出一些图形题,而我们的一些同学总感觉图形论述题难解,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图形论述题。  
期刊
近几年来,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对这些新史观我们应有初步的了解。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要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 全球史观]  例1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
期刊
所谓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上下文。高考完形填空试题中,语境题是考查同学们感知语言材料时所具备的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的综合性试题,要求同学们在解答试题时,以语篇为根本,根据试题所处的语言环境来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该类题型着重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在高考完形填空试题中,语境题所占比例最大,约在50%以上。考查对具体语境的理解是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完形填空
期刊
河湖水体附近沙丘问题,近年来在高考中多次出现在,所考察的核心知识相同,但考察区域不同。此类试题,将河湖水体的相关知识与沙丘的形成与影响相结合,背后的地理原理都在课本上有迹可循,但是同学们难以综合运用两部分内容,导致得分困难。下面,通过一道同学们熟悉的高考题,带领大家学习此类试题的处理方式。  先来看2014年全国卷I第36题:  例1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
期刊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before是一个较为常用的虚词,它既可用作介词又可用作副词,还可以用作从属连词。其作为从属连词的用法是整个高中阶段语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各地的高考都倾向于考查这一用法。现将其作为从属连词的用法归纳如下:  1. 表示“在……之前”,用来说明主从句所描述动作发生的顺序。  Mary had cleaned the classroom before she went home
期刊
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卷固定的题型之一,它可以综合考查历史概念、历史基本事实、历史结论、阶段性特征等内容,是一种设题手段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泛的多功能题型。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要稳固地牢记基本知识,全面综合地调动多重因素综合运用;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能力。综观最近几年高考,该题型在多变的基础上求稳求技巧,呈现出“类型化”的特点,笔者试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课为个案,探讨近些年几道高考选择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