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性课程发展每一个人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民小学针对小班个性化教育特点,围绕“雅真教育”主题,确立了“适性课程发展每一个人”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并开发出雅真民族教育课程、学科素养课程、社团活动课程、“伴飞”项目课程。
  一、以纸艺为切入口,开发民族教育课程
  为了让校本课程真正适应每一个学生,学校在雅真《民族教育》课程(一年级《民族歌曲》、二年级《民族绘画》、三年级《民族舞蹈》、四年级《民族工艺制作》)的基础上,结合市级“十二五”课题(《小学纸艺教育的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研究,以纸艺为切入点,对雅真《民族教育》课程进行了二次开发。
  学校参考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接受能力等因素,分年级制订教学内容:一年级以纸艺启蒙文化为主,重点学习撕、折、剪纸的基本功,要求学生会创作简单的纸艺作品。二至四年级都以纸艺文化为主,但具体要求体现出差异性。二年级要求初步掌握撕、折、搓、剪的基本功,会创作简单的组合纸艺作品;三年级重点掌握撕、拼、折、衍、剪纸的基本功,会创作简单的主题作品;四年级要求熟练地掌握撕、拼、折、衍、剪纸的基本功,会自主创作纸艺作品。
  课程内容由少到多,难度由浅入深,呈螺旋式上升。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中,既了解了纸艺文化,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提高了动手、动脑和创造能力。
  二、以“雅真轩”为切入口,开发学科素养课程
  新课程认为,学习是获得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各种素养的过程;能力的获得需要经历实践、运用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组织教师开发了“雅真轩”学科素养课程。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学科素养课程的内容分三个板块:一是诵读课文中的精彩语段。教师精读教材,找准读写结合训练点并摘录成册,目的是提升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和学生诵读的能力。二是仿写练笔,用心习字。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巧设小练笔并汇编成册,目的是提升教师把握学科特点、关注学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三是拓展阅读,写作积淀。教师精选与课文语言训练点相关的文章并汇编成册,推荐给学生阅读积累,目的是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校将三项内容汇编成语文学科素养课程,命名为《雅真轩》。每天上午、下午分别安排20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学习课程内容。这段时间,师生或手捧《雅真轩》深情地诵读,或聚精会神地练习写字、作文,既拓宽了视野,又提升了综合素养。
  三、以课程超市为切入口,开发社团活动课程
  为了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受到同样好的教育,学校多向挖掘教育资源。
  一是面向学生挖掘生本资源,即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发现教育资源;二是面向学校挖掘民族特色资源,即充分挖掘学校硬件、软件环境优势,将其作为教育资源;三是面向教师挖掘专业特长资源,即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把教师的特长作为课程资源;四是面向社会挖掘智能强项资源,即聘请民间艺术家和专业教练到学校任教。回民小学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开发出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课程(见下表)。
  回民小学“课程超市”表
  [智能类别\
其他文献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组织学生实验、观察,让学生经历发现、猜测、推理、验证的过程,从而能够数学地表达和思维。当然,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承载数学知识结构的“实物原型”必须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思维特征的直观性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存在矛盾,数学教学需要有意识借助实物直观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语言。因此,要依据实物直观外部形状、内部结构等对比演示,多层次、多角度观察、操作、想象、对比,从静态到动态、从直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合是戏剧的突出特征之一,它能让戏剧的矛盾冲突更激烈,文本结构更紧凑,文本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鲜明。笔者以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陈毅市长》《一厘米》)为例,具体谈谈。  一、利用巧合,读懂矛盾冲突  戏剧的矛盾冲突通常被称为戏剧冲突,它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戏剧理论中有
管建刚  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首届教学名师,苏州教育名家,2008 年度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自2005 年以来,管建刚先后出版了《魔法作文营》《不做教书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线教师》《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的作文教学课例》《我的作文评改舉隅》《教师成长的秘密》《我的作文教学六讲》《一线表扬学》《管建刚和他的阅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主要是想让学生经历画图整理信息的全过程,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感受价值”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画图整理信息的价值,并产生使用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进而形成灵活解决问题的策略。  下面,我就如何在教学中突破本课重点,谈谈磨课历程。  应用题
“数学成语”一课是湖北“余振兴名师工作室”开发的“趣味数学”课程中的一节种子课,其特点如下:  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教者依据数学中的“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将本课学习划分为“数字、符号中的成语”“图形中的成语”“算式中的成语”及“概率中的成语”几个部分,既考虑到数学与成语的完整链接,同时也注意到学习的层次性,设计较科学有效。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通过猜一猜、说一说、看一看、读一
《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安排的一节数学味很浓的探索实践活动课。本节课通过把一定数量的珠子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数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弄清楚同一个数字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出来的数就不同。这个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玩的心理,设计出生动有趣形象的“玩法”, 让学生从“玩”中发现了规律,悟出了数学道理。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在日常的观察和体验过程中,会形成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在无形中养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国外研究者将学生在学习之前形成的概念简称为“前概念”,而把学生围绕“前概念”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有的错误思维结构称为“相异构想”或“不同的概念框架”。“相异构想”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表现在当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相异构想”不同时,可能会被学生排斥、异化,影响其对知识的理解。很多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好探究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找到解读文本的“密码”,让他们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一、紧扣课后练习设计探究问题  课后练习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其中蕴含着编者的智慧。这些练习或为正确解读文本指明了方向,或为突破重难点提供了思路,或为教学过程预设了方案,等等。设计探究问题时,教
平板教学是一种依托平板电脑开展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被神龙小学的广大师生所接受、推崇,正普遍用于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  一、现代化学校,教育方式的整合升级  2016年,神龙小学很多骨干教师率先在不同学科尝试了平板教学。同年3月,在学校的硬件与技术支持下,全校教师刮起了一股基于平板电脑教学的实践研修之风,于是我们“学科平板教学与自主学习融合的课例资源开发”的项目创意由此萌发。项目开展的初期,我们
一、现实情境中抽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吴老师首先用聊天的方式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赵楠、张华、李辉、王立四位好朋友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他们相约吃了一顿饭。赵楠付了100元,找回3元,他们想AA制分摊费用。吴老师要求学生把这个情境里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有的学生不会记录信息;有的学生像记日记一样写一段文字;有的只摘录简单的数字信息。吴老师引导学生对比记录,然后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每人应付款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