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z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当前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简要阐述了把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意义,并结合实例,探讨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相关主题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关    键   词]  地方历史文化;高职思政课;融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8-0162-02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生产生活实践中,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历史文化遗迹文物,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技艺、技能,这些地方文化宝藏为各地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厚的教学资源。当前,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在思政课中融入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思政课教师可以发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价值取向,要爱国,先要爱家乡。目前各高职院校生源地普遍都以本市、本省为主,因此,各地方保存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了解家乡,走近先辈,学生能够在感知历史、体味历史、触摸历史的过程中,真实地贴近历史脉搏,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地处辽南,这里曾经是清末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发生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关向应同志的家乡和青年时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史学专家对其素有“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的美誉。学院依托地域优势,建立了“关向应纪念馆”“旅顺日俄监狱”“旅顺大屠杀纪念馆”“万忠墓”等四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每年新生报到后入学教育的必备内容。
   二、思政课教学可以在地方历史文化中探寻中国梦的历史起源与逻辑起点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回望大连近代历史,百年前在清朝政府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主导之下,斥巨资修建了中国北方第一大港——旅顺口,建立了亚洲规模第一铁甲舰队——北洋水师,迈出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实践大国之梦的步伐。然而,封建制度的枯树结不出富国强兵之硕果,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让中国人民置身更加悲惨的水深火热境地之中,旅顺口大屠杀,整个辽东半岛被割让,大连被划为日本的关东州,这些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大連这片土地上,椅子山上的炮台、万忠墓前的石碑、北洋海军衙署的匾额、鸡冠山堡垒的弹坑、日俄监狱里屠杀抗日志士的绞刑架,这些无言的历史见证者无一不是我们探寻中国梦的历史起源与逻辑起点。
   三、地方特定历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四个自信”价值观养成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历经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才走到今天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独特性使我们很难找到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作为横向比较的参照物,同时现在的高职学生没有经历过社会发展艰苦时代的锻炼,缺少对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纵向研究对比,导致他们难以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对比中,他们往往犯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错误,以他人之长度己之短,看不到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巨大进步,这是导致他们缺乏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重要根源。走进历史,触摸历史,感同身受,才能对现实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才能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热爱,才能增强“四个自信”。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所在大连地区曾经是百年前日、俄两个列强争夺中国殖民地的战场,这个天然良港曾经是中国近代北洋水师的锚地。如今,作为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第一艘自主制造的航母“山东号”的母港,还有更多在大连船舶重工建造的055型万吨级现代驱逐舰,承载着强国之梦、强军之梦从这里昂首起航。旅顺口,这座昔日被日、俄两个列强盘踞半个世纪的军港,如今人民海军舰艇森然,军旗猎猎,通过这些历史和现实场景的对比,学生就能够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激发作为中国人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四、地方历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提升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必须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育更是不可或缺。在思政课中融入地方劳模文化,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事业自豪感,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关心集体、团队合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从而自觉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和优秀的建设者。作为新中国的重要的工业基地,辽宁有着深厚的劳模文化底蕴,中国工业展览馆凝缩着老一辈工人艰苦创业、以厂为家的主人翁情怀;鞍钢的工人模范孟泰,“身不离工厂,心不离群众”,展示了舍小“家”顾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忠于事业、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都是辽宁劳模文化的精华,都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素质,都是思政课教学的良好案例,都是孕育工匠精神的深厚沃土。同样,学校本地优秀企业文化以及地方文化中与其专业相关的非物文化遗产项目,都可以拿来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所用。
   五、地方历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活力    地域文化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很近,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课教育资源,而长期以来其理论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若干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逐渐埋没消退。比如,在中日战争中,大连金州古城曲氏一家在日军破城之时十七口人投井自尽,宁死不屈,其气节荡气回肠,而如今,曲氏井的悲壮故事甚至在当地都少有人知。因此,把辽宁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可以发掘和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还是保护它的最好方式,同时可以适应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活化思政课教学,为其增加鲜活教育素材,使思政课接地气、有人气,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必须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现有的思政课内容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逻辑主线和理论板块设置的,这要求教师在理论授课中必须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化、通俗化、大众化的问题。其中的“通俗化”是指理论要“接地气”“接人气”,理论阐释要根据受众特点在话语形式与内容上凸显通俗易懂特质。“大众化”就是要让理论走近大众,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身心认知特点与群体特点,让理论面向具有丰富个性、思想意识的人,而不是自言自语。而辽宁地域文化资源的融入,用身边人和眼前事现身说法,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地域文化资源向思政课教学资源的转化及途径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如何把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引入思政课教学,活化思政课教学,提升教学效果?(1)要遴选相关主题的优秀历史文化案例上课堂、进教案。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学在爱国主义、中国精神、中国梦、“四个自信”等主题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展示大连百年历史对比,讲好大连故事;播放历史题材影片《甲午海战》《二零三高地》,直观展示大连这片土地上血与火的战争;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本地学生用幻灯片讲解曲氏井、万忠墓、三间房、红房子、寺儿沟的来历,述说抗日放火队的故事,介绍日俄监狱里共产党员刘逢川的故事,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血腥残暴,颂扬仁人志士的反抗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充分利用地方歷史文化遗址纪念地近在身边的优势,鼓励学生身临其境触摸自己身边的历史。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每年在新生入学之后,组织学生参观大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现场教学。同时在思政课教学中鼓励学生自行组队就近参观关向应纪念馆、大连博物馆、金州南山俄军公墓等历史纪念地,培养家国情怀,加深历史认同感。(3)学校和地方纪念馆合作构建实践教学基地,使地方历史文化教育长期化、常态化。一方面可以聘任基地工作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到课堂给学生讲历史、说文化;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选拔优秀学生到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基地担任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解说导游服务,实现共建双方互利共赢。另外,还可以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共建和保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主体意识。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历程体现了时代变化、社会生活与制度的变迁,呈现出地域人群的人文传统、精神理念、伦理道德、价值追求等,它们对本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社会行为、品格塑造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有效发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把地方特色文化案例有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之中,可以在弘扬地域文化的同时,活化思政课教学,提升思政课堂亲和力和理论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且有助于培养高职学校自身思政课特色教学模式,因此,这方面的改革创新值得尝试。
   参考文献:
   [1]党浩.浙江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及实现路径[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28(1):8-11.
   [2]徐英.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大学生“三个自信”教育路径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6):24-26.
   [3]谭吉华,唐顺利,谭文翰.论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65-68.
  编辑 张 俐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研室是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的基层专业组织。尽管只是基层组织,教研室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它的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的教研室建设困难重重,如何解决当前教研室面临的困境,使教研室最大力度发挥它的本质功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目前在教育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它所倡导的学习理念具有很
期刊
[摘 要] 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指导意见后,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在线授课教学工作,针对在线授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分别从老师、学生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在线教学质量,并以钻井井控技术课程为例,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平台+QQ群”的方式进行在线教学,实际运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为同行开展在线授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在线授课;平台;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大量的中职学生将涌入高职学校,而目前高职学校的培养方案面向对象是高中毕业生,不符合中职毕业生的特点。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对中职和高职的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实现中职-高职衔接式的教学体系。  [关 键 词] 人才培养方案;“中职-高职衔接式”;岗位需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模式的研究与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为例,根据专业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明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改设计思路,构建应用化工专业教学诊改模式,通过创新校企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等一系列诊改措施,促进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 键 词] 职业院
期刊
[摘 要] 大学数学专业课的概念较为抽象,直观上难以理解。而概念是理解一切的基础,所以概念的教学关乎学生学习和理解一门课的程度。以数列的极限、连续与概率密度的概念的教学为例,由于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某一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数学根本上是来自自然界,从数学原始概念所描述的生活现象出发,利用“数学是用数字诠释生活”这一思想,引导学生自己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一生活现象,亲自
期刊
[摘 要] 智慧课堂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推崇的手段之一,特殊时期纯线上教学是众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通过智慧课堂线上教学开展实践研究,根据课前对内容和学情分析设计,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的实施,总结和反思线上教学中智慧课堂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更好地开展智慧课堂的探索实施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智慧课堂;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提升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就业质量的课程设置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特别是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数量巨大的毕业生开始争夺有限的就业资源,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竞争压力激增。如何准确地把握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影响因素,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所在。  [关 键 词] 就业质量;课程设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飞速发展,电商企业、店铺的网络营销方式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新媒体营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新媒体营销实践技能,提高毕业学生的竞争力。作为一门强实践性的课程,需要在课程中以实训作为其中心环节,利用微课、动画等信息化手段,针对高职的学情,设计好各个教学模块,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关 键 词] 新媒体营
期刊
[摘 要]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一种新模式。校企合作能真正做到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与市场接轨,完美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京东方班”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开创了人才培养的新道路,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了学校更好地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校企合
期刊
[摘 要] 会计综合仿真实训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财务方面动手做账的能力,提高专业的实操能力,但目前高校都是以手工账为主,电子账为辅,且涉及业务单一,不利于学生面对具体实习,因此,通过使用手机移动终端来细分企业账务系统,帮助学生熟悉常见商贸类、工业类、工程类等具体行业账务处理。  [关 键 词] 会计综合仿真实训;手机移动终端;财务软件  [中图分类号] G712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