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假设法 激趣读细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8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设法,是通过假设一定的环境、背景、条件,在各种关系发生转换的基础上提问,使学生入境悟理的方法。在语文课堂上的各个环节中尝试运用这种假设法,层层推进,可以充分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细节的热情,使每一个教学环节清晰可感,每一步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一、巧用假设法,充分提炼文章信息
  通常的教学设计中,整体感知环节无非是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如果结合文本特点设置情景,就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提炼文章信息的同时,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一文,通过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作者抓住一个场面以速写的形式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内容集中,结构灵活。
  针对“信息传播”的特点,上课伊始教师即提出一个假设:如果你是学校广播站的一名播音员,请提取课文中的有效信息,编写一则消息并进行现场播报。为了有效实现小播音员的身份假设,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很快圈画文本中的一些细节,如出征的时间、地点、人物、装备、目标,送行的人员和场面气氛并了解了出征的意义,从而提炼了主要信息。学生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轻松实现了文章的整体感知,而接下来的编写消息和播报消息则在考察了学生消息写作的主要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巧用假设法,深入解读文章语言
  阅读教学重点就是对语言的品味,教师在这一环节设计的问题往往都是“找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情节,谈一谈你感动的原因;或者找出文中你欣赏的语句,说说你的赏析”。在这种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对全文的通读显得散漫而效率不高。所得到得赏析要么是参考书上的经典语言,要么是雷同干瘪的无味话语,要么只是个别优秀学生展示的舞台。而如果对文本情节进行假设,就可以激发起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品析。
  陆蠡的散文《囚绿记》,文章思路非常清晰。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见绿”、“赏绿”、“囚绿”、“释绿”和“思绿”。
  在引领学生品读“赏绿”环节后,教师提出假设:作者对绿是如此的喜爱、留恋,以至于他产生了一个自私的念头——把绿囚禁起来!可是,作者毕竟只是一个旅客,他早已打算要南归的!所以,临行前他万般无奈的珍重的释放了这位绿友。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如果不是因为要离开,你觉得作者还会释放这位绿友吗?此语一出,全班同学立刻起了争议,教室里“放”与“不放”的叫喊声此起彼伏。教师微笑着示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但必须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作为依据,包括描写常春藤、抒发作者情感、写作背景等。
  于是在辩论声中,一个个“不走还会囚绿”的理由浮出水面:一个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要把常春藤归“我”所独有,装饰房间和心情;“我”在绿的身上看到“生的喜悦”,超过了任何的喜悦;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火车断了数天,每日留心”,可见我不一定走的成,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精神支柱……所以,作者还是要“囚绿”!
  于是在辩论声中,一个个“不走也会释绿”的理由也证据凿凿:“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我为它的固执不快,伤了自尊;“它渐渐失去了……变成……变成……”,绿在“我”的囚禁下的变化,再不放就要死了,爱它就要释放它;“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锁移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我”被绿打动;“我”计算着“绿囚”出牢的日子,可见“我”心里还是想释放它的;“绿是永不屈服的囚人”……所以,作者终究是要“释绿”的!
  于是,在“群情激奋”中,“囚绿”和“释绿”的重点描写段落和文字细节被学生轻松解读。
  三、巧用假设法,深切感悟文章主旨
  一篇好的文章总是有深刻的主题思想贯穿其中,在阅读品味过人物形象之后,引导学生在争论研讨中自然形成对文章的独特看法,效果十分显著。
  在感悟《台阶》的主旨时,学生在已经感受到父亲作为一个农民的倔强坚强和谦顺卑微的性格后,教师巧妙地提出一个假设:如果给父亲一次重来的机会,他还会建造高台阶吗?请在小组内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此问一触即发,种种观点和理由都在进一步研读课文中积极产生了。学生在探讨中逐渐达成了共识:父亲一定还会建造高台阶的,并归纳出三种理由。其一,建造高台阶是父亲的目标,是他一生的梦想,他一生都在为这个而奋斗。如果人生没有目标,他的一生就会变得空虚。其二,父亲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子孙建起了高台阶。从“挑水由我包了”可以看出,父亲在建好台阶后迅速地老去,但是儿辈们已经站在了高的起点上。其三,父亲在劳动中也体会的了别人无法体会到的劳动的快乐。如“父亲按照要求,每天在上面浇一遍水。隔天,……说硬了硬了。再隔几天……说实了实了。又隔了几天,……踩了踩,说全冻牢了”这哪里是养护台阶啊,简直就是呵护自己的儿子般快乐和幸福。父亲的生命虽然是艰苦的,但又何尝不是壮美的呢?至此,本文的主题已经在学生对文本的细读中凸显。
  四、巧用假设法,深刻拓展文章意境
  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形式。所以,在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最后环节不是脱离课本漫谈自身经历,而是更加深刻的体味文章意境尤为重要。
  《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讲述了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小亮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告诉我们,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在充分领悟了文章主旨后,教师小结:小亮的家庭遭遇是不幸的,但小亮又是幸福的。亲妈的疼爱,同学的友爱,老师的关爱,传达室老大爷的帮助,也许还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的援助萦绕身边。小亮依然生活在巨大的爱心之中。所以,故事的结尾将母爱的奶糖化作了“甜甜的泥土”。那我们能为小亮做些什么?如果今天就是他八岁的生日,你打算送给他一份怎样的礼物?
  生纷纷说:“奶糖,因为文中说他爱吃的是奶糖”;“鞋子,因为他的鞋子都破了”;“一双手套,因为文中说‘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我想把他带到我家去住,让他和我共享家庭的温暖”;“我想把他妈妈找来和小亮一起过生日”;“我要到小亮家去找他爸爸,告诉他不能打小亮,而且不能让他干那么多活”;“我还要告诉他爸爸,让小亮的妈妈经常和小亮在一起。她有见到小亮的权利”。
  “过生日”的假设和“送礼物”的设计紧扣文本细节,又跳出文本,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让学生的情感自然流淌。在一个富于吸引力的情感磁场中,课堂教学达到又一个高潮。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巧用假设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大细致阅读文本的广度,而且还可以开拓文本探究的深度,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港中学新校区)
其他文献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在全省范围内铺开,新的语文课堂也一如大家所希望的那样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课堂不再沉闷了,学生变的活跃了,老师不再唱独角戏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我们在为这些可喜变化略感欣慰的同时,语文课堂也随之出现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使我们从事教学第一线的老师身感忧虑,怕这种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方式在实施中逐渐被异化,使语文课堂陷
【内容摘要】课堂上师生之间语言交流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为“提问——回答”,按谁问谁答的先后顺序可分为师问生答、生问师答和生问生答三种基本模式。不管三种模式中哪一种,根据英语课堂学习的特点,都须按照在创设的问题情景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评价反馈这一基本程序进行。  【关键词】创设问题 提出问题 回答问题 评价反馈  一、创设问题情景  提问在设定的情景中进行,归纳起来无非是问其所看、问其所听、问其
【内容摘要】文学作品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给作品留下了再创造的空间,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  【关键词】再创造进得书本出得书本放飞心灵  新教材文学作品的比例较大。这些文学作品涉及古今中外,时间和空间跨度之长之广,文学样式之齐之全,对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鉴赏水平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是不管是何种文学样式,它都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惟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过程中,常常会忽略两大领域,分析学情与修炼语言,学情是根本,语言是关键,由于这两点的缺失,往往造成名师不能出高徒的局面。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下如何去分析学情,修炼语言。  【关键词】分析学情修炼语言两架马车  所谓学情,就是对学生在达到新的教学要求前所具有的相关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趣状态、意志趋向、思维特点、实践探索能力等知情意行信息的总称
【案例背景】  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要将过去的传授、灌输知识改变为学生的探究、对话;要将学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改变为今天的动手、动脑相结合的主动探究。笔者在进行“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时,进行了一次数学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一个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它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各有什么变化?结果在本节课上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使本节课变得生动有趣,精彩纷呈。学生们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采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借助多媒体教学会计分录三要素以及采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的三个步骤。并且将它展示,形象直观,学生可以看着屏幕进行分析讨论。采用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赏识教学、实例演示,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层层深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教材知识,培养其表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  一、使用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1.使用教材及主编 
近期拜读了广东省开平市开侨中学高级教师黎志新老师的《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一书,掩卷沉思,深有感触。黎志新老师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触,拨动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心弦,弹响了一曲又一曲师生心灵的和鸣曲。  捷克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本领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笔者以为,黎志新老师是深得其中真谛的。是啊!面对一届又一届刚刚经历黑色六月(原来是七月)的高四学生,那种说不出的痛是切肤的
近些年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班主任的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越来越调皮,越来越难教。甚至有的年轻班主任不无感慨的对我说:“还是你工作那会学生好教啊,他们单纯又听话……”其实,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什么时候的孩子都不好教啊!  一九八三年八月,我刚满十八岁,从师范毕业后,回到了我的母校 ——一所农村小学任教。  母校一切依旧,一排低矮破旧的瓦房,伸手就能够到房檐,所有的教室几乎都没有窗户,只是开
对于从事高中教学工作的一线老师来说,选修课的教学是一个崭新的领域,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并精心施教;对于参加课程改革的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很强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为深入研究选修课教学中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把握特点,总结规律,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了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选修实验研究课教学观摩活动。本次观摩活动开设的六节研究课就语文选修课中就如何开展现代散文精品、戏剧文学、人物传记作品、语言文字
从先进的教学观念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之间隔着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之前,分析学习的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的教学过程、方法和评价”(加涅《教学设计原理》),以达成最优的教学效果,这种活动就是教学设计(俗称“备课”),其中安排课堂教学流程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比重最大也最典型的是阅读教学的设计。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胸有路,遵路识斯真。”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