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作为研究对象,对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问题进行探析,研究发现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普遍缺乏,主要表现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缺失,乡村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紧缺,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匮乏,乡村体育教师职业归属感低下。导致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乡村体育教师地位边缘化、专业认同感低、教师薪资配置不合理、乡村学校体育物资贫瘠、社会对体育存有偏见,并从乡村体育教师自身、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重塑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自信;缺失;重塑;专业素养
引言
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承担着强健体魄、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责任,还担当着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义务。体育教师是乡村体育教育的实施者,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践行者,是助推乡村体育教学质量稳固提升的实践者,其专业自信的良好发展能够保障乡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实施,能够助推乡村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但是在当下如此繁荣的信息化教育大背景下,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经济层面因素、政策文化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乡村体育教师的健康成长得不到有效关注,乡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被认可,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信深陷窘境。
一、核心概念的解读
专业自信从字面意思理解是个体对所习得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自我信任,从深层意义上说专业自信是基于自身研究范畴的部分优势而建立的一种专业自我认同感,是对自我所掌握该领域核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自我审视与确认,是一种简单而又复杂的心理情况表征[1]。而教师的专业自信是教师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信任程度,它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自信、专业能力自信、师德素养自信和教育知识与能力自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综合教育与教学能力的整体认同感[2]。具体到体育学科而言,体育教师专业自信是基于现有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师所表现出的丰富理论知识、完备的技术技能、多样的教学方法、高尚的师德情怀和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是对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和教育知识与方法的高度自信和自豪感。
二、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缺乏的现实呈现
(一)乡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缺失
首先,由于地理环境、教学资源等各种原因,乡村体育教师缺少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这会导致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对前沿动作技能、知识知之甚少。对比城市体育教师,乡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缺失。乡村体育教师更多是依赖于经验教学,缺乏创新和合作意识。其次,体育课程“边缘化”让大部分体育教师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主动学习意识薄弱,导致教师职后的再学习难度加大,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得到稳固提升,总的来说,乡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相对滞后。
(二)乡村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紧缺
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来源于学科知识的充实,体育课程就是教师运用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转化为课堂语言动作。要想完成一节精彩的体育课,体育教师必须真正把握体育学科知识的丰富内涵,理解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对体育学科知识进行深化加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教学风格。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是体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根基,然而乡村体育教师在学科知识上更注重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往往忽视了体育学科的理论研究,导致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发展不均衡,影响了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的正常表达。
(三)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匮乏
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此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和因地制宜能力。首先课堂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应具备的能力,是教師能力结构的核心。受乡村教育环境的影响,农村体育教师间的自愿交流机会少,处于封闭式教学环境,再加上乡村学校继续教育制度和政策的空缺,原本教学能力结构不完备的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其教学能力的广泛缺失不能满足乡村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亦不能满足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实践诉求。主要表现为体育课堂组织能力欠缺、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欠佳、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体育教学评价能力不足,限制了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的合理表达。
(四)乡村体育教师职业归属感低下
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是乡村体育教师在乡村学校的教学岗位上与学生、学校以及其他关系之间的互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对乡村体育教师这一职业在思想、心理、情感上的归属和认同[3]。但是在现实乡村体育教学过程中,乡村体育教师时常因为乡村教学条件、经济结构以及乡村体育教师的关注度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表现出过低的职业归属感,对乡村体育教学工作抱以消极的态度,对学生缺乏耐心,乡村体育教师职业归属感的不足限定了教师专业自信的发挥。
三、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缺失的原因
(一)乡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边缘化
近年来,由于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入发展,各中小学校大力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对体育的关注度迅速上升,但相比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主科课程而言,体育学科在升学考试中的成绩评定影响较小,所以部分学校及家长对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容易忽视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作用。其次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教育便是智育,忽视了体育的价值,导致体育教育成为一门冷门课程,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边缘化,乡村体育教师的社会价值更加得不到关注。
(二)乡村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低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基本性质、价值、规范等的认识,对职业的感知和评价,能够从工作中体验到乐趣,从内心认同本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4]。自信源于认同,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认同并认可这份职业,只有教师正确认识教育职业时,才会对这份职业忠诚,才会对课堂教学工作充满热情。
(三)乡村体育教师薪资配置不合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只有满足基本的需求理论之后,才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所以教师需要在确保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飙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乡村教师的政策,虽然教师的工资待遇有所提高,但提升幅度有限,与物价的增长速度和增长量不成正比,教师的经济压力不断加大,不能解决乡村体育教师根本的生活保障问题。
(四)乡村学校体育物资贫瘠
首先,乡村学习体育场地数量与质量不达标,近几年,虽然有国家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体育场地的面积和质量有待改善,大多数乡村学校没有排球、羽毛球场,学校的田径场也多为水泥和煤渣田径场。其次,乡村学校的资金配置不合理,学校的经费投入会优先考虑主科科目,投入到体育器材以及设备的资金就受到了限制,导致学校体育器材长期处于匮乏状态。
(五)社会群体对体育的偏见
首先,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大多是教跑、跳、投、体操等身体技术的学习,这些技术动作通常情况只有在学校才会展现出来,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很少去表现,这就导致体育课的成果价值不能很好的凸显出来。其次,体育只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一种积极手段,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其他课程和家长、社会共同关注。
四、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重塑的举措
(一)提高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能力
首先,乡村体育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体育课程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简单的动作技能,而且在教学方面要从“教什么”转变到“怎么教”,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与思想,学习先进的动作技术。其次,教师应学会接纳自己,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职业,培养积极归因方式,把教学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强,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
(二)创设良好乡村体育教学环境
首先学校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应该招聘专业的体育教师,减少兼课的体育教师,同时也要避免乡村体育教师兼上其他课程,才能保证教学的高效化。其次改良评价方式,体育课程不是一般知识技能的学习,是知识、动作技能、能力、精神态度的合体,不能简单的用考核成绩去评价,体育课程应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考核评价的公平性。最后体育课是户外实践课,要想保质保量的上好一堂体育课,场地器材是保障,相关部门应保证乡村学校有足够的体育经费制备并改善体育场馆设备。
(三)转变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偏见
首先,体育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夠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师要以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注重体育学科的过程性评价,而不只是为了考试。要让领导、家长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可定期在学校举办体育比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其次,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体育政策,推动乡村体育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体育氛围,引导学生转变对体育的认识,让大众参与到体育中来,体验其乐。
五、结语
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的提升对推动乡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体育教育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下乡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边缘化,乡村体育教师自身认同感低,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信普遍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体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措施三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究。为提高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重塑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信,还有更多改进策略和提升机制有待我们去发现。
参考文献:
[1]黄菊.N市幼儿园教师专业自信调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2]朱必熙,徐晋华.小学新任教师职业自信问题及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5):140–143.
[3]吴建章,徐娅囡.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题探析[J].高教论坛,2015(11):103–105.
[4]安会.思想品德课教师职业自信的失落与重塑[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17(02):47–49+65.
关键词:自信;缺失;重塑;专业素养
引言
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承担着强健体魄、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责任,还担当着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义务。体育教师是乡村体育教育的实施者,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践行者,是助推乡村体育教学质量稳固提升的实践者,其专业自信的良好发展能够保障乡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实施,能够助推乡村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但是在当下如此繁荣的信息化教育大背景下,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经济层面因素、政策文化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乡村体育教师的健康成长得不到有效关注,乡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被认可,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信深陷窘境。
一、核心概念的解读
专业自信从字面意思理解是个体对所习得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自我信任,从深层意义上说专业自信是基于自身研究范畴的部分优势而建立的一种专业自我认同感,是对自我所掌握该领域核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自我审视与确认,是一种简单而又复杂的心理情况表征[1]。而教师的专业自信是教师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信任程度,它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自信、专业能力自信、师德素养自信和教育知识与能力自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综合教育与教学能力的整体认同感[2]。具体到体育学科而言,体育教师专业自信是基于现有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师所表现出的丰富理论知识、完备的技术技能、多样的教学方法、高尚的师德情怀和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是对体育理论与实践技术和教育知识与方法的高度自信和自豪感。
二、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缺乏的现实呈现
(一)乡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缺失
首先,由于地理环境、教学资源等各种原因,乡村体育教师缺少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这会导致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对前沿动作技能、知识知之甚少。对比城市体育教师,乡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缺失。乡村体育教师更多是依赖于经验教学,缺乏创新和合作意识。其次,体育课程“边缘化”让大部分体育教师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主动学习意识薄弱,导致教师职后的再学习难度加大,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得到稳固提升,总的来说,乡村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相对滞后。
(二)乡村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紧缺
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来源于学科知识的充实,体育课程就是教师运用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转化为课堂语言动作。要想完成一节精彩的体育课,体育教师必须真正把握体育学科知识的丰富内涵,理解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对体育学科知识进行深化加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教学风格。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是体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根基,然而乡村体育教师在学科知识上更注重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往往忽视了体育学科的理论研究,导致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发展不均衡,影响了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的正常表达。
(三)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匮乏
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此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和因地制宜能力。首先课堂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应具备的能力,是教師能力结构的核心。受乡村教育环境的影响,农村体育教师间的自愿交流机会少,处于封闭式教学环境,再加上乡村学校继续教育制度和政策的空缺,原本教学能力结构不完备的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其教学能力的广泛缺失不能满足乡村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亦不能满足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实践诉求。主要表现为体育课堂组织能力欠缺、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欠佳、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体育教学评价能力不足,限制了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的合理表达。
(四)乡村体育教师职业归属感低下
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是乡村体育教师在乡村学校的教学岗位上与学生、学校以及其他关系之间的互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对乡村体育教师这一职业在思想、心理、情感上的归属和认同[3]。但是在现实乡村体育教学过程中,乡村体育教师时常因为乡村教学条件、经济结构以及乡村体育教师的关注度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表现出过低的职业归属感,对乡村体育教学工作抱以消极的态度,对学生缺乏耐心,乡村体育教师职业归属感的不足限定了教师专业自信的发挥。
三、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缺失的原因
(一)乡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边缘化
近年来,由于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入发展,各中小学校大力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对体育的关注度迅速上升,但相比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主科课程而言,体育学科在升学考试中的成绩评定影响较小,所以部分学校及家长对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容易忽视体育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作用。其次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教育便是智育,忽视了体育的价值,导致体育教育成为一门冷门课程,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边缘化,乡村体育教师的社会价值更加得不到关注。
(二)乡村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低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基本性质、价值、规范等的认识,对职业的感知和评价,能够从工作中体验到乐趣,从内心认同本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4]。自信源于认同,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认同并认可这份职业,只有教师正确认识教育职业时,才会对这份职业忠诚,才会对课堂教学工作充满热情。
(三)乡村体育教师薪资配置不合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只有满足基本的需求理论之后,才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所以教师需要在确保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飙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乡村教师的政策,虽然教师的工资待遇有所提高,但提升幅度有限,与物价的增长速度和增长量不成正比,教师的经济压力不断加大,不能解决乡村体育教师根本的生活保障问题。
(四)乡村学校体育物资贫瘠
首先,乡村学习体育场地数量与质量不达标,近几年,虽然有国家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体育场地的面积和质量有待改善,大多数乡村学校没有排球、羽毛球场,学校的田径场也多为水泥和煤渣田径场。其次,乡村学校的资金配置不合理,学校的经费投入会优先考虑主科科目,投入到体育器材以及设备的资金就受到了限制,导致学校体育器材长期处于匮乏状态。
(五)社会群体对体育的偏见
首先,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大多是教跑、跳、投、体操等身体技术的学习,这些技术动作通常情况只有在学校才会展现出来,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很少去表现,这就导致体育课的成果价值不能很好的凸显出来。其次,体育只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一种积极手段,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其他课程和家长、社会共同关注。
四、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重塑的举措
(一)提高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能力
首先,乡村体育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体育课程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简单的动作技能,而且在教学方面要从“教什么”转变到“怎么教”,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与思想,学习先进的动作技术。其次,教师应学会接纳自己,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职业,培养积极归因方式,把教学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强,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
(二)创设良好乡村体育教学环境
首先学校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应该招聘专业的体育教师,减少兼课的体育教师,同时也要避免乡村体育教师兼上其他课程,才能保证教学的高效化。其次改良评价方式,体育课程不是一般知识技能的学习,是知识、动作技能、能力、精神态度的合体,不能简单的用考核成绩去评价,体育课程应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考核评价的公平性。最后体育课是户外实践课,要想保质保量的上好一堂体育课,场地器材是保障,相关部门应保证乡村学校有足够的体育经费制备并改善体育场馆设备。
(三)转变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偏见
首先,体育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夠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师要以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注重体育学科的过程性评价,而不只是为了考试。要让领导、家长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可定期在学校举办体育比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其次,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体育政策,推动乡村体育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体育氛围,引导学生转变对体育的认识,让大众参与到体育中来,体验其乐。
五、结语
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的提升对推动乡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体育教育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下乡村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边缘化,乡村体育教师自身认同感低,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信普遍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体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乡村体育教师专业自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措施三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究。为提高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重塑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信,还有更多改进策略和提升机制有待我们去发现。
参考文献:
[1]黄菊.N市幼儿园教师专业自信调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2]朱必熙,徐晋华.小学新任教师职业自信问题及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5):140–143.
[3]吴建章,徐娅囡.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题探析[J].高教论坛,2015(11):103–105.
[4]安会.思想品德课教师职业自信的失落与重塑[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7,17(02):47–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