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但德育工作也确实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内容乏味随意性大等缺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为了使德育工作在内容与方法上变单调为丰实多彩,变无序为有序,变零散为完整系统,通过美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充分发挥二者的育人功能,让我们的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以德为首全面育人是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美育与德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我们在坚持以德为首的同时对德美相融,实现最佳链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讨,认为德美相融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有可行性。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德美教育因素,明确把握各年级的教育要点
向学生进行德美教育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任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小学的思品与生活、美术、音乐等教材中有着丰实的德美教育因素。如美育方面,在科学课中有丰实的自然美因素,在体育课和实践课中有形体美、心灵美和行为美的因素等。在德育方面爱国主义因素各科教材中就有歌颂祖国山河壮丽的、地大物博的;有歌颂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知识灿烂的;还有歌颂中华民族酷爱自由、反对精神的等。要使德美相融发挥育人功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必须掌握教材中的这些教育要点,这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因为这些教育因素不仅能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国,而且能在他们的心中激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在得到美的同时,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是德美有机结合,发挥育人功能。如果教师不能明確这些教育因素,就很难把握教育要点,德美的育人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较好地把握渗透点,对教材进行了整体系统的研究,以达到德美教育的渗透循序渐进、不断升华。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各年级小学生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的不同,对各年级的教育要点进行了序列编排,使教育要点形成一条线,使德美相融实现最佳链接,如:在集体主义方面我们确定的各年级的教育要点是:
低年级:着重教育学生树立心中有他人,乐于助人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育学生知道家庭与学校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同学、小伙伴之间要友爱团结,知道班级、少先队组织是集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在集体中生活要想着别人,要遵守纪律等,通过这些要点的渗透使孩子们在助人中和被人帮助中情感获得愉快受到美的熏陶,在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同时,对未来产生无限的美好憧憬。
中年级:着重教育学生树立心中有集体的思想继续培养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为集体做好事,珍惜集体荣誉,伸出温暖的手奉献爱心。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同情有残疾的人,邻里和睦相处。同时教育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他们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高年级:着重教育学生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的思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继续巩固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通过各科教学教育学生学习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富强,人民幸福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同时,还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英雄人物的美好心灵就不会有伟大的壮举,没有铁的纪律,集体主义精神就不会有战斗的胜利。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激励他们为实现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由于我们注意挖掘教材中德美教育因素,明确把握各年级各学科的教育要点,这些就为德美有机结合发挥育人功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避免了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美相融教育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深挖教材,明确掌握各科德美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了在各科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德美相融教育,使其实现最佳链接。
1、艺术学科的德美有机结合。
美术、音乐是艺术学科。在《中小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提高对中外优秀造型艺术的欣赏能力。”《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必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初步具有唱歌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由此可见,美术和音乐除了培养学生的绘画和唱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用美的观点去分析作品中深刻的社会内容,明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因此,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音乐的乐理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受到教育,情感上受到美的陶冶,如:在学习表现春天校园早晨的音乐时,不仅让学生掌握声音旋律,节奏的变化和运动,还要把旭日东升,欣欣向荣,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等美丽图景的课件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早晨是充满希望的早晨,是生机勃勃、富有朝气的早晨。在创设了这样一个美的情境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深化德育的思想内容,同学们就象那冉冉升起的旭日是祖国的希望,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我们只有从小立志好好学习才能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任,不负祖国人民的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受到了美的熏陶,思想境界有了新的提高,德美教育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才能发挥育人功能。
2、语文学科的德美有机结合。
关于语文教学叶圣陶曾说对于文艺作品的欣赏:“要和作者的心相契合,要通过作者的文字认识世界、体会人生。”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讲读与写作在内容上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追求人生理想的审美教育。在形式上培养学生鉴赏和创造语文艺术美的能力,使语文科成为“学习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工具课”。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教师不仅侧重讲解词语,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一句话,使学生更深地体会英雄为新中国而忘我牺牲的精神。同时,还利用课件、多媒体把那些生动、具体的直观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到一种悲壮、雄伟的境界中,拨动他们的心灵之弦,引起联想产生共鸣,并体会到作品蕴含着的饱满、健康的感情。
总之,各科教学都负有对学生进行德美教育的责任。都是在各科教学中,只有善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情境。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德美教育,二者的育人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的德育、美育工作就能: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作者单位:辽阳市辽阳县小屯镇中心小学 辽宁辽阳)
以德为首全面育人是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美育与德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我们在坚持以德为首的同时对德美相融,实现最佳链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讨,认为德美相融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有可行性。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德美教育因素,明确把握各年级的教育要点
向学生进行德美教育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任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小学的思品与生活、美术、音乐等教材中有着丰实的德美教育因素。如美育方面,在科学课中有丰实的自然美因素,在体育课和实践课中有形体美、心灵美和行为美的因素等。在德育方面爱国主义因素各科教材中就有歌颂祖国山河壮丽的、地大物博的;有歌颂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知识灿烂的;还有歌颂中华民族酷爱自由、反对精神的等。要使德美相融发挥育人功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必须掌握教材中的这些教育要点,这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因为这些教育因素不仅能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国,而且能在他们的心中激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在得到美的同时,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是德美有机结合,发挥育人功能。如果教师不能明確这些教育因素,就很难把握教育要点,德美的育人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较好地把握渗透点,对教材进行了整体系统的研究,以达到德美教育的渗透循序渐进、不断升华。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各年级小学生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的不同,对各年级的教育要点进行了序列编排,使教育要点形成一条线,使德美相融实现最佳链接,如:在集体主义方面我们确定的各年级的教育要点是:
低年级:着重教育学生树立心中有他人,乐于助人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育学生知道家庭与学校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同学、小伙伴之间要友爱团结,知道班级、少先队组织是集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在集体中生活要想着别人,要遵守纪律等,通过这些要点的渗透使孩子们在助人中和被人帮助中情感获得愉快受到美的熏陶,在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同时,对未来产生无限的美好憧憬。
中年级:着重教育学生树立心中有集体的思想继续培养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为集体做好事,珍惜集体荣誉,伸出温暖的手奉献爱心。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同情有残疾的人,邻里和睦相处。同时教育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他们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高年级:着重教育学生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的思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继续巩固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通过各科教学教育学生学习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富强,人民幸福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同时,还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英雄人物的美好心灵就不会有伟大的壮举,没有铁的纪律,集体主义精神就不会有战斗的胜利。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激励他们为实现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由于我们注意挖掘教材中德美教育因素,明确把握各年级各学科的教育要点,这些就为德美有机结合发挥育人功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避免了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美相融教育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深挖教材,明确掌握各科德美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了在各科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德美相融教育,使其实现最佳链接。
1、艺术学科的德美有机结合。
美术、音乐是艺术学科。在《中小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提高对中外优秀造型艺术的欣赏能力。”《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必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初步具有唱歌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由此可见,美术和音乐除了培养学生的绘画和唱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用美的观点去分析作品中深刻的社会内容,明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因此,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音乐的乐理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受到教育,情感上受到美的陶冶,如:在学习表现春天校园早晨的音乐时,不仅让学生掌握声音旋律,节奏的变化和运动,还要把旭日东升,欣欣向荣,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等美丽图景的课件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早晨是充满希望的早晨,是生机勃勃、富有朝气的早晨。在创设了这样一个美的情境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深化德育的思想内容,同学们就象那冉冉升起的旭日是祖国的希望,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我们只有从小立志好好学习才能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任,不负祖国人民的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受到了美的熏陶,思想境界有了新的提高,德美教育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才能发挥育人功能。
2、语文学科的德美有机结合。
关于语文教学叶圣陶曾说对于文艺作品的欣赏:“要和作者的心相契合,要通过作者的文字认识世界、体会人生。”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讲读与写作在内容上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追求人生理想的审美教育。在形式上培养学生鉴赏和创造语文艺术美的能力,使语文科成为“学习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工具课”。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教师不仅侧重讲解词语,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一句话,使学生更深地体会英雄为新中国而忘我牺牲的精神。同时,还利用课件、多媒体把那些生动、具体的直观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到一种悲壮、雄伟的境界中,拨动他们的心灵之弦,引起联想产生共鸣,并体会到作品蕴含着的饱满、健康的感情。
总之,各科教学都负有对学生进行德美教育的责任。都是在各科教学中,只有善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情境。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德美教育,二者的育人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的德育、美育工作就能: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作者单位:辽阳市辽阳县小屯镇中心小学 辽宁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