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发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te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和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1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达60%左右,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但是,一直以来,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仍然没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2011年以来,持续调控的货币政策下银根紧缩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众多企业纷纷寻求民间借贷资金以解燃眉之急。民间借贷在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的同时,也导致中小企业不堪资金成本压力。2011年4月以来,全国尤其是东南沿海陆续有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导致中小企业倒闭、企业主“跑路”事件被披露。那么,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到底该如何破解,民间金融是该“堵”还是“疏”,如何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发展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民间金融的现状和规模
  在我国,民间金融是相对于国有或政府金融等官方金融而言的,泛指民营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以及非金融機构的自然人,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融资活动。一般来说,民间金融分为正规和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前者主要是指那些在我国正式金融体制内并受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民间金融形式,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等,后者主要是指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在政府监管之外所存在的金融行为,例如民间信贷、民间合会、私人钱庄等,有些学者将民间金融界定为非正规金融范畴,我们在讨论中也侧重于此。
  多年来,虽然非正规的民间金融一直是我国政府限制甚至禁止的对象,但却始终存在,且近几年日趋活跃、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已超过2.4万亿元,占当时借贷市场比重达到5%以上。伴随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大,民间金融的借贷主体也呈现多元化,借贷用途也由消费性借贷向生产经营性借贷转变。民间金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金融规模大且发达程度高,通常被看作是民间金融的典型代表地区,温州地区更被称作是“民间金融之乡”。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截至2011年6月底,民间借贷规模已达到银行信贷总量的20%,即1100亿元左右,比前一年的800亿元大幅增长。民间高利贷等民间金融形式不只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温州等地,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开始盛行。
  
  民间金融发展的体制和现实背景
  毋庸置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和民营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中小型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然而,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呈现出典型的“倒三角”特征,中小企业很难得到相应的融资服务。相对于大型银行,民间金融在信息、成本等方面具备较多的优势,中小企业天然、长期地与民间借贷结合在一起成为内在的必然趋势。
  首先,在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中,民间金融具有信息优势。中小企业融资具有规模较小、次数较频繁、信息披露不健全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大型金融机构来说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成本较高、风险过大。与之形成对比,民间金融的借贷行为发生在较为特定的区域内,借贷双方对信息都掌握得比较充分,而民间金融内在的道德约束及声誉约束机制往往能以自律的形式保证贷款人按期归还贷款,这就较为有效地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其次,民间金融自身特有的特点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交易成本。民间金融通常建立在血缘、地缘等基础之上,借贷手续简单、交易成本较低,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和成本优势。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农村经济主体和城镇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分散化、规模小、监控难等特点,往往在商业化的正规金融之中受到歧视甚至被排斥,中小企业选择民间金融也是在外部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从上可以看出,民间金融内生于中小企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和融资需求,这种内生性决定了它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相互之间的适应性。此外,民间金融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形式不仅是一种内生的金融制度,其兴起和发展亦是我国高度集中和垄断的金融体制的产物。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市场准入实行了严格的管制,金融体系相对经济其他领域垄断特征更为明显,这就导致在经济主体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的时候,金融体制始终主要服务于国有经济,国有银行垄断造成严重的信贷歧视。这样的金融制度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就为民间金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2010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明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然而,目前在金融领域,民企要获得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入牌照几乎不可能,所以即使有资金也无法通过合法渠道贷放出去。总之,金融制度供给不均衡造成了民间金融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种供给不均衡是政府实行金融控制,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垄断的必然结果。
  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有深刻的体制背景,但这两年规模空前扩大特别是负面效应的凸显有现实的原因,它集中反映了我国以数量为目标的货币调控政策的弊端和利率非市场化的桎梏。
  次贷危机之后,为防止经济陷入衰退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一些中小企业借此之机通过银行信贷积极投入至新项目的投资中。2010年下半年以来,为防范通胀货币政策由松转紧,还没来得及从扩张周期中撤出的中小企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在货币政策从紧时比大型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在非对称的紧缩效应影响下,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必更为缩减,融资更加困难。根据浙江省的有关统计,截至2011年7月末,在全省230多万家大中小企业中,仅有20余万家获得了银行贷款,覆盖率不足10%。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41.8%、31.03%和27.79%的中小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有难度”、“比较难”、“非常难”。在企业资金周转方面,有44.5%的小型企业和40.9%的中型企业认为资金吃紧,相对比,大型企业感觉资金紧张的比例只有26.1%。另外,2009年的天量货币投放导致大量流动性资金迫切需要投资出口。由于投资渠道单一,日益膨胀的资本走向了投机和炒作的道路。一边是疯狂的民间资本,一边是资金链条绷紧的中小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更多转向民间借贷,生存压力迫使中小企业不得不接受节节攀升的高利贷利息。中小企业本身在产业链条上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成本转嫁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也较差。飙升的融资成本,再加上原材料、劳动力、物流等一系列的成本压力,中小企业的处境苦不堪言,一些低端制造业和作坊式的小企业,由于难以承受经营压力不得不选择倒闭,一些企业主更是因为无法偿还高额的借贷本息而“跑路”。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发展
  2011年以来的现实状况让我们认识到,民间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一些中小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脱离法律监管的民间借贷也使企业背负高额的融资成本,滋生诸多社会问题。在投资渠道受限、投资领域狭窄的情况下,民间资本选择短期化、功利化、虚拟化的投资,结果造成一些资产价格非正常地上涨以及民间高利贷的盛行。随着民间借贷利率飙升,众多中小企业由于不堪高昂的融资成本压力导致资金链断裂倒闭、企业主“跑路”。在极端的情况下,恐慌和不信任导致的信贷资金的撤出和蔓延效应会影响银行业以及实体经济。因此,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九条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这有助于缓解当下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但是,要想根本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最重要的是应该正确认识民间金融存在和发展的体制和现实背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等草根经济体相匹配的现实,通过制度创新正确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发挥民间金融独特优势,为广大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融资服务,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体而言,对于规范民间金融而言应从遵从以下方针:法律建设,规范民间金融合法合规;体制创新,构建民间多渠道融资结构;完善监管,化解民间金融风险。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我们有以下建议:
  法律建设,规范民间金融合法合规。目前,缺乏相应法律保障是我国的民间金融面临的首要制约因素。目前,大多数民间金融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其金融行为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之外存在。我们应认识到民间金融是一种内生的金融制度,是现有金融供给制度的重要补充,因此应着手为民间提供更好的法制环境,赋予民间金融合法的法律地位,将民间金融纳入合法化和规范化程序,选择性地使民间金融的机构、组织和形式阳光化。建议政府降低金融准入门槛,允许资本金、經营者资格等条件达到法律规定标准的规模较大的民间金融合会等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转变为正规的民间金融组织;同时,引导小规模的私人钱庄和民间资金参与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正规民间金融组织的改制,壮大正规民间金融的力量,促进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我国民间信贷市场透明化和制度化,能以现代金融体系的规范,以属地信贷的方式解决属地小微企业的商业信贷需求,此次国务院金融新政的核心之一即是民间金融开放。当前,应该尽快出台全国范围加强民间融资管理的指导意见,选择在温州等民间融资活跃的市、县(市、区)开展规范民间融资试点,探索民间融资阳光化途径。
  体制创新,构建民间多渠道融资结构。民间金融的方兴未艾是我国金融领域二元结构的体现,是我国现行金融供给制度不均衡的必然结果,我国高度集中和垄断的金融体制导致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等经济体严重的信贷歧视,因此,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必须通过体制创新营造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和谐共生的环境,构建民间多渠道融资结构。但是,解决小企业的融资一方面鼓励国有银行对小型微型企业放贷,更重要的是通过体制创新打破金融领域的二元性以及金融体系中的垄断。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单靠行政手段促使国有及大型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倾斜无法根本上改变现状,关键是要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金融机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存在资金门槛等诸多限制,2010年出台的民间投资新36条在金融准入方面给民间资金很大的自由,但现实不尽如人意。因此,应该进一步有步骤地向民间资金开放竞争性领域,拓宽民间资金投资范围,鼓励并规范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金融体系、参与金融服务,通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基金互助组织等一些小额、合规的借贷活动,解决经济运行中资金供给结构失衡,改善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现状。利率市场化是消除信贷歧视,改善金融供给不均衡现状的关键环节。近两年民间借贷利率飙升表明利率的非市场化表面压低资金成本,实际上却扭曲地、结构性地加大了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等的融资负担。因此,应该尽快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导向的利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利率在调节资金供需中的作用,减少民间金融的监管成本,降低其活动风险。
  完善监管,化解民间金融风险。大部分民间金融游离于现行法律和监管制度之外,缺乏制约与监管成为民间金融滋生社会问题的重要因素,加强监管是保证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对民间借贷的监管不力极易引发金融风险,对正规金融体系产生冲击,最终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初衷相背离。对于民间金融的监管应该结合立法建设,遵从全面性原则,对民间金融的市场准入、组织形式、财务制度、业务经营等制定标准明确的监管制度。对民间金融的监管的重要环节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按照规定要求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的用途、运用效益等情况,增强信息透明度,规范民间借贷融资主体融资行为。民间金融的监管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源于民间金融的规模小、分散化、难于集中和监管等特性,应该改变金融监管思路,推进体制创新、尝试建立微型金融监管格局的概念,监管体制上设置分层监管,对民间金融出台独立的管理办法,发挥各地政府在促进民间金融发挥作用,设立市县二级“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并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形成监管合力。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其他文献
教师职业发展历程是一个连续过程,并且具有阶段性特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职业阶段发展任务、发展目标各不相同。国外学者根据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特征、影响因素等不同划分标准,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研究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如福勒(Fuller) “教师关注阶段论”[1]、伯顿(Burden)“教师发展阶段论”[2]、司德菲(Steffy)“教师生涯发展模式”[3]等;
2011年4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银行业实施国际新监管标准的原则和目标,其中着重强调了数据基础和IT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核心,是风险计量的精细化,要求建立良好的数据管理环境,完善数据架构,建设统一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新监管标准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银行的信息管理中,信息孤岛现象比较普遍,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客户结构复杂化、产品
本文主要针对车床夹具的安装过程的注意点以及夹具装置的结构组成,并针对车床夹具的安装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何谓“三心”?“三心”就是指“专心、细心、用心”。  本单元的“单元导语”中说:“疑为学之始。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要达成这样的目标,读书就必须专心、细心、用心。  只有专心,才能“读得进去”,即课文内容了然于胸,课文情境宛若身历,课文意蕴心领神会。如果阅读时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如蜻蜓点水般沉不进去,那么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1995—2003年女子竞技体操三大比赛中霍尔金娜的出色表现,结果表明:其动作的优美性及动作的独创性是形成个人动作风格的重要因素,从而进一步说明体操运动员的风格特征及培养,旨在为我国体操训练提供一线参考。  关键词:霍尔金娜;竞技体操;动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G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4)08—11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电网的发展,只有电力稳定且满足当前日常生产与生活的需求,才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而智能变电站是我国现今着重开发的新型项目,也是未来变电站发
近四十年古代公牍文研究成果丰富,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对古代公牍发展史类的学科史的编纂,对特定时代或特定人物的公牍文研究,以及在文体学角度,对一些公牍文体的专门研究.
近年来,盘锦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盘锦的地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占主导,新兴
[关 键 词] 电工知识;电工课堂;电工基础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13-01  电工基础不仅是电子信息技术、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等电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还是农林类、资源环境类、土建水利类石油化工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的必修课,它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支撑,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电工基础以基本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