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桃花源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innie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散文名著,其营造的乌托邦式的田园生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象征和文学意趣,其中弥散的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成为人们自由、旷达、超脱、隐逸的精神追求,自诞生以来就充盈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文人士子竞相追逐的世外桃园、人间净土、精神家园。在当下节奏加快、精神压抑、焦虑浮躁的社会中,可以观照人们的内心,追求诗与远方,对于调适人们的精神心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桃花源记》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诗人、辞赋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被历来文学家所称道,被誉为散文的巅峰之作,成为后人学习散文必读课目,为文学创作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桃花源记》全文仅有五个段落,字数不过四百字,可谓言简意赅、字字珠玑,作者通过简洁明快、清淡自然、绮丽多姿的语言,给读者白描了一个仙境般的理想国度,这个国度虚虚实实、似真似幻,仿佛海市蜃楼一样隔着一团迷雾,想靠近他抚摸他时却总也碰触不到,离开他时却清晰地伫立在那里,让人心向往之。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力和娴熟的艺术技巧,这种技巧太过高妙而让人难以觉察,可以说是达到了“艺术的最高技巧则是无技巧”的境界,只有慢慢体会品味,才能得之一二。我以为,该文最大的特色就是虚虚实实、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通过虚实之间互映衬,互相渗透,互相佐证,达到了虚中有
  经典赏析
  实,实中有虚的空灵高古境界,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绚丽的想像,从而成就了这一千古奇文。这种虚实相生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文本要素设置的虚实相生
  一般来说,一篇散文文本应该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等要素,只有要素完全,才能构架出一篇好文章。如果要素不全,缺胳膊少腿,往往会让读者看后云山雾罩,不知所以。而如何利用这些要素精心排兵布阵,则体现一个人的文学功力与技巧。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点明时间为“晋太元中”,这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这个时间设定颇具机巧,离作者此文创作时间只不过几十年而已,为全文营造出这种亦真亦幻的效果起到了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如果设定时间太远,会让人觉得像神话传说一样不可信;如果太近又容易让人按图索骥导致穿帮,因此,时间的巧妙设定直接关系到桃花源能否被读者认同,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物则为“武陵人”,这个武陵人是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而没有特指哪个人,就为文末寻找桃花源而设下了伏笔,后人即便想通过这个渔人去寻找,也会因为没有具象的特定的人而无法寻找,最终找不到桃花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第二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句话则是整个事件的起因,前半句平中无奇,后半句则平中见奇,因为“忘记了路之远近”,不知道走了多远,也许半天,也许一天,也许很多天,这种模糊概念的运用,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为下文偶遇桃花源进行了铺垫。接下来第三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除进一步点明时令气节为春天外,开始精心营造桃花源的意象,而此句关于桃林的描写,又进一步铺垫了下文,形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正因为有了这片突来的桃花林,才有了“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的动因,才有了后文。
  可以说,文中第一段,短短4句53个字,却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等要素,并且这些要素之间,宛如剥葱,一层层地牵着你前行,让人读之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在文本的最重要要素——结果的处理上,作者更是匠心独具,专门写了一个高尚士人——“南阳刘子骥”,一个才学人品兼优的人,“闻之,欣然规往”,但“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为全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据后人考证,“南阳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且是一个隐逸名士,用这样的一个真实人物来探寻事物真相,进一步给读者心理暗示,因为此人人品是靠得住的,他寻桃花源这件事也是真实可信的。其实,哪里有什么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罢了!但作者却用真人来说虚事,目的是为了强调事件的真实性,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有意思的是,据考证,这位名士竟然是作者的一个远房亲戚,这也是作者刻意为之。如果文章播扬出去,即便有较真者要找此名士,得知此人是作者亲戚,肯定会觉得事件真了三分,当再得知此人已“病终”,死无对证,让你不得不信此事。可以说,全篇以此句来注解全文,既呼应了文章的开头,又强调此事的真实性,让这一虚构出来的世界变得真实可信,最终实现了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图。
  二、内容的描述虚实相生
  本文的核心的内容描述由两个段落组成,这在两个自然段中,作者也是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第二段是对地点的进一步详述和对桃花源的整体勾画,第三段则是对桃花源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解释,可以说两段之间,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首先看第二段开头,“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此句是告诉读者,为什么桃花源存在很久都没有被人发现,却被渔人意外发现,是因为这个口子很小,如果不是有若隐若无的光,也不会被渔人发现。紧接着,作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因为山口很小,只能够一个人免强通过,所以,这个洞很容易被人忽视,不被人发现,即便后来人寻找也不容易。所有这些,都是以实的手法在写虚,并为后文做进一步铺垫。接下来的核心内容描述上,先是环境描写,再是人物描写,给大家勾勒出了一幅理想中的桃花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人人平等、处处和谐,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全新世界。
  第三段承接上段,先是描述了人们真诚朴实、热情好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之后,则重点对桃花源的存在进行合理解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这些话读起来,合情合理,让人信以为真,其实,这都是作者以实写虚而让读者产生的代入感。此段末尾一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尤为精妙,为读者留下众多猜想。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为什么渔人作了记号,后来却没有找到?还有后来的无数次寻找,都没有找到?其实,作者在暗示一种可能性,因为里面的人已经有了防备,抹掉了渔人作的记号,并且对洞口进行了隐藏。而这正是作者的高妙之处,刻意用这种虚虚实实的手法,给读者营造了一个似乎真的存在却又找不到的理想国度,让人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三、生活与理想的虚实相生
  通观全文,会给我们一种时光交错、亦真亦幻的感觉,就像曹雪芹《红楼梦》开头精心布局一块通灵石头一样,有意营造一种真假难辨、神秘莫测的虚幻氛围。
  我们常说,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在本文中可以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乍读该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都似真人真事,让人读后觉得真实可信,但仔细一琢磨,却会发现所有这一切,不过是作者精心虚构而成的世界。
  但这种虚构,均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相似的情节或者故事,让读者获得心理上的认同。如,现当代歌剧《白毛女》里的白毛女,就曾经躲进深山老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笔者老家襄陽市南漳县,有一户农民以古法造纸为生,其技艺来自几百年前的传承,全家人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进出外界须经过一条羊肠小道、攀爬多道山梁。这些发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在战乱频发的古代肯定会有更多,因此,作者构想的这个故事是有生活来源的,并不完全是凭空想像和无中生有,正因为有着现实生活基础,才让读者产生了认同感和代入感,从而引发了共鸣,信以为真桃花源真的存在。作者这种虚实相生文学技艺的高超运用,由是可见。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责编:王晓静
其他文献
温暖·无关孤独的休憩地  对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高墩营的村民而言,有书可读,有人可诉,曾一度只能是奢望,而农家书屋的出现让这一切变成了现实。现在,大家不用出村,也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借到图书,很多村民都成了书屋的常客。赵新宇就是其中一员。  2015年,53岁的赵新宇在去卫生院取药的路上偶然发现了位于村里文化广场上的农家书屋,这簇星星之火一经出现,就迅速点亮了他的平原,温暖了他的整个生活,“这里排解
期刊
一部经典文学的故事中,一个人物的诤言善行,足可以影响和改变另一个人物;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其精彩绝伦的描写和惊世骇俗的议论,也可以影响、激励一个读者的整个人生。  四十多年前,我在念初中时,偶然得到了一本厚厚的、封皮残破的外国小说。其时,我已读过多部中外小说,对此并无特别期待。但是,当将其读过数页后,心里却感到极为震惊,甚至觉得它是我至此未遇的一部惊世之作,使得我在课余对其迟迟不忍释手。我的家在一个
期刊
以前在看到“更快、更高、更强”时,并不知道它的规范名称是“奥林匹克格言”,有時还会看到紧跟着这三个中文词之后的外文“Citius,Altius,Fortius”,就不会念了。  后来才知道,这些外语词汇是拉丁文。  关注这个格言之后,发现在不同场合有两种排序,“更快、更高、更强”和“更高、更快、更强”,哪个排序对呢?我特意咨询了专家,专家告诉我:“更快”排在先,这句格言自从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
期刊
恋书癖  2016年古籍普查结束以后,一直想着要写点什么来回顾和总结这段有过太多“第一次”的、刻骨铭心的时光。  2013年,瑞安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玉海楼所藏文物、古籍搬迁至新馆文物库房保管。2014年1月,我正式入职瑞安博物馆担任古籍库房管理员,一头埋进“故纸堆”中,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古籍库房交接和两年多的古籍普查工作。由于馆里要同时承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古籍普查的任务,加之人事变动和
期刊
花白的板寸头干脆利落,乌黑的眼睛炯炯有神,衣着简单朴素,爱书如痴。这就是他留给大家的印象。  忙碌了一天后,他回到门房,捧起心爱的书本,一边看,一边做笔记,看到喜欢的句子,情不自禁地读出了声……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还有他喜欢的“诗与远方”。  这位书痴,是荆门市农机发展中心的门卫季清福,今年62岁。  季清福是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人,从小爱看书,高中毕业后当过民办小学教师,打过工
期刊
幸运的“千里马?”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少而聪慧。他7岁得到太守的赏识,13岁又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赏识,《旧唐书·张九龄传》记载:“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王方庆是一位亲政清廉的官吏,《旧唐书》谓其治广数载秋毫不犯,对管内诸州首领严加管束,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这些赏
期刊
在外界看来,章开沅成才的道路有些“难以想象”。  那是解放前他曾两度辍学,高中都没读完,在漂流长江的船上打过工,在青年军里当过兵;金陵大学求学两载后,本想做个跨马佩枪、文武双全的战地记者,却被中原大学截留,阴差阳错闯进了史学的殿堂。  时光荏苒,而今已是鲐背之年的章开沅头顶诸多光环: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大陆近代史学家中的“两个半”之一、国内社科界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但他更喜欢所在城市评出
期刊
01 买书比选对象还难  如今的书店闹哄哄的成了大卖场,难有翻书、选书、读书的气氛。选书,成为了一件头疼的事情。书的琳琅满目,其实是在花哨之中暗藏着浮躁,便越发地让人乱花迷眼。  好多朋友都问我,如此乱象,进书店该如何选书?说实在的,我已多日不去书店,选书,只在网上或图书馆,或听孩子的推荐。因此,面对那么多其实大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我只能说,首先不选的是什么样的书(仅限于文学和社科类)。然后,淘汰
期刊
像作家一样阅读  在经过了周期性的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之后,为了从正确的阅读中受益,你必须费点劲儿学会像作家一样读书。任何一个对成为作家感兴趣的人都对自己读过的每本书有一定的看法,而不仅仅是把读书作为一种娱乐。但是要想有效地阅读,就需要看一本如何能够帮助你提高写作的书。  大多数未来的作家都是书虫,很多人都对书籍和图书馆着迷。但是如果阅读只是为了分析一本书,或纯粹为了学习它的风格、结构,或者看作者如
期刊
1.《共产党宣言》:读过至少100遍  毛主席喜欢看马列著作。他读的第一本是《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毛主席可以说是反复阅读!他还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自己读《共产党宣言》至少读了100遍。  1936年7月,美国记者斯诺穿过国民党的层层封锁,抵达了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毛泽东和周恩来为其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会。之后,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说:“正是《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著作,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