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的三个着眼点

来源 :福建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质疑是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的转折点。它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儿童创新心理品质的构建。因此,小学数学课上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他文献
2009年,本刊初等教育版将继续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强调理论指导与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倡导理论观点的创新与实践经验的提升,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进一步增强办刊的针对性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已实施三年。三年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实践工作,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处于一线教师们都从课程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谐发展需要有和谐的课堂,和谐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是充满民主的课堂,是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摩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教师学会反思不仅能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促进教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一大特点是课程资源的变革,即教材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作为语文教师要有灵活运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能力,从而构建动态生成语文课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
物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创造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进行创造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思维形式。从体系上说,创造性思维属于思维
我省即将迎来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届高考,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政治学科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更加有效和高质量地进行好复习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工作的体会和兄弟省市同
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语文教材中精选“名”词人内,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之外,对“词”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应是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对于词这一文化奇葩,语文教师要将其生动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的能力,实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主张,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细读文本,掌握小说要素。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是关键。在读书中领会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