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战争时期某日,毛泽东便宴招待谭政将军。毛问将军:“谭政(繁体)两字多少画?”谭于手心暗写,答:“二十八画。”毛又问:“我毛泽东(繁体)三字多少画?”谭亦暗写,答:“也是二十八画。”毛曰:“这二十八画不平常啊!你看,共产党、共产主义的‘共’字,不就是二十八吗?我们都姓共嘛!”。
谭政将军,湖南湘乡人,原名谭世名。湘乡东山学堂毕业后,就职小学教员。将军面白如玉,性格文静,乡人呼“白面先生”。谭政将军之父谭润区与陈赓将军之父陈绍纯为同乡至交。将军幼时曾寄宿陈赓家,读乡间私塾三年。其间与陈赓四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结为夫妻。
1927年春,经陈赓介绍,谭政将军离家从军,初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文书,继投奔卢德铭之武昌警卫团,亦任文书。武昌警卫团与秋收起义队伍合编后,将军随毛泽东上井冈山。是时将军24岁,改名谭政。
谭政将军参加红军后,某领导问将军:“给你十发子弹,能否命中十人?”将军摇头。又问:“五人呢?”将军亦摇头。又问:“三人呢?”仍摇头。将军见该领导不悦,急补充曰:“可能吧。”该领导望谭政将军,摇头叹曰:“那你就别拿枪了,好好地用你的笔,笔扫千军嘛!”将军暗记之。
1928年2月,谭政将军调红四军前委任毛泽东首位秘书。将军于井冈山砻市与毛泽东同住一屋,毛居里间,谭居外间,形影不离,无话不谈。谭政将军回忆曰,初上任即帮毛泽东誊写名篇《井冈山的斗争》,抄了改,改了抄,反复多次方定稿。后以复写纸复写两套,送毛泽东过目。毛泽东点头称好,曰:“两套文稿,上面写上:一套由湖南省委转中央;一套由江西省委转中央。”
谭政将军言,毛泽东喜作报告。红军时期每至宿营地,部队常请其讲话,听众一个连百余人亦不辞。毛讲话时必先双手叉腰,以湖南腔曰:“同志们!我们红军……”故凡士兵们见毛双手一叉腰,便齐声学之“东支们,我们红灯”,全场大笑,毛亦笑笑。
谭政将军又言,古田会议即为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会议。会议召开之前,毛泽东嘱谭政与罗荣桓助其一臂之力,起草会议决议草案。将军与罗荣桓白天调查研究,晚上秉烛疾书,连续奋战一月,为决议准备材料。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草案,史称《古田会议决议》。是时,谭政将军任红四军秘书长,并担任会议记录。谭政将军又言,毛泽东对《古田会议决议》十分满意。1942年1月23日致信将军与莫文骅:“将四军九次大会决议多印数千份,发至留守部队及晋西北部队,发至连长为止,每人一本,并发一通知,叫他们当作课本加以熟读(各级干部均须熟读)。”
抗日战争时期,谭政将军著文《敌人在华北的现行政策》、《华北已进入艰苦斗争的阶段》,《论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等发表。毛泽东阅后甚喜,与人曰:“谭政者,谈政也!”
毛泽东喜与谭政将军聊天。抗日战争时期,常召将军至其窑洞,围炉长谈,炭火熊熊,不觉日小欲晚也。谭政将军言,其时军队一系列重要决策均与毛聊天中决定,如恢复军队政治委员制度、开展拥军爱民工作和反对部队军阀主义作风等。据莫文骅将军言,其时谭政虽为政治部副主任,由于主任王稼祥负伤养病,总政的具体工作,包括文件的起草、电文的拟定等,均由谭政具体负责。
1944年4月11日,谭政将军于延安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大礼堂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与会人员为西北局高级干部。将军由此而走红,亦由此而倒霉。
据将军回忆,该报告为毛泽东授意起草,并作多处重要修改,加写3000余字内容。将军报告后反响强烈,有“新《古田会议决议》”、“建军里程碑”之赞誉。是时,将军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兼陕甘宁晋绥联军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年仅38岁。1960年夏,有人以此事发难将军:这是毛主席的著作,为何用你的名字发表?
谭政将军为人谦谨,顾全大局。据云,辽沈战役期间,初时东总电报署名均为“林(林彪)罗(罗荣桓)谭(谭政)刘(亚楼)”,后改为“林罗刘谭”,后又改为“林罗刘”。有人疑之谭政将军,曰:“政治部主任放在参谋长后面说得通,但也不能没有政治部主任啊!”将军笑笑,曰:“可知将相和故事吗?”
谭政将军驭军尤重视群众纪律。解放战争时期,东野某部一连长与当地一地主小老婆私通,并枪杀村长马玉。“马玉事件”上报东野政治部,将军立置军纪,命当地政府为马玉举行追悼会,枪决犯事连长,并向东北全军发出通告:“在经过广泛的土改教育之后,如仍有包庇地主、干涉群众斗争等类行为者,不论其出身和历史如何,均须给予批评与处分,严重者开除党籍,犯罪者法办。”
据《赖传珠日记》载,经谭政将军精心策划组织,东北军区政治部于1948年2月2日至3月7日,召开了东北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会议安排精心妥善,白天开会,晚上看电影看戏。电影有《水泊梁山》、《柏林大战》、《保卫斯大林格勒》等,京戏有《吕布与貂蝉》、《玉堂春》、《霸王别姬》、《借东风》等。
谭政将军作报告,必先调查研究而后发言,决无大话空话。1948年2月,将军于东北军区政治工作会议上列举各部队军阀作风问题,直呼其名,直点其事,如曰:“四纵有三人打了老百姓,其中有一小孩,一纵七人打车夫,二纵、四纵缴车站执法战士的枪,乱打执法队的人,三纵对区政府人员发脾气,四纵在大道上作障碍挡汽车拉他们,强迫要老百姓的拉粪车拉人,吊打退伍军人(因偷了他们一件东西),与通化县委吵嘴,强迫老百姓做饭,不给做就要捆,吓得老太太跪下磕头,八纵伤兵大闹牡丹江戏园子,……”其时,各纵政委端坐台下,无不脸红气虚,有一纵万毅,二纵吴法宪,三纵罗舜初,四纵彭嘉庆,六纵赖传珠,七纵吴富善、八纵邱会作,九纵李中权,十纵周赤萍,十一纵陈仁麒,十二纵袁升平等,均为身经百战之老资格干部也。
1948年冬,北平和平解放后,谭政将军主持制定《入城须知》和《约法八章》,嘱政治部将市内各大学、图书馆、公园及故宫博物馆、西山、香山、(中)南海、北海等名胜绘图立标,人手一份,全力保护之。
1956年12月,谭政将军赴京出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将军就职后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即在全军开展轰轰烈烈的学文化活动,并主持制定了《关于在职干部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指示》。魏佑铸将军告余,其时谭政将军下部队视察言必称“学文化”,并提出招收地方大中学生担任部队文化教员,干部要达到高中以上,部分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等。
1960年1月,中央军委于广州小岛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主旨为批彭德怀、黄克诚,而谭政将军则津津乐道其全军学文化之汇报,林彪因此不悦。期间,林彪提出将抗大作风,即“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简括为“三八作风”。谭政将军则曰:“这种提法不科学,且容易与“三八妇女节”混淆,需要再斟酌斟酌。”林彪又不悦。是时,林彪提出学习毛主席著作要“背警句”的观点,而后谭政将军则于《解放军报》刊文《理论还是要系统地学》,林彪更不悦。
1960年10月20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和《关于谭政同志错误的决议》。1961年1月,谭政将军被撤消总政治部主任职,由萧华取而代之。1965年,将军调离军队任福建省副省长,排名第五。
“文革”中,谭政将军身陷监狱8年,与彭德怀、黄克诚同关押于北京卫戍区“什坊院”。1975年初出狱,将军上书叶剑英要求平反并工作。叶帅批转邓小平,小平为之上书毛泽东:“谭政无大错,建议安排军委当顾问。”毛泽东圈阅同意。1975年8月,谭政将军复出,任中央军委顾问。
1988年11月6日,谭政将军因病逝世。军委领导书挽联痛悼:
毕生致力政治工作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不朽功绩在三军;
终身遵循立党为公坦坦荡荡守正不阿高尚风格启千秋。
(作者: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原广州军区战士报副社长)
谭政将军,湖南湘乡人,原名谭世名。湘乡东山学堂毕业后,就职小学教员。将军面白如玉,性格文静,乡人呼“白面先生”。谭政将军之父谭润区与陈赓将军之父陈绍纯为同乡至交。将军幼时曾寄宿陈赓家,读乡间私塾三年。其间与陈赓四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结为夫妻。
1927年春,经陈赓介绍,谭政将军离家从军,初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文书,继投奔卢德铭之武昌警卫团,亦任文书。武昌警卫团与秋收起义队伍合编后,将军随毛泽东上井冈山。是时将军24岁,改名谭政。
谭政将军参加红军后,某领导问将军:“给你十发子弹,能否命中十人?”将军摇头。又问:“五人呢?”将军亦摇头。又问:“三人呢?”仍摇头。将军见该领导不悦,急补充曰:“可能吧。”该领导望谭政将军,摇头叹曰:“那你就别拿枪了,好好地用你的笔,笔扫千军嘛!”将军暗记之。
1928年2月,谭政将军调红四军前委任毛泽东首位秘书。将军于井冈山砻市与毛泽东同住一屋,毛居里间,谭居外间,形影不离,无话不谈。谭政将军回忆曰,初上任即帮毛泽东誊写名篇《井冈山的斗争》,抄了改,改了抄,反复多次方定稿。后以复写纸复写两套,送毛泽东过目。毛泽东点头称好,曰:“两套文稿,上面写上:一套由湖南省委转中央;一套由江西省委转中央。”
谭政将军言,毛泽东喜作报告。红军时期每至宿营地,部队常请其讲话,听众一个连百余人亦不辞。毛讲话时必先双手叉腰,以湖南腔曰:“同志们!我们红军……”故凡士兵们见毛双手一叉腰,便齐声学之“东支们,我们红灯”,全场大笑,毛亦笑笑。
谭政将军又言,古田会议即为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会议。会议召开之前,毛泽东嘱谭政与罗荣桓助其一臂之力,起草会议决议草案。将军与罗荣桓白天调查研究,晚上秉烛疾书,连续奋战一月,为决议准备材料。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草案,史称《古田会议决议》。是时,谭政将军任红四军秘书长,并担任会议记录。谭政将军又言,毛泽东对《古田会议决议》十分满意。1942年1月23日致信将军与莫文骅:“将四军九次大会决议多印数千份,发至留守部队及晋西北部队,发至连长为止,每人一本,并发一通知,叫他们当作课本加以熟读(各级干部均须熟读)。”
抗日战争时期,谭政将军著文《敌人在华北的现行政策》、《华北已进入艰苦斗争的阶段》,《论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等发表。毛泽东阅后甚喜,与人曰:“谭政者,谈政也!”
毛泽东喜与谭政将军聊天。抗日战争时期,常召将军至其窑洞,围炉长谈,炭火熊熊,不觉日小欲晚也。谭政将军言,其时军队一系列重要决策均与毛聊天中决定,如恢复军队政治委员制度、开展拥军爱民工作和反对部队军阀主义作风等。据莫文骅将军言,其时谭政虽为政治部副主任,由于主任王稼祥负伤养病,总政的具体工作,包括文件的起草、电文的拟定等,均由谭政具体负责。
1944年4月11日,谭政将军于延安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大礼堂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与会人员为西北局高级干部。将军由此而走红,亦由此而倒霉。
据将军回忆,该报告为毛泽东授意起草,并作多处重要修改,加写3000余字内容。将军报告后反响强烈,有“新《古田会议决议》”、“建军里程碑”之赞誉。是时,将军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兼陕甘宁晋绥联军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年仅38岁。1960年夏,有人以此事发难将军:这是毛主席的著作,为何用你的名字发表?
谭政将军为人谦谨,顾全大局。据云,辽沈战役期间,初时东总电报署名均为“林(林彪)罗(罗荣桓)谭(谭政)刘(亚楼)”,后改为“林罗刘谭”,后又改为“林罗刘”。有人疑之谭政将军,曰:“政治部主任放在参谋长后面说得通,但也不能没有政治部主任啊!”将军笑笑,曰:“可知将相和故事吗?”
谭政将军驭军尤重视群众纪律。解放战争时期,东野某部一连长与当地一地主小老婆私通,并枪杀村长马玉。“马玉事件”上报东野政治部,将军立置军纪,命当地政府为马玉举行追悼会,枪决犯事连长,并向东北全军发出通告:“在经过广泛的土改教育之后,如仍有包庇地主、干涉群众斗争等类行为者,不论其出身和历史如何,均须给予批评与处分,严重者开除党籍,犯罪者法办。”
据《赖传珠日记》载,经谭政将军精心策划组织,东北军区政治部于1948年2月2日至3月7日,召开了东北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会议安排精心妥善,白天开会,晚上看电影看戏。电影有《水泊梁山》、《柏林大战》、《保卫斯大林格勒》等,京戏有《吕布与貂蝉》、《玉堂春》、《霸王别姬》、《借东风》等。
谭政将军作报告,必先调查研究而后发言,决无大话空话。1948年2月,将军于东北军区政治工作会议上列举各部队军阀作风问题,直呼其名,直点其事,如曰:“四纵有三人打了老百姓,其中有一小孩,一纵七人打车夫,二纵、四纵缴车站执法战士的枪,乱打执法队的人,三纵对区政府人员发脾气,四纵在大道上作障碍挡汽车拉他们,强迫要老百姓的拉粪车拉人,吊打退伍军人(因偷了他们一件东西),与通化县委吵嘴,强迫老百姓做饭,不给做就要捆,吓得老太太跪下磕头,八纵伤兵大闹牡丹江戏园子,……”其时,各纵政委端坐台下,无不脸红气虚,有一纵万毅,二纵吴法宪,三纵罗舜初,四纵彭嘉庆,六纵赖传珠,七纵吴富善、八纵邱会作,九纵李中权,十纵周赤萍,十一纵陈仁麒,十二纵袁升平等,均为身经百战之老资格干部也。
1948年冬,北平和平解放后,谭政将军主持制定《入城须知》和《约法八章》,嘱政治部将市内各大学、图书馆、公园及故宫博物馆、西山、香山、(中)南海、北海等名胜绘图立标,人手一份,全力保护之。
1956年12月,谭政将军赴京出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将军就职后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即在全军开展轰轰烈烈的学文化活动,并主持制定了《关于在职干部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指示》。魏佑铸将军告余,其时谭政将军下部队视察言必称“学文化”,并提出招收地方大中学生担任部队文化教员,干部要达到高中以上,部分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等。
1960年1月,中央军委于广州小岛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主旨为批彭德怀、黄克诚,而谭政将军则津津乐道其全军学文化之汇报,林彪因此不悦。期间,林彪提出将抗大作风,即“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简括为“三八作风”。谭政将军则曰:“这种提法不科学,且容易与“三八妇女节”混淆,需要再斟酌斟酌。”林彪又不悦。是时,林彪提出学习毛主席著作要“背警句”的观点,而后谭政将军则于《解放军报》刊文《理论还是要系统地学》,林彪更不悦。
1960年10月20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和《关于谭政同志错误的决议》。1961年1月,谭政将军被撤消总政治部主任职,由萧华取而代之。1965年,将军调离军队任福建省副省长,排名第五。
“文革”中,谭政将军身陷监狱8年,与彭德怀、黄克诚同关押于北京卫戍区“什坊院”。1975年初出狱,将军上书叶剑英要求平反并工作。叶帅批转邓小平,小平为之上书毛泽东:“谭政无大错,建议安排军委当顾问。”毛泽东圈阅同意。1975年8月,谭政将军复出,任中央军委顾问。
1988年11月6日,谭政将军因病逝世。军委领导书挽联痛悼:
毕生致力政治工作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不朽功绩在三军;
终身遵循立党为公坦坦荡荡守正不阿高尚风格启千秋。
(作者: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原广州军区战士报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