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cai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的特点
  1.1 开放时间受限制
  在高校体育馆的管理过程中,体育设施比普通体育馆更开放,工作时间应根据学生正常学习时间确定。高校体育设施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综合型人才。体育场馆的开放如果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破坏了高校的教学活动,就违背了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初衷。
  1.2 社会效益较好
  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借助个人以及集体活动来增加社会收益。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使的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对我国社会生产力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了我国国际经济的发展。
  1.3 具有排他性
  因为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有限性,一些人对于体育场馆应用一定是会影响到另一部分人的使用,具有明显的排他性。随着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社会人员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和活动,所以,在场馆的运营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
  2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
  2.1 体育场馆缺乏管理,维护不到位
  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馆管理都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体育场馆的服务、管理等方面都没有统一。大部分交给后勤部门管理。由于缺乏管理,也就招致体育场馆的维修不到位。高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科研。只要体育场馆能够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和满足师生的锻炼需求,体育场馆也就无人问津,更谈不上重视。场馆的正常维护也就谈不上了。
  2.2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建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每日剧增。对于体育场馆的需求也就明显增加。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水准不够,只开放部分体育场馆,或者因为维护成本高,基本上就不开放。
  2.3 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
  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分别属于学校和体育学院,这种权力分离管理模式使高校对场馆使用情况把握不及時。为了不影响教学,搞一刀切,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造成体育场馆使用率不高。也有的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侵占了教学场地,与学校体育教学产生冲突,影响到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
  2.4 经营制度不规范
  目前,我们对高校体育场的运行机制没有明确规定,对资助高校体育场的运行也没有政策解释。在经营政策不足的情况下,高校管理者不肯也不愿进行红线触碰操作,因此很难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3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建议
  3.1 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大多数民众愿意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进行锻炼,下午以及晚上是锻炼的高峰期,因此高校合理安排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时间,既要考虑学校本身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锻炼健身的需求,可以集中在下午、周末以及节假日。此外,高校还要及时更新学校的体育设施,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度,满足人们健身的需要。
  3.2 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规章制度是高师体育教学的重要保障,尤其是人们参与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各项规章制度是解决人们使用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重要根据。比如在人们在使用场馆过程中有运动器材遭到损坏,损坏程度如何,是否影响器材的正常使用等问题。为了可以有效处理以上问题,对体育场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规定,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从而更好的协调高校与人们之间的关系,这对大学体育场馆发展尤为重要。
  3.3 培养管理人才
  大学可以为体育管理者提供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增强管理人员自身的社会服务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可通过奖惩条例,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动性。高校之间积极交流,建立合作机制,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内部之间交流管理经验,从而促进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高校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引进专业人才。这样的专业管理队伍才能推动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更好的发展。
  4 结束语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要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保证体育馆教育的正常进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当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场馆管理不足,维护不到位。二是对外开放程度不够。三是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四是经营制度不规范。提高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准以及场馆利用率,对于促进高校场馆健康发展,提高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有必要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提高开放性、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培养管理人才,从而为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水平作保障。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高校体育服务于人的德育、智育、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的发展,而“终身体育”是大学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三人制篮球是一种张扬自我的体育运动,具有娱乐性、健身性、教育性以及易开展等功能特点,对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具有相对适应性。本文对三人制篮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展开探讨,旨在为三人制篮球能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三人制篮球的概念  三人制篮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中的核心目标。身体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基础内容,其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本文将对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之间的协调发展。  体育课程教学和体育运动训练构成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
期刊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我国的冰雪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国家体育总局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共同明确提出,希望带动全国三亿人民参与冰雪运动,以此推动冰雪运动和文化旅游的共同发展。通过冰雪运动去带动全国各个地区的冰雪旅游发展,大力宣传冰雪文化,这样才能促使这两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同时还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四季相当分明,属于温带季风性的气候,同时还具备可冬季较为寒冷的特
期刊
本文基于体育现代化和人文精神的相关理论,从认知方向、实现渠道、形态产生三个方面探讨体育现代化有效兼容体育人文精神,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作为文化体系一个不容忽视的分支-体育带有非常突出的教育性和竞技性特点。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也趋使其更加完善,为了顺应新时代的需求,需要对体育节奏进行引导,让其向着协调性、规范化转变,促进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1 认知方向协同把握  在建设体育现代化和体
期刊
在2002年,我国教育部正式发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弘扬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此项政策是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纲要性指引,极大程度拓展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当前,民族体育暂未被纳入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之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可在课程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从而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本文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融入少数民族
期刊
本文以独立院校公共体育课俱乐部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等对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有利于推动独立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朝着科学、规范、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1 研究意义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起步较西方国家晚,独立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高校体育教
期刊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之下,推行“一带一路”将沿岸各国进行有效的串联,使中国、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各个国家紧密联系。对此,体育行业也应该充分利用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紧紧握住“一带一路”所为整个体育行业带来的不可多得的机遇,以此提升竞技体育为人们带来的震撼力。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向更多不同的人类群体,倡导体育产业的文化内涵。  1 “一带一路”与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1 “一带一路”发展现状  自2013
期刊
在中小学开展体育“同课异构”研训活动是近些年所倡导、并深受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对“同课异构”研训方式缺乏认识和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误区。该文以王世勋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开展“同课异构”研训活动为例,从体育“同课异构”的内涵、意义与价值、实践案例、研训建议进行分析;提出基层中小学体育研训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旨在促进教师立足课标、挖掘教
期刊
在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态势下,体育科目逐渐得到重视。将德育教育与体育学科互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加优秀的精神品质,让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互相结合的意义,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将德育融入体育教学的策略,希望为广大体育精神提供参考。  在新时代,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且也重视道德教育,所以应该增强结合,才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学习
期刊
体育产业的兴起让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快速发展,然而在实际开展阶段,受限于政策层面、社会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诸多因素,使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在发展中遇到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体育产业中公有民办竞训机构,探讨其发展方向和形势。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诸多领域的进步,体育产业也不例外,当前的体育产业已经发展为竞技、健身、体育用品等多元化的体系。政府体育部门在加强调整自身职能过程中,在决策、更新观念、组织协调中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