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高效小学科学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r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相对于“以教为中心”而言的,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以学为中心”的价值,要认真学习其核心理念,在确保小学科学学科价值得以充分展示的基础上,也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 生活情境 问题情境 操作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58-01
  小学科学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学科。而且,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要认真贯彻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在教师恰当的教学模式中科学素养得到培养,进而,形成终身学习科学的意识。
  1.借助生活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教师都非常清楚的一个道理,但是,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教师们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在我看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入课堂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且,科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当中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对学生科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到课堂当中,以逐渐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认识固体》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能够分清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如果单纯的依照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讲授,是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因此,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也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教学时,我将“石块、粉笔、面粉、鸡蛋、水、螺丝钉、玻璃、橡皮、杯子、花生、别针、食醋、白酒”等食物分别带入了课堂,首先引导学生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然后,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概念教授,接着,让学生对这些实物进行观察,并将其区分固体还是液体,最后,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固体的特点。而且,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引入课堂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也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对科学学科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已知经验出发,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进而,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怎样搭配食物》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明确事物与我们成长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现阶段的一些学生的形象,比如:瘦竹竿型、小胖墩型、匀称型。引导学生思考,想要发展成哪种类型?接着,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挑食的现象,比如:不吃青菜、不喜欢喝水等等。并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饮食才算合理?饮食中应该包含哪些营养成分?你知道自己平时吃的事物中都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吗?同时,引导学生列出自己中午吃的食物,然后进行自主分析。最后,引导学生给自己设计营养套餐。从整个过程来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直处于积极地思考状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而且,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组织操作活动,提供参与机会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也就是说,我们在科学课堂组织一定的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而且,也能让学生在体验知识变化的过程中重拾学习的乐趣,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造房子》时,为了将“以学为中心”的思想渗透到课堂当中,我引导学生以小組的形式借助“造房子用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等工具按照小组设计的图纸进行建造,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样,也有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搭建自主操作的平台,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当然,除了上述的几种教学方法能够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当中之外,作为教师的我们还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拉近师生关系,确保各种教学方法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我们要完善评价体系,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认真贯彻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确保科学教学价值得以充分展示,同时,也使学生在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罗吉伦.小学科学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途径[J].中国教育科学2013年09期
  [2]吴小江.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成才之路》2008年05期
其他文献
本文在光热辐射(PTR)简化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PTR背检测技术开展了对金属体材料和薄层材料热扩散率的测量研究,准确测量了不同材料的热扩散率值,获得的实验结果准确有效。(1)完
【摘要】大学物理双语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结合自身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实践体会,浅谈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之必要性和可行性、大学生双语学习之优势、大学物理双语课程教师之要求。  【关键词】大学物理 双语教学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54-02  双语教学,简而言之,是指用外语进行的非语言教
现实的世界是三维的世界。随着社会与技术的发展,满足人们观看需求的已不再是普通的二维显示,而是能够反映真实世界的三维显示。目前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3D显示,都需要观看者佩戴
【摘要】新形势下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始了对专业改革的调整,由按专业招生调整为按学科大类招生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了对专业认识不清带来的各种问题。目前,我校实施大类招生已有四年,在四年中不断地进行探究和改革。本文就大类招生模式下化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改革培养模式。  【关键词】大类招生 化
【摘要】初中科学教学是学生进入科学殿堂的启蒙,它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但随着初中学生对科学课的接触,他们的兴趣也随之减弱,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初中科学课中的广泛问题,所以,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势在必行,本文对初中科学兴趣教学的意义及科学兴趣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科学 兴趣教学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56-02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新课程教学中,一堂成功的物理课应该是有教有学、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有智有能的课堂,关键是教学得法,使学生对物理课感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实效,达到教
学 期数 (页.码)关于小麦“理想型”实验突变系的获得及其理论分析 ‘ ………………………………………………一……邬信康许耀型l (’l一5)从基物培养获得的几种粘菌:………
有朋友建议我编一本《看不懂集》,将近年来见诸报刊的新闻、评论、文章、诗歌、小说等,凡是作者下决心让读者看不懂的,或对看不懂作品有精辟分析和独到见解的,或在词不达意
【摘要】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可以主宰学生的精神生活。如果能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情感教学,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收效颇丰。  【关键词】高中化学 情感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59-
巴西橡胶种间和种内气孔密度的变异性、已在1969年和1970年报道过。1961年Meinl等在马铃薯选育种中已确定了单位面积气孔密度与作物品种特性之间的关系的实用意义。1975年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