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常常囊括在有限之中。教育其实也一样,教育不单单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一个浅显的“授之以鱼”的过程,它更是一个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注重细枝末节的过程。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细节普遍存在于每一个教学过程中,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细节就是能透视教育理念的放大镜,它能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每个细节都能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闪光点,教育是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这些细节的,关注细节,它们将成为逐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阶梯。所以,教育无小事。
关键词:教育;教育细节;塑造;完美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0
为人师表,应在方方面面为学生做表率,事无巨细,很细微的事情可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像在校园里看到地上的废纸,教师应该与学生一样弯腰捡起:当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应该要用心认真聆听;教师都应该注重这些细节,因为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具有亲和力,学生都会从你的身上受到感染,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超过你苦口婆心的说教。
我所教的是七年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注重教育中的细节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因为在学生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初中年级中固然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具有终身受益的基本素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细节,只有注重从平时教育中的细小环节抓起,才能造就学生趋于完美。
一、注意把握声速语调
讲课时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语调的轻重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声音太小,学生听不见;语速太快,听不清;语调平平,没有重音,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课堂组织得再严谨,内容设计得再充实,知识再渊博,其课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导人语
课堂教学的导人,如同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的作用,好的导人语,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可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走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注意把握神态举止。教师上课时应做到举止端庄、落落大方、面带微笑、充满信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好感,并由此对课堂内容增加兴趣。
注意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创设恰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启发性、艺术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育细节中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其实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只是这些不经意间的细节都被我们忽视罢了。教师提出问题时,态度应温婉随和,神情应真诚,面带微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与爱护;同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予肯定,并给出正确答案。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内容难的问题,而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只要回答正确,就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感觉。
对此,我常常在课堂上运用一些温情脉脉的“细节”:“站起来试一试”、“你一定能行的”、“你看,你读得多好”、“下次一定有胆量了吧”等等,接着我再是一个抚摸、一个握手,甚至是一个微笑什么的。这对常被我们忽视或遗忘的“弱势群体”是多么大的呵护呀!能够做到“关注当下”,这一切缘于老师敏锐的洞察,缘于老师的“在乎”,缘于老师对学生充满期待的关注、激赏和鼓励,得到这样温存的学生其情感、态度必将是自由舒展的,自信心得到不断地增强。
在每节语文课上,每次让学生朗读课文前,我都不会忘记提醒孩子们:“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拿起。”朗读结束时,我仍然会及时提醒:“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放下。”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在整节课中,似乎太不起眼,不值一提,但学生却因为通过老师这两句话的提醒做到了课本轻拿轻放,从而养成爱护书本的好习惯,逐渐塑造读书人儒雅大方的行为举止,为学生的完美人格奠定基础。平时教师在板书时,如果侧位站或正面站,就会挡住三分之一或一半学生的视线,那么板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对策,那就是半蹲或全蹲着书写,这样全班学生都可以看到板书了,但这样写是比较累的,书写的内容多了,时间长了,就会腰酸背疼,有时学生见我很累地站起来,会有人在下面小声地说:“老师辛苦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就特别欣慰,感到自己的辛苦没白费,它换来了学生的善解人意,我的教育目的也达到了。
看似简单的细节,却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渗透着良好习惯的培养,真可谓“润物细无声”哪,一枝一叶一世界。教育细节普遍存在于每一个教学过程中,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细节就是能透视教育理念的放大镜,它能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每个细节都能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闪光点,教育是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这些细节的,关注细节,它们将成为逐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阶梯。
关键词:教育;教育细节;塑造;完美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0
为人师表,应在方方面面为学生做表率,事无巨细,很细微的事情可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像在校园里看到地上的废纸,教师应该与学生一样弯腰捡起:当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应该要用心认真聆听;教师都应该注重这些细节,因为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具有亲和力,学生都会从你的身上受到感染,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超过你苦口婆心的说教。
我所教的是七年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注重教育中的细节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因为在学生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初中年级中固然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具有终身受益的基本素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细节,只有注重从平时教育中的细小环节抓起,才能造就学生趋于完美。
一、注意把握声速语调
讲课时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语调的轻重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声音太小,学生听不见;语速太快,听不清;语调平平,没有重音,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课堂组织得再严谨,内容设计得再充实,知识再渊博,其课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导人语
课堂教学的导人,如同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的作用,好的导人语,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可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走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注意把握神态举止。教师上课时应做到举止端庄、落落大方、面带微笑、充满信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好感,并由此对课堂内容增加兴趣。
注意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创设恰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启发性、艺术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育细节中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其实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只是这些不经意间的细节都被我们忽视罢了。教师提出问题时,态度应温婉随和,神情应真诚,面带微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与爱护;同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予肯定,并给出正确答案。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内容难的问题,而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只要回答正确,就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感觉。
对此,我常常在课堂上运用一些温情脉脉的“细节”:“站起来试一试”、“你一定能行的”、“你看,你读得多好”、“下次一定有胆量了吧”等等,接着我再是一个抚摸、一个握手,甚至是一个微笑什么的。这对常被我们忽视或遗忘的“弱势群体”是多么大的呵护呀!能够做到“关注当下”,这一切缘于老师敏锐的洞察,缘于老师的“在乎”,缘于老师对学生充满期待的关注、激赏和鼓励,得到这样温存的学生其情感、态度必将是自由舒展的,自信心得到不断地增强。
在每节语文课上,每次让学生朗读课文前,我都不会忘记提醒孩子们:“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拿起。”朗读结束时,我仍然会及时提醒:“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放下。”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在整节课中,似乎太不起眼,不值一提,但学生却因为通过老师这两句话的提醒做到了课本轻拿轻放,从而养成爱护书本的好习惯,逐渐塑造读书人儒雅大方的行为举止,为学生的完美人格奠定基础。平时教师在板书时,如果侧位站或正面站,就会挡住三分之一或一半学生的视线,那么板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对策,那就是半蹲或全蹲着书写,这样全班学生都可以看到板书了,但这样写是比较累的,书写的内容多了,时间长了,就会腰酸背疼,有时学生见我很累地站起来,会有人在下面小声地说:“老师辛苦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就特别欣慰,感到自己的辛苦没白费,它换来了学生的善解人意,我的教育目的也达到了。
看似简单的细节,却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渗透着良好习惯的培养,真可谓“润物细无声”哪,一枝一叶一世界。教育细节普遍存在于每一个教学过程中,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细节就是能透视教育理念的放大镜,它能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每个细节都能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闪光点,教育是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这些细节的,关注细节,它们将成为逐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