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它靠谱吗?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d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已经过完啦,大家是不是寒假在家都听了很多“为你好”的话呢?最近,我看到一个特别有趣的排行榜:中国式交流中的十大名句排行榜。“我都是为你好”遥遥领先,位居榜首。所以到底是什么让大家对于这句话如此的有意见呢?本期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我这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到底有没有bug!它究竟靠不靠谱!

慎慎:这话没毛病

vs

少年的li:这话有问题


  少年的li一方:
  阿木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做的就是不对的。那些喜欢借着“为你好”的旗号来否定我的做法,然后再给我强行安利一波你觉得正确的观点的人们,你可拉倒吧!这就好比我说我爱吃香蕉,但是你非说苹果好,然后不给我吃香蕉并且塞给我一筐苹果,然后告诉我补充维生素,香蕉跟苹果不都是水果吗?谁比谁高贵了?不过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罢了。
  七七八八:还记得看《小欢喜》中里面的乔英子一家一直让我看得很压抑。宋倩就是秉着“为你好”的原则,把英子的一切都安排好,却从来都没有问过她到底喜不喜欢。英子喜欢天文,她明明在这一方面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宋倩却一直说都是为了她好,让她好好學习考北大。但事实上这不过是满足她想把孩子捆在身边的私心罢了。最后也导致英子压力过大,抑郁了。所以到底是“为我好”还是“为你好”呢?当父母说出这句“我都是为你好,你能不能体谅一下我的苦心”时,也请换位思考,体谅一下孩子的憋屈吧!
  土川仪子:这句话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这句话的前面那部分一般都是我不能接受的。比如说,“你不要喝奶茶,我这都是为你好”“你别吃零食,会长痘,我这都是为你好”“你信我,这个人是渣男,我劝你都是为你好”……有些南墙是要撞了才会回头的,有些东西其实就算真的错了也无伤大雅,所以又何必管那么宽呢?大多数的“为你好”都不过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揣度别人的生活方式罢了,与其这样,不如管好自己吧!
  劝你善良:我知道这句话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是未必是真的好。说个挺有趣的事情吧,我爸每次都在我吃饭的时候跟我说:“你吃点儿白菜,菠菜啊,我都是为了你好啊,要不你营养不均衡啊!”之类的,其实我只是不喜欢这些菜,但是我吃瓜类还有水果的!然后有一次我小弟弟也学他说,“爸爸,你要补牙啊,要不你老了牙就没了。你知道吗,我说这些都是为你好啊!”听完这个以后,我爸就笑了,后来他也就改掉了这个说什么都带上“为你好”的标签的习惯了。一个5岁的孩子,让我知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最好的反击武器。
  慎慎一方:
  与日月:这句话虽然不好听,甚至还带着一些强迫的意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时候,它是管用的。比如说一些长辈们的过往经验,有可能听的时候你会觉得扯淡,但是细细回味,或者到以后你真的处于那个环境下回想起来,你会觉得,其实他说得没错。像之前我的数学老师提醒我,多去学英语,不要偏科,反正我以后的专业方向也不需要学数学,没必要深究。现在上了大学才明白,其实他说得没错,虽然那是兴趣所在,但是真的没必要花费太多时间在上面,现在大学复习四六级,真的很后悔当初不多研究一下英语!数学考了满分现在也用不上了啊!
  李先生不姓李:如果是我,我会思考后虚心接受吧。其实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对这句话这么反感,在生气之前不妨想想对方说得是否有道理。大多数长辈们说出这句话其实出发点是好的,毕竟他们“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多”,所以他们希望我们少走弯路,希望我们一辈子都平安顺畅。认为别人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也许真的是自己考虑不够成熟?不如先听着,说不定有一天真的能用上呢!
  建新呐: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觉得好听的话是用来“鼓励”的,想“我都是为你好,听了别生气”这种不好听的话,是可以用来“反思”的。如果别人赞同或者不理解,大可不必先否定,也许人家的观点也没错。知道有不同的声音,我们就可以更加谨慎去做好这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反思。时间会告诉你,谁对谁错,那时候再做选择也不晚。
  偏离轨迹:有一段时间我也挺叛逆的吧,就觉得别人的说教都是,“他脑子瓦特了,老子的思想是这个世界上最正确而且独一无二的!”后来我发现其实是我脑子瓦特了,谁还没有点儿中二的时期和思想呢?我当初那些什么去火星,去外太空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我现在就觉得我妈那句“我劝你不如好好学钢琴,以后你找不到工作还能去饭店弹钢琴。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我都是为你好”的话特别好。我现在是太空上不去,钢琴没弹好,我连去钢琴店当试音员都没人要!我妈那真的是真话啊,后悔当初没好好听啊!

网友热评:


  笙歌:我的闺蜜,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爸爸直接把她填志愿的资料全部给拿走了,高考志愿完全由她爸爸来填。她爸爸还说:“我这都是为你好,你哪里知道怎么填!”都是我觉得,高考志愿就算父母有经验也不能完全由父母来决定,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就这样被决定了,我觉得不应该。
  夏南年:遇到这种人我就想说,麻烦你有时间多对自己好一点儿,别再“为我好”了。
  柏笙:最讨厌这种“我这都是为你好”,以爱之名进行道德绑架。
  强哥:“我这都是为你好,听我的没错。”听你的我就完了,大错特错。
  水树奈奈:弱弱地反驳一下楼上的话,其实如果是很了解自己的人,我觉得应该接受一下吧,毕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嘛,可能真的有些问题是我自己没意识到的呢?
  少年鸭:我也比较同意,如果是真心的建议我会接受。但是这仅限于,我接受你的指点,但我不接受你的指指点点!

总结陈词:


  好啦,我们本期的话题讨论就先告一段落啦。其实说我们在讨论“我这都是为你好”到底靠不靠谱,不如说我们是在讨论在这前面的那一段说教我们能不能接受。有些说教可能真的很无理取闹,有些可能一生受益。当然,我们有时候也有可能会成为说这句话的人,那么把握说话的语境和环境也很重要!怎么把话说成别人爱听的样子,这就很考验人啦,留个悬念,我们有时间再讨论?
其他文献
分享人:酒精过敏  前言:酒精过敏喜欢的人,别人喜欢叫他大师哥,她喜欢叫他果子学长!  所以人物是我另起了名字,但故事是真实的。她是唯一一个我在听故事时,没有插嘴问问题的分享人,因为有一刻我觉得她有点儿痛苦,所以直接说,不想说的别说。长大一点儿会发现,伤口不重新撕破,即便在那里,也不会轻易疼。  既然是想正视,不如换一个温柔的角度。[1]  我喜欢上沈啸,是在一节平淡得跟白开水一样的国际政治课上,
《那不勒斯四部曲》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作品,该作品由《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以及《失踪的孩子》组成,讲述了莉拉和莱农这两位女性的成长故事。  最近一直在关注与女性相关的文学作品,早前阅读了张爱玲的作品集,了解到那个时期的女性在感情与婚姻生活中所受的苦,在社会与道德的双重约束下,每个女性都活得不像自己,灵魂被生活欺压与折磨。又读了韩国作家金爱烂的作品,感受到都市女性
人的一生中会遇见数以亿计的人或事物,在这些所遇之物中,定有一物,使你永生难忘。  那时的我沉迷于游戏,没日没夜地与虚拟世界中的角色交谈,而你的出现,让我对游戏的兴趣锐减。  父亲将你推荐给我时,我还记得那时他眼中的闪烁与你身上散发出阵阵皮革的香味——“这个篮球,也是你爸爸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结果也如同父亲说的那样,我与你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球场上,我都与你相伴,而这一次遇见,成为
翁翁不倒,另一笔名成群飘。巨蟹座少女,最显著的特点是玻璃心和恋家,非常缺乏安全感。声控一枚,但如果我爱上一个人,大概会变成全身控。重口味吃货,嗜酸到一种变态程度,牙齿就快要坏掉。社交废材,不会说好听话,但如果我喜欢你我会对你很好很好很好。自认为有一双善于发现萌点的眼睛,脑洞很大,看到一个画面会自动脑补出其他各种天马行空的画面。神奇般的总能心想事成,虽然有时货不对版。关于写作很认同的一句话:一切创作
其实,像我这种辞掉工作全职写作的作者,只是一部分。有很多作者,他们坚持写作的同时,还在单位上班,甚至下班后还要带娃。  我经常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甚至觉得自己好辛苦好惨。  一天晚上,我写完一个约稿躺下,大约是凌晨三点,习惯性地看了看手机。刷到一位几个月前生了孩子的作者刚发的朋友圈,大致说的是“半夜起来喂奶,把宝宝哄睡着之后,坐在床边写完了一篇故事,自己要多为一个人活了,所以要更加勤快才是啊”。  
老妈对于我大学的专业基本不闻不问,她觉得最坏,我还是可以继承她的工作。她老早不想干活了,只想好好肥宅。  没错,现在我的老妈是多么的“青春叛逆”。  相比我老妈的“青春无敌”,我更像一个小老头,唯唯诺诺,什么都害怕来害怕去的。  我怕未来,我怕退步。不懂进步,保持退步。  我的缺点太多了。  自卑到出去说是老妈的孩子,我都觉得愧疚。  老妈一直知道我的闷闷不乐,然后老爸就躺枪了。被老妈用书扔:“都
年男子,骑着“二八”型老式单车的另一精瘦男子擦肩而过。两人对视一眼,突然都反应过来了,原来是几十年前的同窗,自然寒暄一阵,各自离去。开车的胖子在想:“他这半辈子怎么混的?过得如此寒酸。”  骑车的瘦子在想:“他怎么把自己糟蹋得这般臃肿?光顾着挣钱,命都不要了啊!”  6.去药店买药,看到门口放了一个电子秤,便上去称一称,看看自己最近有木有长膘。可是站上去之后显示屏的灯不亮,也不显示数字……我顿时紧
前几天在随手翻看朋友圈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头像闪烁着更新了一条动态,我心里掀起一阵波澜,耐不住好奇就点开看了看。照片里的那个人笑容依旧温暖,也依旧是无关我的美好。我盯着照片发愣,不禁想起自己那时的模样。  高二時喜欢上一个男生,他没什么特别,只是喜欢打篮球,喜欢静静地笑。而我却因为青春悸动陷入了自卑和焦虑。我因为这份说不出口的喜欢而无奈,自以为很酷地尝试用酒精来释放情绪,结果过敏难受了好几天
心灵便签:小孩儿们在一起,最常聊起“忽然心动”。就像今天,因为高三毕业的小丫头在兼职时遇见了喜欢的小哥哥,在纠结如何搭讪、如何要微信的过程里,群聊了六七百条。我说:“要个微信多简单啊,就走过去吧!”她扭扭捏捏,从早晨8点措词到了中午11点,还是没走到小哥哥面前。过了你们的年纪,多么羡慕那时候的羞涩啊,哪怕再装成大人模样,遇见的还是纯纯的烦恼。  我们教学楼的顶层是可以望得见隐隐约约的大海的,虽说无
在成长的漫长岁月里,有座名为“姐姐”的大山把我压成了乌龟,以至于不得不长出坚硬的壳,来背负这份压力,防止壳内的躯体被轻易划伤。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对这话的体会算是深入骨髓,毕竟我身边不仅有“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优秀的“自己家的孩子”。在比较中,大人们总习惯挑近的比,等级从邻居的好孩子,到同龄的堂表亲戚,再到自家孩子的兄弟姐妹节节攀升……  独生的孩子是感受不到这顶端的等级了,而我,家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