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ky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浙江嘉兴南湖作为较为成熟的红色旅游景点,分析其开发现状、探索其发展路径可以为城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当前,发展红色旅游业需要重视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以科技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打造稳固的人才队伍,实现区域性合作。
  关键词:红色旅游;嘉兴南湖;旅游体验
  2017年《红色旅游热度报告》显示,我国红色旅游的热度不断提高,许多革命根据地景区都成了比较热门的旅游地。十几年的实践证明,红色旅游的开发不仅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也能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红色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产品存在着开发和管理不成熟等种种问题。因此,城市红色旅游的发展可以借鉴现今发展较为成熟的红色旅游景区,比如浙江嘉兴南湖景区等,吸收其开发与运作经验,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策略。
  一、嘉兴南湖红色旅游的发展
  南湖历史悠久,在唐代就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美景吸引了文人雅士来此挥笔留墨。1921年,在南湖的画舫上诞生了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领导组织——中国共产黨,中国的革命自此开始扬帆起航。200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公布了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嘉兴南湖也赫然在列。近年来,嘉兴大力开发以南湖为核心的红色旅游景区,致力于将南湖景区开发为集历史景观、生态娱乐、休闲观光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化红色景区。
  嘉兴南湖作为“红船精神”的发源地和中国革命的起航地,其在红色旅游景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呈指数型增长。2018年,南湖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79.66万人次,同比增长44.80%。其中,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的游客达165.08万人次,同比增长28.20%。2021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南湖景区的红色旅游人数迎来了井喷式增长,仅“五一”假期,南湖景区就接待了游客19万人次。其中,选择坐船体验南湖风景、学习建党历史、感悟红船精神的游客4.7万人次,同比增长488%。
  二、嘉兴南湖红色旅游的发展路径
  (一)整合旅游资源,促进联合发展
  嘉兴南湖风景区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无论是象征着革命精神的红船,还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都是南湖景区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2005年南湖景区进行了全面改造,不仅修整了历史古迹烟雨楼,建设了环湖旅游的景观大道,还改善了南湖的水质,提高了景区的绿化品质。南湖景区将旅游策略制定为以“红色”吸引人,用“绿色”留住人,实现红色旅游资源与秀丽自然资源的完美结合,有效整合景区内部的旅游资源。
  此外,浙江绍兴市有鲁迅故里等红色旅游资源,嘉兴市有乌镇、钱江潮等旅游资源,整合这些旅游资源,实现景区内部、红色景区之间、红色景区与普通景区之间的资源互通与联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嘉兴南湖和周边景区的吸引力。2018年,南湖风景区开始对周边街景进行逐步改造,致力于打造展现江南水乡特色的“红色第一街”,将南湖景区与联丰村、竹林村联系起来打造的红色精品旅游路线也已经初步成型。
  (二)开发特色产品,丰富旅游体验
  嘉兴南湖十分明确自身红色旅游景区的定位,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情况下,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南湖特色的红色旅游周边产品,促进了红色旅游的产品化进程。南湖景区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莫过于与红船相关的纪念品,所以景区探索出了最受游客们欢迎的红船周边,进行批量的生产、销售。但是,单一的旅游产品开发得再精致也难以吸引住大众游客,南湖景区作为有着一定历史底蕴的景区,至今仍然保留着绢纺厂的遗址,可以针对游客们的喜好开发融入南湖风景与红色文化的丝绸制品。
  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体验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南湖风景区重视体验经济的潮流,通过各种方式丰富了游客们的旅游体验。当前,南湖景区还可以引进高科技虚拟现实等技术让游客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将其绿色自然景观、红色人文故事制作成动漫,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展现嘉兴南湖的特色,加深游客们的体验印象。
  (三)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区域合作
  嘉兴南湖景区要打造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品牌,离不开宣传推广。在当今社会中,主流新媒介的作用不容小觑。南湖景区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保持一定频率的推送,在实现信息互通的同时拉近与游客之间的距离。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南湖还可以利用抖音等短视频软件、小红书等图文软件和携程等旅游软件,增加南湖景区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的机会。
  嘉兴处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心,是连接上海与杭州交通的中心枢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近年来,嘉兴市不断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旅游合作,参加了中国长三角旅游交易会和华东旅游交易会等一系列旅游会议,签署了关于长三角地区旅游发展的《无锡倡议》。目前,景区正在尝试开发一条始于上海石库门中共一大会址的“重走一大路、再现1921嘉兴故事”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开通上海到嘉兴的红色专列,展示当年历史场景。
  三、城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策略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许多地区的红色景点成了大众的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红色旅游既是经济富民工程,也是政治文化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科学地把握开发红色旅游的策略,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承好革命文化、发扬好革命精神。
  (一)推动红色旅游组合化、融合化发展
  城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各项旅游资源的组合,一些革命圣地具有较高的革命意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如果只重视红色景观的开发利用,就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就当前城市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来说,红色旅游缺乏与其他旅游产品的优质组合。许多红色旅游景区都不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不缺独特有趣的传统节庆习俗,要对这些旅游资源加以合理开发、设计,形成融合红色革命文化、绿色自然风景与古色传统底蕴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这样的综合性景区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也能够对整个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的方式上,城市红色旅游要重视融合周围的陵园、博物馆、遗址等红色资源,构建区域联合体的模式,打造红色旅游的融合示范区。发展规模较大且较为成熟的红色旅游景区可以带动其他旅游资源进入市场,发展规模较小且不太成熟的红色旅游景区可以通过所在城市其他旅游资源的带动在市场上立足。同时,除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城市红色旅游也要重视旅游设施、品牌等的建设,打造出具有全局性的现代红色旅游产业链。
  (二)促进红色旅游体验化、科技化发展
  红色旅游业当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还停留在“看”与“说”的层面,在游客参与、体验方面还可以不断优化提升。红色旅游中的红色文化教育、历史知识传承不能仅仅依靠讲解这一类说教形式,要充分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开发出更多的红色旅游体验方式。城市要推动实施红色旅游产业数字化战略,将沉浸式体验、云观展、高清视频等新产品融入红色旅游之中。比如以红色文化资源为原料,打造沉浸式革命纪念馆,在旅游的过程中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效融合,提升游客们的参观体验。此外,红色旅游还可以将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设置为红色旅游的体验背景,满足市场对红色旅游的新需求。城市的红色旅游需要在创新旅游体验、实现科技化的过程中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这样才能在市场上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打造红色旅游的人才队伍
  任何行业、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红色旅游业也不例外。城市红色旅游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训。首先是景区的讲解导游人才,他们既要具备深厚的红色革命历史知识,并不断与时俱进,也需要具备讲解的艺术。讲解人员的专业能力会直接影响游客们对景区红色文化的了解与记忆,也会直接影响游客们的旅游体验。其次,景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保护和旅游服务等也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红色旅游的具体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能够引入促进景区发展的針对性人才并且留住他们的政策措施,不断健全相关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对这些人员的针对性培训,通过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开展职业能力大赛等方式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对优秀的人才要给予相应的奖励,提供发展机会,在提高红色旅游从业者能力的基础上,稳住当地红色旅游业的人才队伍。
  (四)实现红色旅游的区域性合作
  许多红色旅游资源之间往往存在相似或具有衔接性的主题特征,不同景区之间的区域性合作可以实现红色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推动这些景区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国家层面上应该发布呼吁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的政策,完善相关条例、法规和扶持措施。其次,各行政区域应该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搭建平台,统筹兼顾地整合红色资源,并根据不同红色景区之间的特色明确具体合作项目并进行有效分工。最后,进行合作的红色景区需要落实合作项目,联合设计出红色旅游路线和兼具特色与共性的红色旅游产品。通过具有创意的红色旅游项目吸引资本与人力,构建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中心的旅游产业链,形成合作共赢的红色旅游局面。
  参考文献:
  [1]宋昌耀,厉新建,张琪.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J].旅游学刊,2021(6):3-5.
  [2]林宝民,林德荣.“三新”引领下的红色旅游发展思路[J].旅游学刊,2021(6):5-7.
  [3]杨晓波.着力凸显嘉兴三大城市定位[J].浙江经济,2018(20):54-55.
  [4]巴佳慧,周春林,王少峰.嘉兴南湖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09(4):146-147.
  [5]胡文佳,陈伟国.嘉兴南湖打造红色旅游品牌[N].中国旅游报,2006-02-22(2).
其他文献
摘 要:北京顺义区龙泉烟寺位于大运河文化带上,其“活化”不仅仅是单一地保护和翻新实体寺庙,而应对其有形或无形的历史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再认识,以普通百姓乐于接受的形式植入人民大众的生活中,以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形式进行再创造。文章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遗产活化;龙泉烟寺;大运河文化带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城市学院青年教师社会调研课题暨“百村(社区)调研”社会服务项目“文化视角下的顺
期刊
摘 要:隨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建设快速发展,传统民居建筑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着严峻的开发与保护、发展与传承问题。文章以云南红河哈尼族传统民居——蘑菇房为研究对象,对传统民居的地域特点、村落空间格局的演变、单体保护与功能优化、整体特色与居住文化延续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传统民居应在保护中发展,在复兴中传承的观点,并通过具体案例研究予以说明,促进乡村振兴中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乡村振兴
期刊
摘 要:历史建筑的活化是长期运营的过程,需要将历史建筑融入现代城市与大众的生活中,避免建筑修复后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以澳门氹仔旧城区中的仙女巷16号为例,分析其历史背景和现状,提出历史建筑材料修复的策略和活化利用中可持续运营的建议,从价值提取到主题定位、从业态分析到属性规划,利用品牌打造和可持续运营的策略对历史建筑进行活化利用的研究。  关键词: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可持续运营;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
期刊
摘 要:焦虑已经成为了大城市中外来青年的普遍问题,这些人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同时还面临着极具不确定性的未来,然而他们依然执着地渴望留在大城市生活,同时每年仍然有大量的新人不断涌入大城市。这些外来青年一方面似乎有着光明的前途,一方面又不堪重负。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曾提到在现代化的社会中,社会和个人都丧失了反抗的向度,情感在逐渐丢失,进一步变为单向度的人。虽然中国许多大城市中呈现的状况和马尔库
期刊
摘 要:著名建筑家、建筑学者汉宝德先生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切入,深度剖析了中国传统建筑在形式中的“生命”意象、空间中的“生命”追求和自身演化中的“生命”特征,提出了“生命的建筑”的概念,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质与独特美感,也对“文化”的中国建筑史述、史观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同时,对于近年建筑学界所注重的“生命”关怀也提供了一个“科学”以外的“艺术”视角。  关键词:生命;汉宝德;建筑;文化  
期刊
摘 要:导视系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为人们的游园过程提供引导,体现出园林景观“传递文化”的设计理念,提升园林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基于此,以北京大观园导视系统改造项目为例,探寻景区背后的文化内涵,形成一套系统完整且具有独特“红楼”文化属性的导视系统,为当下文化园林景区的导视系统改造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导视设计;园林景区;建筑装饰  北京文化园林景区的旅游开发已经相当成熟,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水作为自然界的元素之一在景观设计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水成为小区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景可以为小区环境增色,但是由于部分小区的景观缺乏管理导致出现了水质差、气味难闻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解决小区景观中水景的现存问题,是使水体景观成为提升小区环境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武汉名都花园小区的水景设计,从水景设计的美学理论、生态理
期刊
摘 要:城市水系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城市水系紧密结合的滨水空间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布局城市滨水空间并完善对城市水系的保护与改造,是提升城市整体布局规划质量的重要手段。城市滨水空间与水系网络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城市水系及滨水空间兼具生态保护、旅游、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功能,是城市空间布局中的“点睛之笔”。以桂林市区漓江沿岸滨水空间为例,重点研究桂林城区水系及漓江
期刊
摘 要: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唤起建筑物和人交互的人文情感共鸣。随着光绘画、光雕塑、3D灯光秀等现代光艺术表现的日渐流行,传统的照明设计已经从简单的照亮之实用功能向光环境美化城市以及使人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这一更高情感功能层面的转变。因此,以光艺术设计介入重庆市渝中区街巷品质提升为案例,分析论证了在城市人文环境背景下,结合城市公共空间形态构成的特点进行的光艺术设计,以提升城市居民公共空间环境生活体验
期刊
摘 要:针对当今网络、数字技术、新媒介兴起的特点,城市的形象设计、形象的视觉生产面临着对新的应用场景与语境的适应。形象问题涉及复杂的文化构建与关联,所以城市视觉形象设计需要对视觉文化研究考量。历时性的、持续的、动态化的视觉生产构建是城市形象设计领域的现实出发点,也是面对杭州正在不断生成的城市内涵的设计策略,从而有利于将良渚文化融入杭州的城市形象建构中。  关键词:新媒介;城市形象;设计路径;良渚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