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现状

来源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renma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物的浮选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现有的测试技术对于浮选机理的解释已经很难再有什么新的突破,引进新的测试技术是认识矿物浮选机理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技术在矿物浮选中获得了重要应用,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对AFM扫描成像和力学测量在矿物浮选中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AFM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云南某高硫铁硫化铅锌矿石含铅7.13%,含锌19.67%,含铁25.29%,铅锌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与黄铁矿存在细粒复杂嵌布,部分细粒锌矿物可浮性较好,难以抑制.采用部分混合浮选流程,即铅硫混浮,混合浮选尾矿再选锌的原则工艺流程,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铅精矿Pb品位62.67%,含Zn 2.97%,Pb回收率85.01%;锌精矿Zn品位58.71%,含Pb 0.85%,Zn回收率91.22%的选别指标.铅锌回收率主要以-56μm粒级尤其以-8μm细粒级损失在硫精矿中.药剂ZD07对抑制细粒级锌矿物中具有一定优
冬瓜山铜矿属于复杂难选矿石,具有铜磁黄铁矿、层状滑石、蛇纹石类型矿石占比高的特点,该性质对铜的选别过程具有不利影响,影响铜精矿品位和铜回收率.因此,开展该矿石的矿物学特性研究,对指导选矿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矿物组成及含量、主要矿物的粒度及嵌布特征分析、不同磨矿细度下重要矿物的解离度分析,并对影响选别指标的工艺矿物学因素进行总结.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冬瓜山深部矿石中铜矿物绝大部分为黄铜矿,墨铜矿占8.46%,且含有24.26%的滑石、蛇纹石易浮层状脉石矿物;黄铜矿、
研究了常温碱性低氧环境中pH对活性炭吸附氰金络合阴离子Au(CN)2-的影响.等温吸附试验显示,该过程放热,从能级判断应属物理吸附.溶液化学计算和XPS分析显示,在常温碱性低氧的条件下,溶液中或活性炭上的金几乎都为Au(CN)2-或其离子对,金吸附过程无明显化学变化.吸附试验表明,金吸附量受pH与离子强度共同作用,且金吸附量随pH的变动规律受离子强度控制,即高离子强度下与pH负相关,反之则正相关.结合电动电位分析和离子对吸附理论推测,在低离子强度下,碱提供吸附紧缺的阳离子,虽然增大体系的电斥力,但整体上仍
以“螺旋”① 学说为指导对山东大地构造背景进行了系统划分,为研究山东省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奠定了基础.山东地处扬子陆块北东缘与华北陆块东缘接触部位,经历了太古代—中新生代多期构造旋回,随着中新生代Pangaea超大陆演化旋回和东亚螺旋作用,产生了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的拼合,沿威海—日照—临沭对应的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胶辽隆起区的鲁东以NNE—NE向为主的构造体系;往西为沂沭(郯庐)滑动断裂与鲁西的阻挡,产生了鲁西的隆起和NNW—NW向构造体系,以及鲁西南—鲁西北的华北坳陷区;对应的中新生代沉积、构造与岩浆
矿产资源在选矿过程中产生大量尾矿,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因此,开展低尾化及无尾化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未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针对国内某复杂多金属矿,通过分析矿物的基因属性、赋存状态以及嵌布关系,进行了钽铌、方解石、锂矿物、云母、长石、石英共计6个产品的选别回收,实现了除少量泥质、铁屑之外的其他有价组分的全部回收利用,基本实现了无尾化综合回收利用,为以后同类型复杂多金属矿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技术思路和借鉴.
新疆某复杂难处理铜铅锌多金属矿矿物组成复杂,由于次生铜离子的活化和弥散分布的金银矿物对黄铁矿和闪锌矿的活化作用,造成黄铁矿和闪锌矿具有良好的可浮性,而铅矿物嵌布粒度细,浮游性较差,采用石灰抑制黄铁矿和采用亚硫酸钠抑制闪锌矿时都对铅矿物造成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生产中采用“铜铅混合浮选-铜铅分离-锌浮选”的工艺流程,存在有价元素回收率低,精矿互含严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详细的药剂条件试验,针对性地开发出了“铅铜等可浮—铜强化浮选—锌浮选”的工艺流程,获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在铅铜等可浮作业中,应用BK61
某铁矿具有矿物种类多、铝硅双高等特点.原矿中TFe为24.94%,MFe为3.99%,SiO2为33.81%,Al2 O3为13.75%.铁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显示,磁铁矿中铁的占有率为16.00%,赤铁矿中铁占有率为36.49%,硅酸铁中铁的占有率为41.34%.为了高效充分利用该矿石资源,采用“弱磁选—强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及新型捕收剂BK448进行选矿试验,获得最终指标为:铁精矿1铁品位为65.45%,铁回收率为15.43%;铁精矿2铁品位为60.86%,铁回收率为31.42%.总之,该铁矿在磁铁矿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是资源大国,同时也是资源贫国,绝大多数资源品位低,不能直接开发利用,必须通过选矿富集才能进入后续作业,故“选矿”在我国国民生产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磨矿分级是选矿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能耗大户,其生产成本和效率影响到选矿企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如何提高磨矿分级效率、降低磨矿分级成本是众多生产企业研究的课题.选矿自动化是降低选矿生产成本、提高选矿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选矿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磨矿分级自动化控制在提高选厂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对某银锰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银的载体矿物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独立银矿物,一类是独立银矿物的宿主矿物,锰的载体矿物主要是锰的氧化物.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二次扫选”全硫混合浮选流程,可获得含Ag 6603 g/t,含Pb 1.94%,含Zn 2.04%,银回收率为78.51%、铅回收率41.84%、锌回收率68.36%的银精矿;采用磁选工艺流程,可获得含Mn 20.31%,Ag 313.10 g/t的磁选精矿,混合浮选—磁选联合工艺能使银、锰回收率分别达到95.34%、91.39%.在优化的浸出条件下
某铜硫混合精矿含铜2.58%、硫40.22%,一直以来都使用大量石灰进行铜硫分离,存在石灰结垢堵塞管道、泡沫发黏等问题.采用新型抑制剂BK506替代石灰,具有用量小,效果好等特点,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和两次扫选流程,获得的闭路试验指标为:铜精矿含Cu 22.83%,Cu回收率89.53%;硫精矿含S 40.82%,S回收率91.23%.该方案在低碱度条件下很好地实现了铜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