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可起三尺浪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利·斯雷特虽然多次获得世界冲浪冠军,但是他的最终理想是把这一运动发扬光大,让普通爱好者能不分季节,而且不用去海边就能尽情享受冲浪带来的乐趣。
  为此,凯利创建了人造波浪公司,聘请了加州大学的流体科学家亚当·芬彻姆一起研究。亚当觉得凯利的想法很具创意性与挑战性,虽然来自各方的阻力很大,但是他铁了心要去尝试。
  人们对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一般仅限于现代水力学、流体力学,以及海洋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等方面的研究,鲜有对人造波浪进行研究的,且毫无文献可查。因此,很多科学家劝诫凯利早点收手,而且他们认为就算研究出成果,这种人造冲浪与真正的自然冲浪完全不能媲美,对大众不会有吸引力。
  但是,凯利和亚当不惧流言蜚语,他们认为,人要出色,必须“往死里折腾”。凯利在靠近大海不远的地方,投资建了一个700米长的人造湖,名叫冲浪牧场。在研究浪涌的形成时,亚当发现,当波高与水深相同时,连续的波浪就会断开,此时激烈飞溅的水花就会在波浪的表层形成一个个管状的浪涌,这样冲浪者就可以凭借浪涌冲浪了。
  那么,凯利和亚当如何制造出逼真的浪涌呢?亚当团队采用螺旋桨、柱塞、沉箱等工具将水抛向空中,再利用沉入水底的水翼將水不停推向一侧,然后再把推出的水收聚回来,就形成了有弧度的浪涌。
  刚开始在实验室操作时,团队制造出来的浪涌通常只有两三厘米高,这种高度还可以用线性方程来模拟。但是当想要制造出一个更加险峻的浪涌时,就要通过巨大的波浪来释放非线性的力量,这个工作分外棘手。为了把浪涌变为险峻的冲浪波,团队把波浪细分成数百万个代表空气和水的小网格来研究其相互作用力,然后通过调节水池底部的深度与角度来形成不同的波形,再由计算机执行无数次的模拟实验,推算出什么样的波浪才最完美。
  当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达到一定水平后,亚当开始把研发目标转向了冲浪牧场。团队成员在人造湖中放置了一个形如风扇的水翼,水翼附着在一个巨大的水室上,在外力的作用下,水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迅速落下,即可形成超过2米的孤波,再通过水翼的驱动器,便可调整波浪的大小和形状,以适合不同水平的人冲浪。
  团队通过长达十年的研究,终于把湖中的水变成了完美的冲浪波。人们可以放心地在他们制造出来的水卷里面滑行,时间可长达50秒之久,而且波浪能在水面和卷面之间不断变化,实属罕见。一个个几乎违背自然的超自然现象征服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心。
  冲浪牧场不仅可以作为技艺超群的冲浪选手的训练舞台,还同样适用于菜鸟级的初学者,操作非常简单,只要改变系统配置就可以了。
  为了证明人造冲浪牧场合乎世界冲浪联盟的竞赛标准,凯利邀请了世界级的裁判和选手们来此角逐。那些习惯在海洋上冲浪的专业选手们被这种壮观而神奇的冲浪波所震惊,极力夸赞这项发明首屈一指,丝毫不亚于在海上飞驰的体验。
  近年来,在技术上,人造波浪公司不断逆袭突破,技术人员不仅通过测试不同的珊瑚礁来增加浪涌的大小,还通过使用巨型风扇来控制风量。估计在未来的日子,他们还会做出让全世界难以想象的冲浪波,人们可在水卷波上尽情地进行“杂技”表演。
其他文献
俯卧撑是一项时间与耐力的考验,人们可以比速度、比数量,甚至比不同的姿势。1980年,曾经有人一口气连续做了10507个俯卧撑。不过,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却并不简单。  很多人在做俯卧撑的时候,做不了几个就肌肉酸痛,人们都认为疼痛感是愚蠢的肌肉在作怪。实际上,疼痛感取决于人们的大脑。人感到疼痛是由于运动造成的局部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了肌肉、神经而引起的症状,进而被大脑叫停了。  那么,能不能忽视大
梨花  在土墻上滑动  牛铎声声  大婶拉过两位小堂弟  站在我面前  像两截黑炭  日光其实很强  一种万物生长的鞭子和血
我极少在朋友圈转发东西,对于某些能深深打动我的图文音画,第一反应是点击收藏,待方便之时,再去温习,重拾感动。但是,一篇题为“对于江一燕的这种行为,我只能选择转发表立场”的微文,让我一改常态,立即转发了。这是演员江一燕的访谈视频,只附有短短几百字的介绍,但感动像春末夏初的暴雨,席卷而来,让人震撼。  十年前,江一燕到广西巴马县东山乡小嘎牙村拍戏。从南宁下飞机,一路颠簸,坐车到巴马需要六七个小时,从巴
曾文正公说:“做人从早起起。”因为这是每人每日所做的第一件事。  这一件事若办不到,其余的也就可想而知。  记得俞平伯先生有兩行名诗:“被窝暖暖的,人儿远远的……”。在这“暖暖……远远……”的情形之下,毅然决然地从被窝里钻出来,尤其是在北方那样寒冷的天气里,实在是不容易。  唯以其不容易,所以那个举动被称为开始做人的第一件事。  偎在被窝里不出来,那便是在做人的道上第一回败绩。  历史上若干嘉言懿
堂哥三十出头,毕业后独自在外闯荡,数十年来吊儿郎当,没往家里寄过一分钱。大伯夫妇脸朝黄土背朝天,大半辈子没休息过一天,这两年好不容易种葡萄有了点收入,大伯本来准备给自己和大妈买一份保险,为子女减少负担。但堂哥狮子大开口:要钱买车!  大伯说:“十万元的车也能开,家里情况你知道,不一定非要买三十万元的车。”堂哥不悦,反唇相讥:“这么多年,我没有提过什么过分的要求,买一辆好点的车给我撑撑门面,不行吗?
在时下热播网剧《古董局中局》的同名小说里,提到了五件青花人物罐,分别是“鬼谷子下山”“刘备三顾茅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西厢记焚香拜月”“尉迟恭单骑救主”。主角许愿和反派老朝奉,以及国内外各方势力围绕这五件古董周旋,斗得那叫一个欢。但五罐最终只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拨开重重迷雾,沉睡在秘密里的是有着“熊猫瓷”之称的柴窑。  柴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相传,柴窑的“柴”字源自后周世宗柴荣。以皇帝的
托比·斯普利比尔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的一个偏僻山区,他很喜欢离家不远的森林,爱那里的一草一木,最让他着迷的是丛林中随处可见的地衣。那些地衣有的生长在原木上,有的附着在树皮上,还有的包裹在石头上。在一般人看来,它们杂乱无序,毫无生机,但在托比眼里,它们要么像珊瑚一样美不胜收,要么像蠕虫一样生机勃勃。托比决定,自己一定要去正规学校,学习有关地衣的知识。  托比长大后,被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破格招收。通过学习
风雨欲来,黑云压城,满天无际的乌云,天空一片压抑,地也是光怪陆离,只有灯塔若隐若现的光,给人以光明的希望;  枫叶正灿烂,树木或近或远,绿色的草地,蓝色的树枝、红色的树叶,强烈的视觉冲击中,一对恋人,那一定是热爱中的恋人,相偎相依,只是背影,却爱得那么热烈……  这是油画作品,画面色彩对比很强烈,红是火热的红,绿是清新的绿,蓝是蔚蓝的蓝,无一不是震撼的搭配,每一张画作,给人以无边的幻想与力量,毋庸
谣言:桶装水开封三天后,细菌将增加227倍,不能再喝了。  真相:开封后的桶装水,三天后细菌的确会增加,但要说不能饮用,就有些耸人听闻了。上海市地质学会矿泉水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上海市天然矿泉水技术鉴定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牛晓英提出,每立方米的空气中约有三千个细菌。桶装水开封后,与空气接触久了,自然会产生一些细菌,但这并不意味着桶装水就不能喝了。  为验证结果,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桶装水在开封当天,
《牛津英语词典》一直以来都被奉为英语世界的金科玉律。这本词典的编撰者几乎都是治学严谨的饱学之士。但在1928年问世的《牛津英语词典》第一版中,有大量的词条是由一个精神病患者编写的。他就是威廉·切斯特·迈纳。  1834年,迈纳出生在美国纽黑文市,因为幼年时期跟随父亲到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地传教,他掌握了多门语言。后来,迈纳考入耶鲁大学,主修医学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前途光明的外科医生。  可是,美国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