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 汀泗的东、西正街千余米林立的商铺也满足不了市场的商业需求,从东街旁逸斜出,又派生一条竹床宽的小街——石板街,通往河边东街的码头。
那时唯一对外的通道就是水路。
东街码头,和西街码头一样,也是当年通往长江航道的商运码头。外通岳阳、汉口,内通潘湾、官桥、咸宁。
新中国成立前,汀泗桥的行政划分为两个区域管辖。以汀泗桥为界,桥西头为西街,属蒲圻管(今称赤壁);桥东头为东街,为咸宁辖。两岸居民因水路的航运、商贸生意及两地的地界时常发生争执,群体械斗时有发生。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两街村民争夺地盘及商贸的纠纷,省政府将汀泗两街统一划归为咸宁管辖,并派部队强制执行此事,平息了械斗。汀泗两岸的居民从此安居乐业。
以前,桂花、花纹等地的山货要想运出去,必须从东街码头运出。
小街两侧的商铺应运而生。
陈树记、程瑞记等钱庄、当铺商号,在如今的老街墙头上依然清晰可见。
我在汀泗东街流连的时候,通向河边的那条小巷让我行走的脚步再次停下来。
巷子两侧是高墙老屋,青灰火砖,在离地一人高的地方,砖开始变色,由淡入深转绿,接近地面处,便绿茵茵了。
这些绿,并非人工着色,是附在青砖上有生命的植物:浅处为绿苔;深处的墨绿色是一株连一株的凤尾草。它们与墙砖争夺了多年,是风雨的侵蚀让砖妥协,才让风吹来、或鸟雀衔来、或农人拖动竹木时无意带来的种子,在砖与砖的缝隙存活。时光剥落了砖面表层,它们于残缺坚硬的砖土和芒硝间顽强跻身。
青石路面与墙之间90°直角处,居然长着一团团青草,毛茸茸、绿嫩嫩。弯腰细看,原来是早春庄稼地里才有的、被唤着“破絮坨”的猪草,是我幼年放学后竹篮里的常见物。这种植物从来都是以片居的形式存在,生长于空旷肥沃的田野、麦地、菜园。在这少见阳光、不见土壤的砖砖缝隙委身,算是奇迹了。凤尾草与繁茂的贴地青草相互依存,在幽深、古朴、晦暗的小巷,一丛丛绿漫漶着,让人的视觉有了流动的柔软,骨子里却生出一种崇敬——感恩卑微的生命在如此环境中的生生不息。
阳光是吝啬的,只有在日中午,才从高高的屋顶之间,施舍一会,冬日的墙皮尚未晒暖,便匆忙收回,可并不影响巷子的绿色植物自由生长。
丈余宽的巷子,青石铺地,横的竖的、大块小块,全无规则,連同地面曲曲弯弯地延伸的,还有如烟似梦的过往。几个世纪的光阴,把这些石板,磨去了棱角、磨去了粗粝,留下石板光亮的底色。
巷子的安静,放大了这些光亮。
我调动光圈,俯拍、平拍、跪拍,最后,将相机紧贴地面,右眼挨着目视镜寻找最佳角度,我想借助现代的影视器材,将诗词歌赋赞过、明清马车碾过、北伐铁骑踏过的石板街的光亮,从时光深处抖落。即便是多重曝光,我也拍不出那种历史的厚重。
这些山间岩石,历经旷日持久的沉淀,才形成的沉积岩类矿石,甚至由铜、铁、锰、镍等金属氧化物渗入,质地逐渐密实,强度愈加坚硬。被人于山岩中打炮眼引燃炸开,痛别母体,滚下山崖。经有力的手臂一次次抡起的凿、锤、锉与打磨,变成如今的模样,人抬或马车拉,它们便挥泪告别兄弟伙伴,带着刚硬的坚韧,低头扑向大地,铺就一地温柔,被人、牲口、车马任意踩踏。这种屈就,成就了小巷的繁华,点缀了小街的历史。
看着青石板的时候,我联想到人类的刚与柔——物质与人类的思想共有的某种特质,比如山民丁四,比如叶挺与他的部属。
石板街,念着这三个字时,朗朗上口却刚性十足。一种接地气的亲切,在胸腔停留,小街的称谓便如幼时发小的乳名,再也忘不了。
责任编辑:曹景峰
那时唯一对外的通道就是水路。
东街码头,和西街码头一样,也是当年通往长江航道的商运码头。外通岳阳、汉口,内通潘湾、官桥、咸宁。
新中国成立前,汀泗桥的行政划分为两个区域管辖。以汀泗桥为界,桥西头为西街,属蒲圻管(今称赤壁);桥东头为东街,为咸宁辖。两岸居民因水路的航运、商贸生意及两地的地界时常发生争执,群体械斗时有发生。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两街村民争夺地盘及商贸的纠纷,省政府将汀泗两街统一划归为咸宁管辖,并派部队强制执行此事,平息了械斗。汀泗两岸的居民从此安居乐业。
以前,桂花、花纹等地的山货要想运出去,必须从东街码头运出。
小街两侧的商铺应运而生。
陈树记、程瑞记等钱庄、当铺商号,在如今的老街墙头上依然清晰可见。
我在汀泗东街流连的时候,通向河边的那条小巷让我行走的脚步再次停下来。
巷子两侧是高墙老屋,青灰火砖,在离地一人高的地方,砖开始变色,由淡入深转绿,接近地面处,便绿茵茵了。
这些绿,并非人工着色,是附在青砖上有生命的植物:浅处为绿苔;深处的墨绿色是一株连一株的凤尾草。它们与墙砖争夺了多年,是风雨的侵蚀让砖妥协,才让风吹来、或鸟雀衔来、或农人拖动竹木时无意带来的种子,在砖与砖的缝隙存活。时光剥落了砖面表层,它们于残缺坚硬的砖土和芒硝间顽强跻身。
青石路面与墙之间90°直角处,居然长着一团团青草,毛茸茸、绿嫩嫩。弯腰细看,原来是早春庄稼地里才有的、被唤着“破絮坨”的猪草,是我幼年放学后竹篮里的常见物。这种植物从来都是以片居的形式存在,生长于空旷肥沃的田野、麦地、菜园。在这少见阳光、不见土壤的砖砖缝隙委身,算是奇迹了。凤尾草与繁茂的贴地青草相互依存,在幽深、古朴、晦暗的小巷,一丛丛绿漫漶着,让人的视觉有了流动的柔软,骨子里却生出一种崇敬——感恩卑微的生命在如此环境中的生生不息。
阳光是吝啬的,只有在日中午,才从高高的屋顶之间,施舍一会,冬日的墙皮尚未晒暖,便匆忙收回,可并不影响巷子的绿色植物自由生长。
丈余宽的巷子,青石铺地,横的竖的、大块小块,全无规则,連同地面曲曲弯弯地延伸的,还有如烟似梦的过往。几个世纪的光阴,把这些石板,磨去了棱角、磨去了粗粝,留下石板光亮的底色。
巷子的安静,放大了这些光亮。
我调动光圈,俯拍、平拍、跪拍,最后,将相机紧贴地面,右眼挨着目视镜寻找最佳角度,我想借助现代的影视器材,将诗词歌赋赞过、明清马车碾过、北伐铁骑踏过的石板街的光亮,从时光深处抖落。即便是多重曝光,我也拍不出那种历史的厚重。
这些山间岩石,历经旷日持久的沉淀,才形成的沉积岩类矿石,甚至由铜、铁、锰、镍等金属氧化物渗入,质地逐渐密实,强度愈加坚硬。被人于山岩中打炮眼引燃炸开,痛别母体,滚下山崖。经有力的手臂一次次抡起的凿、锤、锉与打磨,变成如今的模样,人抬或马车拉,它们便挥泪告别兄弟伙伴,带着刚硬的坚韧,低头扑向大地,铺就一地温柔,被人、牲口、车马任意踩踏。这种屈就,成就了小巷的繁华,点缀了小街的历史。
看着青石板的时候,我联想到人类的刚与柔——物质与人类的思想共有的某种特质,比如山民丁四,比如叶挺与他的部属。
石板街,念着这三个字时,朗朗上口却刚性十足。一种接地气的亲切,在胸腔停留,小街的称谓便如幼时发小的乳名,再也忘不了。
责任编辑:曹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