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3D打印的炒作忽悠了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7933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材制造——也被称为“3D打印”——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发展成形,但直到近几年,随着管理者想方设法提高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这项技术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管理人员希望3D打印部件的出现能够缩短交货时间,并使得供应链在各种条件下都更有效率。
  尽管增材制造技术具备一定潜力,但我们认为在短期内对其寄予厚望有吹捧之嫌。增材制造有三大认识误区需要破除。
  误区1:增材制造让生产商能够像用传统方式生产零件那样,去简单经济地生产复杂零件。增材制造技术使得带有复杂几何形状和内部孔洞的零件变得易于设计。不过,增材制造不仅自身存在缺陷,而且还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首先,制造的零件不能太薄。它们不能带有外伸段,除非有适当支撑。要了解这些限制参数,需要具备目前尚罕见的技能。工程师所接受的工具和设计方法的训练,都是适用于传统制造业。教会工程师们充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所提供的自由度并理解其局限性需要时间。
  并不是所有的增材制造系统和流程都是一模一样的。它们在给料、热源和机器配置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塑料增材制造背后的材料科学就完全不同于金属增材制造所涉及的材料科学——每一类增材制造都需要适用于特定用途的漫长学习过程。
  除了培训上的问题之外,增材制造还面临着安全问题和技术问题。有些安全性方面的担忧是因为增材制造还是一项新技术。巧妙的新型结构,如重量极轻的网眼,与结实厚重的组件相比,存在着不同的弱点。了解这些潜在的薄弱环节并学着从零件设计上进行避免,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减少可变性,这样增材制造机器和加工程序才能按照相同的输入,制造出完全相同的组件来。
  误区2:增材制造鼓励制造业转向本地化。很多人预计增材制造将会拉近制造业同市场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但在我们看来,这样的设想过于夸大其辞。
  和其他生产方式一样,增材制造过程受制于规模经济。我们需要熟练操作工和复杂机器,才能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出可靠耐用的产品,因此,一个人负责十台机器肯定比十个不同的地方生产然后每人负责一个地方要划算。况且,增材制造零件通常需要大量復杂的后期制造步骤和测试工序,这些过程又需要不同的特殊机器参与进来。以一个简单的钛合金航空组件为例,上述成本足足占到了组件总制造成本的10%~15%。显然,将后期制造工序分摊给同一生产地的许多不同机器,要比在多个生产地进行加工更合适。
  误区3:增材制造使得生产商可以用大规模定制
  来取代大规模制造。很多专家预测,增材制造将会导致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决定性转变,但这种转变很快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小。据全球最权威的增材制造咨询公司Wohlers Associates估计,从长远来看,增材制造有可能只占据了全球制造业总份额的5%。
  我们看到增材制造成为弹性制造还存在某些限制因素。3D打印机和增材制造设备的配置方式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控制规定。这就意味着,每一次机器重启去生产与先前所制造的不同零件时,我们都需要重新校验系统。考虑到这种校验的复杂程度以及所需要增加的工作,我们发现,有时候运用不同种类的机器来专门生产不同的零件反倒成本更低,也更安全。
  总而言之,增材制造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很多领域,我们都看到了“马车走在了马前面”的现象。许多工艺依然处于开发阶段。到目前为止,增材制造只是在小范围的应用环境中具有成本竞争优势——譬如一些涉及塑料的生产领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验和学习,才能确定投资增材制造是不是明智之举。
其他文献
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定价一直是敏感的内部事务。公司管理层的一大根本职责就是收回成本、赚取足够的回报,但如果你感到自己公司在市场上获利不足,难以将产品差异化转化为收入和利润,那就应当考虑向一些看似不可能的合作伙伴——你的客户——寻求帮助。  向客户外包定价权并不是一个“要么全部外包,要么就别外包”的命题:公司管理者可以在各种定价模式中做出选择,从完全监督到完全授权,选择余地很宽。为了阐明各种选择,我
期刊
在“招人难”的大环境下,公司往往花重金招一批新人進来,这批新人的工资比熬了多年的老员工的工资还要高,于是老员工就不满意了,不是吵着加工资,就是消极怠工,甚至离职走人。该如何处理和平衡这种矛盾?  黄健:建议做行业、企业、部门的薪酬分析,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有人员的工资重新核定。  应科技:对于新进人员,可根据当地人才引进难易程度设定临时评级标准,以1年作为考察期,1年后按照统一薪酬办法套改
期刊
第一次骑上自行车,你不知所措。然而,要想学会骑车,你不得不假装已经知道如何去骑。正是通过假想自己是一名自行车手,你才真正成为了一名自行车手。  大多数人在童年时都有类似的骑车体验。事实上,不仅仅是骑自行车,我们在孩提时代对许多东西的学习都是通过类似方式完成的——先假装会然后就像模像样表演了起来。虽然我们已经成年,但其实仍没有摆脱儿童的玩乐心理、假装心态和表演欲望。作为成人,我们会在职场或其他地方被
期刊
作为供应商,你也许认为消费者需要你为他们做尽可能多的事情:生产、配送、安装,然后再离开。事实上,消费者并不像你想的那么懒,他们对自己设计或生产的产品会有成就感,因而愿意为之付出一定的劳动。  例如,宜家的平板包装家具虽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安装,而且品质也不及其他更昂贵的家具,但顾客还是更喜欢自己拼装的宜家家具。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宜家效应”。  20世纪40年代,有一家名叫P Duff &
期刊
在过去10多年里,传统零售业被电商打得节节败退,甚至有人抱怨是电商毁了传统零售业。果真如此吗?非也,真正的原因还是自己能力不行,背离了零售的本质,被消费者疏远。零售的本质是什么?成本、效率、体验。传统零售业运营效率低下,加之房租昂贵,因此运营成本很高,导致线下产品的加价率比线上产品高很多。电商企业成本优势明显,再加上快递所带来的便捷优势,自然把传统零售业的份额抢了一大块。因此,几年前,马云将传统零
期刊
思维两方突破了心之为一点的空间上的局限,这还不够。就时间轴而言,我们的心是逐渐展开的存在,我们对世界的“知”是渐开的心湖上的照影。  在一个时点上,我们经常对世界有所判断,谈论一个人、一件事,对他/它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分析其中盘根错节的关系。我们判断的理据,都来自所谓的经验、知识、科学,似乎无可辩驳。然而,被观察对象已经和观察者发生了深刻的纠缠,你所看到的正是你想看到的和你能看到的,是你的经验、
期刊
在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组织的发展大多以资金、资源为驱动,所以股权结构通常根据出资额或出资源的比例进行分配。如今,企业的发展和成功,不再取决于初始的出资额,反而是人力资本的贡献——合伙人的战略眼光、企业家精神、经营管理能力、技术专业能力等软要素对企业发展尤为关键。如果仍然按照工业时代的股权分配规则,不考虑人力资本的贡献,单纯以出资额确定股权结构,那么在企业经营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现实中,许多初创
期刊
未来的组织学习方式已初见端倪。和过去相比,有几个新趋势。  美国的职员中已有34%是自由职业者、合同工和临时雇员。在下一个十年里,有预测说这一数字将暴增至50%。在按需经济中,相比员工的参与度而言,公司更看重的是效率。目前,几乎半数的公司培训通过技术手段来实行,远高于十年前的26%。不过,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公司也应关注员工参与度。  学习与发展已经越来越数字化。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人可以在任何时候自学
期刊
根据海康威视2016年财报,包括互联网视频(萤石)、机器人、汽车电子、红外传感、智慧存储等在内的创新业务,总共为海康创造了6.48亿元营收,是去年同期的191.83%。尽管在超过300亿元的总营收面前,这一数字不值一提,但其增长量已经预示了未来可能的爆发。  这些创新业务,海康总是提早5~10年就开始布局。海康威视似乎很善于在未来还不明朗之时就播下种子,然后耐心地熬过长久的孕育期,厚积薄发。  这
期刊
最近,跨国并购正处于风口浪尖上,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排查万达、海航集团等数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央视对苏宁集团收购多年巨亏的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提出了质疑……  的确,一方面是中国企业羽翼渐丰,在全球市场寻找机会、配置资源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迄今为止,跨国并购的成绩单并不令人满意。麦肯锡咨询公司在今年4月5日发布了《中企跨境并购袖珍指南》。研究显示,以当初交易双方定下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这个标准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