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性胜任力的发展困境与实践探索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zzh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学生必须具备几项核心的隐性胜任力。广西医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医学知识技能的显性胜任力方面表现较好,在创新能力、医患沟通、组织领导、医患沟通、思辨能力等隐性胜任力方面与其他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提出应站在学生职业发展的立场,有意识地通过课外活动设计,提升家庭经济困难的医学生的隐性胜任力。
  [关键词]医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性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1-0146-02
  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将岗位胜任的人才输送到社会中,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建设。全球卫生和教育系统进行的医药教育改革,及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对医学生的胜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胜任力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如何实现这种胜任力的培养,成为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医科院校的育人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促进教育公平,一直是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因此,及时了解医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胜任力培养的发展状况,不仅对学生本人有帮助,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医学生相关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胜任力(competence)概念最先由美国学者Robert White于1959年提出,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教授发表题为: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Intelligence”一文,标志着胜任力研究的开端。通常人们所接受的胜任力定义是美国心理学家斯潘瑟(Spenser)在1993年提出的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質。[1]我国对胜任力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近年来,国内卫生领域胜任力研究已有成果,基本上确立了主要卫生人才的相关胜任力。从表现方式上,主要将胜任力分为显性胜任力(知识技能)和隐性胜任力(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两个层面。[2]从具体的能力上,将胜任力分为四类[3]:核心胜任力(创新能力、医患沟通、概念思考、分析推理),岗位胜任力(医学技能、学习能力、组织领导、环境适应),角色胜任力(团队协作、责任心、执行力、影响力),其他胜任力(风险承受、自我控制、灵活应变)。
  本文认为,医学生的显性胜任力易培养,隐性胜任力不易被发掘。因此,除注重对学生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外,还须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医患沟通、环境适应、团队协作、风险承受等隐性胜任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创新精神的卓越医学人才。[4]
  二、医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胜任力发展困境及成因分析
  医学生隐性胜任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因素。先天素质是指有机体以遗传为基础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后天因素主要指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先天素质虽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造成医学生核心能力出现个体差异的,主要是后天因素的影响。首先,良好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医学生核心能力的方向发展、发展水平及速度,与其接受的医学教育密切相关。其次,实践活动是培养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科学,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医学实践活动在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最后,非智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能力发展的水平和活动的结果。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具体可表现为成就动机、求知欲、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力等。有研究指出,非智力因素在能力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六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事实证明,医学生的隐性胜任力在单纯的课内教育教学中难以得到全面培养,因为课堂教育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对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站在学生职业发展的立场,有意识地通过课外活动设计培养其胜任力,可以确保其毕业后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具备该岗位的胜任能力。
  笔者对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的260名学生发放了《医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胜任力发展现状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并回收,剔除错填、漏填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226份,回收率为86.9%。调查发现,62.3%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自己的学杂费、生活开销”上,甚至有个别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员期望“多挣奖学金,打工改变家庭经济现状”,对于提升自己的核心胜任力没有任何概念或“奢望”,但是也有22.4%的学员表示“迫切想提升自己将来就业的竞争力”,有改善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愿望。笔者还对36名学生进行了个人访谈,结合收到的辅导员、医院实习指导老师的反馈,发现医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困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能力提升实践教育的缺乏和错误的成就动机。能力提升实践教育的缺乏,一是源于主办方对现有的课外教育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将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搞文体活动;二是缺乏统筹管理,无教育性、目的性和导向性可言;三是缺乏持续系统的教育,一个活动办完了就完了,今年办了这个明年办那个,教育的实效性和持续性没有保障。错误的成就动机体现在:学生参与活动更多的是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把自己置于“演员”的角色而非“导演”,缺乏主体意识和责任感。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学校,学生本人也会给自己的失败找出相对“合理”的理由,如兼职等勤工助学耽误了学习时间,成长环境让自己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特长等。本课题组认为,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给予的不是保护,而是发展,不把他们当成弱势群体,而应该与其他学生一样置于一个综合评价标准上进行评估,对他们进行思想启发,潜能识别,技能培训等,为其走出校园参与社会竞争做好铺垫,即“帮助其自助,授其以渔”更为重要。   三、医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隐性胜任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从2011年起,广西医科大学连续两年开展“卓越医学生课外成长计划”课外实践项目,项目学员从校院两级学生组织、党团组织、班委的现任或曾任学生骨干中选拔,引进第三方专业测评软件,结合自评及他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评,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的优势与劣势,以五个活动载体为实践平台,结合朋辈导师、能力测评、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自传等形式,共对140名校院两级的学生骨干(含7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跟踪培养。
  项目通过以下措施让学生清晰认识自我,有针对性的提升自我,激发其成长内驱力,提升其隐性胜任力:
  第一,科学、客观、全面的测评。项目引进中国人才管理第一品牌北森人才测评公司的360能力测评体系,完成了两期项目的140名学员360度能力测评,选取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创新能力、问题解决、影响说服、诚信正直、情绪控制、风险承受在内的25个指标进行测评,选取老师、同学、舍友、社团成员等不同角色进行主客观题两种评价形式,依据科学的权重和评价角色做出测评报告,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劣势,从而获取客观的自我评价。
  第二,精心配备成长导师。项目组从医院、学校的优秀青年医师、教师中为学员选聘成长导师,根据学员撰写的自传和360测评报告等与学员共同制订个人成长计划。
  第三,创设能力提升式资助载体。项目独辟蹊径,创设名家名师导航、精英读书会、三角梅沙龙、精英“优”导师、走访精英校友等五个活动载体,提升学员批判性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鼓励、资助学员申报我校“医学人文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课题6项,课题涉及医学生服务研习、学生社团对学生干部能力培养及就业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获奖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等,提升了学员的隐性胜任力。
  第五,活动成果。参加了2013年广西区内组织的首届优秀资助育人项目评选,获评全区优秀资助育人项目。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任胜力的关注,并把他們与其他优秀学生置于一个综合评价标准上进行评估,对他们进行思想启发,潜能识别,技能培训等,不仅有力地提升了他们的竞争资本,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内驱力,让他们意识到什么是胜任力,怎样提升自己的核心的胜任力,进而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一个稳固的起点。这样的做法缺陷在于普及面有限,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注 释 ]
  [1] 郭秀娟,余红剑.我国卫生领域胜任力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4):52-58.
  [2] 刘英,马英.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现状调查报告[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9):147-150.
  [3] 蔡玉霞.浅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J].大学教育,2012(11):82.
  [4] 王雷.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评价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1(11):91-97.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摘 要]工科院校专业综合试点改革是培养工程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根据环境工程试点专业改革的实施运行,从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人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改革,校企联合,注重工程能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重基础、懂行业、重实践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环境工程 试点专业 培养模式 工程实践 校企协同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简述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就业现状及需求,同时阐述了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并从数控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详细阐述一些体会和做法,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培养技术技能型高级数控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高技能 数控技术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146-02  一、当前
期刊
[摘 要]为了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根据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就业以及今后工作的特点,对集散控制系统组态与应用课程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将“教、学、做”紧密结合起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几个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和实践,这些措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期刊
[摘 要]协同创新的不动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完成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开放式、有特色、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结合不动产学院产业专业特色,探索协同创新的不动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2095-3437
期刊
[摘 要]如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基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对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经管类大学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专业课、公共素质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对所学课程的实用性、深广度以及实践教学课、选修课和跨学科课、地方特色课等课程设置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为此,提出了从优化专业课程设
期刊
[摘 要]“人文关怀”现今已经逐渐成为整个时代的主流价值取向,但在管理中还存在着“四个缺陷”。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尚有较为脆弱和不成熟的一面,而传统的系科管理缺乏人文关怀,通过在具体管理环节中对“四关”和“自管”的践行,佐证了“以人为本”这一人文管理策略的可信与可行。  [关键词]人文关怀 四关 自管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
期刊
[摘 要]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动作轻情感”等弊端。以辽南高跷秧歌舞教学为例,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既要吸收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发挥教师的特长,又要顺应时代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深入生活、运用多媒体、教科研一体化等方式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辽南高跷秧歌;教学法;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 J722.2-4;G652
期刊
[摘 要]文章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考察了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翻译硕士专业72名研究生对于MTI教学的满意度,得出三个结论:1.学生对教师的工作很满意;2.学生的自我评价很低;3.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学校能加强校企合作,为他们将来找工作奠定基础。结合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MTI教学;满意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期刊
[摘 要]搞好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从制度建设,教学的信息化管理,调动教学过程参与者积极性,强化一切服务于培养学生成人的意识及学、教、管协同工作等角度分析了抓好过程管理的方式与实践。实践表明,教学过程管理涉及的面较多,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应积极协同工作,主动地、切实地、创造性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关键词]教学管理 过程管理 人才培养
期刊
[摘 要]随着大学扩招而导致的生源个体差异和数学基础差别越来越大,如何保证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成为高校教师和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应该结合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当前高等数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其对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作用,将高等数学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根据专业需求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分配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使高等数学课程真正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