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化提问环节 拓展教学新空间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今天的教学活动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早已不适合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如何让课堂生动化与艺术化,这里我们大胆地推出了 “问答式教学”。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
  一、转变教师角色,做一名有效的引导者
  (1)提问方式转变。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也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并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70—80个问题,这样学生怎能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而不能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
  (2) 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不马上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加以纠正。
  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3)有效教学设计。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作好准备。这种准备活动最初称为“备课”,后来发展成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只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备择的教学方案。它需要借助于一系列“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案的理想和价值。比如有效“讲授”和“提问”。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二、钻研有效提问的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的意,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大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激活孩子的智慧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三、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四、教师适时激励,提升学生自尊心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一)可信任感 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二是教师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理想。
  (二)期望 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会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对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教师的期望可能帮助学生成功,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只抱有期望,没有相应的帮助措施并不能有相应的效果。只有把期望学生成功和帮助学生成功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实现。教师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成功,有成功体验。要使教师期望促进学生成功,除了语言,更需要用教学行为来表达对学生的高期望。
  (三)热情 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主要通过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具有求知热情的教师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求知和求信仰传达给学生。
  五、有效提问的相关原则
  几乎无一例外,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善意的询问:“听清楚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听懂了吗?”,仿佛学习就是一件欣赏和练习“听”的艺术。
  综上可知,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这些,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
  参考文献
  《美国父母家教的科学方法》晨曦编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教育情报参考》2004年第9期
  《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六六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庭伦理电视剧《双面胶》作为当代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典型,近两年来备受争议和关注,其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性格刻画与电视剧的出入之处也引发了关于家庭伦理电视剧改编的思考,《双面胶》以其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极端的表达方式,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最具争议的几部家庭伦理剧之一,它所呈现出的中国式家庭伦理与生活化的情节叙事也成为了比较的重心。评论的热点在于六六原著小说中的残酷性与电视剧改编后呈
期刊
摘 要: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要搞好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教师必须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注重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让学生感知字形美调动写字积极性;教给写字方法。  关键词:写字教学;书写姿势;写字方法;持之以恒  中华民族创造文字、使用文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间书体演变,书家倍出,理论深远,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杰出的智慧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
期刊
我的表弟今年19岁了,初中还没有读完就出去打工,风雨飘扬过了两年多了,想要发达想要过上好日子,奈何起点太低,又没有本钱做生意,就只有一直停留在原地方彷徨着了。  表弟打工,跟许多小城市农村的人一样,喜欢跑向南方苏锡常或者上海,也许在他们的心目中,那里遍地是赚钱的机会,到处都是黄金的极乐世界,可在这样的城市里竞争,没有知识没有能力,摸爬滚打过不了几天,就会被现实的残酷消磨得只留下残魂剩魄,梦想与奋斗
期刊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并伴随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机和催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幼儿求职的一种内在力量。小班幼儿一旦对某一事物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地探究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能否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只有当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积极思考,才能使之受教
期刊
摘 要: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想成为一位好爸爸或者好妈妈。然而不一样的“爱”,却造就了不一样的孩子。那如何诠释“爱”,如何有效的释放“爱”,成为需要探究的问题。笔者深入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为想成为好爸爸或者好妈妈的读者,罗列了一些守则,以供借鉴。  关键词:反省;沟通;爱  父母,一个温暖的称谓;父母,一个孩子内心深处的呼唤;父母,一个让人可以依赖的实体。父母们是伟大的,他们孕育了一个全新的生命
期刊
摘 要:“玩具是游戏的中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玩具,幼儿游戏就难以进行。在“四健”区域游戏中,玩具就是游戏中的各种材料。可见,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操作愿望。  关键词:游戏材料;幼儿  游戏正如放大镜的焦点,聚集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学龄前儿童,游戏就是他们的主要“工作”,而学习性区域游戏又是他
期刊
摘 要:幼儿园等同于孩子的小社会,每个班级的孩子在这个小群体中都有着不同的角色定位。笔者通过随即抽取一个班的幼儿进行观察、提问、记录,整理出此班幼儿在群体中的不同角色定位,从而更加贴近幼儿的内心,更细致了解幼儿的需求,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关键词: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角色定位: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下,在一个组合中拥有相对的不可代替性的定位,就是角色定位。 “角色”不一定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群体。 
期刊
摘 要:四五岁的幼儿他们的涂鸦有了一个飞跃性的进步,他们喜欢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在纸张上表现出来。在选择涂鸦主题时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条是以宝宝的生活经验为主题内容出发,另一条是以孩子能够掌握的简单技能出发。涂鸦过程中的指导,对孩子涂鸦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教师应该非常注重这一环节。  关键词:涂鸦;材料;贴画  唐代诗人卢仝的儿子自幼喜欢涂抹诗书,常把书弄得一团糟。为此卢仝赋诗戏曰:“忽
期刊
人们都知道要想盖房子,首先要具备盖房所需的材料才能动工,写作也一样。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积累大量的、详细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沙里淘金,取其精华,运用自如。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日常的积累很重要,人们的知识犹如奔腾的大江由涓涓细流汇成一样,是靠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纵观历史上一切真正有科学见地的好文章、好著作,都是在获得大量的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列宁为了写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
期刊
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想象力、创造力是否丰富,色彩运用是否大胆,绘画水平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差异等。其实用心聆听,还会发现孩子的画在说话。孩子的每一幅画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故事中酝酿着喜、怒、冲突、挫折等复杂的情绪。老师要听懂潜藏在绘画作品中与孩子心理状态相关的、丰富的信息和语言,并来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解决心理困扰,让孩子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  一、绘画作品中的什么在说话  专业的心理老师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