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穷艺术” (Arte Povera)一词最早是由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切兰(Germano Celant)于1967年提出的,主要指艺术家选用废旧品和日常材料或被忽视的材料作为表现媒介,他们的观念旨在摆脱和冲破传统的“高雅”艺术的约束,并重新界定艺术的语言和观念。“贫穷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所使用的材料,而是为了让艺术和日常生活发生关联,并且这种关联不带有商业干扰,是纯粹的、质朴的,在引发观者对材料的熟悉感后,进而引领其进入艺术家所要陈述的文本中。
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的的库奈里斯个展,是这位“贫穷艺术”的大师在中国的首次亮相。艺术家1936年出生在希腊,从60年代开始,库奈利斯就被认为是“贫穷艺术”的代表人物,并参加了包括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在内的许多重要国际性大展。此次展出的作品呈现了艺术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分析,突出了现实、传统、记忆和语境的内在联系。艺术家运用古老的瓷片进行其创作,对艺术家而言,这些看似破碎的,毫无价值的东西恰恰是历史的存在和传统的根源。
库奈里斯把现代与传统、日常与异常的关系理解成一种辨证的视觉哲理。艺术家从未为了创作而创作,因为在他看来,生活本身就是一场艺术,生命的过程就是一场伟大的艺术创作。而这一点恰恰就是“贫穷艺术”的核心所在-----关注日常,关注周遭发生的一切,一切都是创作的材料,都是创作的主题。与观众看到的煤块,金属材料所不同的是,库奈里斯并没有将它们简单地视为材料,因为“材料”的称呼具有对象化、工具化的危险,库奈里斯更喜欢把材料升华为内在的情感因素,并以此来瓦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瓦解文化产物与自然产物的区别。库奈里斯始终秉持着“艺术家必须要像一个战士一样”的信念来进行他的创作。”
库奈里斯一直在其作品中有意强调艺术作品对现代社会和人的心理意识问题、精神问题、以及对历史文化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库奈里斯将物质塑造成了“某种具有理性思考和观念意义的媒介”,并用其惯用的材料来创作——煤炭、钢板、铜板、麻袋、木头等,无疑反映了他始终坚持的朴素、自然、原始的美学原则。
在时下艺术品拍卖市场愈演愈烈,价格早已被推高到让人麻木的时候,做这样一个关于“贫穷艺术”的展览,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另类和不合时宜。但相反的是这个展览来的恰逢其时,它给当下充满浮华,一味追求作品表面效果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来了一剂清醒剂。展览带给艺术圈的更多是思考和自省,当代艺术在目前中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远比人们所看到的繁荣表象严重的多。架上绘画的海报化,装置艺术的舞台美术化趋势十分明显,国内艺术家往往相信好的作品是要靠大的资本投入才能生产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的很多作品便成了贵重材料外加漂亮的表面效果相结合的产物。
笔者认为目前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绘画、装置、雕塑等作品继续向着大面积、大体积的趋势发展,即创作要有大体量的作品。以前架上作品尺寸在两米左右已经是一件尺寸不小的作品了,可是如今动辄五米甚至十几米的巨幅作品都已经司空见惯了,在798艺术区我们常会发现硕大的展厅里常常只有4-5件作品,但除了给人在视觉上比较强烈的效果外,再无任何感受,部分艺术家仍然幼稚的相信作品的价格是由作品的尺幅决定的。其次是在作品创作上,利用当代中国的特定的图像符号来完成对作品的再造。起先是流行文革波普风格,在这阵“流行风”中,一些艺术家直接照搬大量的毛泽东形象进行所谓的“当代”创作,而这里“领袖形象”已是一种商业消费符号而不再仅作为一种政治符号。艺术家已经把这一崇高的形象作为一个消费符号,以一种游戏化的调侃方式去描述,直至后来又发展到艳俗化。三是大量的所谓当代艺术作品普遍缺乏思想的纬度,以及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更多的是无病呻吟的做作,于是我们满眼看到的就是由廉价的玻璃钢做成的粗糙而毫无美感可言的作品,它们唯一的区别就是或人或猪,这些外强中干、造型丑陋的作品只是对市场的搔首弄姿而已。不可否认地是目前市场因素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市场导向深刻的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市场销售关注的重点是“贵不贵”?作品是否有“卖相”?一件艺术品是否能够屡创新高,不断刷新价格纪录。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目前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的前提下,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显然会出现比较危险的问题,那就是随着艺术市场的日渐火爆,商业因素开始成为主导艺术发展的力量,许多艺术家开始密切关注市场,越来越多的投机者正在根据艺术市场的反馈信息,“夜以继日”地生产那些风格和题材受到市场追捧的作品,而不再沉下心来专心自身的艺术创作了。
由于资本的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迎来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在资本的泡沫中扭曲和迷失。艺术市场上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作品艺术质量不高但其价格上涨了几倍乃至几十倍,导致部分短视的艺术家关注的是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带来中短期的收入和名声效应,由此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艺术个性,艺术思想,艺术自由,而沦落为只为市场规则服务,迎合市场的画匠,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参与到这个游戏里面并从中获得利益,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市场体系的游戏之道。艺术圈完全变成了一台以艺术资本为轴心高速运转的机器。这种现象加剧了艺术家创作的功利化,并继而左右着艺术家的创作方向,更导致了艺术评判标准的失语。更多时候人们直接以作品的市场价值作为评价标准:谁的市场价值高,谁就能进入艺术史。这就直接导致了当下艺术创作的功利实用主义。当我们论及当代艺术市场时需要明确两点:第一,在一个具体时期,市场的火热不一定就意味着艺术水准的提高,市场上的高价格也不一定代表艺术上的高价值。因为艺术市场说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这个行为的基本动机是利益的驱动。第二,今天的艺术市场更多地是充当了一个遴选者的角色。而一味追求眼球效应的应时之作,最后落得昙花一现也是其必然结果。
艺术家的生存体验与日常态度对其艺术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艺术来源于真实的生存体验,并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启发着艺术家的创作,使其成为艺术作品真正的灵魂.而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最缺乏的就是独立的思考,真诚的创作,和对消费文化的警惕。作为一种在西方展览体系中的语言策略,中国符号的艺术作品被西方人认为有一种具有中国特征的当代艺术即——中国符号的艺术。如果这些作品不使用本国符号形象,很难想象他们的作品会在西方引起关注。艺术的创作最终应该回归到日常的状态,从自身体验中表达艺术观点,最重要的其实是艺术家严肃的创作态度而绝不仅仅是材料和技法的简单叠加。要知道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也好,手法也好,都是与特定阶段的文化背景有关的,否则,创作出的作品就只能是满眼的符号堆积而无任何艺术可言了。因此,中国的当代艺术应该从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境中去提炼问题与观念,并用中国式的视觉方式与智慧来表达。
艺术的创作如果没有真正的情感投入,没有精神上的感染力,再好的表面效果也是苍白无力的。艺术上的独特性往往不是艺术家的选择,而是艺术家人性和生活经历的自然反映。正如库奈里斯所说:“我最想带给大家的就是能量。在中国这么大的空间,我感到一种能量,作品背后的动力来自一种爱,所以我想通过这次展览来展现能量与爱的回归。”那么作为真正“在场”的中国艺术家能否从此次展览中汲取到一些有益的启发呢?
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的的库奈里斯个展,是这位“贫穷艺术”的大师在中国的首次亮相。艺术家1936年出生在希腊,从60年代开始,库奈利斯就被认为是“贫穷艺术”的代表人物,并参加了包括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在内的许多重要国际性大展。此次展出的作品呈现了艺术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分析,突出了现实、传统、记忆和语境的内在联系。艺术家运用古老的瓷片进行其创作,对艺术家而言,这些看似破碎的,毫无价值的东西恰恰是历史的存在和传统的根源。
库奈里斯把现代与传统、日常与异常的关系理解成一种辨证的视觉哲理。艺术家从未为了创作而创作,因为在他看来,生活本身就是一场艺术,生命的过程就是一场伟大的艺术创作。而这一点恰恰就是“贫穷艺术”的核心所在-----关注日常,关注周遭发生的一切,一切都是创作的材料,都是创作的主题。与观众看到的煤块,金属材料所不同的是,库奈里斯并没有将它们简单地视为材料,因为“材料”的称呼具有对象化、工具化的危险,库奈里斯更喜欢把材料升华为内在的情感因素,并以此来瓦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瓦解文化产物与自然产物的区别。库奈里斯始终秉持着“艺术家必须要像一个战士一样”的信念来进行他的创作。”
库奈里斯一直在其作品中有意强调艺术作品对现代社会和人的心理意识问题、精神问题、以及对历史文化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库奈里斯将物质塑造成了“某种具有理性思考和观念意义的媒介”,并用其惯用的材料来创作——煤炭、钢板、铜板、麻袋、木头等,无疑反映了他始终坚持的朴素、自然、原始的美学原则。
在时下艺术品拍卖市场愈演愈烈,价格早已被推高到让人麻木的时候,做这样一个关于“贫穷艺术”的展览,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另类和不合时宜。但相反的是这个展览来的恰逢其时,它给当下充满浮华,一味追求作品表面效果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来了一剂清醒剂。展览带给艺术圈的更多是思考和自省,当代艺术在目前中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远比人们所看到的繁荣表象严重的多。架上绘画的海报化,装置艺术的舞台美术化趋势十分明显,国内艺术家往往相信好的作品是要靠大的资本投入才能生产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的很多作品便成了贵重材料外加漂亮的表面效果相结合的产物。
笔者认为目前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绘画、装置、雕塑等作品继续向着大面积、大体积的趋势发展,即创作要有大体量的作品。以前架上作品尺寸在两米左右已经是一件尺寸不小的作品了,可是如今动辄五米甚至十几米的巨幅作品都已经司空见惯了,在798艺术区我们常会发现硕大的展厅里常常只有4-5件作品,但除了给人在视觉上比较强烈的效果外,再无任何感受,部分艺术家仍然幼稚的相信作品的价格是由作品的尺幅决定的。其次是在作品创作上,利用当代中国的特定的图像符号来完成对作品的再造。起先是流行文革波普风格,在这阵“流行风”中,一些艺术家直接照搬大量的毛泽东形象进行所谓的“当代”创作,而这里“领袖形象”已是一种商业消费符号而不再仅作为一种政治符号。艺术家已经把这一崇高的形象作为一个消费符号,以一种游戏化的调侃方式去描述,直至后来又发展到艳俗化。三是大量的所谓当代艺术作品普遍缺乏思想的纬度,以及最基本的人文关怀,更多的是无病呻吟的做作,于是我们满眼看到的就是由廉价的玻璃钢做成的粗糙而毫无美感可言的作品,它们唯一的区别就是或人或猪,这些外强中干、造型丑陋的作品只是对市场的搔首弄姿而已。不可否认地是目前市场因素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市场导向深刻的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市场销售关注的重点是“贵不贵”?作品是否有“卖相”?一件艺术品是否能够屡创新高,不断刷新价格纪录。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目前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的前提下,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显然会出现比较危险的问题,那就是随着艺术市场的日渐火爆,商业因素开始成为主导艺术发展的力量,许多艺术家开始密切关注市场,越来越多的投机者正在根据艺术市场的反馈信息,“夜以继日”地生产那些风格和题材受到市场追捧的作品,而不再沉下心来专心自身的艺术创作了。
由于资本的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迎来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在资本的泡沫中扭曲和迷失。艺术市场上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作品艺术质量不高但其价格上涨了几倍乃至几十倍,导致部分短视的艺术家关注的是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带来中短期的收入和名声效应,由此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艺术个性,艺术思想,艺术自由,而沦落为只为市场规则服务,迎合市场的画匠,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参与到这个游戏里面并从中获得利益,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市场体系的游戏之道。艺术圈完全变成了一台以艺术资本为轴心高速运转的机器。这种现象加剧了艺术家创作的功利化,并继而左右着艺术家的创作方向,更导致了艺术评判标准的失语。更多时候人们直接以作品的市场价值作为评价标准:谁的市场价值高,谁就能进入艺术史。这就直接导致了当下艺术创作的功利实用主义。当我们论及当代艺术市场时需要明确两点:第一,在一个具体时期,市场的火热不一定就意味着艺术水准的提高,市场上的高价格也不一定代表艺术上的高价值。因为艺术市场说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这个行为的基本动机是利益的驱动。第二,今天的艺术市场更多地是充当了一个遴选者的角色。而一味追求眼球效应的应时之作,最后落得昙花一现也是其必然结果。
艺术家的生存体验与日常态度对其艺术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艺术来源于真实的生存体验,并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启发着艺术家的创作,使其成为艺术作品真正的灵魂.而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最缺乏的就是独立的思考,真诚的创作,和对消费文化的警惕。作为一种在西方展览体系中的语言策略,中国符号的艺术作品被西方人认为有一种具有中国特征的当代艺术即——中国符号的艺术。如果这些作品不使用本国符号形象,很难想象他们的作品会在西方引起关注。艺术的创作最终应该回归到日常的状态,从自身体验中表达艺术观点,最重要的其实是艺术家严肃的创作态度而绝不仅仅是材料和技法的简单叠加。要知道艺术作品中的观念也好,手法也好,都是与特定阶段的文化背景有关的,否则,创作出的作品就只能是满眼的符号堆积而无任何艺术可言了。因此,中国的当代艺术应该从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境中去提炼问题与观念,并用中国式的视觉方式与智慧来表达。
艺术的创作如果没有真正的情感投入,没有精神上的感染力,再好的表面效果也是苍白无力的。艺术上的独特性往往不是艺术家的选择,而是艺术家人性和生活经历的自然反映。正如库奈里斯所说:“我最想带给大家的就是能量。在中国这么大的空间,我感到一种能量,作品背后的动力来自一种爱,所以我想通过这次展览来展现能量与爱的回归。”那么作为真正“在场”的中国艺术家能否从此次展览中汲取到一些有益的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