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课改正在不断深入推进,教学方式呈现了明显的多样化特征。“问题链”数学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坚持问题引导,推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学习巩固数学知识,受到了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问题链教学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重点阐述了“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环节;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问题链;初中数学;教学
一、问题链教学的概念界定
问题链教学主要是指在充分结合设定教学目的、开展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梳理成若干问题的形式进行重新设置,在问题之间形成递进、高效的联系,进而实现有计划性、有规律性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链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具有着诸多的优势,主要包括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问题引导,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更加凸显;二是自学水平提高,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知识牢固和技能熟练;三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
二、“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环节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经过认真梳理分析总结,认为主要有以下重点环节:
(一)设问环节
设问环节是“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重中之重的环节。设问在很大程度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和艺术的运用,数学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原则。一是要建立在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分解成若干问题。这一环节,要特别重视问题质量,既能囊括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还能够实现重难点的突出,同时还具有逻辑性、层次感以及数学思维;还有,就是设置问题的水平要与初中生认知能力和水平以及学生知识基础相适应。二是要对问题进行精心的整理、细化和加工,能够使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要求深入的融入到问题当中。
(二)提问环节
提问环节,同样非常重要,是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提问主要是指教师按照设置问题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明确性、准确性的口头语言或者肢体动作向被提问者发出信号的一个实施过程。提问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注重问题的提问次序,要严格按照“组织—激发—反应”的要求进行提问;二是了解学生、掌控时间,提问过程要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思考、答题时间;三是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在提问过程中,当提问信号发出,教师需要依据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对问题做出相应的解释,引导学生激发数学思维;四是开展评价管理,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的结果进行分析,做出客观评价,并向学生反馈,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对薄弱的知识内容。
三、“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链”方式
“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首要的选择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链”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引导式问题链,主要适用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性知识内容,在教授新课程知识或者对习题进行解答的时候才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已掌握知识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学习新知识和新内容;二是递进式问题链,主要适用于开展习题课教学、一个单元或者总的课程复习的时候,更加强调问题层次逻辑特征,这样可以推动学生分组学习,由浅至深的促进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和巩固知识;三是总结式问题链,主要适用于课堂总结、一个单元或总的课程复习,这样可以推动学生把零散知识总结到一起,对知识有系统性的了解,形成知識整体结构。
(二)按照设问原则对问题进行设置
在初中数学教学设问当中,应用问题链教学方式方法设问除上文中所提到的原则外,还需要突出掌握好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适宜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初一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对初中数学知识了解的很少,所以要求教师设问要切实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设置问题要更多侧重于基础性数学知识;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对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设置问题上可以提高一定难度,对基础性知识和拓展性知识要结合在一起进行设置问题。二是要体现层次化特征。相对于小学而言,初中数学知识点更多、逻辑更强,学生经过学习后,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成了不同层次,所以设问要体现层次化特征。三是要体现探究性特征。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设问需要体现探究性特征,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和巩固知识。
(三)精心设置层次化问题
为了使“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问题链”教学方式方法,所以要求要精心设置层次化问题,针对班级的好中差三类学生,采取不同方式方法。针对差等生,要充分考虑基础知识学习不牢靠、学习能力不强的实际,设置问题要难度适宜,并将偏难问题分解成若干问题,层层解答进而巩固其知识,提升学习效果;针对班级的中等生,要充分考虑他们对数学知识已掌握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运用递进发问的方式方法,设问上更加体现递进特征、逻辑特征,难度控制在适中;针对班级的优等生,要充分考虑他们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突出,所以设置问题时要更加侧重于拓展性、思维型的问题,设置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提高他们运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问题链”数学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方法,设问和提问构成了其应用于数学教学的两大重点环节,数学教师在采取问题链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结合教学内容,遵循“问题链”教学设问原则,精心设置问题,切实丰富和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建强.课堂问题链的设计、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5(3):78-79.
[2]张银.面向问题解决的网络系统学习机制研究及策略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112-113.
[3]张睿.一种基于知识树构建问题链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7(4):26-27.
关键词:问题链;初中数学;教学
一、问题链教学的概念界定
问题链教学主要是指在充分结合设定教学目的、开展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梳理成若干问题的形式进行重新设置,在问题之间形成递进、高效的联系,进而实现有计划性、有规律性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链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具有着诸多的优势,主要包括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问题引导,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更加凸显;二是自学水平提高,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知识牢固和技能熟练;三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
二、“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环节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经过认真梳理分析总结,认为主要有以下重点环节:
(一)设问环节
设问环节是“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重中之重的环节。设问在很大程度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和艺术的运用,数学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原则。一是要建立在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分解成若干问题。这一环节,要特别重视问题质量,既能囊括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还能够实现重难点的突出,同时还具有逻辑性、层次感以及数学思维;还有,就是设置问题的水平要与初中生认知能力和水平以及学生知识基础相适应。二是要对问题进行精心的整理、细化和加工,能够使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要求深入的融入到问题当中。
(二)提问环节
提问环节,同样非常重要,是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提问主要是指教师按照设置问题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明确性、准确性的口头语言或者肢体动作向被提问者发出信号的一个实施过程。提问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注重问题的提问次序,要严格按照“组织—激发—反应”的要求进行提问;二是了解学生、掌控时间,提问过程要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思考、答题时间;三是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在提问过程中,当提问信号发出,教师需要依据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对问题做出相应的解释,引导学生激发数学思维;四是开展评价管理,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的结果进行分析,做出客观评价,并向学生反馈,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对薄弱的知识内容。
三、“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链”方式
“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首要的选择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链”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引导式问题链,主要适用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性知识内容,在教授新课程知识或者对习题进行解答的时候才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已掌握知识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学习新知识和新内容;二是递进式问题链,主要适用于开展习题课教学、一个单元或者总的课程复习的时候,更加强调问题层次逻辑特征,这样可以推动学生分组学习,由浅至深的促进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和巩固知识;三是总结式问题链,主要适用于课堂总结、一个单元或总的课程复习,这样可以推动学生把零散知识总结到一起,对知识有系统性的了解,形成知識整体结构。
(二)按照设问原则对问题进行设置
在初中数学教学设问当中,应用问题链教学方式方法设问除上文中所提到的原则外,还需要突出掌握好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适宜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初一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对初中数学知识了解的很少,所以要求教师设问要切实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设置问题要更多侧重于基础性数学知识;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对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设置问题上可以提高一定难度,对基础性知识和拓展性知识要结合在一起进行设置问题。二是要体现层次化特征。相对于小学而言,初中数学知识点更多、逻辑更强,学生经过学习后,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成了不同层次,所以设问要体现层次化特征。三是要体现探究性特征。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设问需要体现探究性特征,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和巩固知识。
(三)精心设置层次化问题
为了使“问题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问题链”教学方式方法,所以要求要精心设置层次化问题,针对班级的好中差三类学生,采取不同方式方法。针对差等生,要充分考虑基础知识学习不牢靠、学习能力不强的实际,设置问题要难度适宜,并将偏难问题分解成若干问题,层层解答进而巩固其知识,提升学习效果;针对班级的中等生,要充分考虑他们对数学知识已掌握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运用递进发问的方式方法,设问上更加体现递进特征、逻辑特征,难度控制在适中;针对班级的优等生,要充分考虑他们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突出,所以设置问题时要更加侧重于拓展性、思维型的问题,设置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提高他们运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问题链”数学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方法,设问和提问构成了其应用于数学教学的两大重点环节,数学教师在采取问题链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结合教学内容,遵循“问题链”教学设问原则,精心设置问题,切实丰富和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建强.课堂问题链的设计、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5(3):78-79.
[2]张银.面向问题解决的网络系统学习机制研究及策略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112-113.
[3]张睿.一种基于知识树构建问题链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7(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