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逸脱尘 空灵清润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1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来文笔下的一擎擎墨荷,一缕缕紫藤,满满地注入了画家心中的雅逸之气,一颦、一舞皆非凡间之物。王来文斯文的外表与内心的澎湃激昂互为映衬,因此他以大写意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与热爱,然而在画面上流露出来的清、净、雅恰恰与其儒雅的外表合二为一。故曰:画如其人。
  花鸟画历经千年,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恰恰是适应了社会的审美情趣。写生不仅是为了捕捉花鸟外在的形,更是为了尽花鸟之理、态;而寓兴则是借物言志或是寄情花鸟,这种寄托其实与中华民族的含蓄的审美观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写意应该包含“写”与“意”两个方面,写,就是强调以书入画,强调写出画家的心意;意,重在强调作者观察花鸟之后所产生的情趣,这种内在情趣其实是需要借笔毫抒发而出的,中国画的抒情不宜用描绘的方式,只能通过书法的“写”,方能淋漓尽致地表达画家的才情和意趣。
  明清的花鸟画在中国文人画的影响下,更加具有生命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徐渭以书入画,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格局。其书法奔纵苍遒,他把这种奔纵引入了花鸟画,此般“逸笔草草,聊写心中之逸气”,使得花鸟画的寓兴功能更好地得以展现。清初的八大山人把花鸟画乃至中国画推向了顶峰。八大山人用笔平、圆,书法取法高古,极具禅意。其心极为平静,这种平静孤寂的心态,再加上他对画面的高度概括,使得其画极为简约厚重,从而营造了荒寒、散淡的境界。这种荒寒、散淡被视为中国画至高的创作境界。八大山人的荒寒、散淡的境界归结于“写”的功效。这种“大写”的率意不由让人想起王来文的大写意花鸟画。
  《玉有香》堪称王来文大写意墨荷的代表作。一根遒劲的线条遥遥而上,支起了一个莲蓬,旁边是一株反向的墨荷,这片大荷叶与莲蓬及墨荷的枝干互为依托,画面甚为简约。然而,这两根苍遒而又平圆的荷干使得画面变得厚重,并且有脱尘之感,从而营造出一种超逸的意境。在画面的构图上,王来文显然是汲取了八大山人的简约凝练之风,然而,对八大山人的学习与理解,王来文并未停留于形式上,而是深入挖掘其内涵,最终他将创作归结于书法的线条和禅意。于是我们看到了王来文的书法从颜体(颜真卿)转为汉隶和汉简上,这种转变使得其线条变得更加高古,更加贴切于画面;当今的喧嚣、浮华与八大山人当时那种孤寂的禅境渐行渐远,所以,当很多画家一边沉迷于莺歌燕舞中,一边高呼学习八大时,这种学习显然是南辕北辙。有一高僧友人曾说,有禅机者有禅意,禅机是缘也,前世之缘,今世之续缘也。当然笔者无意于争辩唯心与唯物的高下优劣,只是王来文的这种禅机显现其实是其禅心的流露。王来文对佛、道文化浸染多年,佛、道中友人甚多,所以王来文的墨荷与八大山人的禅境一拍即合。有友人问我,王来文刚过不惑之年,其画却有如此之境界,何也?答曰:内化渐修。
  如果单从八大山人的角度解读王来文的花鸟画,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王来文的花鸟画除了超逸脱尘之外,它的空灵清润则是深受恽寿平的没骨花鸟画的影响。杨臣彬其实是国内研究恽寿平的专家,他曾应约写了一篇长文专门论述南田的花鸟画特征及内涵。上文提及了杨臣彬看完王来文的册页后,不由感慨王来文的花鸟画有明清传统,这种传统和文脉的续接恰恰是从八大和恽南田这里开始的。
  “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不知渲染极难(恽寿平《南田画跋》语)。”正如其所言,恽南田所画花卉,很少勾勒,以水墨着色渲染,用笔含蓄,画法工整,明丽简洁,天趣盎然。但是他的写生在力求形似之余,却又不满足于形似,有文人画的意趣与韵味。清新、简洁和天趣是其花鸟画的要旨。他曾在《南田画跋》一语中的地指出,画贵乎简尚。王来文的花鸟画从笔墨的角度看,更多地继承了其潇洒秀逸而又含蓄的用笔。所谓墨法皆由笔法出,墨色之清润通透,离不开笔法之灵动。“腕不虚则画非是,画非是则腕不灵。动之以旋,润之以转,居之以旷。(石涛语)”古人对笔法的论述颇丰,由此可见笔法的重要性。时人只知王来文的花鸟画墨色清润、意境空灵,却不知其缘由。一言以蔽之,笔法也。
  王来文墨荷图的荷叶是用笔毫揉进去的,更是吃进去的,紧紧地浸润于宣纸里,加上水之清澈,所以其墨色有清润通透之感。古人画画讲究氤氲之墨气,这一点很多画家是知道的,起码从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得知氤氲一词,但是很多人却不知这种氤氲该如何营造,其实,归根结底在于对古画尤其是明清花鸟画的研习与理解。这一点,王来文是个典范,他是个聪明人,更是个有心人,同样是对传统的学习,他悟得其中三昧,领悟到古人笔法之虚灵。
  王来文的墨荷和紫藤是为外界所熟知的,其墨荷与紫藤已然在中国花鸟画坛占有一席之地。最近看了不少他画的竹石图,也觉得有趣得很。竹子自古以来便是文人笔下之物,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且苏东坡画竹从不画竹节,以示畅快。郑板桥画竹则以其纤弱变形而闻名于世。王来文的竹石图则具恽南田之神韵。他秉承南田写生之理念,使得竹叶清新妍丽、随风摇曳、变幻多姿,而又不乏文人趣味。
  责任编辑:韩少玄
其他文献
吴玉,原名吴玉梗。1968年生,河北深州人。199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班,2007~2008年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张荣庆书法艺术工作室做访问学者。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玉台问艺》。  吴玉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美术史时,听过我的课,那时候,只知道她是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美术史教师。
期刊
在研究20世纪中国画历史时,我们发现一些大艺术家在论述中西绘画交流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认为中西绘画交流的未来前景是相互趋同,另一种声音则主张彼此拉开距离。认同相互趋同的多是负笈海外接受过西方美术教育的艺术家,赞成拉开距离的则多是对民族传统有深厚造诣的中国画学者和画家,但也有例外。在中国画学和山水、花鸟画实践中,有杰出成就和重要贡献的黄宾虹,在其晚年也多次发表过中西绘画趋同的言论,如
期刊
◇ 时间:2012年7月18日  ◇ 地点: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  张公者:从甲骨文到今天,书法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金文、小篆、汉隶、简牍、魏晋书法,一直到唐代,随着每一历史时期书体、字体的变化,书法艺术在审美诸方面也发生着改变。而自唐至宋、元、明,基本上没有革命性的改变,直到清代出现了所谓的碑学。清代在书法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您作为清代书法史研究专家,如何看待清代书法在历史上的位置?  
期刊
《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是朱万章的代表作之一,收录其有关书画鉴定收藏与美术史论研究文章26篇。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探研了书画鉴藏中的款识和鉴藏源流,而且解析了陈洪绶、丁云鹏、潘恭寿、华喦、任熊、王云、居巢、黄君璧等人的作品,同时对启功、苏庚春、梁江等当代学人的书画鉴定与美术鉴藏史学亦展开深入研究,史实清晰、考据充分。该书亦不乏学术独创之处,如清代中期的无锡邹家在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学术地位,一般人对邹
期刊
近日,由北京画院主办,渭南市委宣传部、渭南市文联协办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韦江凡》首发仪式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该书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精品系列丛书之一。  范汝愚工笔重彩绘画精品展开幕  近日,由四川美术家协会主办、盛世风韵承办的“大风神韵—范汝愚工笔重彩绘画精品展”在成都诗婢家美术馆开幕,共展出范汝愚国画作品197件。展览期间举行了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范汝
期刊
解均,1960年生于山东商河。现为济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出版有《解均画集》、《当代中国艺术家丛书—解均画集》、《当代美术家—解均》、《当代中国画家作品集—解均画集》、《解读传统—写意花鸟画教学新探》、《解均画选》等。  许多画家遍览名迹,涉猎古今,上下求索,唯独忘记了寻找自己。有人毕生以肖似某名家为能事,不敢越雷池一步,请来了别人、丢掉了自己。  古时,有两位书家
期刊
标准是人制订出来的,但却是过来人实践经验的结晶。诚然标准始终因时因地因人而总有修正、厘清、更新,标准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可信的,至少是越来越接近于合理、科学和可信。  其实,标准这东西,套到艺术上,则是花样百出、因人而异的。这似乎与学识、阅历、审美、心境皆攸关。所以这里我要说的三条标准,只是自我设置的标尺。若要放之四海,则不一定准,但作为参考则是无妨的。  嗜好篆刻与书画的我,无论是从创作的角度
期刊
祝竹, 号竹斋, 1942年生, 江苏省扬州市人。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顾问。曾点校钱大昕《潛研堂金石文跋尾》、《潛研堂金石目录》等古籍。出版有《中国篆刻史》、《汉印技法解析》、《祝竹印谱》、《祝竹篆刻选》、《当代著名书画家全集·祝竹国画卷》等。  扬州的地理位置虽说在长江之北,但此地却似乎最能代表人们想象中江南文化的味道。垂柳依依、烟波画桥的瘦西湖,玲珑、别致、典雅的个园、何园,“二十四
期刊
引言  “新金陵画派”是20世纪60年代最重要的的中国画流派之一,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傅抱石为首,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为代表的画家为世人耳熟能详,但是“新金陵画派”还包括余彤甫、丁士青、张晋、张文俊四位画家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余彤甫、丁士青、张晋三位当时的画家却几乎不为人知。因此江苏省国画院原院长宋玉麟先生策划了“新金陵画派”遗页—余彤甫、丁士青、张晋艺术展。现任院
期刊
刘熙载(1813~1881年),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多年。  照今日之言,刘熙载即为“著名文艺理论家”。颇似王国维,其名著不在其“旧学”,而在文艺理论。《艺概》于近世的影响足可与《人间词话》相当。我对刘熙载的关注不止于他的《艺概》,其号融斋,恰与我旧时书斋同名。《艺概》含六篇,惟《书概》读之最久,实与我的兴趣有关。可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