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专用读物《纽约时报》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v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阶层,或者叫知识精英阶层,都阅读《纽约时报》,这是知识分子的专用读物。只有读这份报纸,才能看到一个更有深度的美国。不过,洋报虽然持在手,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看过美剧《绝望的主妇》的人,对于小镇子上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送报纸的报童都不会感到陌生。布鲁明顿也是这样,小镇上的报童会在大清早把当天的报纸用塑料纸包好,远远地朝每座独立住宅门口的草坪一扔,就完成了他的送报工作。报纸外面套上塑料纸是为了防止清晨草丛中的露水把报纸浸湿。小镇上的居民每天早上起来在自家门口的草坪上就可以“捡”到当天的报纸。
  不过我们作为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以下简称“IUB”)的学生,平日所读的报纸可不是从草坪上“捡”来的。IUB的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学生俱乐部IMU随处可见储存报纸的机器,只需用学生卡一刷,机器便自动打开,可以从中取出当天的报纸阅读并带走。
  在美国留学期间,由于美国朋友Aaron的倾情推荐,我养成了阅读《纽约时报》的习惯。《纽约时报》的内容十分丰富,每一期都有厚厚的一叠。我当时不明就里,硬着头皮强迫自己每次都读完报纸上的所有内容,仿佛不读完就是一种浪费。最开始时我甚至感到有些痛苦,因为若是把这叠报纸一字不漏地全部读完,半天的时间基本上就过去了。是不是我读得太慢了?我开始对自己的英文阅读速度产生了严重不自信。后来读到村上春树的《终究悲哀的外国语》,发现《大学村Snobbism的兴亡》一文中也提到了他在美国普林斯顿这座大学城读《纽约时报》的经历,“每天读《纽约时报》这份报纸实在叫人腰酸腿痛,认真读要花半天工夫”。而且村上比我更加讨巧,他只订阅并阅读周六、日两天的《纽约时报》,并且认为“对于不专搞政治和经济的人来说,光靠周末版信息量也基本够了”。
  村上还提到,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阶层,或者叫知识精英阶层,都阅读《纽约时报》,这是知识分子的专用读物。当时大力推荐我读这份报纸的IUB历史系的美国学生Aaron,也对我说过同样的话。他强烈建议我每天都读一读《纽约时报》,并坚持说只有读这份报纸,我才能看到一个更有深度的美国。现在想来,此话甚有道理。
  在宁静的大学生活里,每天去拿一份属于自己的《纽约时报》,在图书馆找一处舒适的沙发坐下,缓缓摊开崭新的报纸,先放在鼻子前嗅一下这淡淡的墨香,再静静地品读,从英文与思想中寻找生活之美,是我在美国留学期间的一种精神享受和心灵寄托。作为法学院的学生,读《纽约时报》也算是对我们专业课的一种补充。法学院学生如果不了解美国时事和国际政治,怎么去研究美国法律?怎么能领会教授的点评?又怎么能真正地理解美国?
  天天读这份报纸,还会对这份报纸产生精神上的依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记得有一年寒假,我去华盛顿参加一个活动,一离开学校,就没有免费的《纽约时报》可以读了。我的生活规律被打破,那几天简直就是百无聊赖,总觉得生活中缺了点什么。后来在所住的宾馆大厅里偶然发现了同样是可以免费阅读的《纽约时报》,我立刻像饥饿的人发现了面包一般,快步向前,迅速拿起已经好几天没读的报纸,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旁边跟我一起来参加活动的美国同学不禁目瞪口呆,喃喃自语道,“原来你这个中国人竟然这么喜欢读《纽约时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好?!
  不过,即使是身在美国,即使读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美国和提高英文,我最关心的《纽约时报》所刊载的内容依然是跟中国有关的新闻。洋报虽然持在手,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每次打开报纸,我最先寻找的就是有关中国的报道。如果当天的报纸上没有关于中国的内容,那么我第二关心的就是关于东亚的报道。在读完中国跟亚洲其他国家的新闻后,我最后才关注美国的报道。先关心自己家的事,再关心别人家的事,“先扫一屋,再扫天下”,是我读《纽约时报》的基本顺序。
  除了新闻,《纽约时报》我最喜欢阅读的部分就是评论或书评专栏。评论专栏通常由美国的知识分子所写,他们通过一篇篇犀利的文章,对社会当下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坚持读这个专栏,我认为至少有三大好处,至少有“三个有利于”:第一,有利于我们了解当下的美国。因为评论的内容都跟美国社会的热点问题相关,看评论文章既能了解当下热点,又比看单纯的新闻更加过瘾。第二,有利于丰富我们的思想,拓宽我们的思维。因为这不是简单的新闻报道,而是美国的知识分子们所写的一篇篇议论文,是美国顶级文化精英的思想浓缩。他们论证的角度、推理的方式和思维的逻辑,都非常值得我们了解和学习。第三,有利于熏陶我们的英文阅读和写作技能。能在《纽约时报》发文章的人都是文字高手,对英文的使用早已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如果我们坚持读这些文章,甚至一遇到好的词汇、句子和段落,就“学而时习之”,争取做到烂熟于胸、融会贯通,这对于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肯定远胜于大段背诵在国内十分流行的《新概念英语》。
  (作者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法学硕士)
其他文献
张旭东,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5年获得美国杜克大学文学系博士学位,2005年任美国纽约大学(NYU)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研究系教授、东亚系系主任。  再见张旭东,简单的衬衫、西裤,鼻梁上的一副金丝边眼镜,显得温文尔雅,最关键的,还是那么年轻。  1965年出生于北京的张旭东,今年48岁了,可是,看上去和他的真实年龄少说也有10岁的差距。看上去年轻,资历却很老。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
期刊
2014年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  2013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期间签署的第一个协议就是两国未来三年的文化合作协议,两国领导人均表示希望加深双边文化交流合作。  同年10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正式访问法国,分别与法国总统奥朗德、法国外长法比尤斯会面。在谈到中法关系时,王毅外长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中国始终高度重视与法国的友好合作。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两国的关系已经远远超过了双边的范畴,更具有
期刊
要让“野鸡大学”不在中国招摇撞骗,在现实的教育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中,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要改变行政主导的办学体系,建立以市场竞争为导向的办学体系。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指出,国外“野鸡大学”已成为我国海外留学一大隐患。  在笔者看来,“野鸡大学”的存在,其实并不是海外留学的隐患,我国一些出国留学机构,用“野鸡大学”牟利,以及有
期刊
阿斯泰利克斯公园每年也会吸引好几百万游客,可它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这可能是因为,迪士尼的动画片享誉全球,而阿斯泰利克斯的漫画虽然在欧洲和南美有众多读者,但在北美和亚洲并无太大影响。  在中国,迪士尼可谓是家喻户晓,很多人专程跑到有迪士尼的城市去,疯玩一整天。不少人知道大巴黎地区有一家迪士尼,这家迪士尼公园吸引了法国乃至欧洲很多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前来游玩。大巴黎地区还有另一家主题公园——
期刊
留学申请成功不是目的,只是帮你架起一座桥,一座通向留学成功的桥。在你入读大学之后,只有继续努力拼搏,留学成功方能实现  很多申请美国大学的高中生认为,申请资料已经全部提交给美国大学,申请工作即告结束,自己可以轻松一下,静等拿到录取通知,然后申请办理赴美留学签证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因为申请材料递交之后、赴美签证申请之前还有很多申请后续工作需要你来完成。此刻,同学们还不能松懈,需要再接再厉,接下
期刊
早川太基,日本人,本科毕业于二松学舍大学,硕士毕业于京都大学,后在京都大学继续攻读博士,专攻宋代文学。今年9月,他来到北京大学留学进一步深造,拟于明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课程,在“2013年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中获得优异奖。  在9月落下帷幕的“2013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早川太基凭借一首七律《初恋》打动评委,夺取“优异奖”,并成为获奖者中唯一的外国人。南京师范
期刊
我叫奋婧仔,来自北京。目前就读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MA动画专业。从7月份到达伦敦开始我的学业后,我就尝试用漫画来记录我的所见所闻,它们也成了我留学生活中的调节剂,无论是想家了,还是生活上的不适应,只要把这些情绪转化成漫画,我便会释怀不少,并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期刊
说起苏格兰,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关于即将来临的独立公投。不过撇开政治不谈,相信还是会有不少人对这块地处不列颠最北部的土地充满着好奇。这里有哈利波特的足迹,有Sky Fall中007开着Aston Martin的侠影,有格子style的苏格兰男子裙,更有牧羊青草与威士忌。正如人们所说,英国城市看伦敦,风光得上苏格兰。要说这块威士忌故乡的风光如何壮阔,可能洋洋洒洒几万字也不足以略道一二。但是,可
期刊
李欧梵,上世纪60年代自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负笈美国,1970年获取哈佛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2004年从哈佛大学荣休后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现任冼为坚中国文化讲座教授  李欧梵说自己70岁才真正开窍。  “这种感觉很神秘,没办法衡量。现在重复看一本书,每次都不懂,再去看讨论这问题的书,发现我比他更厉害啊!”  他手里捧着茶杯,两周前刚做了白内障手术,以至于不管是戴上眼镜还是摘掉,都显得不是那么舒适。
期刊
过去十多年是教育行业野蛮生长的时期,大浪淘沙,泥沙俱下。2012年,教育行业进入到精细化运营,未来拼的是品质和实力,而一直以品质见长的新通,作为这个行业中少有的长跑型选手,对未来的竞争充满信心  2013年12月27日上午10点,麻亚炜像往常一样已经在办公室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当《留学生》记者致电她时,一声稳重而柔和的“您好”开启了长达一小时的采访,很难让人不把“知性、聪慧、得体大方”与电话那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