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中的自我完善之旅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99年的科幻小说《玛拉与丹恩历险记》描述了未来社会的荒原景象,反映了其对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本文从生态伦理视角出发,结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玛拉和丹恩这对流亡姐弟在自然和文明的荒原中的自我完善之旅。
  关键词: 荒原意象 自我完善 《玛拉与丹恩历险记》
  一、引言
  《玛拉与丹恩历险记》是英国女小说家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99年的作品。该小说以预言的手法,描述了人类在一万多年以后再次遭受毁灭性灾难,回到洪荒时代的情景,体现了多丽丝·莱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反映了其生态伦理向度的思考。非洲莫洪迪族王室的后裔玛拉和王丹恩在一场战争中成了孤儿,被族人营救后两人隐姓埋名,在干旱的村落中长大。后来当地自然环境恶化,姐弟俩人被迫踏上了逃亡之旅,从非洲南部逃亡到北部。在逃亡过程中两人历尽磨难,目睹了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如河流污染、土地沙化、森林锐减、资源耗尽等,最后两人在某个绿地重建文明。姐弟俩在令人窒息的末日图景中苦苦挣扎,从动物性的本能抗争到逐渐意识到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寻,完成了一场“本我”、“自我”和“超我”交织的自我完善之旅[1]。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完整人格三个相互作用的层面。“本我”是人类最原始的潜意识,处于人类心灵思考的最浅层,等同于动物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自我”是“本我”自体发展过程中与外界结合的产物,是外在物化自然对人类自体的改变造成的修为的人类表现形式。“自我”属于“本我”与外界之间的调节器,平衡“自我”与外在的关系;人性三重角色中,处于最顶端的是“超我”,是经过个体内省和自我伦理道德束缚后的自我,是社会与环境的内化表现[2]。本文拟从生态伦理学视角分析玛拉和丹恩在生态系统崩溃、人类文明丧失的荒原之中“本我”、“自我”及“超我”的具体表现。
  二、荒原中的“本我”式存在
  小说一开始整个世界便以荒原的意象呈现在读者眼前:“眼前一片死寂,耳朵里悄无声息。”[2]可怕的“大洪水”,“水边时常堆着枯骨”[3]。气候变化无常,干旱席卷南部地区。食物短缺,水源缺乏。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已不复存在。环境恶化、污染加剧造成了物种灭绝,基因突变,地球上异形生物遍布,残忍吞噬人类。人类濒临灭绝,到处是无人区、空城,有人居住的城市里处处瘟疫,人们的生殖系统出现问题,不再有繁殖能力。俨然是一幅世界末日的图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只信奉一个原则:抢到手就算自己的[4]。即便是一起逃荒的同行者,也会相互偷窃威胁甚至杀戮。这时不存在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机构,处处皆是罪犯、流浪汉和逃犯。人们不再信奉宗教,一切伦理道德尽失,先要了解世界,学习知识却没有学校和书本。人们的精神世界一如自然界,荒芜、空白。在这样的环境中流亡的王室后裔玛拉和丹恩已完全丧失了个性和身份。他们忘记了姓名和父母,在逃亡中一次次失去自由,沦为奴隶、妓女。他们的存在简化为“本我”式存在,为满足生存需要抗争,等同于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生存。
  从生态伦理学角度分析,“本我”意味着如果能满足生存需要,自然就可以被践踏在脚下。这种不加控制的本能欲望是罪恶之源。消费文化和物质文化导致人的理想、信念失落和精神呈真空状态。人们常常陷入盲目的放纵和发泄,产生虚无和绝望情绪,滋生邪恶现象,导致人的精神危机。这就是在“本我”和自然利益的矛盾面前屈服于“本我”,抛弃自然利益的结果[5]。绝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都源于人的“本我”欲望压倒一切,在自我利益和生态系统利益冲突面前首选自我保存和满足,是由精神危机导致的自然生态危机。生存渴望是小说中“本我”的第一层表现。姐弟俩本我生存渴望的第一层表现是对水的渴望。在北半球冰雪覆盖、南半球风沙肆虐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生存最需要的水是姐弟俩一直寻找的资源。小说的开头描述了在石牢里水极为匮乏的条件下,姐弟俩渴望喝到水。“雨少得可怜,甚至根本不下”[6]。“大家都逃离了这里,这里只有被废弃的园子,没有任何的水,也找不到吃的”[7],“想要活下去,就得一直向北走很远很远。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水和吃的”[8]。在蜥蜴、恶龙等的攻击下,“本我”表现为姐弟两个夺路而逃。小说中这种本我的生存欲望的描写非常多,“为了食物,他们相互偷窃、威胁甚至杀戮”。人类的“本我”还表现在对自然毫无怜惜的无尽索取上。作者站在未来时代人类的角度上,批判史上人类的自私“本我”:“人们对于该怎么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真的毫无节制。人们不在乎自己的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们杀死动物;毒死大海里的鱼;砍伐森林,所以一片片曾被森林覆盖的国土最后变成了沙漠,一片荒宪。人们所到之处到处荒芜。也许人类的脑子出了问题。(现在的)历史学家们认为,这些古代人得到了冰河世纪的惩罚,真是罪有应得。”[9]
  三、从“自我”到“超我”
  “自我”根据外界环境的要求调整“本我”的状态,处理“本我”与外在的矛盾,形成符合实际的判断和自我调整,使得“本我”在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的约束下行事,求得个体与整个自然界的平衡和协调。“自我”的情节体现在姐弟俩和其他人群如何斗智斗勇,在敌强我弱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为自己赢得生存的机会。在生存本能的驱动下,玛拉等想尽办法延续生命:“因为水喝得太少,尿很少了,深黄色的,味道太难闻了,但是在这种缺水的环境下,只能喝下。”[10]在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下,“自我”要负责处理调节生存与现实的冲突。玛拉和弟弟及周围所有具有生存渴望的人都要挣扎着创造存活条件:“去那儿(北方)的路上我们也许就会死掉。此外,到处都是干旱,沙漠化已经开始。很多人向南走,大批的人犹如昆虫迀徙一般。人们走啊走,直至走到群山中。但是已经没有水和食物了,人们为了抢夺水和食物而打仗。由于长途跋涉变得衰弱的人就被打死了。”[11]凭着执著的求生渴望和真挚的姐弟情深,玛拉和丹恩在经历重重磨难之后终于到达北方,并且成功地抑制了对乱伦性爱的渴望,最终与各自爱人结合。至此,“自我”彻底战胜了“本我”。   “超我”如果说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论述的话,就是在社会形成正义向上的环境意识背景下,个人不断克服个人利益的狭隘视角,形成个人利益服从自然利益的自觉行动,个人选择与社会正确的生态伦理互相作用,来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小说大部分情节是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本我”和“自我”的挣扎,但结尾是“超我”的体现。莱辛通过玛拉的语言阐明这样的道理,如果要获得救赎,人类的意识就必须上升到和平、环保的高度:“每一座展馆的展品都是各色武器。而恰恰是这些武器结束了前度文明,这样看来,即使没有冰川时代的到来,文明还是要结束的,战争就是其中一种手段。”[12]人类的暴行表现为无度地使用武器,表现在无度地摧残自然。莱辛通过描写大象的尸骨,警告人类破坏自然的结局:“干旱持续得太久了,所以这些巨象死了,如果干旱再继续,人类也要灭亡了。”姐弟两人最终到达绿洲,生活在一个充满绿色生机的世界中,马拉说:“我再也不带这些武器了,我再也不想看到刀子、匕首和武器了。”莱辛的故事情节安排是充满深层次含义的,当玛拉达到了这种思想境界的时候,围绕她的环境变成了“到处都是蓝色,蓝蓝的大海和明媚的天空,蓝天中漂浮着大片的白云”[13]。
  四、结语
  本我、自我和超我在《玛拉与丹恩历险记》中的矛盾关系上升到生态伦理学角度分析,明显呈现出深层生态学的生态伦理思考的特质:将人从生态环境中心的神坛上赶走,用一种整体和非人类中心的看法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14]。莱辛在对《玛拉与丹恩历险记》的记者访谈中说过,“人生就是一场旅行”[15],在这场本我、自我和超我交织的旅行中,莱辛以魔幻的方式完成了生态伦理主张:如果破坏了环境,人类挑战的就是自己的生存。她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深刻认识到人类与生存环境复杂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将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结合起来的时候,人类才能真正生存。她用未来的灾难警醒人们:持续毫无顾忌地对大自然掠夺和破坏,无视人类行为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到头来只会带来对人类自身的惩罚。
  参考文献:
  [1][14]刘春伟.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的生态伦理研究[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2][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自我与本我[M].上海:山海译文出版社,2011.
  [3][4][6][7][8][9][10][11][12][13]多丽丝·莱辛,著.苗争芝,陈颖,译.玛拉和丹恩历险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5]王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当代西方生态思潮的核心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2006.
  [15]孙全志,译.多丽丝·莱辛访谈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7(4):286-287.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2014B-095)。
其他文献
摘 要: 视点是文艺创作活动的重要叙事元素,也是影像系统中易被忽视却尤为关键的概念,视点的选择,在决定故事叙事角度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整体氛围营造与观众的情绪感知。本文将选取某些通过展示个体回忆来折射大时代的格局的作品作为研究文本,在这些电影中,创作者选取了独特的叙事视角——对历史有所参与却不曾深切体悟的孩童,对回忆或伤痛进行着童稚的铺陈与回望,从而同成人的思考与体悟产生对比。其所运用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绍兴市政府官网英文版存在的翻译问题,提出了要利用生态翻译理论对绍兴政府官网进行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翻译转换,提高官网翻译质量。  关键词: 生态翻译 官网 语言维 文化维 交际维  一、引言  中国的電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1999年,才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牵头,联合40多家部委(办公室、局)信息主管部门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政府上网工程主网站正式启动(毛
摘 要: 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翻译以传播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翻译与跨文化阐释视角,以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论语》英译为例,探讨翻译儒家经典和文学著作策略。翻译工作者应认真严谨,胸怀博大,思维开阔,热爱原著;采用跨文化阐释式翻译,合理把握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翻译与阐释的度,再现源语作品精神内涵和文化风格,体现其文学艺术美、思想哲理美,传播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关键
摘 要: 本文从毕飞宇和苏童两人的作品中分别选取了四本影响力比较大的小说组建成语料库来作为本次实验的语料来源,选取出50多个可量化统计且具有稳定性的语言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若以语气词(啊、吗、呀等)、标点符号(逗号、句号、分号、问号、感叹号等)和实词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这些语言特征为基础的话得到的结果比较好,说明这些语言特征在区别毕飞宇和苏童的小说时具有区别性作用。  关键词:
摘 要: 《上海幻梦》是西班牙作家胡安·马尔塞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本文以该小说为例,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出发,解读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以此一窥西班牙文学中对中国刻板印象的描述,并探究作家如是创作的原因,审视作品的同时达到反思自我、重释自我的目的。  关键词: 《上海幻梦》 中国形象 东方主义  胡安·马尔塞(Juan Marsé)是西班牙“半个世纪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于1933年出生在巴塞
摘要: 本文分析林冲形象演变的主要模式,总结其演变过程中的稳定性要素,深入分析林冲形象演变的特点和规律,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参照和借鉴。  关键词: 林冲人性人格  从宋史中的宋江起义开始,梁山好汉的传说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而林冲是众多梁山英雄中最独特的一位。从在早期水浒故事流传过程中被拉凑数的一个若有若无的人物,到后世成为家喻户晓的“豹子头”,林冲的故事被后人反复演绎,他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
摘 要: 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说巴赫是“小溪”,是因为巴赫的人生如同“小溪”那样卑微,巴赫的音乐又如同“小溪”那般平易。巴赫是“小溪”,其实并不确切。巴赫的人生经历,并不总是如同小溪一般默默无闻。同样,巴赫的音乐创作,也不总是如同小溪一样的格局不大。巴赫和他的音乐是宇宙,值得用毕生的时间探索。  关键词: 巴赫 小溪 宇宙  “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指
摘 要: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争夺舆论阵地、保证主渠道畅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及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综合分析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行之有效的增强高校形势与
摘 要: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对一些高校学生产生了某种负面影响。为了增强青年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并对《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策略进行分析。首先对历史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其次从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的规律、以唯物史观为工具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促进学生辨别能力的提高及重视实践教育四个方面论述了改革对策。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 教学改革
摘 要: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作为省属地方重点高校,学生仍然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立足“问题导向”,针对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在“全员育人”理念下,不断加强班级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骨干榜样引领示范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探索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教育 学风建设 全员育人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