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其不仅内容繁多,而且极其珍贵,是我国古代民族精神的象征。在繁多的古代传统艺术文化中,钱币艺术是一项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的艺术文化形式。
我国古钱币最早出现在夏代,其采用贝币,而铸币的源头可追溯到西周。在朝代不断更迭的过程中,随着秦朝的统一,钱币文化得以规整。古代钱币种类极多,起源早,数量庞大,分类极其复杂,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清晰的脉络以及完善的系统,是东方之美的一种独特展现方式。古代钱币划分依据较多,如用途、生产年代、铸造材料、表面文字及花样、形状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艺术精神。历史上,我国长期处于大一统时期,动荡时期较短,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到繁荣发展。
一、钱币文字是中国书法之美的体现
我国古代钱币将书法艺术和古代文字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钱币文字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美感。古代钱币文字涉及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书体,其都得到较为完整的展现。其中,篆书表现尤为丰富多彩。古钱币文字涉及小篆和大篆,没有遗漏。
在我国古代钱币中,元朝八思巴字、金朝文字、西夏文字、契丹文字、清朝满文等少数民族文字也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古代钱币文字几乎都是由古代书法大家写的,大部分古代钱币文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欣赏古代钱币文字时,人们会获得书法艺术的熏陶。春秋战国时期,钱币文字大多采用大篆,整体简洁大方;秦代,钱币文字改用小篆,看起来秀丽端庄、潇洒飘逸;王莽改制时期,钱币文字采用悬针篆,十分精美,是古钱币三绝之一(其他两绝是指宋徽宗时期所铸瘦金体货币;金章宗时期所铸货币);南北朝时期,流通最多的是五铢钱,五铢钱文字书体为韭叶篆,下笔屈曲,字迹娟秀美丽;北周时期,钱币文字书体变为玉箸篆,其笔画大小适中,笔法内涵丰富,妙不可言;唐代,钱币文字由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其下笔力重,使得书体潇洒大方,如行云流水;宋代,铸有天圣元宝的钱币精品,上面所写文字书体精怪绝伦,趣味横生;金代,铸有泰和重宝的钱币珍品,其文字书体是玉筋篆文,让人恍若看到一清新脱俗的少女,妙趣十足;清代,咸丰通宝为当时的画家戴熙所写,其书法和画作相似,具有严谨细微的结构,俊逸洒脱,是古代钱币书法中的上乘之作。我国古代铸币的实物图如图1所示。
二、金属铸币为浇铸工艺之美的体现
我国古钱币只有少部分不是金属货币,贝币是非金属货币的代表。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铸币是殷商末期用铜材质铸造的铜贝。后来,铸币材料不断演变。受战争和社会动荡影响,铸币材料变得稀缺,官方和民间都曾将锡、铁以及铅等金属材料作为铸币材料。但是,铜是我国古代铸币史中使用时间最长的材料,无论是在哪个朝代的铸币史中,其都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秦代,官方开始使用金作为铸币材料。汉代以银为主要铸币材料。但是,我国古代金银开采量不大,所以与西方不同,金银并未成为我国本位币的铸造材料。
古代铜器铸造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发现,我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极其发达,而且历史悠久。每枚古钱币都是铸造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同时是匠人精神的体现。古代没有较好的生产条件,没有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因此古代铸造和冶炼犹如精妙的艺术创作盛宴,古钱币铸造是伟大的艺术创造,最终造就了我国灿烂的古钱币艺术文化。王莽改制时期铸有一种钱币,其名为“一刀平五千”,首端有“一刀”二字,材质为黄金,其意蕴不言而喻。北周时期,铸有一种名为“永通万国”的钱币,铸造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其色泽青白,使用锡线镶嵌。总之,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设计理念,都是我国古代匠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古钱币不仅是我国古代优秀艺术的实物载体,更是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象征。
三、古代花钱是民俗民风之美的体现
古代花钱是一种用于祈福和驱邪的钱币,其流通属性和市场上用来交易的货币相同。花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铸花钱,大多用于祈福驱邪的民俗仪式,其铸造途径有私铸、官铸两种。通常,民间设有铸造花钱的工坊,其铸造的花钱相对粗糙,但是种类丰富,其寓意与百姓的生活更加贴近。官方铸造花钱时,使用的铸造材料较为贵重,做工精细,样式华美,寓意吉祥富贵,专门供皇室和贵族使用。另一种为刻花钱,具体的铸造方式就是在已经铸造好的流通钱币上雕刻一些花纹,多用于装饰、占卜以及民俗活动,寓意吉祥、祈福。在铸造花钱的过程中,其图案和文字均由用途来决定,例如,宗教花钱大多使用驱邪避魔的图案,用来祈福的花钱多使用寓意吉祥的图案,如十二生肖和吉祥文字(如意、太平以及招财等)。
四、结语
钱币文字书体展现了我国书法的精妙之美,钱币铸造艺术则体现了古代铸造工艺之美,花钱则展现了我国古代民族风俗之美。我国古钱币是古代匠人的智慧结晶,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我国古钱币最早出现在夏代,其采用贝币,而铸币的源头可追溯到西周。在朝代不断更迭的过程中,随着秦朝的统一,钱币文化得以规整。古代钱币种类极多,起源早,数量庞大,分类极其复杂,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清晰的脉络以及完善的系统,是东方之美的一种独特展现方式。古代钱币划分依据较多,如用途、生产年代、铸造材料、表面文字及花样、形状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艺术精神。历史上,我国长期处于大一统时期,动荡时期较短,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到繁荣发展。
一、钱币文字是中国书法之美的体现
我国古代钱币将书法艺术和古代文字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钱币文字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美感。古代钱币文字涉及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书体,其都得到较为完整的展现。其中,篆书表现尤为丰富多彩。古钱币文字涉及小篆和大篆,没有遗漏。
在我国古代钱币中,元朝八思巴字、金朝文字、西夏文字、契丹文字、清朝满文等少数民族文字也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古代钱币文字几乎都是由古代书法大家写的,大部分古代钱币文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欣赏古代钱币文字时,人们会获得书法艺术的熏陶。春秋战国时期,钱币文字大多采用大篆,整体简洁大方;秦代,钱币文字改用小篆,看起来秀丽端庄、潇洒飘逸;王莽改制时期,钱币文字采用悬针篆,十分精美,是古钱币三绝之一(其他两绝是指宋徽宗时期所铸瘦金体货币;金章宗时期所铸货币);南北朝时期,流通最多的是五铢钱,五铢钱文字书体为韭叶篆,下笔屈曲,字迹娟秀美丽;北周时期,钱币文字书体变为玉箸篆,其笔画大小适中,笔法内涵丰富,妙不可言;唐代,钱币文字由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其下笔力重,使得书体潇洒大方,如行云流水;宋代,铸有天圣元宝的钱币精品,上面所写文字书体精怪绝伦,趣味横生;金代,铸有泰和重宝的钱币珍品,其文字书体是玉筋篆文,让人恍若看到一清新脱俗的少女,妙趣十足;清代,咸丰通宝为当时的画家戴熙所写,其书法和画作相似,具有严谨细微的结构,俊逸洒脱,是古代钱币书法中的上乘之作。我国古代铸币的实物图如图1所示。
二、金属铸币为浇铸工艺之美的体现
我国古钱币只有少部分不是金属货币,贝币是非金属货币的代表。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铸币是殷商末期用铜材质铸造的铜贝。后来,铸币材料不断演变。受战争和社会动荡影响,铸币材料变得稀缺,官方和民间都曾将锡、铁以及铅等金属材料作为铸币材料。但是,铜是我国古代铸币史中使用时间最长的材料,无论是在哪个朝代的铸币史中,其都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秦代,官方开始使用金作为铸币材料。汉代以银为主要铸币材料。但是,我国古代金银开采量不大,所以与西方不同,金银并未成为我国本位币的铸造材料。
古代铜器铸造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发现,我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极其发达,而且历史悠久。每枚古钱币都是铸造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同时是匠人精神的体现。古代没有较好的生产条件,没有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因此古代铸造和冶炼犹如精妙的艺术创作盛宴,古钱币铸造是伟大的艺术创造,最终造就了我国灿烂的古钱币艺术文化。王莽改制时期铸有一种钱币,其名为“一刀平五千”,首端有“一刀”二字,材质为黄金,其意蕴不言而喻。北周时期,铸有一种名为“永通万国”的钱币,铸造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其色泽青白,使用锡线镶嵌。总之,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设计理念,都是我国古代匠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古钱币不仅是我国古代优秀艺术的实物载体,更是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象征。
三、古代花钱是民俗民风之美的体现
古代花钱是一种用于祈福和驱邪的钱币,其流通属性和市场上用来交易的货币相同。花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铸花钱,大多用于祈福驱邪的民俗仪式,其铸造途径有私铸、官铸两种。通常,民间设有铸造花钱的工坊,其铸造的花钱相对粗糙,但是种类丰富,其寓意与百姓的生活更加贴近。官方铸造花钱时,使用的铸造材料较为贵重,做工精细,样式华美,寓意吉祥富贵,专门供皇室和贵族使用。另一种为刻花钱,具体的铸造方式就是在已经铸造好的流通钱币上雕刻一些花纹,多用于装饰、占卜以及民俗活动,寓意吉祥、祈福。在铸造花钱的过程中,其图案和文字均由用途来决定,例如,宗教花钱大多使用驱邪避魔的图案,用来祈福的花钱多使用寓意吉祥的图案,如十二生肖和吉祥文字(如意、太平以及招财等)。
四、结语
钱币文字书体展现了我国书法的精妙之美,钱币铸造艺术则体现了古代铸造工艺之美,花钱则展现了我国古代民族风俗之美。我国古钱币是古代匠人的智慧结晶,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