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对学生心理的突出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心理素质;突出问题;有效干预
学生在成长阶段常常会受到各方面的诱惑,这一时期如果不注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日后很容易引发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势在必行。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习体育健康知识,能对学生心理的突出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
一、小学生心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 自私心理
小学生活泼好动,意志力不强,有些小学生在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叛逆的心理。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疼爱,祖父母溺爱,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长会尽量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然而这些不良教养方式会使儿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缺乏对他人的关心。
2. 依赖心理
由于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常常是包办他们的一切,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教。孩子即使犯了严重错误,也总会有长辈加以庇护,这就养成了他们的依赖性格。在家里依赖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在学校里依赖同学或教师,遇到事情常常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的能力。
3. 承受力较差
小学生缺乏社交经验,没有清晰的判断力和良好的自制力,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虽然是一些小事,但是在他们的心理上却形成挥之不去的阴影。此外,一些小学生由于承受能力不强,常常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排名靠后而产生心理阴影。
4. 缺乏交际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一些小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同学之间的友情也很脆弱。人际交往的失败,使他们害怕交际,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
二、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突出问题的有效干预措施
1. 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提高心理素质是关键。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现代社会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家长为了让孩子更优秀,常常会强迫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这很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带领学生做有关心理健康的体育游戏等,让他们在无形之中接受心理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2. 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校中,有的学生文化课成绩不佳,有的学生体育课成绩不佳,他们常常成为被嘲笑的對象,心理上产生自卑感。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原因从小就有自卑感,面对自己不擅长的内容,也不积极努力学习。
对此,首先,在体育课上,教师要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状况进行调查,摸清学生的情况。其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综合考虑所有小学生的情况后进行科学设计。最后,体育教师要经常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动员全体同学为成绩不佳的学生加油助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其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3. 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不同身体素质特点适当加大锻炼的难度,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鼓励他们独立战胜困难。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比赛,通过合作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此外,教师还要适当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采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措施得当,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收获了大量健康知识,还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单玉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4(3).
[2]刘清黎,于长镇,等.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章 蒙 吴田田)
关键词:学校体育;心理素质;突出问题;有效干预
学生在成长阶段常常会受到各方面的诱惑,这一时期如果不注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日后很容易引发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势在必行。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习体育健康知识,能对学生心理的突出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
一、小学生心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 自私心理
小学生活泼好动,意志力不强,有些小学生在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叛逆的心理。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疼爱,祖父母溺爱,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长会尽量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然而这些不良教养方式会使儿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缺乏对他人的关心。
2. 依赖心理
由于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常常是包办他们的一切,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教。孩子即使犯了严重错误,也总会有长辈加以庇护,这就养成了他们的依赖性格。在家里依赖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在学校里依赖同学或教师,遇到事情常常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的能力。
3. 承受力较差
小学生缺乏社交经验,没有清晰的判断力和良好的自制力,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虽然是一些小事,但是在他们的心理上却形成挥之不去的阴影。此外,一些小学生由于承受能力不强,常常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排名靠后而产生心理阴影。
4. 缺乏交际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一些小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同学之间的友情也很脆弱。人际交往的失败,使他们害怕交际,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
二、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突出问题的有效干预措施
1. 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提高心理素质是关键。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现代社会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家长为了让孩子更优秀,常常会强迫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这很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带领学生做有关心理健康的体育游戏等,让他们在无形之中接受心理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2. 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校中,有的学生文化课成绩不佳,有的学生体育课成绩不佳,他们常常成为被嘲笑的對象,心理上产生自卑感。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原因从小就有自卑感,面对自己不擅长的内容,也不积极努力学习。
对此,首先,在体育课上,教师要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状况进行调查,摸清学生的情况。其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综合考虑所有小学生的情况后进行科学设计。最后,体育教师要经常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动员全体同学为成绩不佳的学生加油助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其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3. 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不同身体素质特点适当加大锻炼的难度,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鼓励他们独立战胜困难。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比赛,通过合作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此外,教师还要适当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采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措施得当,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收获了大量健康知识,还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单玉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4(3).
[2]刘清黎,于长镇,等.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章 蒙 吴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