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视高校教学预设 关注语文课堂生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_BB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语文教育正处于新的转型时期,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潜心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探索着新的教学方法。然而认为再完美的教学艺术都应该在充分预设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关注教学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积极挖掘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 注重教学目标的预设
  预设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精心设计,而教学目标的预设就是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根据学情确定三维目标。但由于课堂上的主角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都带有个人的知识、经验与思考,从而使课堂上的教学呈现多变性与复杂性;所以说教学目标并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针对课堂上生成的资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情况合理地增删预设目标,升降预设难度,从而促进更高价值目标的完成。在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时,预设的目标有掌握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衬托,主要通过"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诗来体现。但大多同学只认为"人比黄花瘦"只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即诗人将因思夫而憔悴的自己比作瘦菊),对于映衬的手法却不能理解。教师只好暂时延缓预设的教学目标(即做进一步的意象分析),专门复习苏轼《赤壁怀古》一诗中运用映衬手法的诗句,再一次强调诗歌中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是相互映衬,诗人借这样的映襯来抒发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 情感。通过这样的回溯学生对于映衬手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虽然说改变了教学进程,却更高质量地达成了目标。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预设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当我们带着教科书和教案走进教室时,心里都应有一个完整的教学思路,去落实我们在备课中所预设的教学目标。这个思路就是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只有注重课堂上的"过程与方法",才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上接受一定的教育或感染。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对教学起到了组织和策划的作用。如果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始终围绕这教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决不允许一点节外生枝,既没有出乎意外的发问,也没有临时的联想与拓展;在教师谆谆教诲下,学生心情平静地上完了一节课。请问这样的课堂能激发学生多大的学习兴趣呢?又怎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呢?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应当"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所以当我们的教学节外生枝出现意外的情况时,应当根据问题的不同价值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并相应地更改预定的教学过程。《琵琶行》一课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先着重体会音乐描写的高妙,再分析诗歌中白居易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身世遭遇,最后领会诗歌的主旨。学生初读课文后,再三朗读诗歌中那一大段的音乐描写,却提出了无法理解琵琶曲调起伏变化的困惑。我决定改变原先预设的过程。请学生寻找阅读文中描绘琵琶女命运变化的诗句,从而结合琵琶女的悲凉身世来理解琵琶曲中的喜怒哀乐,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优秀的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依存。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生成的出现;反之不关注课堂上的生成,只是牵引学生往既设的目标前行,那这样的课堂又是僵化的没有生气的。因此在实践中教师不但要重视教学预设,也要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一、动态生成的内在因素
  动态生成是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而产生的超出教学设计的一种变化与发展的教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他们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因此造就了不同的经验、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课堂上,作为个体的学生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心灵不断地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对话,这种对话是内隐的,是隐藏在心中的暗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当教师提供一定的时空让他们交流时,他们就会畅所欲言,并且有可能再促发新的问题,新的知识,从而让课堂日益生动起来。教授《苏武传》一文,教师谈到匈奴为了再次逼降苏武,把他放置到荒芜人烟的北海牧羊,并且断绝了他的饮食。一个学生发问"苏武为什么不把羊杀掉充饥呢?"初听这个问题不禁失笑,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是个不能小视的问题,就把它交给学生来讨论,从而促进学生对苏武"贫贱不能移"的坚贞品格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动态生成的外在因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意识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会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问质疑。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促使课堂上不断有新的课程资源生成。而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既可以小组合作探讨研究,也可以批注阅读提出疑问,形成了民主、活跃的学习气氛。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其他同学也擦出了思想的火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语文学习应当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如果课堂上既有教师高质量的预设,又有学生十分精彩的生成,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必然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学习积极性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过分注重了知识点的讲解与分析,远离了学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  【关键词】激趣生动高效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这话确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奥妙。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课堂教学集各种要素于一体,决定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多样
【摘要】当前,有不少中学生的作文写不出少年儿童应有的真情实感,作文写不出真切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我认为,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学生写作心理和个性的缺失,作文心理资源的贫乏,没有独特的心灵感悟与人生体验。因此,要让学生在作文中尽情地释放出个性活力,写出真切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我在教学中 通过调动个性活力的写作情感,引导学生从个性体验中积累素材,指导能展现个性的有效练笔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和实践,收到了较好
【摘要】批判性思维品质是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材中具有批判性思想的课文和课文中的批判性因素,引进相关评论,扩大学生视野,结合时评题进行训练,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品质语文教学激发  人类的文明成果几乎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批判、否定,经过反思、突破、发展而取得的。哥白尼否定了统治西方一千多年的"地心说",创立"日心说",引起人
断层泥是发震断裂最显著的物质标志之一,它保留着许多断层活动的信息.在野外宏观调查和显微视域观察基础上,利用SEM技术,从纳微米尺度,研究发震断裂带内黏土矿物的组合形态和变形样式,并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黏土矿物在断层粘滑滑移过程中,出现定向排列,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表现为平行排列的消光带.在SEM视域下,可以观察到片状黏土矿物的定向排列,同时可以清晰地识别多次断层粘滑滑移事件.在断层泥中发现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型大学”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纵观各刊文献,不难发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创业型经济的兴起以及创新驱动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扩大内需、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要举措。我国从
填海造地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填海造地活动强度越来越大,呈现出范围广、面积大、速度快的态势,形成近几年的“填海热”。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