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新观察之王文鹏篇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军 笔名楚些,1973年生,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河南省评协理事,《奔流》编委。出版有专著《多元叙事与中原写作》,散文集《城与乡》。曾获第二届杜甫文学奖。
  《论语·先进》篇有这样的记载,弟子季路曾请教其师关于什么是“死”的问题。孔子答道:“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这一回答无须繁复的解释,观者皆知其中的大致意思。与这句话密切相关的还有另外一句话,“未事人,焉事鬼”?这两句话归置在一起,基本明确了儒家思想体系里的生死观和神学观。出于对现世的执着,死亡与鬼神问题在儒家文化系统内皆被悬置,进而导致了这一神秘地带最终被道家和阴阳家所填补。随着佛教思想的传播,虽然有“轮回”观的冲击,但在底层民众的观念体系内,底色依然是一整套阴阳五行的观念。时序已然驶入信息时代的轨道,不过,在乡土世界的信念体系中,依然顽固存留着它们的踪影。《回秭归记》的外公和大舅,就是这种观念体系的持有人。在死亡现场,外公禁止身边亲人哭出声来,并信奉风水对家族的佑护。而对于经历过系统化学校教育的90后而言,无神论的洗礼切断了他们与阴阳五行观念的维系,因此,本期散文新观察所推出的散文作品,在讲述亲人离去带来的情感伤痛的同时,并举了两种不同的生死观,彼此并未产生对峙和冲突,而是自然断裂之后走向平行。对于懂风水恪守礼节的外公而言,葬礼的仪式化表达了对逝者在另外一个世界的妥当安排。而对于稚气尚未完全脱去的90后而言,死亡现场及后续,加速度地推进个体的成长,逼迫着他或她去正视死亡并思考死亡。因此,在烟叶等细节问题上,作者在不断外扩他关于死亡的思考。
  在小说中,作家借助死亡意象的编织抵近侦查人性的暗面,而对于散文而言,死亡意象大多对应着人生观的自我教育和启蒙。“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样的时刻,善思之人终将遭遇。借助地坛,史铁生完成了关于死亡的形而上思考,“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种崭新的生死观,恰是当代散文贡献出来的,比之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更具备超越性的指向。
  迟子建曾提及,在她写作《白雪乌鸦》之际,陪伴她的童年,让她感觉到自己永远是一个小女孩的外婆去世了,她感觉到自己一下子老了许多,童年的世界也永久陷落了,留下只有那弥漫在身边的苍凉感。《回秭归记》除了呈现个体的自我体悟之外,作品中同样密布着这种苍凉感。亲人离去的细节,清冷的墓地,寥落的村庄,还有熟悉的人与物事的消散,簇拥在一起,构筑了一张苍凉的大网。因此,与此前散文新观察栏目所推出的诸多叙事性散文不同的是,这一篇作品的着力点并不在人、事及情节的推进上,而在于一种氛围的营造。而苍凉恰是成熟个体深入体验周遭世界之后必然产生的景象,它并非终极问题存在之域,而是抵达终极问题之路上的阶梯。德语诗人荷尔德林曾就此指出,谁曾想过那最深刻的,谁便爱那最现实的。
  責任编辑   韦 露
其他文献
芒果假想  沉着干脆,啪的一声  芒果落在树下路过的我一尺开外  奇妙的是,眼下并非芒果季  而是芒果花开——莫非  这是一只去年掉队的芒果  一直挂在树上,专等我经过?  假如芒果砸在我头上  我说的只是假如——  假如我加快步伐,抹去  我和芒果之间的空隙?  假如它该结果的时候结果  该成熟的时候成熟  抹去它和季节之间的时差?  假如它没有一直垂在去年的枝上  而是早早被时间的手收走?  
期刊
罗仁通 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学语文教师,作品散见于《广西文学》《百花园》《天池小小说》《红豆》《故事会》《南宁日报》等。小小说《一碗姜糖水》入选《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一  除夕,下午三四点钟光景,厅堂上祭祀的供品撤走,香炉内的香烛燃尽,喧响了一上午的鞭炮声彻底沉寂。打开尾箱,掀开箱盖,塞进回来时卸下的用箩筐装载的熟鸡、年糕、粽子、米花,一辆辆汽车甲壳虫似的驶离村庄。一句句祈福就此带
期刊
我叫依娜,这是我的故事。  一  山峦起伏,树木疯长。面前的湖泊,烟波浩渺。它的名字叫乒湖。那山叫乒山。湖是后来才命名的,因山而得名。之前,这里是一个村庄,后来上游修水库,这里的人们都被迫迁走了,这里才变成一个湖,说是湖,其实是水库的一部分。此地距离卡尔里海港口一百公里左右,我是开着车,从大连港口上船,和车一起坐船回来的。这么多年流离他乡,可是我心里面惦念着这里,这里是给我生命恐惧的地方,像心里面
期刊
偷 窥  偷窥像是潜伏在我身体里的顽疾  它会在冬天复发  在我身后,雪,静静地陪我落泪  我退避到松林的后面  只在梦里相遇的人,她一层层退去罪孽  暗夜里淌下的泪水,不能冲淡欺骗  当悸动沾染了太多的谎言时  大地也无声无息地静止在一瞬  神坛里焚烧的香烛  在抖落的下一秒,苍白而静寂  我深知,忧虑在一点点加重  猫头鹰不会放过暗夜里出逃的人  在冬夜,偷窥者永远孤独  孤独地看松林摆荡、落
期刊
刘美凤 20世纪60年代生于广西荔浦得胜路,祖籍广东顺德莲滩。有剧作《千秋恨》《避邪铜钱》在广西剧展上演出。文学作品散见于《广西文学》《红豆》《北京文学》等刊物。结集出版散文集《一地落叶》《天涯神话》《柬埔寨·金边耀眼的地方》等。曾获“《广西文学》·青年文学奖”散文奖。  1  2018年12月18日这天早起,我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去看荔浦撤县设市正式挂牌。扭秧歌、打腰鼓、放河灯、耍排灯、舞龙舞狮、燃
期刊
夕 阳  云遮没了最远的河流。谁的河流?  夕阳从屋脊上坠落 让波澜  再次溢出那些依然弯曲的长堤  一只旧船成为夕阳最为坚韧的部分  水中的巨石 曾多少次  随夕阳 回到自己艰难的往昔?  而祖先刻在波涛中的夕阳  即将重现——这饥渴而执着的翘盼  让谁放弃过的甘苦  日益倾斜?  有人将一束野花扔进河中 夕阳  皲裂 花梗上的风  呼嘯——有人 正匆匆离开  被夕阳反复卷动的大地……  小镇箫
期刊
罗箫 本名罗俊士,1955年生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特区文学》《章回小说》《滇池》《小说林》《当代小说》《青春》《短篇小说》《延河》《文学港》等数十家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万字。出版诗集两本。有小小说曾被《佛山文艺》《羊城晚报》《小小说月刊》《百花园》《金山》《辽宁日报》《天池》《微型小說月报》《青年作家》《今晚报》《四川文学》等多家报刊采用。  癔 症  李家弟兄七个,只有三处院落,这
期刊
曾在网上读到过尹祺圣对创作的理解,他说一个人是一个“点”,通过作品形成一个“面”,甚至可以形成三维空间,铸成自己的另一重世界。在我看来,这是专属诗人自身的诗语世界,其间蕴含着潜力巨大的精神能量。  从湖南到广西求学,第一次与南宁的风物相遇,地理场域的骤然突变,刺激着诗人自我“精神地理学”的生成。“第一棵高山榕在我的眉骨生根时,我把南方丢在了出湘西南的某座山里”,《南宁笔记》的开篇诉说着迁徙者的离乡
期刊
葬礼上的笑妇  熬药把山熬了一遍,煎出几缕青烟  青烟要飘的路遥远,只带走一双很轻的眼  没有声响,书桌上遗落的霜好新鲜  像要吵醒什么,炮仗哭得干脆  敲打敲打,有些经一念就是上百年  念经的人爱热闹,唢呐可千万别停别歇  算着日子,是该搭台唱戏  戏文里埋伏着风跟眼泪,因此笑,不合时宜  嚼舌根的人也嗑瓜子  “喏,人都还没出山,欢喜也不收着点”  哪里懂  死过了一遭,怎会怕人间?  回家路
期刊
麦荣校 生于1991年11月,广西贺州人。有作品发表在《贺州文学》《芳草·潮》等期刊,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征文比赛优秀奖。  那晚凄冷的月色把钟楼镀了一层惨白的光。除了钟表上的摆针,都以安睡默许了夜晚的沉寂。等到最后一束强力手电筒的光熄灭之后,他的声音从牢房深处传了出来。声音与月光里摇摇欲坠的恐惧和不安相互撕咬着。  他说,你没见识过外面世界的繁华,任凭我讲干口水,也只能为你描个轮廓。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