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及空间格局影响因素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1 244个镇域研究单元的人均财政收入数据,采用多种空间方法分析安徽省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论如下:(1)从不平衡度指数看,该值在研究时序变化上先升后降,表明近期研究区内部差异程度有所减小;空间序列上南北差异较大,黄山、宣城等市内部差异较小,阜阳、亳州等市内部差异较大。(2)从Zip指数来看,虽然经济发展水平集中的力量逐渐减弱,但实力强劲乡镇的发展速度依然较快且其垄断性较强。(3)从空间分异格局看,高值区主要有两大组团,一处在皖南区集聚且逐渐向北扩展,但2016年有所缩减;另一处则贯穿南北形成条带状"串珠",呈现先逐渐扩大后几乎消失的变化特征。中值区呈基底状分布在皖中区域。低值区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其中西北区逐渐向南扩大,东北区逐渐减小。(4)从空间集聚状态看,4种显著类型区均存在且以显著HH区和显著LL区为主。显著HH区在黄山市周围集聚,并逐渐向池州、宣城扩展;显著LL区在阜阳、亳州等市集聚,并逐渐向南延伸;显著HL区和显著LH区数量较少且集聚现象不明显。(5)从影响因素来看,基于回归系数的平均值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建成区人口/总人口>常住人口>从业人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从业人员>行政面积>建成区面积/总面积>工业增加值>人均工业产值>地均工业产值。
其他文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在理论上批判黑格尔、施蒂纳和鲍威尔等人逐步建立了唯物史观,将唯心主义驱逐出了历史领域,为“历史合力论”奠定了理论基石。在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
根据舰船辐射噪声时域和频域特性,提出一种时、频域结合的一致性检验分析方法。时域上,从发展过程偏离程度和发展趋势相异程度上考虑;频域上,提取舰船辐射噪声线谱,并对线谱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今天这个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农村的发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一个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及耐久性试验方面做了部分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通过试验确定了水灰比与
佛山陶塑艺术跟随中国陶瓷历史发展变迁的历程,走过了千年不平凡的发展道路.整体来看,佛山陶塑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原始时期为原生萌发期,唐宋时期为形成发展期,明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化机制,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途径
本文以关中平原黄土台塬区为研究对象,以1990年、2000年、2010年的TM卫星遥感影像以及地形图、水资源数据等为数据源,综合运用GIS、RS等技术,分析了黄土台塬区过去20年之中土
土地是农业最稀缺的基本生产要素。在农村,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便是农地制度,它不仅是农村制定和发展的其他制度的基本和落脚点,也是历朝历代的兴起与更替和社会生产力的繁荣
选用一种新型的偶联官能化SBS,成功制备热储存稳定性良好的改性沥青,考察了SB段相对分子质量和偶联率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官能化SBS上的极性基团易与基质沥青中
农村居民点的综合整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缩小城镇与农村差别,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给我国全面解决